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論語《孝悌友信·論語》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論語

《論語》以一個人物,即孔子為中心描繪各種人物形象,這在中國古代典籍中是個首創。這些人物來自十分廣泛的社會階層,包括執政者、貴族、各種等級的官吏、軍隊首領、學者、隱士等。書中寫得最多的是同孔子關係最密切的弟子。

原文

[一·二] 有子曰:「……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為仁之本與!」

  [一·六] 子曰:「弟子入則孝,出則弟,謹而信,汎愛眾,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

  [一·七] 子夏曰:「賢賢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與朋友交,言而有信。雖曰未學,吾必謂之學矣。」

  [二·六] 孟武伯問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憂。」

  [二·七] 子游問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謂能養。至於犬馬,皆能有養;不敬,何以別乎。」

  [二·八] 子夏問孝。子曰:「色難。有事,弟子服其勞;有酒食,先生饌,曾是以為孝乎?」

  [二·二十二] 子曰:「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大車無,小車無,其何以行之哉?」

  [四·十八] 子曰:「事父母幾諫,見志不從,又敬不違,勞而不怨。」

  [九·二十五] 子曰:「主忠信,毋友不如己者,過則勿憚改。」

  [十一·二十一]子曰:「論篤是與,君子者乎?色莊者乎?」

  [十二·七] 子貢問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貢曰:「必不得已而去,於斯三者何先?」曰:「去兵。」子貢曰:「必不得已而去,於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無信不立。」

  [十二·二十三] 子貢問友。子曰:「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則止,毋自辱焉。」

  [十二·二十四] 曾子曰:「君子以文會友,以友輔仁。」

  [十三·二十八] 子路問曰:「何如斯可謂之士矣?」子曰:「切切、偲偲、怡怡如也,可謂士矣。朋友切切、偲偲,兄弟怡怡。」

  [十五·十] 子貢問為仁。子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居是邦也,事其大夫之賢者,友其士之仁者。」

  [十六·四] 孔子曰:「益者三友,損者三友。友直,友諒,友多聞,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損矣。」

  [十九·三] 子夏之門人問交於子張。子張曰:「子夏云何?」對曰:「子夏曰: 『可者與之,其不可者拒之。』」子張曰:「異乎吾所聞: 君子尊賢而容眾,嘉善而矜不能。我之大賢與,於人何所不容?我之不賢與,人將拒我,如之何其拒人也?」

  [十九·十] 子夏曰:「君子信而後勞其民,未信則以為厲己也;信而後諫,未信則以為謗己也。」

鑑賞

任何人都不是一個完全與世隔絕的孤島。大思想家孔子將人放置於家庭、朋友與社會的廣闊天地中,因此提出人們要「入則孝,出則弟,謹而信,汎愛眾,而親仁」(《學而》)。在與他人、社會的關係中,孔子倡導的誠信,能夠使人誠實為人,誠信行事。儒家孝悌觀、誠信觀,對促進家庭和睦,構建和諧社會,具有重要意義。

孔子思想包羅萬象,偉大恢宏,如一棵參天大樹,以「仁」為根,枝葉繁茂。他重視孝悌之道,認為孝敬父母、尊敬兄長是人自然的情感,是「仁」的萌芽點。弟子有若說,「孝弟也者,其為仁之本與」(《學而》),一個人在內心深處生髮了孝悌觀念,就會體驗到一種最純真、溫煦、親切的感情,唯有這種非功利的情感才值得加以培育,並推廣到整個社會。俗話說,「家和萬事興」,孝悌既是修身、齊家的起點,也是從政為官的發端。孔子從事教育,培育孝父、尊兄的人才,將孝悌的道理用於政事,雖不在朝做官,也是間接在為政(見《為政》)。發揚孝悌親情,有利形成美滿、和睦的家庭關係與和諧有序的社會秩序。人若喪失了孝悌觀念,以冷漠的態度對待他人,也就不會有社會責任感,極可能為一己私慾而為非作歹,危害社會。

《論語》中,孔子的孝悌觀,以「養」、「敬」並重,子女既要在物質上供養父母,又要在心理、情感上愉悅父母。孔子說:「今之孝者,是謂能養。至於犬馬,皆能有養,不敬,何以別乎?」(《為政》)一個人僅在物質上供養父母,心中沒有「敬」的情感,就跟飼養犬馬沒什麼兩樣,算不上孝。因此,當子夏問孝時,孔子回答說,在父母面前能和顏悅色;是不容易做到的;如果有事情,子女代勞,有酒飯,讓父母先吃,但是臉色卻難看,這還不算孝(《為政》)。侍奉父母,只有以發自心底的恭敬之情做事,才是真孝。在孔子看來,孝子心懷敬意,這是至關重要的。今天,隨着物質生活水平的提高,子女對待父母的最大問題不在於是否在物質上「能養」,而在於能否盡到「敬」。子女錢袋鼓起來,對父母的親情卻逐漸淡化了,「敬」的流失是父母們不滿的主要原因。在這樣的情況下我們特別需要重溫孔子的相關教導。

「孝」還要關心父母的身體健康,不給父母添憂愁。孔子教導說,「父母唯其疾之憂」(《為政》),就是要子女特別為父母的疾病擔憂。子女長大成人,出門在外,父母總是對子女的冷暖、平安牽腸掛肚。所以,子女應理解父母的這份苦心,不僅要愛護受之於父母的身體髮膚,更要端正自身言行,與人為善,謹慎處事,讓父母放心、安心。要理解父母,意識到他們在生活、情感上對自己的需要與依賴。孔子說,「父母在,不遠遊,遊必有方」(《里仁》),在交通不便、旅途艱險的古代,這是極為重要的。今天,子女常離家闖天下,更應惦記「家中的老媽媽」,逢年過節時要「常回家看看」。「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則以喜,一則以憂」(《里仁》),既高興於父母的長壽,又憂心於他們的日趨衰老,從心理及情感方面孝敬他們,在父母有生之年盡心行孝。

人生活在廣闊的社會之中,與他人有着千絲萬縷的聯繫,因此,孔子提倡的「信」就非常重要了。在他看來,誠信是人能夠立於世的一種必備的道德品質。所以孔子說,「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不講信譽,就好像大車沒有(古時大車上安橫木的機鍵),小車沒有(古時小車上安橫木的機鍵),車子自然走不了(《為政》)。子夏認為,一個人學習首先就要學誠信的品質,一個人有沒有學習過,從他與朋友交,是否「言而有信」也可看出。一個人恪守信用,誠實待友,就表明他的學習已有長進了(《學而》)。可以說,「信」是一個為人處世的基石,是處理上下級與朋友關係的基本準則。

誠信也是基本的政治原則。孔子認為,治國應具備三個起碼條件:「食」、「兵」、「信」,三者之中「民信」最重要,因為「民無信不立」(《顏淵》)。為政者若不取信於民,國家就有覆亡的危險。治理國家應「敬事而信」,嚴肅認真地處理政務,恪守誠信(《學而》);在上位的人誠懇信實,就會得到百姓的真心對待(《子路》)。而「信則人任焉」,就是說在下位的人講誠信,就會得到任用(《陽貨》)。

人不能自我封閉,要善於交友、慎重交友。對此,孔子提出交友三原則:「友直、友諒、友多聞。」(《季氏》)其中,「友諒」就是與誠信者為友。他提倡誠實交友,鄙薄口是心非、表里不一的人,認為內心藏着怨恨,表面上卻偽裝友好,是可恥的。「信」是維繫朋友關係的紐帶。對於朋友的錯誤,「忠告而善道之」(《顏淵》),忠誠地勸告他,恰當地引導他。

「信」是有條件的,必須符合義。在孔子看來,「言必信,行必果」的人,如果淺薄鄙陋、固執己見,不分是非善惡,只管信守自己無意義、甚至有害的諾言,不過是一種小人,在政治人才中是最次一等的。因為信守諾言必須以義為標準,即所謂的「信近於義,言可復也」(《學而》),只有諾言符合道義,說的話才能兌現。林肯也說:「對於不好的諾言,違背比遵守更好。」因而人們必須三思而後說,不輕言,不妄言。講誠信不能僅憑質樸的哥兒們情感,以一時義氣衝動行事,必須權衡利弊,掂量哪輕哪重。孔子說「好信不好學,其蔽也賊」,那些不講原則、一味講「義氣」的人尤其要把此話銘記在心,避免被人利用,糊裡糊塗犯錯誤,甚至犯罪。[1]

孔子

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魯國陬邑(今山東曲阜)人,祖籍宋國(今河南),中國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學派創始人。孔子開創私人講學之風,倡導仁義禮智信。有弟子三千,其中賢人七十二。曾帶領部分弟子周遊列國十三年,晚年修訂六經(《詩》《書》《禮》《樂》《易》《春秋》)。去世後,其弟子及再傳弟子把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語錄和思想記錄下來,整理編成《論語》。該書被奉為儒家經典。[2]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