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論語《壹·學而篇》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論語

《論語》以一個人物,即孔子為中心描繪各種人物形象,這在中國古代典籍中是個首創。這些人物來自十分廣泛的社會階層,包括執政者、貴族、各種等級的官吏、軍隊首領、學者、隱士等。書中寫得最多的是同孔子關係最密切的弟子。

壹 學而篇

  《學而》是《論語》第一篇的篇名。《論語》原本沒有篇名,後人摘取每一篇第一章第一句的開頭兩字或三字做篇名。本篇共16章,涉及諸多方面的內容。其中主要講了君子應該「務本」的道理,並對孔門為學、孝悌等基本範疇進行了發揮,引導初學者步入「道德之門」。

原文

  子曰[1]:「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2]?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3],不亦君子乎?」

注釋

  [1]子:古代,對有學問、有地位、有道德修養的人,尊稱為「子」。這裡指孔子。[2]說(yuè):通「悅」,高興,喜悅。[3]慍(yùn):怨恨,憤怒。

譯文

  孔子說:「學習並且時常進行複習,不是一件愉快的事嗎?有朋友從遠方來,難道不值得高興嗎?別人不了解自己而自己並不憤恨,這樣的人難道不是君子嗎?」

  聖人的智慧

  這是《論語》開篇,它的重要性可以說是不言而喻了。孔子揭示了人在世間的「說」、「樂」,這種世間的快樂,不離人世、不離感性而又超越它們。孔子在對當時社會進行深刻觀察以後,改革了教學方式。學習不僅是事關個人前程的大事,也在提高個人修養上起着決定性的作用。人們經常會在生活工作中遇到種種不如意,怎樣做才能處理好這些短暫的不順呢?孔子說,別人不了解自己,自己也不會生氣,這是一個君子應有的修養。要達到這樣的修養,離不開讀書和學習。孔子這一生就是在不斷的學習中提高自身修養的一個過程,只有不斷努力,我們的人生境界才能更高、更開闊。

  今天,我們品味孔子的這段話,說得是何等地明白、透徹,一個人的自身發展不外乎三件事,即對於別人、對於社會、對於自己,學習實踐,無處不樂,心中充滿這種樂。首先是學習,這是基礎,反覆學習是為個人以後的發展做好鋪墊,打好基礎。單純的學習是不夠的,因為人畢竟是社會動物,很難脫離群體而存在,人與人之間的交往也就成為一個重要的活動,交朋結友,實際上都是對自己知識與道德在互相交流中的一種鍛煉。得一益友,可以使自己視野開闊,學識提高,何樂而不為呢?學識提高了,社會交往廣泛了,那麼在倫理道德上還是要加強。「人不知而不慍」,不應該以別人的眼光看自己,而是要自己認識自己,孔子的這個觀點與蘇格拉底的「認識你自己」何其相似。提高修養、接受磨鍊,個人的發展經歷了很多,但最重要的還是認識自己,從不知而到知,從不會而到會,這是立足社會的根本所在。

原文

  有子曰[1]:「其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2],鮮矣[3];不好犯上,而好作亂者,未之有也。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為仁之本與[4]!」

注釋

  [1]有子:姓有,名若,孔子的學生。[2]弟:通「悌」(tì),敬愛兄長。[3]鮮(xiǎn):少。[4]仁:仁愛,愛人,是孔子提倡的一種最高的道德境界。

譯文

  有子說:「如果他為人孝敬父母順從兄長,卻喜歡冒犯長者就很罕見,不喜歡冒犯長者卻喜歡作亂的事是從來沒有的。君子專心致力於根本,根本確立了,道義才能產生。孝敬父母、順從兄長,這是仁道的根本。」      「仁」是孔子學說的基本概念,是孔子關於人性構造的理想範疇。有子的這句話集中反映出了儒家的一個核心觀念——「仁」與「孝」的關係。有孝就有悌,它們是兩位一體的。有子從為人立身之本出發,認為一個人最重要的是要有孝悌之心。人知道孝順父母、敬愛兄長,他就會很明白自己的身份,知道自己在人群中的正確位置,既不會冒犯尊長,更不可能造反作亂了。這樣,一個人的仁愛之心就漸漸地培養出來了。

  就眼下而言,且不說仁,就單單一個「孝」字就能感受家庭觀念在我們這個社會的地位。孝心在我們現在還重要嗎?我們怎樣盡孝心呢?今天,我們中的許多人都是分散在五湖四海,各自為自己的前程忙碌着。我們有沒有在某個沒有應酬的夜晚想起遠在老家的父母呢?有沒有想起他們那爬滿皺紋的臉和那顆永遠牽掛你的心呢?會不會在夢中被父母的呼喚驚醒,而在午夜時分淚流滿面呢?孔子說:「父母在,不遠遊。遊必有方。」現代人不得不為了一份理想的工作而四海漂泊,到異鄉去尋找我們的天地和夢想。守候在父母身邊盡孝,已經成了一個越來越模糊的夢了。林語堂先生說:「一個自然人必定會愛自己的兒女,但只有受文化薰陶的人,才會孝養父母。」古人常說人生的一大遺憾是「子欲養而親不待」。當我們事業有點成就後,再轉過身來想到父母,這時他們已經垂垂老矣,來日無多了。這是多麼讓人遺憾和悔恨的事啊!孔子說:「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則以喜,一則以懼。」讓我們一起為偉大的父母祝福吧!這或許是現代人最能表達孝心的方式了。

原文

  子曰:「巧言令色[1],鮮矣仁。」

注釋

  [1]令色:面色和善。這裡是指為了討好別人而採取的恭維態度。

譯文

  孔子說:「言辭巧辯,裝出相貌和悅的樣子的人,是很少能具有仁心的。」

  聖人的智慧

  這一章里孔子批評了當時小人醜惡的嘴臉。當孔子之世,下級的官僚為了討好上司,都極盡阿諛奉承之能事。孔子以為那些口若懸河、滔滔不絕的人,是難以具有忠厚仁德之心的。相反地,孔子認為倒是那些不善言辭,做事堅持原則,一板一眼的人更接近仁。所以他說:「剛毅、木訥、近仁。」「仁」這種極高的道德不是靠言語所能裝飾的,而是在日常的學習和生活中身體力行的。

  巧言令色的人就是今天那些善於溜須拍馬的人。我們不得不承認人的生存方式有很多種,作為弱勢的一方依附強勢來獲取利益似乎也無可厚非。然而我們又不得不說作為獨立的人,在人格上每個人都是平等的。在你獲取那點微薄利益的同時,失去的又是什麼呢?做人沒有了尊嚴,就像太陽失去了熾熱的光芒,江河失去了一瀉千里的氣勢,還能稱其為江河嗎?蠅營狗苟地活着,每天為了二兩肉一斤米,值得嗎?生存的意義在哪裡呢?要想贏得別人的尊重,必須是依靠自己實際的能力和誠實的勞動來獲取東西。趨炎附勢,阿諛奉承,能得勢一時又豈能得勢一世?老老實實做人,平平淡淡生活才是我們大多數人應有的態度。沒有什麼比內心的踏實和安定更重要,也沒有什麼能比問心無愧更讓人自豪的了。

原文

  曾子曰[1]:「吾日三省吾身[2]: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不信乎?傳不習乎[3]?」

注釋

  [1]曾(zēng)子:姓曾,名參,字子輿。曾皙之子。魯國南武城(今山東棗莊附近)人。孔子弟子,比孔子小46歲,是孔門中最年少的弟子。[2]省(xǐng):檢討反省自己。[3]傳:老師傳授的知識、學問。

譯文

  曾子說:「我每天再三地反省自己:為別人幹事是不是盡心了?和朋友交往是不是守信用?老師傳授的知識有沒有複習?」

  聖人的智慧

  這是孔子弟子曾參的一句話,其核心就是自我反省。儒家的學說非常重視反省,可以說反省是人的理性自覺達到一定高度後的產物。曾子提出了具體的反省內容:我們替別人做事有沒有盡力啊?我們和朋友交往是不是很守信用呢?我們是不是只聽老師傳授知識,而自己不複習呢?這些反省的內容都是曾子日常的主要工作,他的目的是進一步提高自己的工作質量,減少失誤和紕漏。然而要做到這點卻需要極高的自覺性和很大的勇氣。

  然而人很容易在紛繁複雜的人生旅途中失去自我:當我們稍有點成就時,或許會飄飄然不知自己為何許人也;遇到挫折和失敗的時候,又會妄自菲薄,自怨自艾。等到夜深人靜,一切繁華和喧囂都悄悄隱去,我們獨自面對自己心靈的時候才能正確地審視自己。「靜坐常思自己過」,今天哪些事做對了?對在哪裡?哪些事做錯了?錯在何處?人生的成功和失敗往往在於那些被我們所忽視的細小的環節上,而只有當大腦處於相對冷靜的狀態下時,才能明察秋毫。人們需要反省是基於以下兩個因素:一是主觀原因,每個人都不是十全十美的,人總是在個性和智慧方面存在着種種不足和缺陷。二是客觀原因,我們都生活在現實中,別人的言論和判斷都可能對你產生影響,導致你的行為可能出現錯誤。想脫穎而出成為優秀的人物,就必須時刻反省自己。

原文

  子曰:「道千乘之國[1],敬事而信,節用而愛人,使民以時[2]。」

注釋

  [1]道:通「導」。領導,治理。乘(shèng):古代稱四匹馬拉的一輛車為「一乘」。一乘的實際兵力包括車上的盔甲戰士三人,車下的步兵七十二人,還有後勤給養人員二十五人,總共一百人。[2]時:農時。

譯文

  孔子說:「治理有一千輛兵車的大國,應該有謹慎、兢兢業業的精神,講信用,節省費用,愛護百姓,役使百姓不能耽誤農時。」

  聖人的智慧

  這一章主要講了孔子的治國理念。孔子指出從政者應該有敬業的精神,對老百姓講信用。在政府的行政開支上,一定要嚴格控制,避免鋪張浪費。愛護老百姓是為政者生存的基礎,徵用百姓為國家服務時,不要在農忙的季節。孔子反覆強調為政者的信用,他說:「自古皆有死,民無信不立。」

  目前的社會在建設和諧社會的前提下,尚有許多問題待解決,而信任危機就是其中之一。大家只顧個人的利益,不考慮別人的感受。爭先爭利的多,謙虛退讓的少。人與人之間充滿了懷疑和冷漠,經常有居住數年的鄰居,不知道對方的姓名和職業。現代化的高樓大廈取代了低矮的四合院是人類的進步,但是其樂融融的鄰里關係一去不復返,真不知是進步還是悲哀?重溫聖人的箴言,我們需要改進的地方還有很多。小到個人,大到企業、國家,誠信之不足,哪裡能夠做到對於事業的「敬」呢?重溫孔子,從現代意義來說,敬事是對事業新的要求,誠信是事業發展的基石,節約和愛護他人是事業成敗的重要因素之一。個人的發展如此,企業的管理也是如此。

原文

  子曰:「弟子入則孝,出則弟[1],謹而信,汎愛眾而親仁[2]。行有餘力,則以學文。」

注釋

  [1]出:外出,出門。一說,離開自己住的房屋。弟:通「悌」,尊敬兄長。[2]汎:通「泛」,廣泛,普遍。

譯文

  孔子說:「子弟在家的時候孝敬父母,出外的時候順從兄長,謹慎而有信用,廣泛地親近百姓,親近仁者。在道德實踐的空隙,則應該提高知識修養。」

  聖人的智慧

  這一章孔子講了三個層次。首先,他強調了孝悌是為人的基礎,父母和兄弟是人最先要面對的也是最基本的一個生活圈;其次,是面對他人的關係:要謹慎、講誠信、儘量地去愛身邊的每一個人;最後,在家能做個好子弟,在外是個善良誠信的人,這時候就需要去讀書學習聖賢之道,進一步提高自己的道德修養了。孔子告訴我們:人的活動總是從最基本的家庭開始的,所以我們出生以後的第一個角色是兒女。做兒女的本分就是應該孝敬父母。然後,我們漸漸長大,接觸到形形色色的人,自己也開始變成一個有更多交往關係的社會成員。這時候,我們要學會在人群中處理好各種複雜的關係,樹立起自己良好的形象。有了這些基本的為人處世修養後,我們要想使自己再有所提高,就必須讀書學習,因為古聖今賢的智慧在此隱藏。反觀今天,我們片面強調了讀書的重要性,反倒忽視了做人處世的一些基本原則。我們從小學、中學、大學,甚至到博士畢業,許多人讀書不少卻缺乏一些簡單的處世智慧。這不能不說是我們所受教育的一個缺陷。看看孔子的言論,這裡似乎並沒有多少智慧,而是一些最簡單的最基本的「規則」,如果按照這些規則去辦事,去約束自己,便是處世為人的良方了。

原文

  子夏曰[1]:「賢賢易色[2];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3];與朋友交,言而有信。雖曰未學,吾必謂之學矣。」

注釋

  [1]子夏:姓卜,名商,字子夏。孔子的弟子。[2]賢賢:第一個「賢」為動詞,是表示敬重的意思;第二個「賢」是名詞,指的是有道德有學問的人。易:改變,代替。[3]致:獻出。

譯文

論語《壹·學而篇》原文及解讀

  子夏說:「敬重賢德替代喜歡美色;侍奉父母能夠盡心盡力,侍奉君主能夠獻出生命;和朋友交往,言而有信。儘管他自己說沒有學習,我必然會認為他已經學習得很好了。」

  聖人的智慧

  這一章實際上是子夏重申孔子的觀點。子夏強調了事父母竭其力——盡孝,事君王致其身——盡忠,對朋友重言諾——有信。在春秋時代人們的心中,父母和君王是有着崇高地位的。《國語》中說:「民生於三,而事之如一。父生之,師教之,君食之。非父不生,非食不養,非教不知。」這告訴當時的人們,沒有父母的養育、師長的教導和君王的恩賜,我們是無法生存的。子夏的觀點充分顯示了孔子的「學」的觀點:道德先於知識,行為先於語言。

  儒家學說的一個顯着特點就是注重家庭和倫理,從個人修養的角度來看,夫妻、父子、君臣、朋友是倫理道德方面的重要內容,子夏繼承孔子的觀點,並進一步將之發揚光大,進一步對倫理道德的要求細化,提出「賢賢」、「竭其力」、「致其身」和「言而有信」四點要求。從目前看來,這些東西果真就成了陳腐的說教了嗎?事實並不是這樣的,如果人們能按照這些原則去做,那麼做到「賢賢」就不會以貌取人了;做到「竭其力」就能報答父母的大恩了;做到「致其身」在事業上就能無所畏懼了;做到「言而有信」就一定能立足於社會,自己的人生就會更為完美。

原文

  子曰:「君子不重則不威,學則不固[1]。主忠信。無友不如己者[2]。過則無憚改[3]。」

注釋

  [1]固:鞏固、牢固。[2]無:通「勿」,不要。友:交朋友。[3]憚(dàn):怕。

譯文

  孔子說:君子不莊重謹慎就會沒有威嚴,學問就不能鞏固。行為上要以忠信為主,不要和不如自己的人做朋友,犯了錯誤不要害怕改正。

  聖人的智慧

  孔子認為君子應該舉止莊重,沒有一個嚴肅認真的態度,學問就很難牢固紮實。交朋友也要有選擇,不要和那些道德學問不如自己的人交朋友。在孔子看來,朋友的檔次就代表了你自己的水平。孔子說:「不知其人,觀其友可也。」知錯就改,也是衡量君子的一個重要的標準。孔子說:「小人必文過飾非。」子貢也說:「君子之過也,如日月之食焉;過也,人皆見之;更也,人皆仰之。」掩蓋缺點就如同掩耳盜鈴一樣危險,欺騙的只能是自己,當然受損的也是你自己了。

  言而有信、選擇益友、知錯能改、知錯不怕改是個老話題了,可是我們又遺憾地發現:人總是犯同一個錯誤。一個丟三落四的人,今天忘拿一件東西,明日依舊會落下另一樣。我們有沒有想過:怎樣避免在同一個地方跌倒兩次?當不好的東西成為一種習慣後,就會減弱你的競爭力。人們常說:優秀是種習慣,當然指的是良好習慣。時刻對自己身上的不良傾向保持警惕,通過良師益友的幫助和自我的不斷反省,一定會非常優秀的。

原文

  曾子曰:「慎終[1],追遠[2],民德歸厚矣。」

  【注釋】

  [1]終:壽終,指父母去世。[2]遠:遠祖,祖先。

譯文

  曾子說:「謹慎地對待父母的去世,追思遠古的祖先,那麼老百姓的品德就會回歸於淳厚了。」

  聖人的智慧

  在儒家學說的體系中,對待祖先的態度是非常重要的。謹慎認真地辦好喪事,虔誠地祭祀祖先,人們就會知道自己對於祖先後代的責任和義務,民風也會因此變得淳樸。時代的變遷,有些東西會變得模糊,大多數人在父母逝世的時候,哀痛悲傷的心情到了極致,而謹慎戒懼的心情往往不足;在祭祀祖先的時候,已經做到十分恭敬了,但感念思慕的精神卻很少。這些不單單是教我們如何做一個孝子賢孫,而是讓我們知道我們活在這個世界上並不是孤零零的,也不光是為了自己生活的。上有父母以至祖先,下有子女以至元孫。我們只是這個鏈條譜系中的一環,而並非全部。每一代人都有自己的責任和義務,雖然在這個時代里我們面臨着比祖先更大的生存壓力,但是我們沒有道理放棄這一切,更不要輕視生命本身。好好地活着,因為你身上流的血,有先人們的光榮還有後代的期盼!

原文

  子禽問於子貢曰[1]:「夫子至於是邦也,必聞其政,求之與,抑與之與[2]?」子貢曰:「夫子溫、良、恭、儉、讓以得之[3]。夫子之求之也,其諸異乎人之求之與[4]?」

注釋

  [1]子禽:姓陳,名亢(kàng),字子禽。陳國人。孔子的弟子。子貢:姓端木,名賜,字子貢。衛國人。孔子的弟子。小孔子30歲。[2]抑與之與:「抑」,連詞,表示選擇,「還是……」。「與之」,給他。[3]溫、良、恭、儉、讓:溫順、善良、恭敬、儉樸、謙讓。[4]其諸:或者,大概。

譯文

  子禽問子貢:「夫子到了這個國家後,必然聽得到這個國家的政治。是他從別人那裡打聽來的,還是別人主動告訴他的?」子貢回答說:「夫子通過溫順、善良、恭敬、儉樸、謙讓的品德而得到,夫子求得的方式,大概和其他人求得的方式不同吧!」

  聖人的智慧

  孔子的「溫、良、恭、儉、讓」已經成為中國古代社會兩千多年來的道德準則,同時也是儒家為國人塑造的理想人格。「溫、良、恭、儉、讓」,可以說這是孔子畢生努力所達到的道德修為。他自內而外地把人溫柔善良的本性展現出來,具有極強的道德人格魅力。同時,「溫良恭儉讓」又把東方人以「柔」為主的為人處世方式詮釋得淋漓盡致。

  在我們今天這個處處充滿競爭的環境裡,「溫、良、恭、儉、讓」已成了膽小鬼逃避的藉口嗎?是的,沒有勇氣和競爭意識就意味着失敗。然而,你想過沒有,除去追求成功,我們還有什麼更該珍視的嗎?善良的人性和從容的心態。當人們為了一點蠅頭小利爭得你死我活的時候,其實只需要你那一點謙讓就能化解多少怨氣和仇恨。古人常說「吃虧是福」,這裡面不只是人生的一種苦楚和無奈,還有更高的智慧。老子說得好,「惟其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真是至理名言啊。

原文

  子曰:「父在,觀其志;父沒,觀其行,三年無改於父之道,可謂孝矣。」

譯文

  孔子說:「一個人的父親在世的時候,考察這個人的志向;他父親去世之後,考察他的行為,多年不改變父親的方向途徑,這個人就可以稱為孝了。」

  聖人的智慧

  孔子說一個人當父親死後很多年內都不改變他父親所制定的那一套規矩,這就是盡孝了。其實,這樣的孝,片面強調了兒子對父親的依從。宋儒所作的注說,「如不能無改於父之道,所行雖善亦不得為孝」。這樣,無改於父之道則成了最大的善,否則便是不善。中國古代是父權社會,父親在家庭中擁有絕對的權威。孔子認為要做到孝,就必須繼父之志,修父之行,全面地學習、繼承父親留下的精神遺產。只有做好這些,才夠得上孝子的身份。縱觀前人的註疏,似乎大家都忽略了一些東西,只把眼睛盯在了「三年無改」之上,實際上其核心內容還有前面兩句話,那就是「父在,觀其志;父沒,觀其行」。無可否認的是,現代中國社會無論經歷過多少風雨變遷,父子相承相繼依然沒有多少改變,對於子女來說,「志」與「行」是繼承的最寶貴的東西。父親在世的時候,子女立志是受到了父親的影響的,換句話說大多數人就是在父親的影響下確立了自己的人生目標;父親去世之後,自己的行為是否依然按照當時制定的目標去奮鬥,只有做到這兩點,才能稱為完整的孝,只是一味依從,不辨善惡,因循守舊,那就會像魯迅說的:「只要思想未遭錮蔽的人,誰也喜歡子女比自己更強,更健康,更聰明高尚,——更幸福;就是超越了自己,超越了過去。超越便須改變,所以子孫對於祖先的事,應該改變,『三年無改於父之道可謂孝矣』,當然是曲說,是退嬰的病根。」

原文

  有子曰:「禮之用,和為貴[1]。先王之道,斯為美[2]。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禮節之[3],亦不可行也。」

注釋

  [1]禮:這裡指周代的禮儀制度。[2]先王:指周代文王武王等賢王。[3]節:節制。

譯文

  有子說:「禮的應用,以和諧最為珍貴。古代賢王治理國家,這是最可寶貴的。但不論大事小事只顧按和諧的辦法去做,有的時候就行不通。(這是因為)為和諧而和諧,不以禮制來節制和諧,也是不可行的。」

  聖人的智慧

  孔子強調了和諧的重要性。禮儀制度的實施,一定要儘量做到和諧,與物無傷。他認為過去那些賢王能夠成功地治理國家,就是因為很好地掌握了這個原則。但是有時候我們也不能為了和諧而和諧,要適當地運用禮制來約束。

  和諧是如今我們聽到頻率最高的詞彙了。孔子給我們的啟示是:和諧不是個口號,而是整個社會努力的目標,同時也是很高的智慧。和諧在競爭中是雙贏,在人際關係中是融洽。在社會關係日趨緊張的同時,我們需要溫暖,需要濃濃的人情味。大多數時候,現實是殘酷的,然而人是這個世界最具靈性的動物,我們應該活得更有詩意,活得更高尚。那麼,怎樣才叫和諧呢?這是有前提的,有「禮」的存在才能產生和諧。孔子說得很明白,為了和諧而和諧,不以禮來節制,那是行不通的。我們嘴上要求和諧,口號喊得震天動地,這樣就和諧了嗎?這是根本不可能的。在目前,這個「禮」是什麼呢,那就是最基本的人人都在遵守的道德規範,一味要求別人遵守而自己肆意踐踏,這樣的社會永遠和諧不了,只有先要求自己然後再要求別人,推己及人,而不能推人為己。道理其實很簡單,只要遵守便有和諧,這樣的道理顯而易見,不在於你思不思考,而在於你做與不做。

原文

  有子曰:「信近於義,言可復也[1]。恭近於禮,遠恥辱也。因不失其親,亦可宗也[2]。」

注釋

  [1]義:合理的,符合周代禮儀的。復:實踐,施行。[2]因:依靠,憑藉。宗:尊奉。

譯文

  有子說:「講究信用而合乎事實,說過的話是可以得到實踐的。恭敬而能合乎禮節,這樣才可以遠離恥辱。所依靠的都是可信賴的人,這樣也是值得尊敬的。」

  聖人的智慧

  有子這段話,可以說是孔門心傳,說明了「信」和「恭」對於個體來說的可能和必要,說得非常具體和實在。口口說誠信,處處行恭敬,誠信與恭敬作用到自身,到底會是什麼樣子的呢?這兩者在現實生活中是有限度的,不是隨便怎樣都是正確的。季布一諾千金,這是誠信,但是亂許諾,不實事求是,這就不叫誠信。只有符合實際的誠信才能付諸實踐,才能得到應驗。所以誠信的核心就是要合乎「義」,就是事物的本來面目,就是實實在在的存在,不合乎義的誠信等於空話。同樣,恭敬也要合乎禮儀道德,只有在道德禮儀範圍內的恭敬才是可取的,否則就會流於諂媚,取媚於人,必受恥辱,這是不言而喻的。因而恭敬必須合乎禮儀。誠信而合乎事實,恭敬而不悖於禮,只有這樣才能成為做事可靠,受人尊敬的人。

原文

  子曰:「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於事而慎於言,就有道而正焉[1],可謂好學也已。」

注釋

  [1]就:靠近,接近。

譯文

  孔子說:「君子,飲食不要求飽足,生活不要求安逸,做事勤勉,言語謹慎,接近有道德的人來匡正自己,這就可以說是喜歡學習了。」

  聖人的智慧

  在本章里孔子解答了怎樣做個好學君子這一問題。孔子認為君子求學應該有較高的精神追求:不僅僅為了吃飽飯和睡好覺,努力向有道德的人學習,做事勤勉,說話小心謹慎。做到這些,可以算是好學了。

  吃飯是為了活着,但在孔子眼中,或者並不僅僅是為了吃飽飯,居處安逸。很多人是為了養家糊口而忙碌着,這在儒家看來,只是碌碌無為而已,為什麼這麼說呢?儒家教人是要積極地入世,不僅為了自己的生存而奮鬥,而是為了探尋生之為生的意義,推而廣之,就是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從這樣的宏圖大志來說,飲食無缺、居處安逸也就顯得不那麼重要了。孔子說:「古之學者為己,今之學者為人。」孔子認可的是為己之學,提高自己的道德修養和才能學問才是我們求學的目的。今天,我們都在討論首先是做好人,其次才是增長學問能力。如果學習不僅是為了三餐溫飽,而是有更高尚的追求,我們民族的精神文化就會迎來復興的曙光。

原文

  子貢曰:「貧而無諂,富而無驕,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貧而樂,富而好禮者也。」子貢曰:「《詩》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1]。』其斯之謂與?」子曰:「賜也,始可與言《詩》已矣,告諸往而知來者[2]。」

注釋

  [1]「如切」句:出自《詩經·衛風·淇奧》。切,古代把骨頭加工成器物,叫切。磋(cuō),把象牙加工成器物。琢,把玉石加工成器物。磨,把石頭加工成器物。[2]「告諸」句:諸,「之於」的合音。往,已發生的事,已知的事。來,尚未發生的事,未知的事。這裡孔子是夸子貢能舉一反三。

譯文

  子貢說:「貧窮而不諂媚,富貴而不驕傲自大,這樣怎麼樣?」孔子說:「這樣也可以,但是比不上雖貧窮卻以堅持信念為樂,雖富貴而愛好禮節的人。」子貢說:「《詩》裡面講『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就是這個意思吧?」孔子說:「賜呀,這樣我們可以開始討論《詩》了,從我講過的話中可以領悟到我沒有說到的意思。」

  聖人的智慧

  孔子在這裡談到了對待財富和人生的正確態度。不因為貧窮而放棄自己的抱負,做到安貧樂道;也不會矜於富貴而傲慢無禮。另外孔子對學生的教育,重在啟發和引導。他更希望學生能舉一反三,心領神會。宋人張載說得好:「學貴心悟,守舊無功。」可以說是對孔子思想的完美繼承。關於貧與富的轉變,魯迅先生說得深刻:人一闊臉就變。這似乎是我們世俗世界中的一個鐵定的法則。然而,孔子告訴我們人應該有一以貫之的做人原則。如果大家都以世俗的利益為轉移,試想這個社會將會怎樣?人窮志不短,可以去追求精神上的超越;富貴了,不忘舊友心存感恩,更加熱心地去幫助別人。也許我們稍微看淡一點財富的作用,我們的生活就會更自在輕鬆一些。

原文

  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譯文

  孔子說:「不擔心別人不了解自己,只擔心自己不了解別人。」

  聖人的智慧

  孔子告訴我們,人們總是愛談論自己如何如何不被人理解,不受人重視。但是你想過沒有,你真正了解別人嗎?你真正關心過別人嗎?我們常常是執着於自己的利益得失中而不能自拔,就像雙眼被一片樹葉遮住了,看不見太陽的光輝。其實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苦衷,你何必太在意呢?

  世間沒有無緣無故的愛,也沒有無緣無故的恨,所有的一切都在於你的作為。你願意敞開心扉去接納別人,久而久之,你也會被別人所接受。打開心的窗戶,讓它每天都貯滿陽光,讓鮮花的清香永遠在那裡徘徊流淌。首先要認識自己,而後才能讓別人了解自己,只一味要求別人了解自己,而忽視別人的存在,這樣的人是自私自利的。在生活中,你隨時隨地會與別人發生關係,那麼在交往的過程中,首先要做的是去了解別人,而不是自高自大、目空四海。[1]

孔子

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魯國陬邑(今山東曲阜)人,祖籍宋國(今河南),中國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學派創始人。孔子開創私人講學之風,倡導仁義禮智信。有弟子三千,其中賢人七十二。曾帶領部分弟子周遊列國十三年,晚年修訂六經(《詩》《書》《禮》《樂》《易》《春秋》)。去世後,其弟子及再傳弟子把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語錄和思想記錄下來,整理編成《論語》。該書被奉為儒家經典。[2]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