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論語《拾壹·先進篇》上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論語

《論語》以一個人物,即孔子為中心描繪各種人物形象,這在中國古代典籍中是個首創。這些人物來自十分廣泛的社會階層,包括執政者、貴族、各種等級的官吏、軍隊首領、學者、隱士等。書中寫得最多的是同孔子關係最密切的弟子。

拾壹 先進篇

  此篇主要論述孔子諸弟子的行為志向及孔子對諸弟子的評價,共26章。前篇《鄉黨》記孔子,故此篇論弟子。

原文

  子曰:「先進於禮樂[1],野人也[2]。後進於禮樂,君子也[3]。如用之[4],則吾從先進。」

【注釋】

  [1]進:修進。[2]野人:不是貴族出身的人。[3]君子:貴族出身的人。[4]用:任用,當官。   

譯文

  孔子說:「先學習禮樂而後再做官的人,是(原來沒有爵祿的)平民;先當了官然後再學習禮樂的人,是君子。如果要選用人才,那我主張選用先學習禮樂的人。」

  聖人的智慧

  孔子說:先學習禮樂而後做官的,是未曾有過爵祿的一般人,先有了官位而後學習禮樂的,是卿大夫的子弟。如果讓我來選用人才,我主張選用先學習禮樂的人。此章體現了孔子只認能力不認出身的人才觀。中國的禪讓制雖古已有之,但顯然沒有世襲制占據的時間久。皇帝的王位是世襲的,是「子孫帝王萬世之業」。官位也可以世襲,父親退休兒子接班。結果到了南朝,世襲官位的士族貴族日趨腐朽沒落。他們在政治上擁有高官厚祿,享有特權;經濟上掌握大量土地和勞動力,擁有雄厚的經濟實力;生活上極端奢侈、腐朽。他們塗脂抹粉,頭戴高帽,出則乘車,入則扶持,習於逸樂,沉湎酒色。居官無做官之事,處事無辦事之心,精神腐朽,軀體脆弱,甚至連走路都沒有力氣。梁朝的建康令王復,就出身士族,他一見到馬噴氣和跳躍,就嚇得要死。他對人說:「這是老虎,為什麼叫馬呢?」由此可見,孔子以學識而非出身任用人才還是很有遠見的。

原文

  子曰:「從我於陳蔡者,皆不及門也。

譯文

  孔子說:「曾跟隨我從陳國到蔡地去的學生,現在都不在我身邊受教了。」

  聖人的智慧

  這是孔子他老人家懷念起陳蔡絕糧那段風塵僕僕、磨難重重而又滿懷希望的日子時所發的感慨。孔子晚年時,親人弟子相繼離世,昔日跟隨他在陳蔡不離不棄的弟子們或亡或在外,似是「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孔子的懷舊,讀來真實感人。

  陳蔡絕糧是歷史上很有名的故事。公元前489年,孔子在陳蔡兩國間被困,絕糧七日,那時跟隨在他身邊的一群弟子對他不離不棄,那段日子,是他們心靈靠得最近的日子。絕糧七天了,子貢想辦法突圍出去,好不容易弄回一石米。顏回和仲由在破房子裡做飯,黑灰掉進了飯里,顏回就把弄髒了的飯拈出來吃了。子貢在院子裡看見了,以為顏回偷飯吃,便去請教孔子:「一個廉潔有仁德的人,遇到生活困難會不會變節呢?」孔子答:「一遇到困難就變節,這個人怎麼算得上有仁德和廉潔呢?」子貢說:「像顏回這樣的人,他不會變節吧?」孔子說:「是的。」子貢就把顏回「偷」飯吃的事告訴了孔子。孔子說:「我一直相信顏回是仁德之人。儘管你看到他偷飯吃,我仍不懷疑他的仁德。他一定有什麼緣故吧!你別說了,我來問問他。」孔子把顏回叫來,問道:「昨晚我夢見我祖先,難道是要保佑我嗎?你把做好的飯送來,我要祭祀祖先。」顏回趕忙說:「先生,剛才有黑灰掉進了飯里,把它留在飯里又不乾淨,扔掉又可惜,我就把那弄髒的飯吃掉了。我已動過的飯,不能用來祭祀了。」孔子說:「拿來,我也來吃這個飯。」顏回離開後,孔子對子貢等人說:「我相信顏回有仁德,並不是從今天開始的呀!」十天後,子路不知從哪弄來一隻小豬煮了給孔子吃,孔子也不問這豬是哪來的就吃了。後來子路又典當了衣服買酒給孔子,孔子也沒問酒的來歷就喝了。子貢受孔子之命到楚國去,在孔子危難的關鍵時刻,他以出色的外交才能,使楚昭王出兵解救了困厄在陳蔡的孔子。陳蔡絕糧是孔子生命中一段難忘的歲月,雖然磨難重重,但他的學生們都不離不棄地跟隨左右。等到他古稀之年的時候,顏回、子路卻相繼離世,白髮人送黑髮人,怎不悲涼?子路去世的第二年,子貢來看孔子,孔子拄了拐棍在門口等着。孔子一見到子貢就埋怨道:「子貢啊,你為什麼來得這樣遲啊?」他嘆息着唱道:「泰山要倒了!樑柱要斷了,哲人要死了!」七日後,孔子逝世,這是他生命中最後的一個夏天。弟子們都為他服喪三年,子貢還在墓旁搭了屋子,足足守了六年。

原文

  德行:顏淵、閔子騫、冉伯牛、仲弓;言語:宰我、子貢;政事:冉有、季路;文學[1]:子游、子夏。

【注釋】

  [1]文學:文獻典籍。

譯文

  德行好的有:顏淵、閔子騫、冉伯牛、仲弓。善於辭令的有:宰我、子貢。擅長政事的有:冉有、季路。通曉文獻知識的有:子游、子夏。

  聖人的智慧

  孔子如數家珍地稱讚他的弟子:德行好的有顏回、閔子騫、冉伯牛、仲弓四人。會說話的有宰我、子貢。能辦理政事的有冉有、季路。熟悉古代文獻的有子游、子夏。德行、言語、政事、文學被稱為「孔門四科」,孔門弟子三千,賢人七十二,以上這十人被後世稱為「孔門十哲」。孔子首創私人講學之風,作為中國最早的教育家,從他對自己的學生如數家珍,可見他對學生的特長是相當了解的。顏回是孔子最得意的弟子,他最為好學,而且「聞一知十」,但顏回也只能說是德行之首,說起擅長言談,還不如白天睡大覺的宰我。偷懶的宰我雖然被孔子罵為「朽木不可雕」,不過孔子還是很欣賞他的善於言談的。其實,沒有人能十全十美,因為人生來就是不完美的,即便聖賢也如此。但也沒有人會一無是處,所謂「三人行,必有我師」,「天生我材必有用」說的就是這個道理。

原文

  子曰:「回也,非助我者也[1]。於吾言無所不說[2]。」

【注釋】

  [1]助:補益。[2]說:通「悅」,喜悅。

譯文

  孔子說:「顏回不是對我有幫助的人,他對我說的話沒有不心悅誠服的。」

  聖人的智慧

  此處孔子鼓勵學生髮問,這樣才能教學相長。顏回性格內向,不肯輕易發表自己的見解。孔子說他和顏回說了一天的話,顏回卻什麼疑問也不發,孔子對這個「聞一知十」的學生雖然很喜歡,但也經常批評顏回為捍衛師道尊嚴,「亦步亦趨」,不敢越雷池一步的做法。學問學問,多問才能教學相長,師生兼益。古希臘大哲學家亞里士多德師從柏拉圖,但從不盲從老師。一次他與老師意見大碰撞後,他說出了一句至理名言:「吾愛吾師,吾更愛真理!」兩千年後,亞里士多德已是權威,他曾提出「重的物體下落得快,輕的物體下落得慢」,人們一直信奉不疑。意大利有個年輕人,勇敢提出了質疑。他的老師們都很反對,認為應相信亞里士多德。1590年,他在比薩斜塔做了輕重鐵球同時落地的實驗。後來這個年輕人成為了那個時代最偉大的天文學家,他的名字叫伽利略。

原文

  子曰:「孝哉,閔子騫。人不間於其父母昆弟之言[1]。」

【注釋】

  [1]間:挑剔。昆弟:兄弟。

譯文

  孔子說:「閔子騫真是孝順呀!人們對於他的父母兄弟稱讚他的話,沒有什麼異議。」

  聖人的智慧

  孔子感慨:閔子騫真是孝順啊,別人對他在孝順父母、友愛兄弟方面都無可挑剔。因此,閔子騫被孔子列為德行第二。

  大家都知道「二十四孝」的故事,講的都是古代有名的孝子,裡面就有兩個孔子的學生,一個是曾子,另一個就是閔子騫。曾子有天上山砍柴,遲遲未歸,他母親很擔心他,就咬破了自己的手指,曾子忽然覺得心痛,馬上趕回家中,這就是所謂的母子連心吧。閔子騫也是個孝子,他幼年喪母,本有兄弟二人,父親再娶,又生了兩個兒子。他曾受後母虐待,後母給親生兒子穿棉衣,而給他蘆花做的衣服。一次,他為父駕車,身不禦寒以至失轡,父親察覺後,大怒,想休了後母,子騫勸道:「母在一子單,母去四子寒。」父親乃止,後母亦被感化,待四子如一。所以孔子才說子騫對父母的盡孝,對兄弟的友愛,別人都無可挑剔。

原文

  南容三復白圭[1],孔子以其兄之子妻之。

【注釋】

  [1]三復:多次重複。白圭:《詩經·大雅·抑》里的句子,說的是白圭上的瑕疵尚可磨掉,言語上的瑕疵無法收回。

譯文

  南容反覆誦讀「白圭之玷,尚可磨也;斯言之玷,不可為也」的詩句。孔子把侄女嫁給了他。

  聖人的智慧

  南宮适這人把《詩經》里「白圭之玷,尚可磨也;斯言之玷,不可為也」的句子反覆吟詠,孔子就把哥哥的女兒嫁給了他。

  林語堂有三個女兒,他在《生活的藝術》中說起擇婿標準,即「無甚高要求,只要真正懂人情物理就好」。俗話說:「男怕進錯行,女怕嫁錯郎。」婚姻是終身大事,在「父母之命」的時代,父母的擇婿眼光更是關係着女子的終身幸福。在《論語》里,我們也可以看到孔子的擇婿標準。他把女兒嫁給了學生公冶長,他說公冶長這人雖然蹲過監獄,但那並不是他的罪過。傳說公冶長為人磊落,又通鳥語,他的兩次入獄,也是因為他通鳥語不為人所信。有次他在獄中,鳥雀告訴他齊國要來侵略魯國,魯國國君將信將疑,派兵前往,果然齊兵已到。因為大獲全勝,魯國國君放了他,並要封爵於他,但公冶長覺得以通鳥語得爵祿是可恥的,所以沒有接受。

  到侄女結婚的年齡,孔子的哥哥孟皮大概已經去世,所以孔子為侄女主婚。他把侄女嫁給了學生南宮适,就因為他總反覆吟詠《詩經》里「白圭之玷」那幾句話,如果是這樣的話,孔子是不是太草率了?其實孔子很英明,他深諳南宮适這人不簡單,因他很懂得「禍從口出」的道理,所以出言謹慎,不管國家政治清明還是黑暗,治世還是亂世,其才終被用,不致埋沒,且也可免遭殺戮。因才高人品好,有道之世,經世之才不被廢棄;無道之世,明哲保身,潔身自好,又善於相處,自然不會有生命危險。所以把侄女嫁給這樣識時務的人,當然是最可靠的。

原文

  季康子問:「弟子孰為好學?」孔子對曰:「有顏回者好學,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則亡。」

譯文

  季康子問孔子:「你的學生中誰是好學的?」孔子回答說:「有一個叫顏回的學生很好學,不幸短命死了。現在再也沒有像他那樣好學的了。」

  聖人的智慧

  季康子問孔子:「弟子裡誰最好學?」孔子回答:「顏回最好學,只是不幸短命死了,現在再也沒有這樣的人了。」

  在前面我們說過,魯哀公也問過孔子這樣的話,孔子回答得更詳細一些,說是顏回最為好學,不拿別人出氣,不犯同樣的錯誤,不幸短命而死。這裡季康子也問這樣的問題,季康子即季氏,掌握魯國大權,並一直凱覦國政。孔子對他的回答就要簡略一些。這當中也說明了孔子的態度。

  說起張海迪,大家基本都有所了解。她5歲患脊髓病,胸以下全部癱瘓。但她卻克服種種困難,自學念完中學課程。15歲時,海迪隨父母下放山東農村,在那裡她當起了教書先生。後來她自學多門外語、修理、針灸醫術,無償為鄉親們服務。

  面對磨難,張海迪沒有退縮氣餒,而是頑強地與疾病鬥爭。她雖然沒有上過一天學,但她不僅學習了小學、中學課程,還自學了大學英語、日語、德語和世界語,並攻讀了大學和碩士研究生的課程。

  對生活、生命充滿信心的張海迪用她的經歷感染着全中國的每一個人,被大家稱為「八十年代新雷鋒」、「當代保爾」。張海迪懷着「活着就要做個對社會有益的人」的信念,以保爾為榜樣,勇於把自己的光和熱獻給人民。她以自己的言行,回答了億萬青年非常關心的人生觀、價值觀問題。

原文

  顏淵死,顏路請子之車以為之槨[1]。子曰:「才不才,亦各言其子也。鯉也死,有棺而無槨。吾不徒行以為之槨。以吾從大夫之後,不可徒行也。」

【注釋】

  [1]槨(guǒ):外棺。

譯文

  顏淵死了,(他的父親)顏路請求孔子賣掉車子,給顏淵買個外槨。孔子說:「(雖然顏淵和孔鯉)一個有才一個無才,但各自都是自己的兒子。孔鯉死的時候,也是有棺無槨。我沒有賣掉自己的車子步行而給他買槨。因為我也曾做過大夫,是不可以步行的。」

  聖人的智慧

  顏回死後,他的父親顏路(也是孔子的學生)請求孔子賣掉車子來替顏回辦外槨。孔子說:「不管有沒有才,也都是自己的兒子。我的兒子鯉死了,也只有內棺,沒有外槨。我不能賣掉車子步行來替他買槨。因為我也曾做過大夫,是不可以步行的。」五四以後,有人據此攻擊孔子,說他擺臭排場,一輛破車,既不給兒子,又不給最愛的學生。其實孔子是反對厚葬之不良風氣。

  《紅樓夢》里描寫秦可卿死後,寧國府停靈四十九日,請了一百零八僧眾念《大悲咒》,超度前亡後化鬼魂。又請了九十九位全真道士打十九日解冤洗業醮。還在靈前請了五十高僧、五十高道,對壇做法事。棺木是用萬年不壞的檣木製成。送殯的王公侯爵,車轎不下百輛。送殯的隊伍浩浩蕩蕩,擺了三四里,可見古代的王孫貴族盛行厚葬之風。

  春秋戰國之際的墨子提出節葬薄葬,他認為厚葬浪費財富和人力資源,有弊無利。他主張棺木不用太厚,三寸就夠了,死者穿的衣服多了也是爛掉,三件就夠了。戰國時的莊子也主張薄葬。彌留之際,他囑咐弟子們將自己薄葬,什麼陪葬都不用。因為「我以天體為槨,以日月為連璧,以星辰為珠璣,以萬物為殉物,我什麼都有,還需要什麼呢?」弟子們又說:「無論怎樣薄葬,總還要蓋被穿衣,棺槨護體。如果無棺無衣,烏鴉老鷹就會叼食您的身體。」莊子說:「在地上給烏鴉老鷹吃,埋在地下給螻蟻吃,不是這個吃,就是那個吃。你們為什麼只想給螻蟻吃不想給鴉鷹吃,你們不是太偏心了嗎?」莊子的達觀幽默又豈是一般人所能企及!

  其實早在墨子、莊子之前,孔子就提出反對厚葬之風了。顏回居處陋巷,家境貧寒,他的父親卻想請孔子賣掉車子,為顏回買槨,讓他風光下葬。孔子的兒子鯉死的時候,孔子也沒有為他添置槨,因為孔子以為貧窮時就過貧窮的生活,不要做本分以外的事(「素富貴,行乎富貴;素窮賤,行乎窮賤」《中庸》)。沒錢還死要面子,負債辦喪事,不是「死要面子,活受罪」嗎?而且顏回生前就不是愛攀比之人,他居處陋巷,粗茶淡飯,樂在其中,死後大概也不會願意家人老師為他破費排場。

原文

  顏淵死,子曰:「噫!天喪予!天喪予!」

  顏淵死,子哭之慟[1]。從者曰:「子慟矣。」曰:「有慟乎?非夫人之為慟而誰為?」

【注釋】

  [1]慟:過分悲痛。

譯文

  顏淵死了,孔子說:「唉!老天爺真是要我的命呀!老天爺真是要我的命呀!」

  顏淵死了,孔子哭得極其悲痛。跟隨孔子的人說:「您悲痛過度了!」孔子說:「是悲傷過度了嗎?我不為這個人悲傷過度,又為誰呢?」

  聖人的智慧

  這是顏回死後,孔子痛徹心扉的悲哀。顏回是孔子最得意的學生,最為好學,且居德行之首,可謂最得孔子真傳,可望傳己之道。不料顏回卻年二十九就頭白早死,孔子怎不悲嘆:「老天爺真是要我的命啊!」人們都說「仁者壽」,顏回「三月不違仁」,卻英年早逝,那時孔子已是古稀之年,想着自己傳道無人,所以哭得非常傷心。跟隨左右的學生們勸老師別太傷心。孔子說:「我真的哭得很傷心嗎?顏回這樣好學仁德的人死了,我都不傷心的話,那麼還能為誰傷心呢?」[1]

孔子

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魯國陬邑(今山東曲阜)人,祖籍宋國(今河南),中國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學派創始人。孔子開創私人講學之風,倡導仁義禮智信。有弟子三千,其中賢人七十二。曾帶領部分弟子周遊列國十三年,晚年修訂六經(《詩》《書》《禮》《樂》《易》《春秋》)。去世後,其弟子及再傳弟子把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語錄和思想記錄下來,整理編成《論語》。該書被奉為儒家經典。[2]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