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論語《八佾·論語》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論語

《論語》以一個人物,即孔子為中心描繪各種人物形象,這在中國古代典籍中是個首創。這些人物來自十分廣泛的社會階層,包括執政者、貴族、各種等級的官吏、軍隊首領、學者、隱士等。書中寫得最多的是同孔子關係最密切的弟子。

原文

  [三·二] 三家者以《雍》徹。子曰:「『相維辟公,天子穆穆』,奚取於三家之堂?」

  [三·三] 子曰:「人而不仁,如禮何?人而不仁,如樂何?」

  [三·四] 林放問禮之本,子曰:「大哉問!禮,與其奢也,寧儉;喪,與其易也,寧戚。」

  [三·五] 子曰:「夷狄之有君,不如諸夏之亡也。」

  [三·六] 季氏旅於泰山,子謂冉有曰:「女弗能救與?」對曰:「不能。」子曰:「嗚呼!曾謂泰山不如林放乎?」

  [三·七] 子曰:「君子無所爭,必也射乎!揖讓而升,下而飲,其爭也君子。」

  [三·八] 子夏問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為絢兮』。何謂也?」子曰:「繪事後素。」曰:「禮後乎?」子曰:「起予者商也!始可與言《詩》已矣。」

  [三·九] 子曰:「夏禮,吾能言之,杞不足征也;殷禮,吾能言之,宋不足征也。文獻不足故也。足,則吾能征之矣。」

  [三·十] 子曰:「禘自既灌而往者,吾不欲觀之矣。」

  [三·十一] 或問禘之說,子曰:「不知也。知其說者之於天下也,其如示諸斯乎!」指其掌。

  [三·十二] 祭如在,祭神如神在。子曰:「吾不與祭,如不祭。」

  [三·十三] 王孫賈問曰:「與其媚於奧,寧媚於灶,何謂也?」子曰:「不然。獲罪於天,無所禱也。」

  [三·十四] 子曰:「周監於二代,鬱郁乎文哉!吾從周。」

  [三·十五] 子入太廟,每事問。或曰:「孰謂鄹人之子知禮乎?入太廟,每事問。」子聞之,曰:「是禮也。」

  [三·十六] 子曰:「射不主皮,為力不同科,古之道也。」

  [三·十七] 子貢欲去告朔之餼羊。子曰:「賜也,爾愛其羊,我愛其禮。」

  [三·十八] 子曰:「事君盡禮,人以為諂也。」

  [三·十九] 定公問:「君使臣,臣事君,如之何?」孔子對曰:「君使臣以禮,臣事君以忠。」

  [三·二十] 子曰:「《關雎》樂而不淫,哀而不傷。」

  [三·二十一] 哀公問社於宰我,宰我對曰:「夏後氏以松,殷人以柏,周人以栗,曰: 使民戰慄。」子聞之,曰:「成事不說,遂事不諫,既往不咎。」

  [三·二十二] 子曰:「管仲之器小哉!」或曰:「管仲儉乎?」曰:「管氏有三歸,官事不攝,焉得儉?」「然則管仲知禮乎?」曰:「邦君樹塞門,管氏亦樹塞門;邦君為兩君之好有反坫,管氏亦有反坫。管氏而知禮,孰不知禮?」

  [三·二十三] 子語魯大師樂〔51〕,曰:「樂其可知也: 始作,翕〔52〕如也;從〔53〕之,純〔54〕如也,皦〔55〕如也,繹〔56〕如也,以成。」

  [三·二十四] 儀封人〔57〕請見,曰:「君子之至於斯也,吾未嘗不得見也。」從者見之。出曰:「二三子何患於喪〔58〕乎?天下之無道也久矣,天將以夫子為木鐸〔59〕。」

  [三·二十五] 子謂《韶》〔60〕:「盡美矣,又盡善也。」謂《武》〔61〕:「盡美矣,未盡善也。」

  [三·二十六] 子曰:「居上不寬,為禮不敬,臨喪不哀,吾何以觀之哉!」

注釋

季氏: 魯國正卿季孫氏,這裡指季平子。  佾(yì): 古代樂舞行列,一佾八人。八佾: 為周天子專用的樂舞舞列,由六十四人組成。  三家: 指控制着魯國政權的三家貴族: 孟孫氏,叔孫氏和季孫氏。《雍》: 《詩經》中《周頌》的篇名。古代天子祭祀宗廟結束撤下祭品時唱這首歌。徹: 同撤,取走。  這兩句詩出於《雍》。相: 助,這裡指助祭。辟公: 諸侯。穆穆: 肅穆。  奚: 為何。取: 這裡指採用天子祭祀儀式。堂: 接待賓客祭祀祖先的廟堂。  如禮何: 意為禮儀制度又有何意義呢?  林放: 魯國人,或曰孔子弟子。  易: 治辦周全。  戚: 哀痛。 夷: 指東方少數民族。狄: 指北方少數民族。 諸夏: 指當時黃河流域華夏族諸侯國。 旅: 祭祀名。按照禮制,只有國君才能祭祀泰山。 冉有: 孔子的弟子,姓冉,名求,字子有,當時任季氏家臣。 女:同「汝」。救: 勸阻。 泰山: 指泰山之神。 倩(qiàn): 笑貌動人。 盼: 眼睛黑白分明。這兩句詩見《詩經·衛風·碩人》。 絢(xuàn): 有文采。這句詩不見於今本《詩經》。 繪事後素: 古人繪畫,在白底上加上五彩色。 起: 啟發。予: 我。商: 孔子弟子子夏,名商。 杞: 周之封國,相傳為夏禹之後代。征: 證明。 宋: 周之封國,是殷代之後。 文獻: 古代文指典籍,獻指賢人。 禘(dì): 祭名,只有天子才能舉行的祭祀祖先的隆重典禮。灌: 祭祀開始的時候,以酒灑地,以降神。周成王因周公功勳卓著,特許其後代(魯國國君)祭周公以禘禮。 意為因魯國宗廟中已死國君排列位序有不合禮制者,所以孔子不願再往下觀看。 之於天下: 對待天下,意思是治理天下。 示: 同視。斯: 這,指手掌,比喻道理明白易懂。 如在: 這裡表示像祖先就在面前。 與: 參加。 如不祭: 指讓人代理參加祭祀,這對於孔子來說,就如同沒有參加祭祀。 王孫賈: 衛國大夫。 媚: 討好。奧: 指屋內西南角的神,當時人認為這種神地位高於灶神。 灶: 灶神,人們認為灶神雖卑微,但管事。王孫賈有權勢,他用這兩句話諷刺孔子,企圖誘使孔子投靠權臣。 監: 借鑑。二代: 指夏、商。 鬱郁: 豐富多彩。文: 指禮樂制度。 太廟: 指周公廟。 鄹(zōu): 又作陬,魯小邑,孔子父親曾任鄹大夫。鄹人之子,指孔子。 皮: 用皮革製成的箭靶。此句意為射箭只要中靶即可,不是必定要射穿皮靶。 科: 等級。 朔(shuò): 農曆每月初一。告朔: 禮制規定每月初一國君到祖廟,宰殺一隻活羊以祭祀,表示每月聽政開始,當時魯君已不告朔,但有關官員仍殺一隻羊以行祭禮。 定公: 魯定公,姓姬,名宋。 《關雎》: 《詩經》之首篇,寫一男子追求少女的憂思。關: 鳥鳴聲。雎(jū): 鳩類鳥。 社: 土地神。宰我: 孔子學生,名予,字子我。 夏後氏: 夏朝人。松: 用松樹作為土地神的神主。 遂事: 已經結束的事。諫: 規勸。 管仲: 春秋齊國傑出的政治家,姓管,名夷吾,輔佐齊桓公成霸業。 三歸: 樓台名。 攝: 兼職,意為冗員多。 邦君: 國君。樹: 動詞,設置。塞門: 照壁。 反坫(diàn): 國君招待另一國君主時,放置獻過酒的杯子的土台。 〔51〕 大師: 同「太師」,樂官。 〔52〕 翕(xī): 協調。 〔53〕 從(zòng): 展開。 〔54〕 純: 和諧。 〔55〕 皦(jiǎo): 明快。 〔56〕 繹(yì): 連續不斷。 〔57〕 儀: 地名,在今河南省蘭考縣。儀封人: 在儀守衛邊界的長官。 〔58〕 喪: 失去,這裡意為喪失官位離開故國。 〔59〕 木鐸(duó): 木舌銅鈴,古代搖木鐸以召集群眾發布政令。 〔60〕 《韶》: 舜時樂曲名。 〔61〕 《武》: 周武王時樂曲名。

鑑賞

中國歷來被稱為「禮義之邦」。「禮」不僅是一些具體的禮節儀式,而且包括古代社會一系列制度以及相關的宗教、政治、倫理等思想觀念。「禮」在中國古代社會的政治文化生活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到了周代,禮儀制度已發展到了相當完備的程度。這在以後被稱為「禮經」的《周禮》、《儀禮》、《禮記》中,充分體現出來。

孔子以繼承、弘揚中國古代文化為己任。他對周代的禮儀制度有着濃厚的興趣,由衷地讚嘆說:「周監於二代,鬱郁乎文哉!吾從周。」(第十四章)孔子對周禮的讚美反映了他對傳統文化的熱愛。春秋末期,大國稱霸,周天子的宗主地位遭到削弱,周禮受到了嚴重破壞。但是孔子生活的魯國卻是周文化典籍保存最為豐富的諸侯國。連晉大夫韓起訪魯時也驚嘆:「周禮盡在魯矣!」(《左傳·昭公二年》)孔子後來成為中華古代文化的象徵,除了得益於魯國文化背景外,還由於他本人具有超乎常人的勤奮學習精神。《論語》記載「子入太廟,每事問」(第十五章),可見一斑。當時有人譏笑他「不知禮」才「每事問」,這恰恰是淺陋之見。朱熹認為「每事問」一方面反映孔子「不自足」,另一方面是「知底更審問」(《朱子語類》卷二五)。這是有道理的。

本篇集中了孔子談論周禮的言論,涉及範圍廣泛。例如: 祭天之禮、祭歷代先祖的禘禮、貴族間的射禮、事君禮、喪禮等。從中可以窺測孔子禮教的大致內容。對其具體細節,不必深究。因為歷史「文獻不足」也。倒是需要注意的是孔子在禮教中的創新精神。

具有創新意義的首先是,孔子提出了納仁入禮,仁禮結合的主張。孔子認為「人而不仁,如禮何?人而不仁,如樂何?」(第三章)離開了仁德,光講禮樂有何意義?這個問題的提出,在當時是相當尖銳的。因為當時一批貴族,總是「禮」不離口,滿嘴「禮」呀「非禮」呀,而乾的儘是違禮缺德的事。孔子倡導仁德,主張納仁入禮,使「禮」不單是作為外在的行為規範起作用,而且有「仁」作為其內在的靈魂,從而產生人道主義精神和理性自覺的力量。

孔子這一思想,很快被一些聰穎的弟子所領悟。本篇第八章記載了一則有趣的事例。有一次,子夏向老師討教《詩經》中描寫女子美貌詩句的含義:「『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為絢』。何謂也。」孔子答以「繪事後素」。即繪畫是先有白底,然後加上五彩色。才思敏捷的子夏立即聯繫到仁與禮的關係說:「禮後乎?」這就是說: 在仁德修養的基礎上,加以禮儀的文飾。這正合乎孔子強調的「文質彬彬」,即文與質、禮與仁相結合的思想。因此孔子聽後大加讚賞:「起予者商也!」

具有創新意義的其次是,採取敬重天命但懷疑鬼神的態度。孔子提出「祭神如神在」(第十二章)。對祭禮要重視,臨祭時,當「神在」。言下之意,神並不是真的存在。這表明他在告別殷周宗教有神論上,跨出了艱難的一步。這種「敬鬼神而遠之」的態度對後世有着深遠的影響。

「禮」還和「樂」有着密切關係。孔子常把兩者相提並論(見第三章和《陽貨》、《先進》等篇)。因為禮和樂是相輔相成的,音樂、舞蹈能起到感化人的作用。禮有了樂的配合,才能有效地發揮陶冶性情、協調社會關係的功能。孔子對《韶》樂舞有極高的評價。相傳《韶》為虞舜時期的樂舞,由《九招》發展而成,用鼓鼙(小鼓)、鍾、磬、塤、管等多種樂器伴奏。演者化裝成鳳凰,翩翩起舞。孔子「在齊聞《韶》,三月不知肉味」(《述而》)。他高度稱讚《韶》樂「盡美矣,又盡善也」(第二十五章)。他還比較了《韶》樂和《武》樂,認為「《武》盡美矣,未盡善也」。反映周武王伐紂的《武》樂,在孔子看來,藝術形式是「盡美」的,而其內容與武力相關,未能達到「盡善」的地步。孔子對民間音樂也很關注。他說:「《關雎》樂而不淫,哀而不傷。」(第二十章)孔子關於藝術形式與藝術內容相統一的觀點,在中國藝術史上也有很大影響。[1]

孔子

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魯國陬邑(今山東曲阜)人,祖籍宋國(今河南),中國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學派創始人。孔子開創私人講學之風,倡導仁義禮智信。有弟子三千,其中賢人七十二。曾帶領部分弟子周遊列國十三年,晚年修訂六經(《詩》《書》《禮》《樂》《易》《春秋》)。去世後,其弟子及再傳弟子把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語錄和思想記錄下來,整理編成《論語》。該書被奉為儒家經典。[2]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