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論語《子路·論語》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論語

《論語》以一個人物,即孔子為中心描繪各種人物形象,這在中國古代典籍中是個首創。這些人物來自十分廣泛的社會階層,包括執政者、貴族、各種等級的官吏、軍隊首領、學者、隱士等。書中寫得最多的是同孔子關係最密切的弟子。

原文

 [十三·一] 子路問政。子曰:「先之勞之。」請益。曰:「無倦。」

  [十三·二] 仲弓為季氏宰,問政。子曰:「先有司,赦小過,舉賢才。」曰:「焉知賢才而舉之?」曰:「舉爾所知。爾所不知,人其舍諸?」

  [十三·三] 子路曰:「衛君待子為政,子將奚先?」子曰:「必也正名乎!」子路曰:「有是哉,子之迂也!奚其正?」子曰:「野哉由也,君子於其所不知,蓋闕如也。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事不成則禮樂不興,禮樂不興則刑罰不中,刑罰不中則民無所措手足。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於其言,無所苟而已矣。」

  [十三·四] 樊遲請學稼。子曰:「吾不如老農。」請學為圃。曰:「吾不如老圃。」樊遲出。子曰:「小人哉,樊須也!上好禮,則民莫敢不敬;上好義,則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則民莫敢不用情。夫如是,則四方之民襁負其子而至矣,焉用稼?」

  [十三·五] 子曰:「誦《詩》三百,授之以政,不達;使於四方,不能專對。雖多,亦奚以為?」

  [十三·六] 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

  [十三·七] 子曰:「魯衛之政,兄弟也。」

  [十三·八] 子謂衛公子荊:「善居室。始有,曰: 『苟合矣』。少有,曰: 『苟完矣。』富有,曰: 『苟美矣。』」

  [十三·九] 子適衛,冉有僕。子曰:「庶矣哉。」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曰:「富之。」曰:「既富矣,又何加焉?」曰:「教之。」

  [十三·十] 子曰:「苟有用我者,朞月而已可也,三年有成。」

  [十三·十一] 子曰:「善人為邦百年,亦可以勝殘去殺矣。誠哉是言也。」

  [十三·十二] 子曰:「如有王者,必世而後仁。」

  [十三·十三] 子曰:「苟正其身矣,於從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

  [十三·十四] 冉子退朝。子曰:「何晏也?」對曰:「有政。」子曰:「其事也?如有政,雖不吾以,吾其與聞之。」

  [十三·十五] 定公問:「一言而可以興邦,有諸?」孔子對曰:「言不可以若是其幾也。人之言曰: 『為君難,為臣不易。』如知為君之難也,不幾乎一言而興邦乎?」曰:「一言而喪邦,有諸?」孔子對曰:「言不可以若是其幾也。人之言曰: 『予無樂乎為君,唯其言而莫予違也。』如其善而莫之違也,不亦善乎?如不善而莫之違也,不幾乎一言而喪邦乎?」

  [十三·十六] 葉公問政。子曰:「近者說,遠者來。」

  [十三·十七] 子夏為莒父宰,問政。子曰:「無欲速,無見小利。欲速則不達,見小利則大事不成。」

  [十三·十八] 葉公語孔子曰:「吾黨有直躬者,其父攘羊,而子證之。」孔子曰:「吾黨之直者異於是: 父為子隱,子為父隱,直在其中矣。」

  [十三·十九] 樊遲問仁。子曰:「居處恭,執事敬,與人忠。雖之夷狄,不可棄也。」

  [十三·二十] 子貢問曰:「何如斯可謂之士矣?」子曰:「行己有恥,使於四方,不辱君命,可謂士矣。」曰:「敢問其次。」曰:「宗族稱孝焉,鄉黨稱弟焉。」曰:「敢問其次。」曰:「言必信,行必果,硜硜然小人哉!抑亦可以為次矣。」曰:「今之從政者何如?」子曰:「噫!斗筲之人,何足算也。」

  [十三·二十一] 子曰:「不得中行而與之,必也狂狷乎!狂者進取,狷者有所不為也。」

  [十三·二十二] 子曰:「南人有言曰: 『人而無恆,不可以作巫醫。』善夫!『不恆其德,或承之羞。』」子曰:「不占〔51〕而已矣。」

  [十三·二十三] 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十三·二十四] 子貢問曰:「鄉人皆好之,何如?」子曰:「未可也。」「鄉人皆惡之,何如?」子曰:「未可也。不如鄉人之善者好之,其不善者惡之。」

  [十三·二十五] 子曰:「君子易事而難說〔52〕也。說之不以道,不說也;及其使人也,器〔53〕之。小人難事而易說也。說之雖不以道,說也;及其使人也,求備焉。」

  [十三·二十六] 子曰:「君子泰〔54〕而不驕,小人驕而不泰。」

  [十三·二十七] 子曰:「剛、毅、木〔55〕、訥〔56〕近仁。」

  [十三·二十八] 子路問曰:「何如斯可謂之士矣?」子曰:「切切偲偲〔57〕,怡怡〔58〕如也,可謂士矣,朋友切切偲偲,兄弟怡怡。」

  [十三·二十九] 子曰:「善人教民七年,亦可以即戎〔59〕矣。」

  [十三·三十] 子曰:「以不教民戰,是謂棄之。」

注釋

先: 引導,包含二義: 一指以身作則;二指道德教化。之: 指百姓。  先: 引導。有司: 專管具體事務的官吏。  舍: 放棄,這裡意為埋沒。諸:「之乎」的合音,之指賢才。  衛君: 衛出公,他拒絕流亡在外的父親回國為君,由此造成內亂。  奚(xī): 什麼。  正名: 辨正名分,言行舉止要合於名分。  迂: 迂腐。  闕: 同「缺」,存疑。  中: 適當。 苟: 苟且,馬虎。 圃(pǔ): 菜地,這裡意為種菜。 老圃: 種菜老農。 情: 誠實。 達: 通達,這裡意為靈活運用。 專對: 獨立地應對。 以: 用。 兄弟: 魯國君主是周公之後,衛國君主是康叔之後,這兩人本是兄弟。孔子時代,這兩國都走向衰落,陷於內亂,政治狀況相似。 公子荊: 衛國大夫,字南楚,衛獻公之子。 善居室: 善於管理家產。 苟: 聊且,庶幾,差不多。合: 指合乎公子荊的要求。 適: 前往,到。 仆: 趕車。 庶: 眾多,指人口眾多。 苟: 如果。 朞(jī)月: 一周年。朞月也寫為「期月」。 勝殘: 戰勝殘暴。去殺: 免去殺戮。 王者: 實行德治的統治者。 世: 三十年為一世。 冉子: 孔子弟子冉求,字子有。 晏: 晚。 政: 國政。 事: 指季氏家事,當時季氏在魯國專權。 以: 用。吾以: 倒裝句,意為用我,指孔子不再任大夫。 與聞: 古制: 曾為大夫者,雖不見用,仍可與聞國政。這裡批評季氏與家臣謀國政於私室。 幾: 期望,此句意為不可以如此期望一句話的效果。 說: 同「悅」。 莒(jǔ)父: 魯國邑名,在今山東省莒縣境內。 黨: 家鄉。 直躬: 正直的人。 攘: 偷竊。 證: 告發。 之: 到。 果: 堅決。 硜硜(kēng): 形容固執、淺薄。 斗: 容量單位,等於十升。筲(shāo): 竹器,容一斗二升。斗筲: 表示容量少。斗筲之人: 才識短淺、器量狹小的人。 中行: 行為合乎中庸之道的人。與: 交往,交朋友。 狂: 指理想、眼界高,但行為偏激的人。狷(juàn): 指堅持原則、有所不為、有些保守的人。 恆: 恆心。 巫醫: 占卜治病的人。 二句引文見《周易·恆卦》九三爻辭,意思是: 人不能長久地保持其德,不免招致恥辱。 〔51〕 不占: 指無恆心之人不用去占卜了。 〔52〕 易事: 指為君子辦事很容易。說: 同「悅」。 〔53〕 器: 量才使用。 〔54〕 泰: 安詳,坦然。 〔55〕 木: 樸實。 〔56〕 訥: 說話遲鈍。 〔57〕 切切偲偲(sī): 形容相互勉勵的樣子。 〔58〕 怡怡(yí): 和睦相處。 〔59〕 即戎: 參軍作戰。

鑑賞

本篇繼續闡述上一篇提出的仁政思想。第十六章說為政的一個目標是「近者悅,遠者來」,也是強調統治者必須以惠民政策爭取人民的真心擁護。第六、第十三章說統治者「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再次指明統治者在倫理道德上的表率作用是治國成敗的關鍵因素。第九章重申了孔子的富民思想。第十一章提出的「勝殘去殺」的治國目標則是上一篇表達的「無訟」的德治理想的又一表述。此外,還有些語錄進一步說明了孔子的「舉賢才」、「勤政愛民」的主張。

除了對前面已提出的思想加以具體說明的語錄以外,本篇還為仁政學說增添了一些新內容,其中值得注意的有三點:

第一,嚴厲譴責君主為所欲為的專制主義思想。第十五章記載,孔子在回答魯定公的問題時明確提出,君主權力欲膨脹,以為其意志不可違抗,因而唯我獨尊,這是極其危險的。他警告說君主「唯其言而莫予違」的話是可能「一言而喪邦」的。這明顯地表現了他反對君主絕對專制的立場。孔子不懂得可以用政治、法律制度來限制君主濫用權力,但是他明確地指出,君主的權力意志不加限制和制約,危害極大。

第二,認真備戰,關愛士兵生命。孔子雖然嚮往「勝殘去殺」,但他知道這是一個遙遠的目標。孔子並不一味地反對戰爭,對於正義戰爭他不僅不反對,而且還要求積極地加以準備。所以在上一篇第七章他把「足兵」列為為政的第二項要務。在本篇第二十九章中孔子提出,刻苦訓練士兵七年,如此才能派遣他們去作戰。這既是為了獲得勝利,更重要的是為了關愛士兵生命,減少犧牲。孔子把這一點看得很重要,他說:「以不教民戰,是謂棄之。」(第三十章)這些都反映了他的仁愛思想。

第三,仁政是一項長期的、艱難的事業,不能急功近利。在第十二章孔子提出「如有王者,必世而後仁」;第十一章又說「善人為邦百年」,才能夠「勝殘去殺」,這就是說必須經過長期的艱苦努力,提高整個社會的文明程度,如此政治上各種舉措才能收到預期的效果,所以他強調:「禮樂不興則刑罰不中。」正是出於這種考慮,孔子在第十七章告誡將要到莒父為宰的子夏說:「無欲速,無見小利。欲速則不達,見小利則大事不成。」

本篇另一論題是論士,這是孔學中十分重要的內容,是孔子對中國精神傳統所作的一項重大貢獻。士在古代本來是個社會地位不高的階層,春秋時期多為卿大夫家臣。他們一般是敗落貴族家庭子弟,掌握了古代文化知識,到春秋末期已構成知識分子階層的主體,在各國政治生活中開始發揮重要作用,孔子就屬於這一社會階層。孔子論述了士的使命、職責,應有的品德和人格,從而塑造了中國古代知識分子的精神傳統。

在本篇中孔子首先指出知識分子必須有社會責任感。知識分子要有專業知識和專門技能,而且要以自己的知識和技能服務於國家和社會。所以在第五章中他說:「誦《詩》三百,授之以政,不達;使於四方,不能專對。雖多,亦奚以為?」第二十章中孔子說:「行己有恥,使於四方,不辱君命,可謂士矣。」此句表達了同樣的意思。

由於知識分子承擔了重大的社會責任,所以孔子提出士要有堅韌的品質,提倡人要有恆心,又主張士要培養剛毅的精神和踏實的工作作風,他指出:「剛、毅、木、訥近仁。」(第二十七章)

特別值得注意的是,孔子極其重視士的堅貞的品性和獨立人格。第二十一章中孔子說:「不得中行而與之,必也狂狷乎?」他之所以欣賞狂狷這種受到世人非議的人格,是因為狂狷者不盲從潮流、附和流俗,顯示出獨立的人格。狂者雖然在言行上容易走極端,但對現實保持批判的態度,蔑視困難和惡勢力,有一股子精神。狷者拘謹,常常有所顧忌,氣象不夠宏大,但是有骨氣,有節操,堅持信仰和原則,不隨波逐流,不怕因此遭受損失、打擊。因此孔子取人不以眾人的意見為根據,他可能好眾人之所惡而惡眾人之所好,指出「鄉人皆好之」、「鄉人皆惡之」不能成為定論。

孔子思想的卓異之處在於他看到保持獨立人格,維護自己的立場、觀點與尊重他人的人格與意見、保持和諧的人際關係這兩方面並不是完全對立的,他力圖把這兩方面結合在一起,不以其中一方面損害另一方面,他的名言「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第二十三章)就是這一思想的集中表現。士人應當保持獨立的人格,但仍然要與他人友善相處,孔子說「切切偲偲,怡怡如也,可謂士矣」(第二十八章)。這些都表明孔子力圖把人的個體性、獨特性、獨立性與人的社會性、整體性加以結合或協調,這一思想在當今世界也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1]

孔子

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魯國陬邑(今山東曲阜)人,祖籍宋國(今河南),中國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學派創始人。孔子開創私人講學之風,倡導仁義禮智信。有弟子三千,其中賢人七十二。曾帶領部分弟子周遊列國十三年,晚年修訂六經(《詩》《書》《禮》《樂》《易》《春秋》)。去世後,其弟子及再傳弟子把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語錄和思想記錄下來,整理編成《論語》。該書被奉為儒家經典。[2]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