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記憶中的端午節(常勝)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記憶中的端午節
圖片來自免費素材網

《記憶中的端午節》中國當代作家常勝寫的散文。

作品欣賞

記憶中的端午節

五月當午也就是端午節了,包粽子是必須的。家裡稻田每年都會有那麼一兩畝來種漿米(就是糯米),漿米一般就兩種用途:打成漿米麵兒過年炸油炸糕,另外就是包粽子用,當然有時偶爾做米飯也放一點。(記得小時候經常聽奶奶說過,生氣時不能吃粘的,會被粘住的)現在家裡好多年都沒地了,連大米都是買的。

漿米有了,然後就是陷了。老家都是用棗兒做陷的,頂多還有豆子啥的,反正口味都是甜的。上大學到了四川,才知道還有肉餡的,囧。。。。,什麼椒鹽的等等,真是讓我大開眼界,我這土老帽兒算是長了見識。不過直到現在,我還是只喜歡甜口味的。現在聽郭德綱說,還有腰子陷的,帶魚陷的啥的,哈哈哈。

現在到了最關鍵的材料 ,就是外面的皮兒了。我覺得粽子嘛就是外面包的那層皮賦予了它特殊的內涵,漿米、大棗平時見多了,有啥可稀罕的,就是因為它外面包了一層植物的葉子。葉子的清香與米香交織融合,這才是其獨到之處。唐山或者說北方吧,都是用蘆葦葉子。我看四川啊,嘉興、安徽都是用芭蕉葉子,對了那是芭蕉吧。南方沒蘆葦的。昨天我在泰宏電腦城下那個橋邊還看到有賣蘆葦葉子的,還挺寬的,十堰原來也有蘆葦。

小時候最愛采蘆葦葉子。跟別人說起我老家,人家都以為會是一望無際的旱田,麥子。其實不然,我們那到處都是池塘、溝渠,稻田、魚塘和蘆葦盪,到處被水滋潤着。我家門口就是一池塘,我經常在早上或某個午後,搬個小板凳,找個大樹下的背陰,坐在院子裡釣魚。那時魚真多。現在想想真是愜意,讓人懷念。說起水,說起魚,想起家鄉的花草樹木,想起自己長期「戰鬥」過的地方,總是有說不完的話,算了不說了有點跑題。

言歸正傳,唐山的六月,蘆葦已經長很高了。我會和大人一起去采蘆葦葉,後來長大些,就和自己小夥伴一起,或者叫上我弟弟,有時也自己去,但很少,因為我怕長蟲(就是蛇)。記得,一次我和弟弟在雙龍河采葉子,他說看到一條很大的蛇纏在蘆葦叢上,嚇得我們趕緊跑了出來,不過當時我沒看到,想想是不是他蒙我呢已經無從考證了。

其實我感興趣的不是菜葉子,那只是個幌子,我實際上是去掏鳥蛋的。因為這個時候,正是鳥下單的季節。各種鳥,有喳喳起,水鴨子。。啥的,唉名字都記不起了。這些生活在城市裡的孩子都沒見過的,要不我前些天就感嘆,在農村長大也蠻有樂趣的,雖然沒機會去學什麼樂器啥的,但卻對自然有了更深的認識,比如知道各種花草蟲魚的名字,哪些野菜能吃,呵呵。小時候經常挑菜給鴨子,大人不讓我干,說別人還以為強迫我幹活呢,但我就是喜歡這些。小時候挑的那些給鴨子吃的野菜,現在都上了人的餐桌。。。

掏鳥蛋是偶爾會碰到已經孵化出來的小鳥,這是最開心的了。我會拿回去養着,餵一些螞蚱。不過從來沒養活過,罪過。掏 回來的鳥蛋有時會煮了吃了,好多蛋裡面其實都孵化成胎兒了,吃的時候可要看清楚。掏鳥蛋最害怕的是,鳥窩裡有蛇,所以每次我都很小心翼翼。

蘆葦葉要挑寬的才好用。回來後在外面曬乾,用的時候在泡一下煮一下就行了。然後就是最後一個材料,外面系的那個帶子。現在超市里粽子用的是繩子,老家一般用稻草。而我家房子周圍中的都是馬蓮(一種植物,大家應該都沒見過) 。這種植物韌性超好,用它來系還有額外的清香味道。

完事具備,只欠東風了。之前都是奶奶張羅着包,我跟着奶奶也學會過,後來上了年紀,我上了高中之後,記憶中就再也沒包過了。

[1]

作者簡介

常勝,江蘇溧陽人。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