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謗(拼音)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謗 (簡體字:謗) 拼音:bàng 注音: ㄅㄤˋ 部首: 言 部外筆畫: 10 總筆畫:17

五筆86:YUPY 五筆98: YYUY 倉頡:YRYBS 鄭碼: SSWS 電碼:6196

筆順編號:41112514143454153 四角號碼:00627 UNICODE: 8B17

基本字義

"bàng   ㄅㄤˋ 見謗。 "

方言集匯

粵語:pong3 客家話:[海陸豐腔]bong3bong5[客英字典]bong3[台灣四縣腔]bong3bong5[東莞腔]bong3[陸豐腔]bong5[梅縣腔]bong3[寶安腔]bong3[客語拼音字彙]pong4

《康熙字典》

《酉集上》《言字部》 ·謗 ·康熙筆畫:17 ·部外筆畫:10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補浪切,牓去聲。《說文》毀也。《廣雅》惡也。《玉篇》誹也,對也。人道其惡也。《增韻》訕也。《左傳·莊二十二年》羈旅之臣,敢辱高位,以速官謗。《史記·孝文紀》朝有進善之旌,誹謗之木。《戰國策》樂羊反而語功,文侯示之謗書一篋。 又《集韻》《韻會》逋旁切,牓平聲。義同。 《正字通》本作。字彙從俗作謗,非。

說文解字

《卷三》《言部》 ·謗 毀也。從言聲。補浪切

English

slander, libel[1]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