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許並社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許並社

來自 新僑力 的圖片

許並社,男,於1955年12月生,太原理工大學教授,工學博士,博士研究生導師[1],2000年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2],國家重點學科材料加工工程首席學科帶頭人[3],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4],中央和山西省委聯繫的高級專家 。

基本信息

人物說明----原太原理工大學副校長[5]

民 族 ---- 漢族

出生日期----1955年

出生地點----山西 翼城

國 籍 ---- 中國

職 業 ---- 教育科研工作者

主要成就----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1項,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

畢業院校----太原理工大學,東京大學

學習履歷

1975年至1978年:太原工學院(今太原理工大學)金屬材料及熱處理專業,本科生;

1978年至1989年: 太原工學院(今太原理工大學)金屬材料及熱處理專業,助教,講師 ;

1989年至1994年: 日本東京大學留學,獲工學博士學位 ;

1994年至1998年:日本科學技術振興事業團(JST) 材料界面研究專家 。

任職經歷

1998年至2003年:太原理工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院長;

2003年至2016年:太原理工大學副校長;

2003年至今:太原理工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新材料界面科學與工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主任,山西省新材料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主任,太原理工大學新材料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主任,山西省材料界面重點實驗室主任。

教學工作

1978年留校任教,先後主講"材料科學與工程選論"(博士)、"材料表面與界面"(博士)、"高等材料科學"(碩士)、"材料界面物理與化學"(碩士)等4門研究生課程。

培養博士生45名、碩士生82名。

主編《材料界面的物理與化學》、《納米材料及應用技術》、《材料概論》、《半導體化合物光電原理》、《半導體化合物光電器件製備》、《半導體化合物光電器件檢測》等著作和教材10部。

學術兼職

兼任中國電子顯微鏡學會常務理事、中國材料熱處理學會常務理事、中國複合材料學會常務理事、中國MRS學會常務理事、中國產學研合作促進會常務理事等學術職務,同時兼任《新型炭材料》、《中國材料進展》、《材料導報》、《電子顯微學報》和《複合材料學報》等雜誌的編委。

科研成果

許並社教授多年來從事新材料及界面科學與工程的研究。在以下方面取得較為突出的成就:

(1)發現了超導材料雙晶界面結構與Josephson量子效應之間的關係;

(2)發現了十面體、二十面體結構的納米Al微粒;

許並社

來自 網絡 的圖片

(3)金屬/陶瓷、金屬/碳、金屬/金屬等納米微粒"電子風作用下的表面原子團流動"的接合·團聚現象與理論;

(4)發現了非晶態碳向在電子束作用和金屬納米微粒催化作用下納米洋蔥狀富勒烯轉變新物理現象;

(5)GaN基納米材料合成新工藝和應用;

(6)纖維表面納米功能化;

(7)電子束照射下,納米材料接合行為的原子水平級原位觀察與研究等。

個人成就

許並社教授先後主持完成了和正在進行着國家"973"計劃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大研究計劃項目(納米專項)、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中日合作項目等國家級和省部級項目20餘項,並承擔納米SiO2、Al2O3、納米光電材料等高水平科研成果的產業轉化工程。"高亮度藍、綠LED系列產品"被列為山西省"1311"工程項目和太原市率先發展八大項目之一;近年來在學術期刊和重大國際學術會議上發表論文500餘篇,其中多數SCI、EI收錄,被引用200多次;獲准或申請中、美、日、歐、韓國等發明專利100餘項;先後撰寫了《材料科學概論》、《塑性加工技術》、《納米材料及應用技術》、《鎂冶煉與鎂合金熔煉工藝》、《材料界面的物理與化學》《納米碳功能材料及其分析技術》等著作6部,完成省級成果鑑定8項。1999年、2002年、2004年先後四次獲山西省科技進步獎獎勵,另外還獲全國回國留學人員先進個人、全國模範師德個人、山西省五一勞動獎章和十佳中青年優秀科技工作者等多項國家及省部級個人榮譽獎勵。

獲獎記錄

▪ 2009年 "抗菌纖維材料功能化過程的界面物理與化學研究",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 (排名第一,獲獎)[6]

▪ 2014年 "基於界面理論的發光器件特性調控技術",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 (排名第一,獲獎)[7]

任免信息

2016年3月,免去太原理工大學副校長職務。

參選院士

2021年4月23日,入選中國工程院2021年院士增選有效候選人名單, 6月2日,進入第二輪評審候選人名單。

2021年6月,入選中國工程院2021年院士增選評審候選人名單。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