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論語《拾柒·陽貨篇》2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論語

《論語》以一個人物,即孔子為中心描繪各種人物形象,這在中國古代典籍中是個首創。這些人物來自十分廣泛的社會階層,包括執政者、貴族、各種等級的官吏、軍隊首領、學者、隱士等。書中寫得最多的是同孔子關係最密切的弟子。  

拾柒 陽貨篇

  此篇共26章,主要記錄孔子教育弟子們要講究仁德,闡發修德治民、以禮樂治國的道理。

原文

  子曰:「鄉愿[1],德之賊也[2]。」

【注釋】

  [1]願:外貌忠誠謹慎,實際上欺世盜名的人。[2]賊:危害。

譯文

  孔子說:「表里不一、言行不一的偽君子,是足以敗壞道德的小人。」

  聖人的智慧

  孔子很討厭那些在社會上不分是非,偽善欺世,處處討好,誰也不得罪的好好先生,認為他們足以敗壞道德。

  鄉愿就是指我們現在所說的「好好先生」,這種人表面看似老實、守規矩,誰也不得罪,八面玲瓏,左右逢源,沒有人說他不好,但其實骨子裡趨炎媚俗、混淆是非、別有用心,而這種偽善的好人往往是最可怕的。

原文

  子曰:「道聽而塗說[1],德之棄也。」

【注釋】

  [1]塗:通「途」。

譯文

  孔子說:「聽到傳聞就四處傳播,這是道德所唾棄的。」

原文

  子曰:「鄙夫可與事君也與哉[1]?其未得之也,患得之[2];既得之,患失之;苟患失之,無所不至矣[3]。」

【注釋】

  [1]鄙夫:鄙陋之人。[2]患得之,當做「患不得之」,脫落了「不」字,患,害怕,擔心。[3]無所不至:無所不為。

譯文

  孔子說:「與品德惡劣的人怎麼可以一起共事呢?當他沒有得到職位時,生怕得不着;既已得着了,又怕失去。如果老怕失去,那就會無論什麼事都做得出來了。」

  聖人的智慧

  孔子認為那些患得患失、品德不好的人很難相處,因為得不到時,生怕得不着。得到了又怕失去。凡事總是有得必有失,有失必有得。但其實除了心胸豁達的君子,很少有人能看得透。春秋時楚國令尹子文三次出任令尹,沒有喜悅的表情;三次被免職,臉上也沒怒氣。魯國大夫柳下惠也是三次被罷官,也沒有心生怨恨。像這樣能將一切看淡的人,無論人事之否泰,他們都能安然處之。

原文

  子曰:「古者民有三疾,今也或是之亡也[1]。古之狂也肆,今之狂也盪;古之矜也廉[2],今之矜也忿戾[3];古之愚也直,今之愚也詐而已矣。」

【注釋】

  [1]亡:通「無」。[2]矜:驕傲自大。廉:本義是器物的稜角,引申為人的行為方正有威。[3]忿戾(lì):蠻橫無理。

譯文

  孔子說:「古代的人民還有三種(可貴的)毛病,現在,或許都沒有了。古代的狂人肆意直言,現在的狂人卻放蕩不羈;古代驕傲的人不過難以接近,現在驕傲的人卻蠻橫無理;古代的愚人還直率,現在的愚人卻只是虛偽欺詐。」

  聖人的智慧

  這是孔子對上古淳厚人心的讚頌,但他又感慨今人連古人可貴的毛病都不曾擁有了:現在的狂人不是肆意直言而是放蕩不羈;現在驕傲的人不是持守過嚴而是蠻橫無理;現在的愚人不是直率卻只是虛偽欺詐。

  孔子當時就在感慨那個時代的社會狀況世風日下,人心不古,若他老人家看到現在的社會,是不是更要感慨比那時更有過之而無不及呢?

原文

  子曰:「惡紫之奪朱也[1],惡鄭聲之亂雅樂也,惡利口之覆邦家者。」

【注釋】

  [1]惡(wù):厭惡,討厭。奪:取代。朱:大紅色,在古代為正色。紫是雜色。春秋時候,魯桓公和齊桓公都喜歡穿紫色衣服,可見當時紫色可能已代替了朱色而變為諸侯衣服的正色了。

譯文

  孔子說:「(我)厭惡用紫色取代了紅色,厭惡鄭國的樂曲破壞了典雅的樂曲,厭惡犟嘴利舌顛覆國家。」

  聖人的智慧

  此章孔子強烈反對諸侯奪權、靡靡之音和巧嘴利舌。

  凡是假的、不正的,孔子都堅決反對,儼然一位最忠實的打假分子。

原文

  子曰:「予欲無言。」子貢曰:「子如不言,則小子何述焉?」子曰:「天何言哉?四時行焉[1],百物生焉,天何言哉?」

【注釋】

  [1]四時:指春夏秋冬四季。

譯文

  孔子說:「我想不說話了。」子貢說:「您如果不說話,那我們這些弟子還傳述什麼呢?」孔子說:「天說了什麼呢?四季照樣運行不息,百物照樣生長,天說了什麼呢?」

  聖人的智慧

  孔子提倡述而不作,這裡他又提出「述」都沒有必要了,因為天雖無言,也能使萬物生長,所以他自己也不想說話了。

  道家相當推崇「不言之教」,老子提出:「大白若辱,大方無隅,大器晚成,大音希聲,大象無形」(《老子》第四十一章),所謂的「大音希聲」就是指最大的聲音是沒有聲音的;莊子也提出「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時有明法而不議,萬物有成理而不說」(《莊子·知北游》),與孔子此章所說的「天何言哉?四時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極其相似。用靜默來悟道,以無言作為言的指歸,才是古代先賢「無言」的真正目的。

原文

  孺悲欲見孔子[1],孔子辭以疾。將命者出戶[2],取瑟而歌,使之聞之。

【注釋】

  [1]孺悲:魯國人,魯哀公曾派他向孔子學習士喪禮,但孔子不知為何不願見他。[2]將命者:傳話人。

譯文

  孺悲來會見孔子,孔子托說有病,拒絕接待。傳話者剛出房門,(孔子)便把瑟拿下來彈唱,故意使孺悲聽到。

  聖人的智慧

  孔子為什麼不願見魯國人孺悲,卻又要讓他知道,其中的原因已不得而知。

  要是遇到不想見的人來拜訪,一般人也會找藉口推託掉,然後偷偷地躲着不讓人發現。可是卻很少有人像孔子,故意又彈又唱,讓人知道自己在撒謊。到底他老人家葫蘆里賣的什麼藥,真是無從知曉。

原文

  宰我問;「三年之喪,期已久矣。君子三年不為禮,禮必壞;三年不為樂,樂必崩。舊谷既沒,新谷既升,鑽燧改火[1],期可已矣[2]。」子曰:「食夫稻[3],衣夫錦,於女安乎[4]?」曰:「安。」「女安則為之。夫君子之居喪,食旨不甘[5],聞樂不樂[6],居處不安[7],故不為也。今女安,則為之!」宰我出,子曰:「予之不仁也!子生三年,然後免於父母之懷,夫三年之喪,天下之通喪也。予也有三年之愛於其父母乎?」

【注釋】

  [1]鑽燧改火:被鑽的木,四季不同。[2]期:通「基」,一周年。[3]稻:古代北方以稷為主要糧食,稻的耕種面積很小,居喪者不宜食。[4]女,通「汝」,你。[5]旨:美味。[6]第一個「樂」,指音樂。第二個「樂」,指快樂。[7]居處不安:古代孝子要住臨時用的草料搭成的凶廬,睡在用草編成的藁墊上,用土塊做枕頭,表示不忍心住在安適的屋子裡。這裡的「居處」指平日的居住生活。

譯文

  宰我問:「父母去世,子女守孝三年,為期太久了。君子有三年不去講習禮儀,禮儀必然會荒廢;三年不去演奏音樂,音樂必然會失傳。舊谷既已吃完了,新谷又已上場;取火用的木頭都經過了一個輪迴,守孝一年就夠了。」孔子說:「(父母去世,不到三年,)你便吃那個白米飯,穿那個錦緞衣,你心安嗎?」宰我答:「安。」(孔子)說:「你心安,就去做吧!君子守孝,吃美味不覺得甜,聽音樂不覺快樂,住在家裡不覺舒適,所以才不那樣做。如今你心安,便去做吧。」宰我出去後,孔子說:「宰予真是不仁呀!兒女生下三年之後,才能脫離父母的懷抱。為父母守孝三年,全天下皆如此。難道宰予就沒從他父母那得到過三年的愛護嗎?」

  聖人的智慧

  宰我提出為父母守孝三年太久,因為三年不習禮儀、音樂,禮樂就會失傳,所以他覺得一年也就夠了。孔子問他父母去世未滿三年,便吃白米飯,穿錦綢緞,會心安嗎?宰我覺得心安。孔子對宰我十分生氣,因為每個孩子都至少得到過父母三年的關愛,而為人子女如果連為父母守孝三年都做不到,就是不仁了。

  《伊索寓言》里有這樣一個故事:傳說,百靈鳥生於地球尚未出現之前,她父親死於一場大病,因當時還沒有地球,她找不到地方埋葬父親,停喪五天後,她心中急亂,就將父親葬在了自己的頭上。從此以後,她頭上便有了冠毛,人們都說那是她父親的墳山。

  烏雛長成,尚能銜食餵養其母,鳥獸尚知道報答親恩,更何況人?世上最無私、最偉大的愛便是父母之愛,除了父母,這個世界上還有誰會不計回報、無怨無悔地對你付出,恨不得把他的一切都給你?又有誰包容你的任性與過錯,在你50歲的時候還是把你當做孩子看待?

  從出生到三歲的事情,絕大多數人都不會記得了。是誰不分白晝黑夜地呵護如此柔弱的小生命,教他蹣跚走路,教他咿呀學語?可是我們一天天長大了,父母也一天天老去了。在父母步履日漸蹣跚時,又有幾人能日日攙扶父母走過生命的殘冬;在父母目昏耳聾之時,又有幾人能日日陪伴父母,為他穿針引線,排憂解悶呢?

原文

  子曰:「飽食終日,無所用心,難矣哉!不有博弈者乎[1]?為之猶賢乎已[2]。」

【注釋】

  [1]博:古代的一種棋局遊戲,用六箸十二棋位博具,以爭輸贏。弈:圍棋。[2]賢:勝過,超過。已:止,什麼都不干。

譯文

  孔子說:「整天吃飽了飯,什麼事也不做,(這種人)真是難辦啊!不是有擲採下棋的遊戲嗎?干也比什麼都不干好。」

  聖人的智慧

  孔子很為那些整天吃飽了就知道閒着的人操心,他認為就算玩擲採下棋的遊戲都比閒着好。

  今日賭博風氣盛行,麻將似已成為一種藝術,一些人「飽食終日,無所用心」,於是就遵照聖人的意思,大修起「長城」來,夫子若見了,大概也會哭笑不得。

原文

  子路曰:「君子尚勇乎[1]?」子曰:「君子義以為上。君子有勇而無義為亂,小人有勇而無義為盜。」

【注釋】

  [1]尚:崇尚。

譯文

  子路問:「君子崇尚勇嗎?」孔子說:「君子認為義最尊貴,君子有勇而無義,就會造反作亂;小人有勇而無義,就會偷盜。」

  聖人的智慧

  孔子提出義而非勇為最尊貴的品質,如果有勇無義,君子就會造反,小人就會做土匪,以此告誡好勇的子路要以義為根本。子路在對孔子談自己的理想時曾說:「千乘之國……由也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論語·先進》)可見子路已懂得「有勇知方」的道理,即不但要有勇氣還要知道義。

  勇敢固然是美德,相信人都願意成為勇士而非懦夫。但一個人若有勇無謀,或是有勇無義,都是不可取的。有勇無謀,往往容易為人利用;有勇無義,沒有道德的約束,就什麼事都幹得出來,那與土匪、強盜的行徑也差不多了。

原文

  子貢曰:「君子亦有惡乎?」子曰:「有惡。惡稱人之惡者,惡居下流而訕上者[1],惡勇而無禮者,惡果敢而窒者[2]。」

  曰:「賜也亦有惡乎?」「惡徼以為知者[3],惡不孫以為勇者,惡訐以為直者[4]。」

【注釋】

  [1]下流:根據前人考證,這個「流」字也是不應該有的。訕(shàn):誹謗,詆毀。[2]窒:阻塞,引申為固執,頭腦僵化。[3]徼(jiǎo):抄襲剽竊。[4]訐(jié):攻擊別人的短處,揭發隱私。

譯文

  子貢問:「君子也有厭惡的事嗎?」孔子道:「有的。厭惡專好傳播別人壞處的人,厭惡身居下位而毀謗上位的人,厭惡勇敢而無禮的人,厭惡果敢而頑固不通的人。」

  (孔子也)問道:「賜,你也有厭惡的事嗎?」(子貢答):「(我)厭惡剽竊(別人的成果)卻自以為聰明的人,厭惡不謙虛卻自以為勇敢的人,厭惡揭發別人隱私卻自以為直率的人。」

  聖人的智慧

  聖賢亦有所厭惡的人。孔子和他的學生子貢都有各自最厭惡的幾類人。孔子說他厭惡那些傳播別人壞處、毀謗上級、勇敢無禮、果敢而頑固的人。子貢厭惡那些剽竊別人成果卻自以為聰明的人、不謙虛卻自以為勇敢的人、揭發別人隱私卻自以為直率的人。

  聖賢之人尚有討厭的人,相信每個人都會討厭某種或某些類型的人。我們不是泛愛眾生,包容一切的佛祖,所以也無需避諱自己心中的不快。涇渭分明,堅持自己的原則,才是真君子。

原文

  子曰:「唯女子與小人為難養也[1],近之則不孫[2],遠之則怨。」

【注釋】

  [1]養:供養、相處。[2]不孫:孫通「遜」,不孫即不恭順守規矩。

譯文

  孔子說:「唯獨女人和小人是難以相處的,親近他,他會無禮;疏遠他,他會怨恨。」

  聖人的智慧

  這是孔子的名言,唯女人和小人最難以相處,後來也常成為女權主義者進行抨擊的實證。

  此章歷來爭議很大。孔子把女人與小人列在一起,被後人指責為輕視婦女。語言學家們又考證來考證去,力圖證明孔子沒有輕視婦女的意思。其實孔子這裡只是開玩笑似的說了一句很平實的話。張愛玲有一篇散文《談女人》,以女人的視角看女人,算是很經典的。她引用了一本專門罵女人的叫《貓》的小冊子,有這樣一句:「如果你不調戲女人,她說你不是一個男人;如果你調戲她,她說你不是一個上等人」,與「近之則不孫,遠之則怨」有異曲同工之處。這位才女又說「女人的確是小性兒,矯情,作偽,眼光如豆,狐媚子……女人縱有千般不是,女人的精神裡面卻有一點『地母』的根芽。可愛的女人實在是真可愛」,所以「近之則不孫,遠之則怨」雖是女人的小性兒與矯情,卻也是女人最可愛的一面。

原文

  子曰:「年四十而見惡焉[1],其終也已。」

【注釋】

  [1]見惡:被討厭。

譯文

  孔子說:「到了四十歲還被人厭惡,他這輩子也就完了。

  聖人的智慧

  四十歲是人生的一個分界線,過了四十,人生就已逝去大半,如果這個年紀還被人厭惡,那麼他這一生真的完了。[1]

孔子

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魯國陬邑(今山東曲阜)人,祖籍宋國(今河南),中國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學派創始人。孔子開創私人講學之風,倡導仁義禮智信。有弟子三千,其中賢人七十二。曾帶領部分弟子周遊列國十三年,晚年修訂六經(《詩》《書》《禮》《樂》《易》《春秋》)。去世後,其弟子及再傳弟子把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語錄和思想記錄下來,整理編成《論語》。該書被奉為儒家經典。[2]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