詹姆士-K-波爾克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詹姆斯·諾克斯·波爾克 | |
---|---|
出生 |
1795年11月2日(乙卯年) 北卡羅來納州 |
逝世 | 1849年(己酉年)6月5日 |
國籍 | 美國 |
別名 | James Knox Polk |
職業 | 政治家,律師 |
詹姆斯·諾克斯·波爾克(James Knox Polk,1795年11月2日——1849年6月15日), 出生於美國北卡羅來納州,是美國政治家,律師, 美國第11任總統(1845年3月4日——1849年3月4日)。 他是安德魯·傑克遜的忠實門徒,有小山胡桃木之稱,他在1844年大選成僵局時,異軍突起,成為第一個黑馬總統。在短短的四年任期內,完成了對選民的四大承諾:降低關稅;恢復獨立國庫制;解決俄勒岡邊界問題;取得加利福尼亞地區。把美國領土向北擴張到北緯49°線,向西擴張到太平洋,向南幾乎兼併了墨西哥一半領土,今天美國領土的1/4是他取得的,他每天工作18小時以上,而且沒有休閒活動,以至於未老先衰,離開白宮三個月就病逝了,他被歷史學家評為美國最勤奮最有效率的總統。
個人經歷
詹姆斯·諾克斯·波爾克生於北卡羅來納州。 波爾克的父親是一位種植園主。他是塞繆爾·波爾克和簡·諾克斯·波爾克的十個孩子中的老大。波爾克11歲時隨家遷居田納西州。他小時候體弱多病,沒能接受正規教育。20歲時,考入北卡羅來納大學。 成績優異,極有辯才,有「講壇上的拿破崙」之稱。1820年取得律師資格。
大學畢業後他回到了田納西州。畢業後結識父友安德魯·傑克遜
將軍,為後者忠實信徒。由於傑克遜的幫助,波爾克進入美國眾議院。曾任眾議員14年,1825—1839年任眾議院議長。1839年任田納西州州長。1844年大選時,民主黨總統候選人提名陷入僵局。經幕後協商,並在傑克遜影響下,原本非候選人的波爾克得到提名,並在大選中擊敗輝格黨人克萊而當選總統。
他在任職期間選擇了幾位很得力的助手。大規模擴張了領土。與墨西哥進行了兩年戰爭,使得克薩斯成為美國的一個州,加利福尼亞也成為美國領土的一部分。在戰爭期間簽訂了確定西北邊界的條約,一個橫跨北美大陸的合眾國開始出現。此外,波爾克政府與新格拉納達(哥倫比亞)簽訂條約,解決了美國公民穿越巴拿馬地峽的通行權問題。他主持制定了新的關稅法,降低關稅,促進了美國對外貿易的發展。被譽為「最有效能的」總統。
波爾克恪守諾言,不謀連任。他離任的次日就染上慢性腹瀉,他的妻子莎拉把田納西的家收拾清潔,命名為「波爾克宮」。當波爾克大致痊癒之後,立即投入到圖書工作中去,未幾,繁忙的工作影響了波爾克的健康,離任剛三個月就死去。終年53歲。
波爾克夫人莎拉過著清貧孤獨的日子。南北戰爭徹底摧毀了莎拉賴以維生的密西西比莊園,莎拉失去了經濟來源,只得變賣莊園的土地換取一次性的微薄收入。1882年,美國國會批准每年補助5000美元養老金,莎拉的生活才有了保障。1891年莎拉逝世,終年88歲。
小胡桃木
1819年,他從家鄉前往納什維爾,跟當時西部名律師費利克斯·格蘭比學法律一年。1820年通過律師考試,在田納西中部的哥倫比亞掛牌開業。波爾克學習法律時,結識了父親的朋友安德魯·傑克遜將軍,對他十分崇拜。兩人個性截然相反,波爾克為人嚴謹,有學者風度,傑克遜脾氣急躁,但由於政治觀點一致,兩人結成終生政治盟友。波爾克成了傑克遜的忠實信徒。
1819年至1822年間,波爾克曾任田納西州參議院首席書記官。由於在律師業享有的名聲,於1823年當選為州眾議員。1825年,波爾克當選為聯邦眾議員,1827年為眾議院外委會成員,1833年任眾議院籌款委員會主席,1835年和1837年兩度當選為眾議院議長。波爾克在國會任職長達14年。國會於1825年起分裂成兩大派,一派支持當時新任總統的約翰·昆西·亞當斯,一派支持落選的傑克遜。傑克遜在第二次對英作戰中頑強戰鬥,被人稱為「老胡桃木」。因而波爾克也得了「小胡桃木」的綽號。波爾克於1824年結婚。妻子名叫莎拉·奇爾德雷斯。她的父親喬爾·奇爾德雷斯是一個種植園主、商人和土地投機者。莎拉接受了很好的教育。她上過北卡羅來納州一所為上層階級子女開設的女子學校。當她和波爾克同在默夫里斯伯勒接受塞繆爾·布萊克的指導時,倆人相識了。倆人在1823年訂婚。1824年1月,莎拉和波爾克在她的娘家舉行了婚禮,她婚後未育,全力幫助丈夫從事政治活動。
1839年,第二任議長任期末滿,波爾克即宣布競選田納西州州長。因為當時田納西州的政治形勢需要一個強有力的人物任州長,才能保住傑克遜派對該州的控制。競選結果,波爾克獲勝。1840年大選時,田納西州議會提名波爾克為民主黨副總統候選人,他在民主黨最後提出的三名副總統候選人中得票最少,未獲正式提名。大選結果,輝格黨獲全勝,哈里森當選總統,民主黨的范布倫下台。在輝格黨得勢的政治氣候下,波爾克於1841年和1843年兩次競選田納西州州長,均告失敗。
黑馬總統
1844年大選時,民主黨內最初提名馬丁·范布倫的呼聲最大。但當時以羅伯特·沃爾克為首的一批南方代表和民主黨人,要范布倫事先明確表示當選後同意得克薩斯與美國合併。范布倫公開宣布反對合併,於是失去了南部和西部代表的支持。
南部代表所以提出這個問題,是因為當時得克薩斯實行奴隸制度,而它的土壤又適宜於種植棉花,因而,併吞得克薩斯一直是南部奴隸主夢寐以求的事。南部奴隸主還想把奴隸制移植或擴展到美國當時新開闢的西部領土,以便使用更多奴隸來開闢新種植園,擴大種植那些使南部地力消耗很快的棉花、煙草、甘蔗等農作物。正如馬克思所指出的:「不斷擴張領土,不斷擴展奴隸制到舊有界限之外,卻是聯邦蓄奴州的生存規律。」北部工業資本家則希望開闢廣大西部地區使之成為非蓄奴制地區,以作為工業資本的「農業後方」。經濟基礎不同的南北兩種勢力,在爭奪西部領土的控制權上,不斷發生衝突和鬥爭,得克薩斯的合併問題是當時的焦點之一。
在范布倫失去南部和西部代表支持的情況下,1844年5月在巴爾的摩召開的民主黨大會上,密歇根的劉易斯·卡斯顯露頭角。但第一次投票時,范布倫仍得票最多,不過距規定票數尚差30票。經過七次投票,仍是范布倫以及另一個候選人卡斯領先,可是每次又無一人達到規定票數,大會遂陷入僵局。
大會為了打破僵局,進行了幕後協商。由于波爾克積極主張美國合併得克薩斯並全部占有俄勒岡,他既得到了南方代表與兩北部領導人的支持。又得到了傑克遜的大力贊助(因為安德魯·傑克遜的另一個朋友山姆·休斯頓就是德克薩斯共和國的總統)。於是在第八次投票前,他被提出作為妥協候選人。第八次投票結果,波爾克獲44票,范布倫104票,卡斯114票,仍無人獲得規定的票數,大會陷入了混亂狀態。後經各方協商,又舉行第九次投票,結果波爾克竟以全票獲得提名。
那時電報發明不久,波爾克當選民主黨總統候選人的消息,是用電報自巴爾的摩傳到華盛頓的。這是美國第一次以電報傳遞政治新聞。消息傳來,人們極為意外,不敢相信,還以為是電報傳錯了。
輝格黨的代表大會提名亨利·克萊為總統候選人,輝格黨認為他可以輕易擊敗當時名聲不大的波爾克。主張廢除奴隸制的自由黨在當時召開的第二次全國大會上提名詹姆斯·吉萊斯皮·伯尼為總統候選人,他在大選中得票很少。
民主黨在競選中抓住了當時全國最關注的問題——同英國的俄勒岡邊界爭端,提出的口號是:「以北緯54度40 分線為邊界線,否則就開戰。」這個口號轟動了全國,波爾克終於以170票對105票的多數擊敗克萊,當選為美國第十一任總統。波爾克自己本來無意競選總統,但當時為打開僵局而使他成了民主黨總統候選人,最後又意外地獲得選舉勝利,這就使他成了美國歷史上第一個所謂「黑馬」總統。
性格特徵
1845年3月4日,波爾克就任總統,時年49歲,為美國此前歷屆總統中年
紀最輕的一個。他中等身材偏低、體格健壯、姿態挺拔、眼睛灰色、目光深邃、前額凸起、高顴骨、薄嘴唇、鼻子較大是波爾克的外部形象,他當總統時,黑頭髮已變成灰白。他的健康情況總的說來不大好,常鬧一些毛病。
波爾克的性格內向,但出於政治需要,他迫使自己與人交往。他的真正親密的朋友很少,但他仍廣受歡迎。他雄心勃勃。人們評價他說,他無情地鞭策自己,將他具有的能力和精力利用到了很少有人能達到的程度。他是個令人肅然起敬的人,然而卻並不討人喜歡,也不使人畏懼。他常常板着一副優郁的面孔,偶爾也露出會心的微笑,他感情深沉,工作勤懇,缺乏幽默,喜歡步行。他時刻牢記肩上的重擔,卻又不願讓與他打交道的人覺察出這點。從剛成年時起,他就一心一意從事政治,因此,波爾克的愛好幾乎無從表述,實際上他排除了除政治以外的一切愛好。政治成了他的全部生命,除了政治,他沒有其他願望,沒有智力上的愛好,沒有娛樂。
功成身退
對墨戰爭結束後,輝格黨的兩位將軍扎卡里·泰勒和溫菲爾德·斯科特由於戰功而成了1848年大選中最有希望的總統入選。而民主黨內部卻分裂為主張蓄奴和反對蓄奴的兩派,力量大為削弱。波爾克恪守諾言,成了第一位在一任後不謀求連任的總統。大選結果,輝格黨的泰勒當選總統。
1849年3月卸任。繁重的工作累垮了波爾克的身體,他的頭髮全白了。在白宮這段時間,他一直患有慢性腹瀉。波爾克離開白宮後,與莎拉一起返回田納西州。莎拉重新為現在住的房子取名,稱它為波爾克宮。莎拉對新居所做的改進工作使波爾克十分滿意。波爾克振作精神,全力為他新的圖書館整理圖書。但這個工作量對他來說實在太大,他病倒了。病情發展得很快,不久就進入病危狀態。1849年6月15日,距離開白宮僅有三個月時,波爾克逝世。
1891年8月14日,莎拉去世,終年88歲。她的遺體被安葬在波爾克宮花園波爾克的墓旁。1893年墓冢被遷到田納西州首府納什維爾的州府廣場上,至今仍然保留着。
總結評論
1844年民主黨人在巴爾的摩提名波爾克為總統候選人時,輝格黨人就
提出了這樣的說法,波爾克是誰?一個多世紀後的現在,人們還在想方設法回答,但答案無一不反映着當時的意識形態,連學者們也不例外。因為波爾克是美國擴張主義的象徵,他的勃勃雄心迎合當時在美國風靡一時的思潮。大多數人認為在北美洲控制儘量多的領土是「天意」。在白宮任職期間,波爾克盡力使這種「天意」變成現實。在美國人看來,他是位卓有成績的比較成功的總統。他不像其他總統那樣誇誇其談,他對美國人民幾乎兌現了自己的全部諾言。 波爾克認為,對公職的熱望以及尋求依靠公眾過活的卑劣小人的數量正在日益超出先例,無論哪個政黨的總統都將不可能再次當選。原因在於政府的官職任命權將破壞任何總統的名望,不論他將多麼出色地管理政府。
在波爾克成為總統後,有來自各方面的對他的批評,人們認為波爾克沒有智慧,沒有學識,沒有論點,沒有適度的口才,沒有優美的語言,沒有哲理,沒有同情心,沒有得體的即席演說;除了信心、流利和努力,他不具有一個演說家的任何品質。他是一個狡猾、詭詐和搞陰謀的人。波爾克的任命完全是自政府組成以來任何一位總統都未曾作出的最該死的決定。他的周圍有一班喜歡吹牛拍馬的傢伙,他們將他奉承得昏昏然而不知所以。但讚揚波爾克的人則稱他是最傑出的人,認為波爾克是人民權利的能幹、正直和無法收買的鬥士。他是民主黨人原則的傑出化身,是一個偉大的總統。彼爾克同時代的幾位遺老對他極為崇敬。他們稱他是「我們政府官員中的佼佼者,是我國迄今為止最優秀、最誠實和最富有成效的總統之一」。
相關新聞
詹姆斯·諾克斯·波爾克
詹姆斯·諾克斯·波爾克,第11任美國總統,任期自1845年3月4日至1849年3月4日。波爾克出生於北卡羅來納州梅克倫堡縣的派恩維爾,但他大部分時光是在田納西度過的。民主黨人士。就任總統前曾當過眾議院議長(1835-1839)和田納西州州長(1839-1841)。波爾克是安德魯·傑克遜的堅定支持者,並且是美國內戰之前最後一位「強勢」總統。波爾克因其成功的外交政策而出名。他曾揚言要與不列顛開戰,之後退而與英國瓜分了西北地區的所有權。由於成功領導了美墨戰爭,知名度進一步上升。他降低了關稅,並制定了一套一直沿用到1913年的財政制度。在作為「黑馬」贏得1844年的選舉後,他是第一位沒有尋求連任而直接退休的總統。任期結束三個月後,因染霍亂去世。[1]
參考文獻
{{Reflist
- ↑ 詹姆斯·諾克斯·波爾克 作家:東海硫球,新浪博客網,2018-1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