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論語《拾貳·顏淵篇》下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論語

《論語》以一個人物,即孔子為中心描繪各種人物形象,這在中國古代典籍中是個首創。這些人物來自十分廣泛的社會階層,包括執政者、貴族、各種等級的官吏、軍隊首領、學者、隱士等。書中寫得最多的是同孔子關係最密切的弟子。

拾貳 顏淵篇

  本篇共計24章。其中着名的文句有:「克己復禮為仁。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焉」;「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死生有命,富貴在天」;「四海之內,皆兄弟也」;「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君子以文會友,以友輔仁」。本篇中,孔子的幾位弟子向他問怎樣才是仁。這幾段,是研究者們經常引用的。孔子還談到怎樣算是君子等問題。

原文

  子曰:「片言可以折獄者[1],其由也與?」子路無宿諾[2]。

  子曰:「聽訟,吾猶人也。必也使無訟乎!」

【注釋】

  [1]片言句:打官司有原告、被告兩方,根據其中一方的話來判決案件,稱為片言可以折獄。[2]宿諾:未審理前,事先對某方承諾。

譯文

  孔子說:「只聽了單方面的供詞就可以判決案件的,大概只有仲由吧。」子路從不對某方承諾。

  孔子說:「審理訴訟案件,我同別人也是一樣的。重要的是必須使訴訟的案件根本不發生!」

  聖人的智慧

  這是孔子對斷案的看法。孔子認為斷案要不摻雜私心。他讚揚子路能根據一方的語言判決案件,且決不偏心,在審案前從不對某方承諾。孔子還提出法治的根本方法是不發生案件,即提倡道德教化取代訴訟。

  「法」的古體為灋,灋即「法獸」,是傳說中的神獸,據《論衡》和《淮南子·修務篇》的說法,它身形大者如牛,小者如羊,樣貌類似麒麟,全身長着濃密黝黑的毛髮,雙目明亮有神,額上通常有一隻獨角,故又稱獨角獸。它性中正、辨是非,見到別人在爭鬥,就會用角去觸那個不正直的人;聽到別人在爭論,就去咬那個不講理的人。所以自古以來,法律就意味着公正裁決。

  宋朝的包拯很會審案,且執法如山,鐵面無私。他在廬州府做官時,有親戚犯了法,被人告到官府。包拯依法處理,照樣打了他一頓板子。後來「包青天」、「包公」成了清廉正直官吏的代名詞。

  歷來法儒兩家一直有「法治」與「德治」之爭,孔子認為德治才是根本,《伊索寓言》里太陽和風的故事可以為孔子的德治思想提供例證:北風和太陽爭論誰的威力大。他們議定,誰能剝去行人的衣裳,就算誰贏。北風開始猛烈地刮,行人把衣裳裹緊,北風就颳得更猛。後來,行人冷得厲害,又加了更多衣裳。北風終於刮累了,就讓位給太陽。太陽先溫和地曬,行人脫掉了添加的衣裳;太陽越曬越猛,行人熱得難受,就把衣裳脫光,跳到附近的河裡洗澡去了。如果風代表的是「法治」,那麼太陽就是孔子所說的「德治」,最終德治占上風。

原文

  子張問政。子曰:「居之無倦,行之以忠。」

譯文

  子張問如何治理政事。孔子說:「居於官位不懈怠,執行君令要忠實。」

  聖人的智慧

  此章表明孔子主張施政要有責任感,即在位不要疲倦懈怠,執行政令要忠心。

  曾經讀過這樣一篇文章:一個美國小孩摔倒了,坐在地上哭起來,他媽媽走過去,對他說:麥克!起來!你這樣懦弱,長大後怎麼保護媽媽!同樣一件事:一個日本小孩摔倒了,也在地上哭起來,他媽媽走過去,對他說:唉!起來!你還是不是男人,如果是男人,就自己爬起來!也有這樣一件事:一個中國小孩撞在桌腿上,摔倒了,同樣坐在地上哭起來,母親趕緊跑過去,將小孩扶起來,嘴裡一邊說:桌子把你碰疼了吧,看我打這桌子,打桌子…孩子卻哭得更厲害了。

  着名演員陳道明曾說:「一個男人,他一生的責任心,對工作,對社會,對家庭,對子女的責任心,才是真正的男人的德行。」其實責任感和擔當感,對每個人而言都是必需的。沒有責任感的父母不配為人父母;沒有責任感的子女不配為人子女;沒有責任感的老師忝為人師,沒有責任感的學生學業上很難取得成績;沒有責任感的幹部不配當幹部,沒有責任感的職工不是合格的職工……

原文

  子曰:「博學於文,約之以禮,亦可以弗畔矣夫!」

  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小人反是。」

譯文

  孔子說:「君子廣泛地學習古代的文件典籍,又以禮來約束自己,也就可以不離經叛道了。」

  孔子說:「君子成全別人的好事,而不助長別人的惡處。小人則與此相反。」

  聖人的智慧

  此章說明君子和小人的區別在於:君子成全別人的好事,不促成別人的壞事,而小人則正好相反。

  成人之美,即我們常說的君子風範、紳士風度,是種最難得的氣度和胸懷。聽過這樣一個故事:唐朝有個叫謝原的人,精通辭賦,善作歌詞。一天,他去張穆王家做客,飲酒暢談之餘,張讓他的小妾談氏在簾後彈唱。謝原仔細一聽,正是自己作的詞。張穆王見謝原聽得出神,就叫談氏出來拜見,二人一見如故。次日,謝原奉上新詞八首,談氏一一譜曲彈唱,兩人甚是默契。日久生情,謝原只有請求張穆王成全。張穆王大笑着說:「其實我早有此意了。雖然我也喜歡她,但你倆天生一對。一個作詞,一個譜曲,一個吹拉,一個彈唱,這不是天造地設的一對嗎?」謝原為報答張穆王的大度,把此事作成詞,談氏譜成曲,四處傳唱。張穆王成人之美的美名馬上傳播開來,很多有識之士都來投靠他。

原文

  季康子問政於孔子。孔子對曰:「政者正也,子帥以正[1],孰敢不正。」

  季康子患盜,問於孔子。孔子對曰:「苟子之不欲,雖賞之不竊。」

  季康子問政於孔子曰:「如殺無道,以就有道[2],何如?」孔子對曰:「子為政,焉用殺。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風,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風,必偃[3]。」

【注釋】

  [1]帥:帶頭。[2]就:趨向。[3]偃:倒。

譯文

  季康子問孔子如何治理國家。孔子回答說:「政就是正的意思。您本人帶頭走正路,那麼還有誰敢不走正道呢?」

  季康子擔憂盜竊,問孔子怎麼辦。孔子回答說:「假如你自己不貪圖財利,即使獎勵偷竊,也沒有人偷盜。」

  季康子問孔子如何治理政事,說:「如果殺掉無道的人來成全有道的人,怎麼樣?」孔子說:「您治理政事,哪裡用得着殺戮的手段呢?您只要想行善,老百姓也會跟着行善。在位者的品德好比風,在下的人的品德好比草,風吹到草上,草就必定跟着倒。」

  聖人的智慧

  季康子向孔子請教執政的問題。孔子告訴他,執政者的表率作用非常重要,而且他的愛好、意願都會對百姓產生影響。孔子還打了個生動的比方,執政者的作風好比風,老百姓的作風好比草。風向哪邊吹,草就向哪邊倒。所以只要執政者正直向善,百姓也自然如此,根本用不着用殺戮來懲戒。

  宋朝時陳州大旱三年,顆粒無收,朝廷派了劉衙內的兒子劉得中和女婿楊金吾前往陳州開倉放糧,救濟災民。臨行前,劉衙內囑咐二人大撈一把,把米價翻番,並往米里摻些泥土糠秕。到了陳州,楊、劉二人依照劉衙內的旨意,營私舞弊,私下把糧價抬高,並在米里摻入糠秕和土塊,買糧的百姓都十分氣憤。有個敢說話的災民見這些貪官假公肥私,便痛斥他們貪贓枉法。劉、楊二人仗勢欺人,把他給打死了,這激起眾人的憤怒,大家聯合起來上告申冤,一直告到包拯那兒。包拯微服私訪陳州,查清了劉、楊二人的罪行,把他們依法處死了。可見這是上樑不正下樑歪的後果。

  《伊索寓言》里有這樣一個故事,母蟹對小蟹說:「你不要老橫爬,為什麼不能直着走?」小蟹答道:「媽媽,請您親自教教我怎樣直走,我會照着您的樣子走。」可是母蟹根本不會直走。身教重於言教,無論是執政者、教育者,自己必須正直地生活,才能去教導別人。

原文

  子張問:「士何如,斯可謂之達矣[1]?」子曰:「何哉,爾所謂達者?」子張對曰:「在邦必聞,在家必聞。」子曰:「是聞也[2],非達也。夫達也者,質直而好義[3],察言而觀色,慮以下人[4]。在邦必達,在家必達。夫聞也者,色取仁而行違[5],居之不疑,在邦必聞,在家必聞。」

【注釋】

  [1]達:通達。[2]聞:聞名。[3]質直而好義:品質正直,愛好正義。[4]下人:甘居人下。[5]色:表面上。

譯文

  子張問:「士怎樣才可以叫做通達?」孔子說:「你說的通達是什麼意思?」子張答道:「在國君的朝廷里必定有名望,在大夫的封地里也必定有名聲。」孔子說:「這只是虛假的名聲,不是通達。所謂達,那是要品質正直,遵從禮義,善於揣摩別人的話語,觀察別人的臉色,經常想着謙恭待人。這樣的人,就可以在國君的朝廷和大夫的封地里通達。至於有虛假名聲的人,只是外表上裝出仁的樣子,而行動上卻正是違背了仁,自己還以仁人自居而不羞愧。但他無論在國君的朝廷里還是大夫的封地里都必定會有名聲。」

  聖人的智慧

  此章孔子辨別了「聞」與「達」二詞的區別。「聞」是聲名在外的名望,而要做到「達」則需要品質正直,遇事講理,善於分析別人的言語,觀察別人的眼色,從思想上願意對別人退讓。這種人無論做國家的官還是在大夫家都會事事通行。

  據說愛因斯坦成名以後,比利時國王曾邀請他到王宮去做客。為了表示誠意和尊重,國王按約定的時間派宮廷小汽車到火車站去接他。火車到站了,乘客們紛紛走出站台,司機到處尋找這位大科學家,他想:如此享譽全球的大人物,一定是一位衣冠楚楚有風度的教授。可是,直到旅客們全散盡了,他也沒有找到心目中那個偉大的影子。無奈,司機只好空車而回。他對國王說:「教授今天沒來。」國王和王后非常疑惑。半小時後,愛因斯坦步行來到王宮。只見他穿着滿是灰塵的破雨衣,腳上是一雙舊皮鞋。這就是聲名赫赫卻淡泊名利的愛因斯坦。

  諸葛亮在其草廬上書:「淡泊以明志,寧靜而致遠。」他在《出師表》也說自己是「苟全性命於亂世,不求聞達於諸侯」。世人皆愛追名逐利,又有幾人能淡泊如諸葛亮、愛因斯坦呢。

  有一個寓意深刻的故事:從前有個愛幻想的年輕人,他聽說名利是個年輕漂亮的姑娘,誰能找到她誰就是天下最幸福的人,所以他發誓,就算花上一輩子也要找到她。

  他首先到哲理書中去尋找名利,卻發現書中對名利始終持批評否定態度。他又向宗教里去找名利,但宗教宣稱,名利要在人死後才能得到,活着時就應捨棄。他又向大千世界去尋找,用了許多年,找了許多地方,可每次都得到同樣的答覆:「名利?是的,她來過這裡。不過那是很久以前的事情。她後來又走了。」後來這個年輕人老了,但他還在尋找名利。最後,他來到世界的盡頭,那兒有個黑暗的山洞。老人進了山洞。等眼睛適應了黑暗後,他發現山洞裡有個又老又丑的婦人。一個聲音告訴他,這個婦人就是名利。

  雖然非常失望,但他還是湊到她跟前問她:「我一直在到處找你,開始時我還是個年輕人,現在我已經老了。許多人都像我一樣盼望着你。可為什麼你總是躲着我們呢?求求你了,走出這個山洞,和我一起回到世界上去吧。」名利沒有回答他。老人天天來勸說名利,可是毫無作用。當老人明白名利從未離開過她隱身的這個山洞後,他說:「既然你不肯跟我走,那我就一個人回去了。但在走之前,我有個要求:你得給我一個口信,我把它轉達給世上的人,好證明我確實找到過你。」這時,名利——這個又老又丑的婦人,抬起頭來,盯着老人的眼睛,一字一頓地說:「告訴他們,我年輕而且漂亮。」

原文

  樊遲問仁。子曰:「愛人。」問知[1]。子曰:「知人。」樊遲未達[2],子曰:「舉直錯諸枉,能使枉者直。」樊遲退,見子夏曰:「鄉[3]也吾見於夫子而問知,子曰『舉直錯諸枉,能使枉者直』。何謂也?」子夏曰:「富哉言乎!舜有天下,選於眾,舉皋陶[4],不仁者遠矣。湯有天下,選於眾,舉伊尹[5],不仁者遠矣。」

【注釋】

  [1]知:通「智」。[2]達:通曉。[3]鄉:今作「向」,剛才。[4]皋陶(gāo yáo):舜的法官。[5]伊尹:湯的宰相,輔佐湯滅夏興商。

譯文

  樊遲問什麼是仁。孔子說:「愛人。」樊遲問什麼是智,孔子說:「了解人。」樊遲還不明白。孔子說:「選拔正直的人,罷黜邪惡的人,這樣就能使邪者歸正。」樊遲退出來,見到子夏說:「剛才我見到老師,問他什麼是智,他說『選拔正直的人,罷黜邪惡的人,這樣就能使邪者歸正』。這是什麼意思?」子夏說:「這話說得多麼深刻呀!舜有天下,在眾人中挑選人才,把皋陶選拔出來,不仁的人就被疏遠了。湯有了天下,在眾人中挑選人才,把伊尹選拔出來,不仁的人就被疏遠了。」

  聖人的智慧

  孔子告訴樊遲「仁者愛人」,「智者知人」,具體的做法是「舉直錯諸枉」,即把正直人提拔出來,使其在邪惡人之上,這樣的話,孔子在《為政》中對哀公也說過。這裡,孔子還列舉了舜提拔皋陶,湯提拔伊尹的故事,來論證「舉直錯諸枉」的確能使壞人難以存在,社會更加安定。

  「仁者愛人」是孔子思想也是儒家學說的最高道德概念,是儒學所主張的愛的方式。仁就是人,仁心就是愛人之心,所以仁者首先要有一顆善良博愛的心,學會愛人,這樣才能「愛人者人恆愛之」。

  老子也說「知人者智」,真正的智者要有一雙善於察人的眼睛,不被表面現象所迷惑,看得透「賢」與「不肖」,這樣才能知人善用。

原文

  子貢問友。子曰:「忠告而善道之[1],不可則止,毋自辱也。」

【注釋】

  [1]道:今作「導」,引導。

論語《拾貳·顏淵篇》原文及解讀

譯文

  子貢問怎樣對待朋友。孔子說:「忠誠地勸告他,恰當地引導他,如果不聽也就罷了,不要自取其辱。」

  聖人的智慧

  朋友犯了錯誤怎麼辦。孔子說:忠心地勸告他,好好地引導他,他不聽從,也就罷了,不要自取其辱。這是明哲保身原則在交友上的具體應用。

  傳說當初錢幣被鑄成外圓內方的形狀,就是加進了孔子的處世理念:做人內心一定要方正,但處世不得不圓通。不管真假與否,圓通的確是高妙的處世哲學,如竹就因「中虛外直,圓通有節」被譽為君子風範的代表。古人中也有不達此理的讀書人,以為可以無限制地忠誠,或不顧朋友的感受,放言而談。前者是「愚忠」,後者就稱為「以訐為直」——過於直率了。在人與人的交往中,太固執己見,有稜有角,必將碰得頭破血流;過分耍滑頭、反覆善變,又將遭到眾叛親離。所以,處世既要圓中有方,也要方外有圓。

原文

  曾子曰:「君子以文會友[1],以友輔仁[2]。」

【注釋】

  [1]會:聚會。[2]輔:輔助。

譯文

  曾子說:「君子以文章學問來結交朋友,依靠朋友幫助自己培養仁德。」

  聖人的智慧

  此章是着名的孔門交友之道。君子以文章學問來聚會朋友,用朋友來幫助自己培養仁德。現在社會上許多人以權勢、利益來交友,交友之目的多為互相利用。古人云「以財交者,財盡則交絕;以色交者,華落而愛渝」(《戰國策》),「以權利合者,權利盡而交疏」(《史記》)。當代政治家謝覺哉就曾批評過這種現象:「三朋四友,吃喝玩樂,這叫做『酒肉朋友』。朋友相聚,不談工作,不談學習,不談政治,只談個人之間私利私憤的事,這叫做『群居終日,言不乃義』。」

  古人言「須交有道之友,莫結無義之人」。正人君子交友應以志同道合為基礎,互相促進,共同進步,而不要維繫在權勢、利益關係上。[1]

孔子

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魯國陬邑(今山東曲阜)人,祖籍宋國(今河南),中國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學派創始人。孔子開創私人講學之風,倡導仁義禮智信。有弟子三千,其中賢人七十二。曾帶領部分弟子周遊列國十三年,晚年修訂六經(《詩》《書》《禮》《樂》《易》《春秋》)。去世後,其弟子及再傳弟子把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語錄和思想記錄下來,整理編成《論語》。該書被奉為儒家經典。[2]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