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論語《拾壹·先進篇》2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論語

《論語》以一個人物,即孔子為中心描繪各種人物形象,這在中國古代典籍中是個首創。這些人物來自十分廣泛的社會階層,包括執政者、貴族、各種等級的官吏、軍隊首領、學者、隱士等。書中寫得最多的是同孔子關係最密切的弟子。

拾壹 先進篇

  此篇主要論述孔子諸弟子的行為志向及孔子對諸弟子的評價,共26章。前篇《鄉黨》記孔子,故此篇論弟子。

原文

  顏淵死,門人慾厚葬之。子曰:「不可。」門人厚葬之。子曰:「回也視予猶父也,予不得視猶子也。非我也,夫二三子也。」

譯文

  顏淵死了,孔子的學生們想要隆重地安葬他。孔子說:「不能這樣做。」學生們仍然隆重地安葬了他。孔子說:「顏回把我當父親一樣看待,我卻不能把他當親生兒子一樣看待。這不是我的過錯,是那些學生們幹的呀。」

  聖人的智慧

  顏回死後,他的同學想厚葬他。孔子不同意,但是同學們還是這樣做了。孔子說:「顏回啊,你視我如生父,而我卻不能待你同親子。要厚葬你,並不是我的初衷啊,是你的幾個同學啊。」之前我們已經講過,顏回死後,他父親顏路跑來請孔子賣掉車子給顏回辦槨。孔子沒有答應。現在顏回的同學念着同學之誼,還是不顧顏回的家底,要給他厚葬。孔子知道生前安貧樂道的顏回一定不希望死後還為了面子鋪張浪費,所以他沒有賣掉車子給顏回辦槨,也不同意弟子們厚葬顏回。但是弟子們沒有聽從,所以孔子才有此番感嘆。

原文

  季路問事鬼神[1]。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曰:「敢問死[2]?」曰:「未知生,焉知死?」

【注釋】

  [1]事:侍奉。[2]敢:冒昧。

譯文

  季路問怎樣去侍奉鬼神。孔子說:「沒能侍奉好人,怎麼能侍奉鬼呢?」季路說:「請問死是怎麼回事?」(孔子回答)說:「還不知道活着的道理,怎麼能知道死呢?」

  聖人的智慧

  子路問服侍鬼神的方法。孔子說:「活人還不能服侍,怎麼能去服侍死人呢?」子路又道:「我大膽請問死是怎麼回事?」孔子道:「生的道理還沒有弄明白,怎麼能夠懂得死。」這體現了孔子注重當下的世界觀。

  記得有篇名為《三個鳥蛋》的童話,一隻魔鴉向王子提出了一個從來沒有任何人能解答出來的問題:「在這個世界上誰的權力最大?」王子的答案嚇得法力無邊的魔鴉膽戰心驚,因為王子給出的答案是:「在這個世界上權力最大的只有——死!」

  人生在世,有生就有死,這是任何人都無法逃避的。世界上最公平的事也唯有此。無論你是美或丑、富或貧、貴或賤、得或失、成或敗、榮或辱,最後都要面對死亡,所以生死乃是人生歸根結底的唯一大事。

  宗教之所以存在,正是因人類對生死的迷惘。佛教與基督教異曲同工,都認為人生在世不過是客里似家家似寄。佛教教徒把所有的希望放在彼岸,今生的積善是為了給來世輪迴種下善因。基督教亦把今生的希望寄託於天堂。中國土生土長的道教則不僅重視修煉升仙,也強調現世享樂。

  哲學說到底,其實也就是生與死的哲學。莊子說「方生方死,方死方生」,生與死的問題,哲學家考慮了幾千年還沒明白,對於我們來說,如果幹脆不去想,好好地活在當下,是不是會幸福得多?

  「未知生,焉知死」,細細讀來,才知內中真味。冰心說「假如今生是有味的,今生已是滿足了。假如今生是無味的,我不需要來生」,大概是最懂孔子這句話的。德國現代存在主義哲學家海德格爾也說過:「人生歷程中,生與死是人無法控制與把握的,生死兩茫茫;但生與死之間,即人生的歷程,是一個人能夠控制與把握的,人生的價值就在於自主地充實、完成這唯一的人生歷程。」

原文

  閔子侍側,誾誾如也[1]。子路,行行如也[2]。冉有、子貢,侃侃如也[3]。子樂。「若由也,不得其死然。」

【注釋】

  [1]誾誾(yín):誠懇和悅。[2]行行(hàng):剛強。[3]侃侃:說話理直氣壯。

譯文

  閔子騫侍立在孔子身旁,一派和悅而溫順的樣子;子路是一副剛強的樣子;冉有、子貢是溫和快樂的樣子。孔子很高興。但孔子又說:「像子路這樣,只怕不得好死吧!」

  聖人的智慧

  這一章是孔子對學生外在的評價,從外在推其性格命運,孔子可謂知人。

  中國文化中有一門學問叫「相人術」,所謂站有站相、坐有坐相、吃有吃相、睡有睡相,據說那種坐下來就抖腿的,不管有多少錢都會被他抖光。孔子大概也懂得此術。

  據說子路出身卑賤,個性剛強,他比閔子騫大9歲,比冉有、子貢大22歲,所以一副以老大自居的樣子。他曾問過孔子如果帶兵打仗會帶誰一起去,言外之意是自己如此勇猛,定為得力助手。孔子就說,你啊,過分勇敢了,不可取啊。公元前480年,衛國發生政變,當時子路任衛國貴族孔悝的家臣,他為救主人,身受重傷,然後整肅衣冠,端坐而死。

  老子言「強梁者不得其死」,今人說「性格決定命運」,都是同樣的道理。孔子從子路的「行行如」的性格中猜測他將不得好死的命運,可謂知子路之深,亦憂慮之遠,告誡之切。

原文

  魯人為長府[1]。閔子騫曰:「仍舊貫[2],如之何?何必改作?」子曰:「夫人不言[3],言必有中。」

【注釋】

  [1]魯人:這裡指魯國的當權者。這就是人和民的區別。為長府:為,這裡是改建的意思。藏財貨、兵器等的倉庫叫「府」,長府是魯國的國庫名。[2]仍舊貫:沿襲老樣子。貫,事,例。[3]夫(fú)人:這個人。

譯文

論語《拾壹·先進篇》原文及解讀

  魯國要翻修叫長府的國庫。閔子騫道:「照着老樣子下去怎麼樣?為什麼一定要翻修呢?」孔子道:「這個人平日不開口,一開口一定中肯。」

  聖人的智慧

  季氏掌控魯國大權已三代了,魯昭公突然翻修長府,想把它作為攻季氏的陣地。閔子騫的意思是維持原局,不要製造禍亂。後來,昭公攻打季氏果然失敗,流亡到了齊國。所以孔子說閔子騫對時局分析得很透徹。

  「夫人不言,言必有中」,也就是我們今天說的「鼓要敲在點子上,蛇要打在七寸處」。記得有個關於墨子的故事:墨子的學生子禽向老師請教:「多說話有好處嗎?」墨子答道:「蛤蟆、青蛙,白天黑夜叫個不停,叫得口乾舌疲,然而沒人聽它的。你看那雄雞,只在黎明啼叫兩三聲,天下震動,因為大家都知道天亮該起了。多說話有什麼好處呢?重要的是話要說得切合時機。」

原文

  子曰:「由之瑟[1],奚為於丘之門[2]?」門人不敬子路。子曰:「由也升堂矣[3],未入於室也[4]。」

【注釋】

  [1]瑟:一種古樂器,與古琴相似。[2]奚為於丘之門:為什麼在我這裡彈呢?奚,為什麼。為,彈。[3]堂:正廳。[4]室:內室。

譯文

  孔子說:「仲由彈瑟,為什麼在我這裡彈呢?」孔子的學生們因此都不尊敬子路。孔子便說:「仲由嘛,他在學習上已經達到升堂的程度了,只是還沒有入室罷了。」

  聖人的智慧

  「升堂入室」的典故,就是從這裡來的。入門、升堂、入室,是學業由淺入深的三個階段的形象比喻。中國古代的民居是四合院結構,進了門以後,中間一個大天井,中間的大廳是明堂,明堂進去是內室,再後面就是後院了。所以「升堂入室」比喻在學問或技能方面有高深的造詣。

  關於學問的境界,王國維先生有段經典的比喻:「『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眾里尋她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此第三境也。」以宋詞名句比喻學問境界,可謂絕妙。

原文

  子貢問:「師與商也孰賢?」子曰:「師也過,商也不及。」曰:「然則師愈與?」子曰:「過猶不及。」

譯文

  子貢問孔子:「子張和子夏二人誰更好一些呢?」孔子回答說:「子張過分,子夏不足。」子貢說:「那麼是子張好一些嗎?」孔子說:「過分和不足是一樣的。」

  聖人的智慧

  子貢愛評論人。有次他問老師:「顓孫師(子張)和卜商(子夏)兩人,誰強一些?」孔子道:「師呢,有些過分,商呢,有些趕不上。」子貢又問:「那麼,師強一些嗎?」孔子道:「過分和趕不上同樣不好。」這就是孔子以中和為美的中庸之道。

  中國人喜歡把做事恰到好處的人說成有「分寸」,「分寸」本是很小的長度單位,十分一寸,十寸一尺,可見要做到有「分寸」不是太容易的事。這個「分寸」,在哲學裡又叫做「度」,過度往往會引起質變。

  做飯要講究火候,火太大容易燒焦,太小又煮不熟。人與人的相處也是一樣。錢鍾書曾用刺蝟來形容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人們都希望彼此親近、彼此溫暖,可每個人又都像刺蝟,靠得太近,不經意就刺傷對方。

  有這樣一個故事,說的是從前有個很守禮節的人,行走坐臥無一漏失。一天,他外出購物,還是按往常一樣謙恭地、慢慢地走着。忽然,傾盆大雨從天而落,他本能地快跑起來,跑了約一里路,他忽然很後悔地說:「剛才我走路的姿態一定有些失態,還好及時發現,所謂『過則勿憚改』,我現在從頭還來得及。」於是,他冒着雨,回到剛才起跑的地方,以一貫的緩步姿態在大雨滂沱中行走,路人都對他投以異樣的眼光。雖然講究禮儀是種美德,但做過頭了難免有些變調。所以凡事「不及」和「過了頭」都不好,唯有恰到好處時最好。

原文

  季氏富於周公,而求也為之聚斂而附益之[1]。子曰:「非吾徒也。小子鳴鼓而攻之可也。」

【注釋】

  [1]聚斂:搜刮財富;附益:附加增益。

譯文

  季氏比周公還要富有,而冉求還幫他搜刮財富,使他更加富有。孔子說:「他不是我的學生了,你們可以大張旗鼓地去攻擊他!」

  聖人的智慧

  這是孔子對於一個學生的申斥。冉求在當時魯國的權門季家當總務長。孔子說季家為魯國的權門,財富已經很多了,比周公還多。周公是被封於魯國的始祖,也是魯國的國君始祖。季家已經富可敵國了。可是學生當中的冉求,還公然替他設法找更多的錢,還為他加倍搜刮,等於是拍季家的馬屁,這就造成財富不均、貧富懸殊的趨勢。所以孔子說,這個人不是我的學生,可以開除了,你們可以公開地把他轟出去。這就是孔子對學生品行方面的要求,他不希望他們成為一個書呆子,而要他們能做事,對國家社會有所貢獻,這才是真正的學問,也是儒家學問的中心所在。

原文

  柴也愚,參也魯[1],師也辟[2],由也喭[3]。

【注釋】

  [1]魯:遲鈍。[2]辟:偏激。[3]喭(yàn):魯莽。

譯文

  高柴愚直,曾參遲鈍,顓孫師偏激,仲由魯莽。

  聖人的智慧

  這也是對四個學生的評論。這評論不一定是孔子親自說的,是後來門人的記載。其中說高子羔這個人比較「愚」,照現在話來說就是笨,但並不是我們普通說的笨。樸拙一點,舉止比較遲緩就近愚,不完全是笨的意思。

  現在有些學生在外國已拿到博士、碩士學位,寫信回來,往往自稱「愚生」,這對於傳統文化真是一大諷刺。後來一問,在高中都正式教過的。可見在教育上並沒有錯,錯在自己不留心而已。唐代以後,一千多年來,「愚」字都是長輩對晚輩或平輩間的謙稱。

  第二個是「參也魯」,「魯」和「愚」看起來好像差不多。盲目地崇拜偶像,並不是真正信仰的精神。真正信仰的人,不一定要崇拜偶像,一個真正具有宗教精神的人,並不是一定要有宗教的形態。所以魯智深的魯是代表這樣的性格。我們說魯就是笨,這說法錯了。魯是在愚的當中又帶點直,而直的當中又不粗暴,慢吞吞的為魯。

  「師也辟」,子張比較固執,有了學問的人,多半易犯這個毛病,大致文人也多固執,這樣看不慣,那樣看不起。這裡所講的子張有點特殊的個性,就謂之辟。

  「由也喭」,這個「喭」與「諺」相通,就是土佬,很俗氣、很粗糙的相似形態。子路做事比較粗暴,講話也比較豪放。本篇為什麼只提這四個人呢?因為這四個人也代表了人格的四種典型。一般人可以用這四種典型來做一個小的歸類;不是這類,就是那類。

原文

  子曰:「回也其庶乎[1],屢空。賜不受命,而貨殖焉,億則屢中[2]。」

【注釋】

  [1]庶:差不多。[2]億:臆想,猜測。

譯文

  孔子說:「顏回的學問道德差不多了吧,可是常常窮得沒有辦法。端木賜不安本分,去囤積投機,猜測行情,竟每每猜對了。」

  聖人的智慧

  據說子貢很有商業頭腦,善於囤積,並能準確分析判斷市場行情,所以「家累千金」、「富比陶朱」。孔子弟子中,大約數他最富。子貢可以說樹立了歷史上第一個儒商形象。

  子貢的雄厚經濟實力,不僅資助了孔子及弟子周遊列國,而且孔子自己也說,由於子貢的入門,許多遠方向學之士漸漸聚集孔門。陳蔡絕糧之際,是子貢想辦法為老師弄回一石米;在商務和外事活動中,子貢也不忘宣揚孔子和儒家學說,他以卓越而有感染力的語言頌揚孔子,故而孔子能名揚於天下,子貢功勞甚大。

  安貧樂道、篤信好學的顏回,一直是中華民族讀書人的精神信仰。而顏回終因生計窘迫而早死,其生存狀況是值得知識分子深思的。

原文

  子張問善人之道,子曰:「不踐跡,亦不入於室。」

譯文

  子張問怎樣才是善人,孔子說:「善人不踩着別人的腳印走,也不隨便走進別人的室內。」

  聖人的智慧

  子張問起,怎樣算真正的善人?我們人究竟要做到什麼樣子才能稱為善人?這是一個大問題,也真是一個哲學問題、邏輯問題。邏輯就是辨別是非,下一個定義。現在推開一切不管,以純粹哲學的立場來講,什麼是善?什麼是惡?很難下一固定標準。同一件事在這個時代是善的,在另一個時代則變為惡的;在這一地區是善的,換一個地區則是惡的,隨着時間空間的轉變而轉變。因此善惡沒有固定的標準。所以說做人怎樣才合乎標準?西方有西方的標準,中國古代有古代的標準,現代有現代的標準。假使現在為了發揚中國文化,穿一件和尚衣服,(也就是明朝的便衣,古代出家、在家人的分別是是否剃光頭髮。)留着西式的髮型,再打上一條領帶來上課,這是作怪還是愛國?是善的或是惡的?實在很難斷定。所以善惡的問題,是道德哲學上的大問題。

  這裡子張問怎樣才是善人,孔子的答覆「不踐跡,亦不入於室」。先照字面上解釋,不踏一絲痕跡,也不進入房門,走進屋內。如果照字面這樣解釋,做善人最好連太太房間都不要進去了。這是做笑話講。怎麼叫「不踐跡」呢?就是說做一件好事,不必要看出來是善行。為善要不求人知,如果為善而好名,希望成為別人崇敬的榜樣,這就有問題。

  「亦不入於室」,意思是不要為了做好人,做好事,用這種「善」的觀念把自己捆起來,不要用心守着善的觀念。何必為自己樹個「好人」的招牌!所以中國人講究行善要積陰德。別人看不見的才是陰,表面的就是陽化了。不要在人家看見時才做好事,便是陰德。幫人家是應該的,做就做了,做了以後,別人問起也不一定要承認。這是我們過去道德的標準,「積陰德於子孫」的概念,因此普遍留存在每個人的心中。

原文

  子曰:「論篤是與,君子者乎?色莊者乎?」

譯文

  孔子說:「總是讚許言論篤實的人,這種篤實的人是真君子呢?還是神情上偽裝莊重的呢?」

  聖人的智慧

  有些人討論問題,講話非常有理,議論非常精闢。但是要了解,聽到話講得對,就是止於話,不要認為此人話講對了,就是君子,是了不起的人。你看見他態度溫和,言談溫和,就認為此人很有禮貌,很有見解,很有才氣,這也錯了。尤其是言論非常精到,或者是文章寫得好的,不一定就是君子,也不一定態度莊重就是人才,這是教我們如何觀察一個人,有時候聽人家講的還不算,要有事實的表現。所以有些人看了我的書要想和我見面,我常答說,何必呢?讀其書,不見其人。多好!倘使見了失望,多麼划不來!過去有幾句笑話說:「久仰大名,如雷貫耳。今日一見,不過如此。」這又何必呢!

原文

  子路問:「聞斯行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聞斯行之?」冉有問:「聞斯行諸?」子曰:「聞斯行之。」公西華曰:「由也問聞斯行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問聞斯行諸,子曰,『聞斯行之』。赤也惑,敢問。」子曰:「求也退,故進之;由也兼人,故退之。」

譯文

  子路問:「聽到了就行動起來嗎?」孔子說:「有父兄在,怎麼能聽到就行動起來呢?」冉有問:「聽到了就行動起來嗎?」孔子說:「聽到了就行動起來。」公西華說:「仲由問『聽到了就行動起來嗎?』您回答說『有父兄健在』,冉求問『聽到了就行動起來嗎?』您回答『聽到了就行動起來』。我被弄糊塗了,想再問個明白。」孔子說:「冉求總是退縮,所以我鼓勵他;仲由好勇過人,所以我約束他。」

  聖人的智慧

  這是孔子的教育態度、教育方法。同時由這一章,也反映弟子做人做事的一個側面。子路問,聽懂了一個道理之後,馬上就去做嗎?就言行合一去實踐嗎?在字面上只看到孔子教育的方法。老師們有時看到太用功的學生,也是勸他多休息、去玩玩,太懶的就勸他長進一些、多用功一點,這大家都做得到,何止孔子?但這只是文章的表面,進一步就看到孔子對學生的培養。首先,我們知道子路是戰死的,非常勇敢,最後是成仁的烈士。孔子早已看出他是成仁的料子,所以他說「由也不得其死然」。這句話不是罵他,而是感嘆。如果當時孔子稍稍鼓勵他一下,可能早就成了烈士,不會等到後來衛國變亂才成仁。所以孔子在這裡警告他,你的父兄家人一大堆,要先對個人責任有所交代,然後才可以為理想奮鬥。如此,以中和子路過分的俠情豪氣。而冉有則是安於現狀,不大激進的人,所以不大願意出來做事。因此孔子就鼓勵他,跳出現實的圈子,要有獨立不拔的精神。

原文

  子畏於匡,顏淵後。子曰:「吾以女為死矣。」曰:「子在,回何敢死?」

譯文

  孔子在匡地被囚禁了之後,顏淵最後才逃來。孔子道:「我以為你死了呢。」顏淵道:「您還活着,我怎麼敢死呢?」

  聖人的智慧

  陳蔡絕糧時,一些弟子對孔子之道產生了懷疑,滿腹牢騷,但顏回卻對孔子充滿了信心,他說是因夫子之道至大,故天下難容。即使這樣,夫子仍知不可為而為之,世道不容,才見君子。弟子們的牢騷才漸平息。所以孔子說:「吾自有回,門人益親。」孔子五十五歲時離開魯國路過衛國匡城,因與叛賊陽虎長相相似,被當地人圍困。歸隊時,顏回最後才到,所以夫子急了。顏回之言:「子在,回何敢死?」此種生死的承諾,可見師徒之情深猶如父子。

原文

  季子然問:「仲由、冉求,可謂大臣與?」子曰:「吾以子為異之問,曾由與求之問。所謂大臣者,以道事君,不可則止。今由與求也,可謂具臣矣[1]。」曰:「然則從之者與?」子曰:「弒父與君,亦不從也。」

【注釋】

  [1]具臣:普通的臣子。

譯文

  季子然問:「仲由和冉求可以算是大臣嗎?」孔子說:「我以為你是問別人,原來是問由和求呀。所謂大臣是能夠用周公之道的要求來侍奉君主,如果這樣不行,他寧肯辭官不干。現在由和求這兩個人,只能算是充數的臣子罷了。」季子然說:「那麼他們會一切都跟着季氏幹嗎?」孔子說:「殺父親、殺君主的事,他們也不會跟着乾的。」

  聖人的智慧

  這是孔子對於高級幹部、領導者,乃至為人事業夥伴者所說的話。孔子在這裡有大臣與具臣的分別。中國歷史上的臣僚歸納起來大概有這幾種特稱:名臣、大臣、忠臣、奸臣、賢臣、佞臣,加上《論語》中孔子思想的具臣等等。這也就是中國文化歷史上臣僚的標準。做一代名臣,真是談何容易!幾千年來,名垂青史,只有諸葛亮、王陽明等可數的若干人而已。他們都是名臣,有名望。有些還不一定就是大臣,如范仲淹等,可稱得上是國家大臣的,就更不多了。其他忠臣、奸臣、佞臣等的意思大家都知道的。至於「具臣」,只是夠得上做個大臣而已。中國歷史上有個慣例,不管當時權勢有多大,最後這筆賬是算得很公平的。像清朝皇帝下令修明史,而明朝許多大臣,最後投降清朝的,仍然被定格為「貳臣」。這是康熙下的定論。雖然這些人很忠於清朝,但在皇帝的心目中,他們還是不行,只是貳臣。

  季子然問孔子說,請子路和冉求兩個人出來做事,他們是不是夠得上做國家的大臣?孔子說,我還以為你問我其他什麼特別的問題哩!原來你是問子路和冉求這兩個人的事啊!我告訴你,真正的大臣是「以道事君,不可則止」。自己有理想、有主義,輔助一個主體的人,使這個主體的人向理性的標準、理想的主義、仁道的思想這條路上邁進。假使這個主體的人不聽這種意見,寧可算了,不肯幹下去。這是「大臣」為行道而來的風格,不是為地位、為功名富貴、為做官、為待遇而來的。

  大臣、具臣的分別,我們可以看出一點大概了。《三國演義》中講曹操年輕的時候,喬玄曾經為他看相。喬玄說他是「治世之能臣,亂世之奸雄」。如果有好的領導人,跟着做事,會是一個能臣;如果碰到動亂的時代,沒有好的領導人,則成為奸雄。就這兩句話——治世之能臣,亂世之奸雄,把曹操一生斷定了。能臣與奸雄,往往極難分別。大臣、具臣、名臣之間,說實在的,也很難有一嚴格的界限。

原文

  子路使子羔為費宰。子曰:「賊夫人之子。」子路曰:「有民人焉,有社稷焉,何必讀書,然後為學?」子曰:「是故惡夫佞者。」

譯文

  子路想讓子羔去做費地長官。孔子道:「這是害人子弟啊!」子路說:「那裡有老百姓,有土地和五穀,為何一定要讀書才叫做學問呢?」孔子道:「所以我討厭花言巧語狡辯的人。」

  聖人的智慧

  子路在同學中提拔了子羔,讓他到費這個地方去做地方長官。子路做了這件事,孔子非常不高興,所以他說「賊夫人之子」。這是罵人的話,而且罵得很厲害,以現代語言來說,就是「簡直不是人,你這個小子!」這句話不只是罵子羔,同時也罵子路。孔子罵了以後,子路自然也辯白:「有民人焉,有社稷焉,何必讀書,然後為學?」他說既然有群眾,也有地方可以施展抱負,何必要死讀書才出去做事呢?孔子說:「是故惡夫佞者。」這個「佞」就是強辯、拍馬屁、迷信、自以為是、愚而好自用的人。

  據歷史學家研究,漢代開國,固然有規模,但氣度還是不夠大,原因就是漢高祖用的只是蕭何、張良、陳平三傑,一共僅三個人。而像蕭何是從地方官升上來,一直到宰相,沒有遠大的開國的氣魄。這是歷史學家的研究,因而主張大政治家,要有大的學識,所以子夏也說「仕而優則學,學而優則仕」。仕就是出來從政,必定要先把學問基礎打好;而在從政期間,又要不斷增加新的學問、新的知識。這兩句話是不能偏廢的,現代教育界、學術界引用此話,只引用了一半——「學而優則仕」,當然也有人反對,認為工作經驗也可以產生學問,至於整套的四書五經,也不過是從經驗中得來的,到後來才稱它為「學問」。我們為什麼要讀書?是接受前人的經驗,可是一般人多半是子路的看法——「有民人焉,有社稷焉,何必讀書,然後為學?」拿到了就干,幹了再說。所以許多人就主張不怕做錯,做錯了沒關係,改了就好。這話就有問題,對個人或對小事而言還可以,對社會國家,天下大事,就要十分慎重了。因為那一改,影響太大,這就是讀歷史、求學問的重要性。

  第二點,我們可以看到,幾十年來,一般知識分子的思想,有一個很嚴重的偏差,那就是幾十年來,中國人講文化,武將離不了《三國演義》的思想,所謂「縱橫天下,割據城池」的個人英雄主義。回過來再講到子路的這句話,也就是《三國演義》型的思想,很多青年都容易犯這個毛病。「有民人焉,有社稷焉」,何必再去讀書,然後為政?到了自己年齡慢慢大了,人生經驗多了,處事多了,然後才知道學問的重要。當然我們講的學問不是讀死書,是經驗配合了書本的真正的學問,確實重要。

原文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華侍坐[1],子曰:「以吾一日長乎爾,毋吾以也[2]。居則曰[3]:『不吾知也!』如或知爾,則何以哉➃?」子路率爾而對曰[5]:「千乘之國,攝乎大國之間[6],加之以師旅,因之以饑饉,由也為之,比及三年[7],可使有勇,且知方也[8]。」夫子哂之[9]。「求,爾何如?」對曰:「方六七十[10],如五六十[11],求也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如其禮樂,以俟君子。」「赤,爾何如?」對曰:「非曰能之,願學焉。宗廟之事[12],如會同[13],端章甫[14],願為小相焉[15]。」「點,爾何如?」鼓瑟希[16],鏗爾,舍瑟而作[17],對曰:「異乎三子者之撰。」子曰:「何傷乎?亦各言其志也。」曰:「莫春者[18],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19],童子六七人,浴乎沂[20],風乎舞雩[21],詠而歸。」夫子喟然嘆曰:「吾與點也。」

  三子者出,曾皙後,曾皙曰:「夫三子者之言何如?」子曰:「亦各言其志也已矣。」曰:「夫子何哂由也?」曰:「為國以禮。其言不讓,是故哂之。」「唯[22]求則非邦也與?」「安見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唯赤則非邦也與?」「宗廟會同,非諸侯而何?赤也為之小,孰能為之大!」

【注釋】

  [1]曾皙:名點,字子皙,曾參的父親,也是孔子的學生。[2]以吾一日長乎爾,毋吾以也:雖然我比你們的年齡稍長一些,也不要不敢說話。[3]居:平日。[4]何以:即何以為用。[5]率爾:輕率、急切。[6]攝:迫於、夾於。[7]比(bì)及:等到。[8]方:方向。[9]哂(shěn):譏諷地微笑。[10]方六七十:縱橫各六七十里。[11]如:或者。[12]宗廟之事:指祭祀之事。[13]會同:諸侯會見。[14]端章甫:端,古代禮服的名稱。章甫,古代禮帽的名稱。[15]相:贊禮人,司儀。[16]希:通「稀」,指彈瑟的速度放慢,節奏逐漸稀疏。[17]作:站起來。[18]莫:通「暮」。[19]冠者:成年人。古代子弟到20歲時行冠禮,表示已經成年。[20]浴乎沂:在水邊洗頭面手足。沂,水名,發源於山東南部,流經江蘇北部入海。[21]雩(yú):地名,原是祭天求雨的地方,在今山東曲阜。[22]唯:語首詞,沒有什麼意義。

譯文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華四個人陪孔子坐着。孔子說:「我年齡比你們大一些,不要因為我年長而不敢說。你們平時總說:『沒有人了解我呀!』假如有人了解你們,那你們要怎樣去做呢?」子路趕忙回答:「一個擁有一千輛兵車的國家,夾在大國中間,常常受到別的國家侵犯,加上國內又鬧饑荒,讓我去治理,只要三年,就可以使人們驍勇善戰,而且懂得禮儀。」孔子聽了,微微一笑。孔子又問:「冉求,你怎麼樣呢?」冉求答道:「國土有六七十里或五六十里見方的國家,讓我去治理,三年以後,就可以使百姓飽暖。至於這個國家的禮樂教化,就要等君子來施行了。」孔子又問:「公西赤,你怎麼樣?」公西赤答道:「我不敢說能做到,而是願意學習。在宗廟祭祀的活動中,或者在同別國的盟會中,我願意穿着禮服,戴着禮帽,做一個小小的贊禮人。」孔子又問:「曾點,你怎麼樣呢?」這時曾點彈瑟的聲音逐漸放慢,接着「鏗」的一聲,離開瑟站起來,回答說:「我想的和他們三位說的不一樣。」孔子說:「那有什麼關係呢?也就是各人講自己的志向而已。」曾皙說:「暮春三月,已經穿上了春天的衣服,我和五六位成年人,六七個少年,去沂河裡洗洗澡,在舞雩台上吹吹風,一路唱着歌走回來。」孔子長嘆一聲說:「我是贊成曾皙的想法的。」

  子路、冉有、公西華三個人都出去了,曾皙後走。他問孔子說:「他們三人的話怎麼樣?」孔子說:「也就是各自談談自己的志向罷了。」曾皙說:「夫子為什麼要笑仲由呢?」孔子說:「治理國家要講禮讓,可是他說話一點也不謙讓,所以我笑他。」曾皙又問:「那麼是不是冉求講的不是治理國家呢?」孔子說:「哪裡見得六七十里或五六十里見方的地方就不是國家呢?」曾皙又問:「公西赤講的不是治理國家嗎?」孔子說:「宗廟祭祀和諸侯會盟,這不是諸侯的事又是什麼?像赤這樣的人如果只能做一個小相,那誰又能做大相呢?」

  聖人的智慧

  子路的個性,大家已經了解,他說,假使有一個「千乘之國」——當時諸侯中大型的國家。而這個千乘大國,是處在幾個大國的中間,在強敵圍困下,又經過了連年的戰爭,而且內部財政上也非常艱難困苦,不斷地發生災害饑荒。像這樣一個國家,如果交到我子路的手上來,

  我只要花三年的時間去治理,就可以使這個國家的全體人民,每個人都能夠站得起來,每個老百姓都知道如何去走自己該走的路,做自己該做的事。子路這個話講得實在夠氣魄,不但有英雄氣概,而且有大政治家的氣魄。可是孔子聽了以後「哂之」,露了牙齒,「嘻嘻」微笑,笑中充分表露了否定的意味。子路說的話很有英雄氣概,具大政治家的風範,但是孔子還是笑他,這並不是笑他的話不對,而是認為他還沒有這種能力。

  冉求說話的態度謙虛多了,但也是他的老實話。這裡有兩個觀念:首先,一個文化的建立,的確是不容易。其次,看看管子的高見「倉廩實則知禮節,衣食足則知榮辱」。這句話放之於全世界,無論古今中外,都是站得住腳的。再者,透過這兩句話,可知社會國家的富強、教育文化的興盛,要靠經濟這個基礎的;要衣食富足了才會知榮辱,倉廩充實了才禮義興。所以有人說,最大膽的是窮人,連褲子都沒得穿了,拚命都不在乎,還怕什麼?有地位有錢的時候就怕事了。就是這兩句話的道理。可見文化的建立,要以經濟為基礎。從冉求這句話里,可以看出他深諳這個道理。所以他說,一個小國家交給我去干三年,我可以使它經濟基礎穩定,社會政治穩定,至於文化的建立,則要「以俟君子」。這就還要等一段時間,乃至要請比我更高明的人來。這是他的謙虛,也是他的真話。

  公西華這個人,在上論中已經提到過,孔子說他「束帶立於朝,可使與賓客言也」。他可做一個很好的外交官,衣冠整齊,生活從來不馬虎,儀容很端肅,應對之間很得體,是一個標準的外交官。他在這裡表現的也是外交官的風度,一開口就是外交官的口吻,與眾不同。

  孔子和其他三位同學討論的時候,曾點在旁邊悠閒地鼓瑟。孔子聽了子路他們三人的報告以後,轉過頭來問正在鼓瑟的曾點說,曾點,你怎麼樣呢?說說看。曾點聽到老師在問他,瑟音漸稀,接着,彈瑟的手指在弦上一攏,瑟弦發出鏗然的響聲,然後曾點離開了彈瑟的位置,站起來對孔子說,老師你問我啊!我和他們三個人剛才所講的不同,我的思想和他們是兩樣的。這裡有一個問題,從這一段描寫,我們看到曾點的恬淡、寧靜。大家在討論問題,而他在搞他的音樂,應該是沒有聽到子路他們的討論。可是孔子問到他的時候,他又說自己的想法、做法和子路他們三個人不同。可見剛才別人的話他都聽到了,這是很高的修養。

  能在處世之間,最忙亂當中,同時應付幾樁事情,這就要具有真正的學問、真正的修養、最寧靜的心態。這裡可以看到曾點高雅清華的風度,孔子聽了他的話,態度也不同,他說這有什麼關係,並不會矛盾、衝突的,只不過是關起門來,表達各人自己的思想而已,你儘管說好了。於是曾點說,我只是想,當春天來了,冬衣一換,穿上舒適的衣服,農忙也過去了,和成人五六人,十幾歲的少年六七人,到沂水裡去游泳,然後唱唱歌,跳跳舞,大家高興地玩,盡興之後,快快活活唱着歌回家去。這個境界看起來多渺小!雖然渺小,可是孔子聽了以後,大聲地感嘆說,我就希望和你一樣。

  孔子這個話是什麼意思?孔子就這麼孩子氣?經過那麼大的變亂才了解國家社會安定了,天下太平了,才有個人真正的精神享受。不安定的社會、不安定的國家,實在是做不到的。時代的劇變一來,家破人亡,妻離子散的悲劇,遍地皆是。所以古人說「寧為太平犬,莫作亂世人」。而曾點所講的這個境界,就是社會安定、國家自主、經濟穩定、天下太平,每個人都享受了真、善、美的人生,這也就是真正的自由民主——不是歐洲的,也不是美國的,而是我們大同世界的那個理想。每個人都能夠做到,真正享受了生命,正如清人的詩「天增歲月人增壽,春滿乾坤福滿門」。我們年輕時候,的確經歷過這種境界,覺得一天的日子太長了,哪裡像現在,每分鐘都覺得緊張。如果我們有一天退休,能悠閒地回家種種菜,那該有多舒服!

  這裡孔子問這四個學生的話,其中孔子與曾點的一段話,可以說進入了最高潮,師生之間,說出了完美人生的憧憬。政治的目的,不過在求富強康樂,所以這一段可以說是大同世界中安詳、自得的生活素描。

  侍坐的四個學生,答覆了孔子的問題以後,子路、冉有、公西華三個人都已經走了,還有一個曾皙留在最後。因為孔子除了對他的話發表了意見以外,對其他三位同學的話還沒有表示意見,意猶未盡,再向孔子請教,他們三位同學的答案,老師認為怎麼樣?孔子說,沒有什麼,只是每個人報告心得,表達自己的思想,如此而已。曾皙又進一步問道,剛才子路說的話,老師笑他,為什麼笑他呢?孔子告訴他,子路說的是國家天下大事,是一種大英雄、大政治家的事業,要有文化基礎,要有學問修養,不是那麼簡單。而子路大言不慚,一點都不謙讓,自認為很行了,所以我才笑他。至於他說的那個對國家的理想並沒有錯,我只是笑他太自滿、太輕率。

  至於冉求的那套話,講得也蠻好,實際上那就是政治家的作為,事實上方六七十和五六十有什麼不同呢?這裡可以引用老子的話做一解釋。現在有些研究老子哲學的,對「小國寡民」、「治大國如烹小鮮」這兩句話,各有各的解釋。現在的青年們,在大學裡研究文學的也好,研究哲學的也好,研究政治學的也好,拿碩士、博士學位的論文,很多寫老子。什麼老子的政治思想、老子的哲學思想、老子的經濟思想、老子的什麼什麼思想都來了。真正的老子思想其實很簡單,只有五千字。老子說「治大國如烹小鮮」,要注意這個「烹」字,是慢慢地用文火來燉,小火來燒。小鮮是小魚小肉,如用大火,一燒就燒焦了,必須用文火,慢慢地烹。這句話也告訴我們做人,乃至處世的一個大原則,在混亂之中,不能心急,任何一個時代的混亂,都有一個關鍵,慢慢來,逐漸解決。利用太極拳原理,四兩撥千斤,就是順其勢,慢慢來。如果想一下子用突變的方法把它改過來,往往突變還沒有變好,新的毛病又出來了,所以他主張「小國寡民」。換句話說,他是以地方政治為基礎做起。這也是和孔子說的「安見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的意思是一樣的,不論地方大小,治理之道都是一樣,並沒有兩樣。而孔子這樣說冉求,並不是說冉求不對,只是說冉求的思想,用來治大國、治小國都是一樣的。這句話如引用到我們自己的身上,就是不論我們職位大小,責任是一樣的,問題在於做得好或不好。

  至於公西華的思想,孔子認為那也是一個大政治家的見地,但是他話說得謙虛。實際上主持一個龐大的「宗廟會同」的聯合會議,各國的元首、內閣成員都參加,而能夠擔任這種會議的秘書長,做主席,公西華說這是小意思,學習學習,話是講得謙虛,口氣是蠻大的。他說這是一件小事,天下還有什麼大事?可以看出,子路等人的抱負思想很了不起,但總離不開自我英雄主義,我可以如何,我要如何……而且都偏於從政治着手。但曾皙就不同了,同樣希求大同之世,但成功不必在我,而着重於文教方面,真正說中了孔子的心事,所以孔子感嘆:「吾與點也。」[1]

孔子

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魯國陬邑(今山東曲阜)人,祖籍宋國(今河南),中國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學派創始人。孔子開創私人講學之風,倡導仁義禮智信。有弟子三千,其中賢人七十二。曾帶領部分弟子周遊列國十三年,晚年修訂六經(《詩》《書》《禮》《樂》《易》《春秋》)。去世後,其弟子及再傳弟子把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語錄和思想記錄下來,整理編成《論語》。該書被奉為儒家經典。[2]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