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子張·第十九·共二十五章》1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論語
《論語》以一個人物,即孔子為中心描繪各種人物形象,這在中國古代典籍中是個首創。這些人物來自十分廣泛的社會階層,包括執政者、貴族、各種等級的官吏、軍隊首領、學者、隱士等。書中寫得最多的是同孔子關係最密切的弟子。
目錄
原文
子張曰:「士見危致命,見得思義,祭思敬,喪思哀,其可已矣。」
【譯】
子張說:「知識分子見到危難便獻出生命,見到利益便想到禮義,祭祀認真嚴肅,守孝悲哀,這才可以了。」
【注】
《朱注》:四者立身之大節,有不至,則余無足觀。故言士能如此,則庶乎其可矣。
【記】
《朱注》於此篇曰:「此篇皆記弟子之言,而子夏為多,子貢次之。蓋孔門自顏子以下,穎悟莫若子貢;自曾子以下,篤實無若子夏,故特記之詳焉。」
在此《論語》臨近結束之際,回顧儒門所宣講之基本概念或範疇如仁、禮、學、孝、悌、忠、恕、智、德等,以及本章提及之義、敬、哀、命,與基督教之基本概念或範疇如主、愛、信、贖罪、得救、盼望、原罪、全知全能等相比較,與希臘哲學基本概念或範疇如理式(idea)、形式、質量、原子、存在(being)等等相比較,以及現代哲學如焦慮、孤獨、畏、煩、無等等相比較,其實用理性和樂感文化之特徵似甚明顯。
== 原文 ==
子張曰:「執德不弘,信道不篤,焉能為有?焉能為亡?」
【譯】
子張說:「履行道德卻不寬廣,相信道義卻不堅持,這怎麼能算有,又怎麼能算沒有?」
《朱注》:有所得而守之太狹,則德孤;有所聞而信之不篤,則道廢。
《康注》:後人誤尊曾子,遂抑子張,是非白黑,顛倒高下,此孔道所以不明也。
【記】
楊注曾以「弘」應作「強」字解,並引章炳麟《廣論語駢枝》說,「執德不弘」即執德不堅強意。本讀仍以朱注為善,德非硜硜小德而應求廣闊,才足以應世。此亦康注所以尊子張而低曾子也。子張喜問政,有志於政務,其「德」自然要求寬廣,而決不止於個人修養之小成。因之,「焉能為有」可解作「救世濟民」才算真有,即志趣遠大。
== 原文 ==
子夏之門人問交於子張。子張曰:「子夏云何?」
對曰:「子夏曰:『可者與之,其不可者拒之。』」
子張曰:「異乎吾所聞:君子尊賢而容眾,嘉善而矜不能。我之大賢與,於人何所不容?我之不賢與,人將拒我,如之何其拒人也?」
【譯】
子夏的學生問子張如何交朋友?子張問:「子夏怎麼說?」
回答說:「子夏說,可以交的就交,不可交的便拒絕交。」
子張說:「這不同於我所聽到的。君子尊敬賢德的人而包容群眾;稱讚好人而憐憫不行的人。我是很好的人嗎?那麼對人有什麼不能容納呢?我是壞人嗎?別人會拒絕我,我又怎能拒絕別人呢?」
【注】
《集釋》蔡邕《正交論》:子夏之門人問交於子張,而二子各有所聞乎夫子。然則其以交誨也,商也寬,故告之以拒人;師也褊,故告之以容眾。
【記】
「聽到」當然是指從孔子那裡聽到。也許如注所說孔子因子張、子夏個性、情況不同,而有不同回答;兩人更因之而各自發揮,於是形成不同解說、不同思想以至不同學派。前章朱注言子夏更近曾子,更重個體修養,「見惡如探湯」,唯恐避之不及,所以拒交「不可交」者;子張搞政治,當然必須交結各種不同的人,包括「不可交」的壞人在內。但從子夏居西河等史實看,似並不接近曾參內聖學派。
原文
子夏曰:「雖小道,必有可觀者焉;致遠恐泥,是以君子不為也。」
【譯】
子夏說:「雖然是小的技藝,也一定有可取的地方;但想要做遠大事業,便不能陷在其中,所以君子不干。」
【注】
《朱注》:小道,如農圃醫卜之屬。
【記】
同「君子不器」章(2.12章)。也許這就是「專家」與「思想家」、「哲學家」、「政治家」的不同?後者不是「專家」。但前者也不止是「小道」,也有大價值,並不亞于思想、哲學、政治。只因政治關係到千家萬戶、整個社會、國家,是以像是遠大事業。此章亦證子夏頗重外王事業。
== 原文 ==
子夏曰:「日知其所亡,月無忘其所能,可謂好學也已矣。」
【譯】
子夏說:「每天知道一些新知識,每月不忘記學過的舊知識,這可以叫作愛好學習了。」
【注】
《朱注》:亡,無也,謂己之所未有。
《正義》《皇疏》:日知其所亡,是知新也;月無忘所能,是溫故也。劉氏宗周《學案》:君子之於道也,日進而無疆,其所亡者,既日有知之,則拳拳服膺而弗失之,至積月之久而終不忘,所謂學如不及,猶恐失之者矣。
【記】
學習總是需要依靠積累,日積月蓄,才或豁然貫通,或卓爾成家,決非一蹴可就。顧亭林以《日知錄》名其數十年重大着作,以此。[1]
孔子
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魯國陬邑(今山東曲阜)人,祖籍宋國(今河南),中國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學派創始人。孔子開創私人講學之風,倡導仁義禮智信。有弟子三千,其中賢人七十二。曾帶領部分弟子周遊列國十三年,晚年修訂六經(《詩》《書》《禮》《樂》《易》《春秋》)。去世後,其弟子及再傳弟子把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語錄和思想記錄下來,整理編成《論語》。該書被奉為儒家經典。[2]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