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論語《不患人之不己知》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論語

根據自己悲壯人生經歷的體驗,帶着幾分人生苦楚,來教人正確對待不為人知的問題。

原文

[一·十六] 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鑑賞

鍾子期死,伯牙絕弦破琴,自古以來人們深知相知之難,知音難覓。成語「士為知己者死」,表明人們多麼看重對自己的了解和賞識。不為他人所了解是人類永恆的煩惱和痛苦。被視為道德的楷模的聖人孔子自己也常常因不為人所知而限於苦悶,有一次他在擊磬時流露出這種情緒,被一個懂音樂的隱士聽出來,這個隱士說: 硜硜的磬聲,好像是說沒有人知道自己(見《憲問》)。他曾悲嘆:「莫我知也夫!」他甚至在不為人們了解這一點上不抱任何希望,說:「知我者其天乎!」(《憲問》)孔子一生政治上很不得意,他的政治努力一再遭受挫折,始終不能實現自己完善外部世界的理想,他自然會產生「莫我知也夫」的感嘆。由此我們也可以理解,為何在《論語》中他不斷地講「不己知」的問題。

但是,孔子畢竟是一個有卓越人格的偉大學者、思想家,他是用高尚的精神追求來克服不為人知的痛苦,正像他對自己的描繪:「發憤忘食,樂以忘憂」(《述而》)。他是根據自己悲壯人生經歷的體驗,帶着幾分人生苦楚,來教人正確對待不為人知的問題。

為何「不患人之不己知」?因為人追求卓越的品性和真理、學習知識和才能從根本上說是自我完善的需要,而不是為了他人,不是為了向他人炫耀。正如孔子所說:「古之學者為己,今之學者為人。」(《憲問》)只要自己真的掌握了知識和才能,上不愧於天,下不怍於人,心安理得,就不會在乎別人是否知曉和承認。至於自己的才幹是否為世所知,為世所用,這受制於許多外界因素,不是自己的欲望和力量能夠完全決定的。有的人小有成績便喜形於色,自鳴得意,到處自我宣揚,生怕人家不知道,這是淺薄的表現。正如南宋著名學者呂祖謙所說:「胸中淺狹,才有一功一善,便無安著處,雖欲強抑遏,終制不住。譬如瓶小水多,雖抑遏固閉,終必泛濫;若瓶大則自不泛濫,卻不須閒費力。」(轉引自李光地《周易折衷》)「人不知而不慍」(《學而》),淡泊以明志的人才能真正顯示出深厚的道德修養和高潔的志趣情操。明代思想家呂坤說過,那些智深而勇沉者「不自好而露才,不輕試以僥功」,有所不言,言必當,有所不為,為必成,只有這種人才可以算是真正的人才(《呻吟語·品藻》)。這是很有見地的。

當然,人們學習是為了經世致用,自己的才能只有得到社會的承認以後,才能在更大的範圍內發揮作用。因此是需要用正當的手段、適當地推銷自己。孔子本人正是這樣做的。他曾經說他正在待價而沽(見《子罕》),又曾宣布自己不是一個葫蘆,不能光是掛在什麼地方而不給人家食用。他棲棲惶惶,周遊列國,就是為了推銷自己。因此「不患人之不己知」不是要人們做隱士,無所作為,而是教人不要因不為人知而心懷不滿,或陷入消極、痛苦的情緒不能自拔;是勸人不要心浮氣躁、不擇手段地自我吹噓,更不能為了揚名而犧牲原則,甚至貶損自己的人格和尊嚴。

「患不知人」,真正需要擔憂的不是不為人所知,而是不知人。如果對於你所接觸的人的思想、品質、性格特點不能準確地把握,你就不能正確地對待他人,就不能發現真正值得自己尊敬、交往、學習、效法的賢人,也可能為無德無才者所誤,甚至為奸人所騙、所害,這難道不值得擔憂嗎?

「患不知人」也是要把人因不為人知而產生的消極情緒引導到積極的方面。對別人不理解自己而耿耿於懷,這於事絲毫無補,不如自己採取主動去理解別人,從而打破人際關係的堅冰。孔子深知,知人很難。他曾經講過自己這方面的體會。有的人話講得很漂亮,但是其行為卻非常令人失望,孔子說:「始吾於人也,聽其言而信其行;今吾於人也,聽其言而觀其行。」(《公冶長》)在孔子看來知人是非常重要的事情,他的弟子樊遲問智,孔子說「知人」,因為知人就可以分辨善惡忠奸賢不肖,從而親君子而遠小人,在治國理政時就能識別人才,量材用人。孔子說: 選拔、重用正直的人,就能使邪惡的人歸於正直(見《顏淵》)。因此人們應當經常努力培養知人的智慧。

「患不知人」這句話實際上指明了人際關係的癥結所在: 即不知人。因為不知人,所以會感到不為人知。人人都因不為人知而苦惱,然而自己正是他人面前的他人,如果自己主動地去關注、關愛、理解他人,那麼對於某個他人來說不就減少了不為人知的苦惱了嗎?如果人人都能這樣做,人們的不為人知的痛苦不就大大地減少了嗎?這就是孔子這句名言的深意所在。[1]

孔子

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魯國陬邑(今山東曲阜)人,祖籍宋國(今河南),中國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學派創始人。孔子開創私人講學之風,倡導仁義禮智信。有弟子三千,其中賢人七十二。曾帶領部分弟子周遊列國十三年,晚年修訂六經(《詩》《書》《禮》《樂》《易》《春秋》)。去世後,其弟子及再傳弟子把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語錄和思想記錄下來,整理編成《論語》。該書被奉為儒家經典。[2]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