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論語《憲問·第十四》6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論語

《論語》以一個人物,即孔子為中心描繪各種人物形象,這在中國古代典籍中是個首創。這些人物來自十分廣泛的社會階層,包括執政者、貴族、各種等級的官吏、軍隊首領、學者、隱士等。書中寫得最多的是同孔子關係最密切的弟子。

原文

子曰:「不在其位,不謀其政。」

曾子曰:「君子思不出其位。」

【譯】

孔子說:「不在那個位置上,便不去謀劃他的政治事務。」

曾子說:「君子的思想考慮,不越出職務範圍。」

【注】

《康注》:位者,職守之名,各有權限,不能出權限之外。……如兵官專司兵事,農官專司農事,不得及它,乃能致精也。若士人無位,則天地之大,萬物之伙,皆宜窮極其理。……蓋學人與有位正相反也,學者慎勿誤會。

【記】

孔子的話,可以有多種原因和解釋。曾參的話就太保守。「思不出其位」本來自《易經》,但在那裡又是別的意思,並非規範、要求。康注有意思,頗符合現代民主精神,難怪他要改孔子「天下有道則庶民不議」為「天下有道則庶民議」,即人均有議政之權利,這當然完全不同於曾子。因此「不謀其政」,不過是不應干預專家的專業知識領域而已。

原文

  子曰:「君子恥其言而過其行。」

【譯】

孔子說:「君子羞恥於他所講超過他所做的。」

【注】

《正義》:此與《里仁篇》「古者言之不出,恥躬之不逮」,語意正同。《禮記·雜記》云:有其言而無其行,君子恥之。《表記》云:君子恥有其辭而無其德,有其德而無其行。

【記】

又一次提出語言與行為的關係。語言不只是個交流問題,而是有實際效用的問題。因此也才有要求言行一致和必須信守承諾等等道德。

原文

  子曰:「君子道者三,我無能焉:仁者不憂,知者不惑,勇者不懼。」子貢曰:「夫子自道也。」

【譯】

孔子說:「君子的道德有三項,我還不行。仁愛的人不憂愁,智慧的人不迷惑,勇敢的人不畏懼。」子貢說:「這正是老師講自己啊。」

【注】

《朱注》:自責以勉人也。

【記】

名言。智、仁、勇,是所謂「三達德」;既是道德,又是心理,即文化積澱為心理也。

原文

  子貢方人。子曰:「賜也賢乎哉?夫我則不暇。」

【譯】

子貢常譏評人物。孔子說:「子貢,你就那麼好嗎?我卻沒有這閒工夫。」

【注】

《集釋》《潘氏集箋》:古文「謗」作「方」。

【記】

子貢大概是《論語》中讓人感覺最聰明的學生,喜歡譏評人物,也屬自然。孔子予以委婉批評,並不像對冉有、宰我那麼厲害。「方」另作「比」解,即喜歡拿自己和別人比較,這也常常是聰明人喜歡做的,從比較中可知自己的優長與弱點。

原文

  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也。」

【譯】

孔子說:「不愁人家不知道自己,只愁自己沒才能。」

【注】

《錢解》:《論語》有兩章文字全同者,當是一章重出。有文字小異而章義全同者,當是孔子屢言之,而聞者各自為記也。如本章凡四見,文各有異,是必孔子之叮嚀反覆而屢言常道之也。

【記】

總之,仍然是修內功重要。今之人常反是,生怕埋沒了自己。我常對文學家們說,作品不怕埋沒。好作品,死後也會被人發掘出來;一般的作品,你還沒死,就被人忘記了。既然如此,又何必趕時髦、作修改、急於出版,生怕別人不知道自己呢?從而,人生價值究何在呢?君不見,頗有人焉,生時顯赫一世,桂冠高聳;死後頓時沉寂,被罵倡優。自己知道一生價值所在就可以了,何必外求。[1]

孔子

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魯國陬邑(今山東曲阜)人,祖籍宋國(今河南),中國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學派創始人。孔子開創私人講學之風,倡導仁義禮智信。有弟子三千,其中賢人七十二。曾帶領部分弟子周遊列國十三年,晚年修訂六經(《詩》《書》《禮》《樂》《易》《春秋》)。去世後,其弟子及再傳弟子把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語錄和思想記錄下來,整理編成《論語》。該書被奉為儒家經典。[2]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