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好學力行·論語》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論語
《論語》以一個人物,即孔子為中心描繪各種人物形象,這在中國古代典籍中是個首創。這些人物來自十分廣泛的社會階層,包括執政者、貴族、各種等級的官吏、軍隊首領、學者、隱士等。書中寫得最多的是同孔子關係最密切的弟子。
原文
[一·十四] 子曰:「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於事而慎於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謂好學也已。」
[四·二十四] 子曰:「君子欲訥於言而敏於行。」
[五·二十八] 子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學也。」
[六·三] 哀公問:「弟子孰為好學?」孔子對曰:「有顏回者好學,不遷怒,不貳過。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則亡,未聞好學者也。」
[七·二十] 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七·二十二]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 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七·二十八] 子曰:「蓋有不知而作之者,我無是也。多聞,擇其善者而從之;多見而識之;知之次也。」
[七·三十三] 子曰:「文,莫吾猶人也。躬行君子,則吾未之有得。」
[八·十七] 子曰:「學如不及,猶恐失之。」
[九·二十二] 子曰:「苗而不秀者有矣夫!秀而不實者有矣夫!」
[十四·二十] 子曰:「其言之不怍,則為之也難。」
[十四·二十七] 子曰:「君子恥其言而過其行。」
[十五·六] 子張問行。子曰:「言忠信,行篤敬,雖蠻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篤敬,雖州里行乎哉?立,則見其參於前也;在輿,則見其倚于衡也。夫然後行。」子張書諸紳。
[十五·三十一] 子曰:「吾嘗終日不食,終夜不寢,以思,無益,不如學也。」
[十五·四十一] 子曰:「辭達而已矣。」
[十六·九] 孔子曰:「生而知之者,上也;學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學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學,民斯為下矣。」
[十七·八] 子曰:「由也,女聞六言六蔽矣乎?」對曰:「未也。」「居!吾語女。好仁不好學,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學,其蔽也盪;好信不好學,其蔽也賊;好直不好學,其蔽也絞;好勇不好學,其蔽也亂;好剛不好學,其蔽也狂。」
[十九·五] 子夏曰:「日知其所亡,月無忘其所能,可謂好學也已矣。」
[十九·六] 子夏曰:「博學而篤志,切問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十九·七] 子夏曰:「百工居肆以成其事,君子學以致其道。」
鑑賞
孔子是既好學又肯做的人,是一個知行統一論者。誰都不懷疑他有學問,但他決不是啃書本的書呆子,決不是只在書本里討生活的人。他是懷抱熾熱理想的思想家,為完善自我和改造社會而學、而行。他的好學不倦,始終有一個指針,就像航海者有他的羅盤的指引,駛向遙遠而光明的彼岸,他是為拯救世人、完善世界而矻矻孜孜地學習,這一目的推動他成為見識豐富、涵養深厚、以德立身、堅毅果敢、萬難不辭的仁人志士,他學以致用,是一個把學到的東西付諸實施的行動家。
人生在世,會遇到很多的憂患,外部的,內部的,而知識是破解難題的金鑰匙。學習為我們提供正確而有效的方法以應對世界、應對他人、應對自我。它是人生的渡海之舟。
在孔子看來,生活在這個世界的人,有的是有天賦的,對某一方面的東西敏悟力特別強;有的是靠後天的努力,而獲得才智的;有的是為困境所迫,促使自己學習,趕上來的;但也有遭受困頓,仍不肯學習的,這是最頑劣、最糟糕的。而他是「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知者也」(《述而》)。他是謙虛的,並不認為自己是天縱之才。孔子不但好學,而且在學習上「好古」,這是尊重前人的創造成果,立志繼承一切優秀的傳統文化。他是真正靜下心來,甘於寂寞,不惜皓首窮經,鑽研歷史文化,為充實自己,吸取浩瀚時空的知識精華,決不像有些人心浮氣躁,以一種功利態度,蜻蜓點水的方式讀書學習,裝點門面,並以此為滿足,沾沾自喜。孔子知道深厚的學問是以歷史的文化遺產為基礎的。他還說過一句很有針砭性的話:「古之學者為己,今之學者為人」,他看到,古人學習真的是為自己,完善自己的人格,為內心的需要,對知識加以融會貫通,而今天一些人是為別人而學,應付門面或場面,應付人際關係,為了沽名釣譽,好像很有才學,其實根基不深,所以,孔子的好學,首先很重視學習的目的性,是發自內心的渴求。
有了這種態度,不會講究生活的富裕安逸。「食無求飽,居無求安」,這是一種淡泊的心境,不為簡樸的生活條件影響自己的學習,而好學的目的是為了求道、行道。這個「道」的含義太豐富了,可以理解為求得做人之道、治國之道或宇宙的普遍真理。掌握了它,不會做錯事、說錯話。懷有這樣目的求學,哪裡有止境,而動力又該有多麼強大啊!他說「學如不及,猶恐失之。」意思是學習知識就像追趕不上那樣心情迫切,學得再多也總覺得不夠,學到的東西還常常怕失去。
《論語》中與孔子這一思想相呼應的,還有他的學生子夏的話:「百工居肆以成其事,君子學以致其道。」意思是各行各業的工匠在作坊製作器具,這是他們的本職工作,君子的天職就是學習以掌握聖人之道。就像工匠一心一意鑽研技術,君子也應當終日修習,整個心思全用在學問上,決不半途而廢。面對知識的海洋,活到老學到老,每個人就是畢其一生,都不能窮盡它的深邃和浩瀚。如此,我們也不難理解子夏的另一句話:「日知其所亡,月無忘其所能,可謂好學也已矣。」(《子張》)即天天知道一些自己所沒有的知識,月月不忘記自己已經學到的東西,單憑記憶是不行的,要時時重溫,不使其荒廢,這才是好學呀!
孔子自己感到最自豪的品質是好學。他說在十戶人家的村子裡,像他那樣處事待人講忠信的並不缺少,但他們都不如像他這樣好學。在他看來,只要與三個人一起行走,其中必定有自己的老師,有比自己知道多的人,要放下架子,取人之長補己之短。有的人不懂裝懂,在他是決不會的,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不以不知為恥,恥的是虛偽的態度。他主張多聞,包括讀書、聽講,從中吸取對自己有益的東西;多看,包括親歷,增加親身體驗,增長自己未有的見識。相傳孔子曾向老聃問過禮,向萇弘學過樂,向師襄學過琴,只要自己所欠缺的知識,一點一滴,都虛心涵納。他以自己為例,說整天不吃、不睡,苦苦思索,毫無所獲,因此思考須要與學習結合起來,有所學,有一定的知識墊底才有助于思想。這一點,後來的荀子也加以強調,他在《勸學》中說: 我曾經終日冥思苦想,卻不如片刻的學習有收穫;我曾經踮起腳跟眺望遠方,卻不如登上高處能看得更多。
孔子特別重視行,就是做,《論語》記載:「子以四教: 文,行,忠,信」(《述而》),行是他教育的基本內容。他要求他的學生要少說話,多做事,說:「君子欲訥於言,而敏於行」,有一種實幹精神。他最厭惡的是那種說大話卻不加以實行的人,說「君子恥其言而過其行」(《憲問》)。孔子的知行統一觀不是一般地要求學以致用,而是主張「行篤敬」(《衛靈公》)。這就是力行的思想,它要人們一心一意、真心實意地做事,不怕困難,百折不撓,堅持到底,不達目的決不罷休。他痛心於有的人,就像種子入土芽發得很好,但未及吐穗揚花便枯萎了,而有的雖然吐穗揚花,卻沒有結出漂亮的果實。這裡有種種原因,但是行動缺少力度和不夠堅韌應當是根本的原因。他指出,一個人言而有信,行為篤敬,即便到的是野蠻的國家,也行得通;反之,就是在本鄉本土,也是行不通的。
孔子的行篤敬的思想後來發展為《中庸》力行觀念,它們使儒學具有一種重實踐的品格,這是儒學和中華文化傳統生命力的一個重要來源。[1]
孔子
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魯國陬邑(今山東曲阜)人,祖籍宋國(今河南),中國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學派創始人。孔子開創私人講學之風,倡導仁義禮智信。有弟子三千,其中賢人七十二。曾帶領部分弟子周遊列國十三年,晚年修訂六經(《詩》《書》《禮》《樂》《易》《春秋》)。去世後,其弟子及再傳弟子把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語錄和思想記錄下來,整理編成《論語》。該書被奉為儒家經典。[2]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