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警世陰陽夢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來自 孔夫子舊書網 的圖片

內容簡介

《警世陰陽夢》,明代小說。全書10卷,40回。撰者國清,號長安道人,早年與魏忠賢有交往。 【警世陰陽夢】小說寫明熹宗時的司禮太監魏忠賢擅權專朝,禍國殃民及死後遭到報應的故事。1至8卷為陽夢,敘述魏忠賢入京充役,青樓嫖賭,後患瘍發瘡,自閹入宮,專斷國政,誣陷忠良,崇禎即位後被發往鳳陽,半路自縊而死;9至10卷為陰夢,寫魏忠賢死後戮屍,被閻王罰為牛身,歷盡業報,永墜地獄。分「陽夢」30回,寫明末魏忠賢由困厄、發跡到滅亡的經過。「陰夢」10回,敘魏忠賢死後在陰司所受的報應。此書僅有明崇禎元年(1628)刊本,至今未發現其他傳本。原書題「長安道人國清編次」。

書敘河間府肅寧縣浮浪子弟魏進忠結識被黜秀才李貞、武生劉峒,齊到關帝廟設盟立暫,為生死之交,同往京師謀生。途中巧遇管皇城的何內相家人何旺,李、劉二人遂在何家做事;進忠身無長技,也買做一個禮都長班。當時教坊司有件嫖客爭風吃醋打死妓女的命案告在禮部,本官差進忠主管,魏便狐假虎威,藉機訛詐兩家一千多兩銀子。但很快又被人做定圈套,吃喝嫖賭,揮霍殆盡。本官發現後,坐了魏誣告誆騙的罪,後經李貞、劉喁央何旺保出,事方了結。進忠在祈問關帝靈簽後決定出京。路上因嫖時染了毒氣,發出瘡來,穢氣熏人,被趕在泰山山門的金剛腳下存身。饑寒中想回家去,又聞妻離子散,只好再轉到山門裡來。此時陽物漸漸爛壞,痛餓不過,三次覓死遇着神靈又不得死,遂隨路往京師走。 一路上見花子太監甚是強橫,就自己淨身入了伙。一日到飯鋪乞討,相士陶玄見他有異相,贈銀醫瘡養身,囑他盡忠報國。進忠病癒後,在京混了一年多,幾經周折,重入何內相府中,教習歌童唱曲。後何內相扶持他進內官監,又被萬曆帝撥去東宮使令。若干年後東宮做了皇帝,是為天啟;魏進忠轉入司禮監,管東廠事,御筆親題賜名忠賢。魏忠賢一朝得志,遂請李貞、劉螺來做司房,圖謀招權納賄。三朝老內相王安對魏忠賢不公不法事常要查究,被忠賢勾結奉聖夫人客氏矯旨殺害。從此,魏客二人內外弄權,表里為奸。有正直大臣論劾,魏便放出辣手,先將左光斗、楊漣等五人鍛煉成獄,又將繆昌期、周順昌等六人擒拿解京,先後迫害至死;揚州太守劉鋒等更因文字得罪,弄得人人自危,個個寒心。魏忠賢殺忠臣義士,客氏也要立威宮禁,先譖殺裕妃、成妃,又誣害皇親張國紀、李承恩。自此之後,合宮上下並皇親國威,都懼怕魏客二人,而魏忠賢的野心也愈加膨脹。內設雄兵,以樹應援;外布中官,以鎮地方;御前走馬,驚動皇帝;戲舟南海子,竟用計把皇帝擠落水中,虧得客氏彌縫隱過.為了避嫌,魏忠賢奏准行邊,藉機掠奪金銀數十萬,都送到肅寧家中。回朝復命,百官反來稱功頌德。 忠賢自覺富貴已極,想起昔日患難中神明之語,便要往涿州酬願,卻假稱為聖躬保安。天啟七年三月十六,魏六十歲生日,三十年前贈金周濟他的陶玄在終南山修真得道,前來點醒。魏背義忘恩,反把忠言當惡言,要即時打死。道人當眾斥罵魏賊之後,拂然騰空而去。八月廿二日,天啟帝駕崩,魏忠賢要藏匠做事,不料外邊合京城嚷遍了。崇禎皇帝即位,眾皆上本歷數魏忠賢及其死黨崔呈秀之罪。帝乃下令擒拿魏、崔二賊並客氏;籍沒魏、崔家產。崔呈秀畏罪自殺。魏忠賢亦於降發鳳陽途中自盡,枉做了一場大夢。長安道人在河間府看魏忠賢戮屍凌遲之後,於終南山打坐入定時夢遊地府。都天大王楊漣着二鬼卒押道人遍游十八重地獄,觀看了楊漣、左光斗會集忠魂勘向魏黨的情況。在閻羅殿前,崔呈秀被罰做啞狗,魏忠賢被罰做牯牛,客氏被罰做馬,三人永墮畜生道。眾忠魂則在南天台受到大明國皇帝和上界玉帝的敕封。道人出夢後,遂提筆構思,寫出《陰陽夢》,傳說業報因果。

創作背景

根據史籍的記載,東漢及唐、明,宦官之禍最烈,其中有明一代尤具代表性,幾乎象一根黑線一樣貫穿整個明史,從汪直王振劉瑾直到魏忠賢,禍害不斷,其程度亦愈來愈深,範圍亦愈來愈廣,給國家和人民生活造成了空前的劫難。《警世陰陽夢》這部小說,即是在明代最大的閹黨一魏忠賢集團垮台後的第二年出現的。 該書成書於明崇禎元年(1628)。

內容預覽

原書題「長安道人國清編次」。明崇禎元年刻本。半頁八行,行十八字。白口,單邊,無格。插圖八頁十六幅,精美。首有序,序署「崇禎戊辰硯山樵元九題於獨醒軒」。封面有數行題識:「長安道人與魏監微時莫逆,忠賢既貫,曾規勸之,不從。六年受用,轉頭萬事皆空,是雲陽夢,及既服天刑,道人復夢遊陰司,見諸奸黨受地獄之苦,是雲陰夢云云。」作者及序者皆不詳其生平。此書至今末見傳本。是書當為最早寫魏忠賢閹黨事之小說。作者為魏忠賢同時之人,「知忠賢顛末,詳志其可羞、可鄙、可畏、可恨、可痛、可憐情事」。書中所敘,多為當時傳聞時事。清初有《檮杌閒評》,所述魏忠賢與客氏事,與本書略同。醒言天地一夢境也,古今一戲局也,生人一幻泡也。榮枯得喪,生死吉凶,一影現也。慘為淒風愁雨,舒為 …… [1]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