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論語《拾伍·衛靈公篇》2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論語

《論語》以一個人物,即孔子為中心描繪各種人物形象,這在中國古代典籍中是個首創。這些人物來自十分廣泛的社會階層,包括執政者、貴族、各種等級的官吏、軍隊首領、學者、隱士等。書中寫得最多的是同孔子關係最密切的弟子。

拾伍 衛靈公篇

  本篇包括42章,其中着名文句有:「無為而治」;「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人無遠慮,必有近憂」;「躬自厚而薄責於人」;「君子求諸己,小人求諸人」;「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小不忍則亂大謀」;「人能弘道,非道弘人」;「當仁不讓於師」;「有教無類」;「道不同,不相為謀」。本篇內容涉及孔子「君子小人」觀的若干方面、孔子的教育思想和政治思想,以及孔子在其他方面的言行。

原文

  子曰:「眾惡之,必察焉;眾好之,必察焉。」

譯文

  孔子說:「大家都厭惡他,我必須考察一下;大家都喜歡他,我也一定要考察一下。」

  聖人的智慧

  前面《子路》篇有:「子貢問曰:『鄉人皆好之,何如?』子曰:『未可也。』『鄉人皆惡之,何如?』子曰:『未可也。不如鄉人之善者好之,其不善者惡之。』」可與此章互相參看。孔子認為大家都討厭的人,一定要去考察,大家都喜愛的人,也一定要去考察,不要人云亦云,輕易下判斷。

  這是從毀譽的問題講下來,一直講到這裡。孔子又說,大家都討厭這個人,不要隨便相信,必須自己加以考察判斷;大家都公認為好,都喜歡他,也不要受蒙蔽,一定要自己再觀察他。如果我們以這兩句話來印證個人的經歷,對於小的事情,每人都會遇到很多,有些學者、文人,學問都很高,但也最容易受情感的蒙蔽,容易情感衝動,於是在觀察方面、判斷方面,往往會發生錯誤。這兩句話,擴充起來,可以引證很多歷史的事實。


現在我們退回來講個人修養方面,作為一個領導人,了解自己的下屬,不要完全受別人的影響,自己要觀察得清楚,如王莽,當時就是這樣一個人。他沒有篡位以前,上下左右,沒有一個人不說他好,後來哪曉得一變而成這樣壞。這段歷史,就是很好的證明。

原文

  子曰:「人能弘道,非道弘人。」

譯文

  孔子說:「人能夠使道發揚光大,不是道使人的才能擴大。」

  聖人的智慧

  孔子認為人能夠把道擴大,而不是道能弘揚人。

  老子曾經說過:「人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又說「道無為而無不為」。他所講的是「道能弘人」的道理。而在孔子看來,人生的價值所在,必須奮鬥終生,不僅為了個人的道德修養,而且是為了理想的社會而奮鬥。孔子要告訴人們的,就是要保持一種積極的人生態度。魯迅先生不是也說過,「世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便變成了路」。這也是「人能弘道」的道理。

原文

  子曰:「過而不改,是謂過矣。」

譯文

  孔子說:「有了過錯而不改正,這才真叫錯了。」

  聖人的智慧

  孔子主張:有過錯而不改,這種錯誤才真叫錯誤。如果過而能改,就等於沒有錯了。

  人非聖賢,孰能無過?即便是聖賢也不能保證自己無過。只要「過而改之」,知錯能改,那就不算是錯誤了。小時候聽過一個故事:列寧在親戚家做客,不小心打碎了一個花瓶,其他小朋友都讓他跟大人說是貓打碎的,但誠實的列寧說出了真相,承認是自己打碎的。列寧從小所具備的「過而能改」的品質,對他的人生不能說沒有影響。

  所以人最可怕的不是犯了錯誤,而是明知自己做錯了還執迷不悟,「浪子回頭金不換」就是說「過而能改」這種精神的可貴。

原文

  子曰:「吾嘗終日不食,終夜不寢,以思,無益,不如學也。」

譯文

  孔子說:「我曾經整天不吃飯,徹夜不睡覺,去左思右想,結果沒有什麼好處,還不如去學習為好。」

  聖人的智慧

  孔子認為「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如果整天不吃,整宿不睡地去思考,是毫無益處的,不如去學習。上文也提到過:思而不學也不對,學而不思也不對。一個有天才、有思想的人,首先要注意多讀書、多求學。自己以為自己是天才,聰明了不起,如果多讀書以後,自己就會變得非常謙虛了。常常我們自以為是一個大發現,多讀了書以後,才知道古人早就講過了,知道了,原來我們並沒有超越古人,而且古人比我們所知道的還要多得多。譬如唯物思想,中國文化里早就有過,不過沒有這麼多,只一點點原則,經過研究,知道是不能成立的。還有西方很多東西,我們以前都有過,可是都沒有加以發揮。現在年輕人有思想,都想創作,可是就創造不了,所以知識與思想要配合起來。

原文

  子曰:「君子謀道不謀食。耕者,餒在其中矣[1];學也,祿在其中矣[2]。君子憂道不憂貧。」

  子曰:「君子貞而不諒[3]。」

【注釋】

  [1]餒:飢餓。[2]祿:做官的俸祿。[3]貞:正。

譯文

  孔子說:「君子只謀求行道,而不謀求衣食。耕田,是因為肚子會餓;學習,是因為可以得到俸祿。君子只擔心道不能行,不擔心貧窮。」

  孔子說:「君子固守正道,而不拘泥於小信。」

  聖人的智慧

  孔子說的「謀道不謀食」,「憂道不憂貧」是很好的人生格言。它並非是反對君子謀「食」,而是講君子謀的首先應該是「道」,而不是把「食」放在首位。「食」當然是就財富、金錢等物質方面而言的,而「道」的意思比較抽象,很難找到一個較為具體的詞語代替,可能理解為人的道德修養和社會理想比較合適。孔子要說的意思很清楚:如果你想做君子,那你就應該努力於謀道,不要汲汲於掙錢。所以作為君子來說,只有「憂道」而不會「憂貧」。後來范仲淹寫《岳陽樓記》,其中有句名言「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流露出的也正是這種「憂道」的情感。對比起來,現代人崇尚功利,往往是「謀食不謀道」,「憂貧不憂道」了。

原文

  子曰:「知及之[1],仁不能守之,雖得之,必失之。知及之,仁能守之,不莊以蒞之[2],則民不敬。知及之,仁能守之,莊以蒞之,動之不以禮[3],未善也。」

【注釋】

  [1]知:通「智」,才智。[2]蒞(lì):臨。此處指臨民,即治理百姓。[3]動:行動。

譯文

  孔子說:「憑藉聰明才智足以得到它,但仁德不能保持它,即便得到,也一定會喪失。憑藉聰明才智足以得到它,仁德可以保持它,不用嚴肅態度來治理百姓,那麼百姓就會不敬;聰明才智足以得到它,仁德可以保持它,能用嚴肅態度來治理百姓,但動員百姓時不照禮的要求,那也是不完善的。」

  聖人的智慧

  這是孔子對智、仁、莊、禮四者關係的論述,四者缺一不可。只有用聰明才智得到,用仁德來守護,用莊重的態度來治理百姓,且行動符合仁義,這樣才能算是完善的。

  這是講到學問、修養在處事時的一些標準。有智慧,有眼光,看得准。譬如買股票吧,眼光看到了,買進來,賺了錢,可是又想貪多,這時候不能把握住自己,不知道煞車,最後還是賠本了。人生的一切大小事情,事業前途,做人處世,都是如此。

  眼光看得准,創業容易。在春風得意、該煞車的時候也能煞住,則是最高修養。可是在這個時候的人,總是不肯煞車的,只顧向上面沖,結果得到的,必定會失掉。老子告訴我們:「功成、名遂、身退。」要做得恰到好處,至少先穩定這個階段。這樣好像是手段了,但手段與道德,差別在於內心:走恕道,替別人着想,多為人,少點私心,就是道德。如果智慧夠了看得准,「仁能守之」,也拿得穩,但是不「莊以蒞之」,內心上沒有真正莊敬,口頭說為社會、為別人,人家還是不服氣的。做到了「知及之,仁能守之,莊以蒞之」這三點以後,外在的行為動作,還要處處守禮,有禮貌,有法度,有規矩。做到了這四點,做人、做事、從政、修養、事業,才能盡善盡美,否則總歸有問題。如果以這四點,觀察工商業的社會,也是一樣,不能違背。有些人赤手空拳,本事大得很,當時發財了,但有許多人「仁不能守之」,所以又掉下去,只這二十年中,就不知有多少實例。

原文

  子曰:「君子不可小知而可大受也[1],小人不可大受而可小知也。」

【注釋】

  [1]小知:做小事情。知,作為的意思。大受:承擔大任。受,責任,使命的意思。

譯文

  孔子說:「君子不能讓他們做那些小事,但可以讓他們承擔重大的使命。小人不能讓他們承擔重大的使命,但可以讓他們做那些小事。」

原文

  子曰:「民之於仁也,甚於水火。水火,吾見蹈而死者矣,未見蹈仁而死者也。」

譯文

  孔子說:「百姓們對於仁(的需要),比對於水火(的需要)更迫切。我只見過人跳到水火中而死的,卻沒有見過實行仁而死的。」

原文

  子曰:「當仁,不讓於師。」

譯文

  孔子說:「面對着仁德,就是老師,也不同他謙讓。」

原文

  子曰:「事君,敬其事而後其食[1]。」

【注釋】

  [1]食:食祿,此處指官吏的薪水。

譯文

  孔子說:「侍奉君主,要認真辦事而把領取俸祿的事放在後面。」

論語《拾伍·衛靈公篇》原文及解讀

  聖人的智慧

  孔子主張:侍奉君主必得恭敬謹慎地辦事,而把拿俸祿的事放在後面。

  現代人太功利,在找工作前不是先想想你能為這個單位做些什麼,而是先想到有沒有利益可獲得。很少有「敬其事而後其食」的精神。

原文

  子曰:「有教無類。」

譯文

  孔子說:「人人都可以接受教育,沒有(貧窮、地域等)的區別。」

  聖人的智慧

  孔子主張全民教育,教育沒有富貴貧賤、大資優劣智愚、等級地位高低、地域遠近、善惡不同等之分。

  捷克着名教育家夸美紐斯提出:「教育的藝術是把一切事物教給一切人類的藝術。」然而教育的全民化在人類歷史上卻不是那麼一帆風順的。

  原始社會由於生產資料公有,大家共同勞動,共享勞動果實,所以教育沒有階級性,人人都有受教育的機會,但仍有性別差異;在奴隸社會,只有奴隸主的子弟才能享受教育權,此時孔子提出「有教無類」,並身體力行,首次創辦私學,使許多如子路和顏回般家境貧寒的人也有機會學習,這也鑄就了孔子偉大的教育家地位;封建社會教育不僅具有鮮明的階級性,而且官學還具有鮮明的等級性。現代社會,特別是20世紀後,教育成為全體公民的需要和共享的權利,教育的全民性和普及性體現得更為鮮明充分。2005年,全球經濟論壇成立了「一個孩子一台電腦」協會,這個協會以零利潤致力於研發100美元筆記本電腦,其目標是讓那些發展中甚至不發達地區的孩子們與發達國家的孩子們一樣,都享有自由開拓、嘗試並且自由表達自己的機會。

原文

  子曰:「道不同,不相為謀。」

譯文

  孔子說:「主張不同,不互相商議。」

原文

  子曰:「辭達而已矣。」

譯文

  孔子說:「言辭只要能表達意思就行了。」

  聖人的智慧

  孔子認為言辭足以表達意思就夠了,不需要太過浮華的辭藻。

  看過網上一篇小學生寫的作文——《我的家》:「我的家有爸爸媽媽和我三個人,每天早上一出門,我們三人就分道揚鑣,各奔前程,晚上又殊途同歸。爸爸是建築師,每天在工地上指手畫腳,而自己卻若無其事;媽媽是售貨員,每天在商店裡來者不拒;我是學生,每天在教室里呆若木雞。我的家三個成員臭味相投,家中一團和氣,但我成績不好的時候,爸爸也同室操戈,心狠手辣地揍得我五體投地,四馬分屍。媽媽在一旁袖手旁觀,從不見義勇為。」這篇亂用成語的作文,在令人捧腹大笑的同時,也深深提醒我們:語言表達要儘量樸實、簡練,用本色的話說明白就行了。如果為單純追求文采華美而濫用詞彙、堆砌辭藻,很有可能會有畫蛇添足的味道。

原文

  師冕見[1],及階,子曰:「階也。」及席,子曰:「席也。」皆坐,子告之曰:「某在斯,某在斯。」師冕出,子張問曰:「與師言之道與?」子曰:「然。固相師之道也[2]。」

【注釋】

  [1]師冕:師是樂師,冕是人名,古代樂師常由盲人充當。[2]相:輔助,幫助。

譯文

  樂師冕來見孔子,走到台階沿,孔子說:「這兒是台階。」走到坐席旁,孔子說:「這是坐席。」等大家都坐下來,孔子告訴他:「某某在這裡,某某在這裡。」師冕走了以後,子張就問孔子:「這就是與樂師談話的道嗎?」孔子說:「這就是幫助樂師的道。」

  聖人的智慧

  此章是孔子的「相師之道」。孔子時代的樂師多由盲人充當,孔子對他們極為尊重,同時又能設身處地為他們着想,對他們施以援手,照顧有加。

  人們常說:「見人說人話,見佛說佛話,見鬼說鬼話。」對不同的人說不同的話,這並非油嘴滑舌、八面玲瓏,而是一種說話的藝術,一種尊重人的方式。[1]

孔子

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魯國陬邑(今山東曲阜)人,祖籍宋國(今河南),中國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學派創始人。孔子開創私人講學之風,倡導仁義禮智信。有弟子三千,其中賢人七十二。曾帶領部分弟子周遊列國十三年,晚年修訂六經(《詩》《書》《禮》《樂》《易》《春秋》)。去世後,其弟子及再傳弟子把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語錄和思想記錄下來,整理編成《論語》。該書被奉為儒家經典。[2]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