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論語《拾陸·季氏篇》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論語

《論語》以一個人物,即孔子為中心描繪各種人物形象,這在中國古代典籍中是個首創。這些人物來自十分廣泛的社會階層,包括執政者、貴族、各種等級的官吏、軍隊首領、學者、隱士等。書中寫得最多的是同孔子關係最密切的弟子。

拾陸 季氏篇

  此篇共14章,以箴誡為主,主要記錄君子如何以禮治國、擇友擇樂、修身處世、學詩學禮等。

原文

  季氏將伐顓臾[1],冉有、季路見於孔子曰:「季氏將有事於顓臾[2]。」孔子曰:「求!無乃爾是過與?夫顓臾,昔者先王以為東蒙主[3],且在邦域之中矣,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為?」冉有曰:「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孔子曰:「求!周任有言曰[4]:『陳力就列[5],不能者止。』危而不持,顛而不扶,則將焉用彼相矣?且爾言過矣,虎兕出於柙[6],龜玉毀於櫝中,是誰之過與?」冉有曰:「今夫顓臾,固而近於費[7],今不取,後世必為子孫憂。」孔子曰:「求!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為之辭。丘也聞有國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貧而患不安,蓋均無貧,和無寡,安無傾。夫如是,故遠人不服,則修文德以來之。既來之,則安之。今由與求也,相夫子,遠人不服而不能來也。邦分崩離析而不能守也;而謀動干戈於邦內。吾恐季孫之憂,不在顓臾,而在蕭牆之內也[8]。」

【注釋】

  [1]季氏:季孫氏,指魯國大夫季康子,名肥。顓臾(zhuān yú):魯國的附屬國,在今山東費縣西北。[2]有事:用兵。[3]先王:即周天子,魯國始封祖為周武王弟。東蒙:即蒙山,在今山東蒙陰縣南,接近費縣。主:主持祭祀。[4]周任:古代的一位史官。[5]陳力:盡力發揮自己才力。就列:擔任職務。[6]兕(sì):雌犀牛。柙(xiá):關獸類的木籠。[7]費(bì):季氏的采邑,今山東費縣西南有費城,與顓臾距離近35千米,故說「近於費」。[8]蕭牆:魯君所用的屏風,人臣至此,便會肅然起敬,「蕭」從「肅」得聲,所以稱為蕭牆。這裡借指官內。

譯文

  季氏準備討伐顓臾。冉有、子路去見孔子,說:「季氏將要對顓臾使用兵力。」孔子說:「冉求!這難道不是你的過錯嗎?顓臾,過去周天子曾經授權它主持東蒙山的祭祀,而且它的國境早在我們的疆域中,是和魯國共安危的藩屬,為什麼要討伐它呢?」冉有說:「季孫大夫要這樣干,我們二人都不同意的。」孔子說:「冉求!周任曾道:『能夠施展自己的才力就任職;如果不行,就該辭職。』(比如盲人)遇到危險,不去扶持,摔倒了,也不去攙扶,那又何必用你們這些輔佐的助手呢?而且你的話錯了。老虎、犀牛從籠子裡逃出來,龜殼、玉器在匣子裡被毀壞,這是誰的責任呢?」冉有說:「現在顓臾,城牆堅固,又離季孫的采邑費很近,現在不占領,以後一定會給子孫留下禍害。」

  孔子說:「冉求!君子討厭那種明明自己想要那麼做,卻一定要找藉口的人。我聽說過:無論諸侯還是大夫,不必擔心貧窮,而是擔心分配不均;不必擔心人太少,而是擔心境內不安。因為財富平均了,便無所謂貧窮;境內和平了,便不會覺得人少;社會安定了,國家便不會傾覆。要是這樣做了,遠方的人還不歸服,便提倡用仁義禮樂的政教來招徠他們。(遠方的人)來了,就使他們安心。如今仲由和冉求你們兩人輔佐季孫,遠方之人不歸服,而不能招致,國家四分五裂,而不能保全,反而打算在國境以內使用兵力。我恐怕季孫的憂患不在顓臾,卻在魯君啊。」

  聖人的智慧

  這是冉有、子路在季氏手下任職時發生的事。季氏想去攻打魯國附屬國顓臾,孔子以為顓臾是和魯國共安危存亡的藩屬,所以堅決反對,還把學生罵了一通。冉有推說是上頭要這麼幹自己也沒有辦法,孔子便訓斥冉有玩忽職守,推卸責任。冉有隻好說出真話:顓臾城牆牢固,且離季氏采邑很近,現在不占領,恐怕會給祖孫留下禍害。孔子教導他們:諸侯或大夫擔心的不是貧窮,而是分配不均;擔心的不是人少,而是社會不安定。一個國家要是和睦安定了,就不會有傾覆的危險。提倡禮樂道德教化,還能使遠方之人歸服。你二人輔相季氏,卻不能使遠方之人歸服,國家四分五裂,而不能保全,反而想在國境之內使用兵力,恐怕季氏的憂患,不在顓臾,卻在魯君啊。

  人生總是有很多不如意,比如出生、相貌、環境……太多太多的事情我們都無法選擇與決定。為什麼有人天生貴公子,而有人只是貧家兒?為什麼有人天生麗質,而有人相貌普通?為什麼有人天生資質聰穎,而有人資質平平?為什麼有人福壽如山,而有人壽短夭折……這個世界有太多不公平。這個時候,我們就需要有「既來之,則安之」的心態。我們不能決定生命的長度,但可以決定它的寬度;我們不能改變天氣,但可以改變心情;我們不能決定長相,但可以綻放笑容。

原文

  孔子曰:「天下有道,則禮樂征伐自天子出;天下無道,則禮樂征伐自諸侯出。自諸侯出,蓋十世希不失矣[1];自大夫出,五世希不失矣。陪臣執國命[2],三世希不失矣。天下有道,則政不在大夫。天下有道,則庶人不議。」

  孔子曰:「祿之去公室五世矣[3],政逮於大夫四世矣,故夫三桓之子孫微矣[4]。」

【注釋】

  [1]世:代,十世即十代。希:同「稀」,少有。[2]陪臣:大夫的家臣。[3]祿:爵祿,代指國家政權。公室:魯國朝廷。[4]三桓:即魯國的「三卿」仲孫(即孟孫)、叔孫、季孫都出於魯桓公。

譯文

  孔子說:「天下太平,制禮作樂以及軍事征伐都決定於天子;天下混亂,制禮作樂以及軍事征伐便決定於諸侯。決定於諸侯,大概傳到十代,很少有不喪失政權的;決定於大夫,傳到五代,很少有不喪失政權的;若由卿、大夫的家臣把持國家政權,傳到三代很少有不喪失政權的。天下太平,國家政權不會落在大夫之手,老百姓也不會議論朝政了。」

  (魯君)失去國家政權有五代了;政權落在大夫季氏之手,已經四代了,所以魯桓公的三房子孫(季孫氏、叔孫氏、孟孫氏)也衰微了。

  聖人的智慧

  這是孔子對政權下移危害的批判。天下不太平,國家政權越往下移,把持政權的時間越短。諸侯最多十代,大夫最多五代,大夫家臣最多三代。孔子又聯繫當時魯國的實際情況說:魯君失去國家政權有五代了;政權落在大夫季氏之手,已經四代了,所以魯桓公的後代——季孫氏、叔孫氏、孟孫氏雖一直掌握魯國政權,到魯定公時,出現「陪臣執國命」的局面,三桓勢力也衰微了。

  翻開二十四史,中國古代封建王朝外戚奪權、宦官專政屢見不鮮,如呂氏奪權,武后篡位,慈禧臨朝,高力士弄權,魏忠賢干政……這種時候往往是每個封建王朝最腐朽沒落的時候,這為外戚、宦官奪權創造了良好的條件。同時,封建政權最終在外戚宦官的爭鬥操控下,也越來越快地滑向崩潰瓦解的深淵。

原文

  孔子曰:「益者三友,損者三友。友直,友諒[1],友多聞,益矣。友便辟[2],友善柔[3],友便佞[4],損矣。」

【注釋】

  [1]諒:誠實。[2]便辟(pián bì):慣於走邪道。[3]善柔:表面恭順,口是心非。[4]便佞(pián nìng):花言巧語,誇誇其談。

譯文

  孔子說:「有益的朋友有三種,有害的朋友有三種。同正直的人交友,同誠信的人交友,同見聞廣博的人交友,便有益了。同慣於走邪道的人交友,同當面恭維背面毀謗的人交友,同誇誇其談的人交友,便有害了。」

  聖人的智慧

  此章是孔子對有害、有益朋友的界定。他認為有益的朋友有三種:正直的人、誠信的人、見聞廣博的人。有害的朋友也有三種:諂媚奉承的人、當面恭維背後毀謗的人、誇誇其談的人。

  法國自由讚歌《馬賽曲》的作者德·利勒有一句名言:「親戚是不可選擇的,而朋友卻可以。」愛默生也曾說:「我們想的是如何養生,如何聚財,如何加固屋頂,如何備齊衣衫;而聰明人考慮的卻是怎樣選擇最寶貴的東西——朋友。」因為選擇什麼樣的朋友,也就選擇了什麼樣的人生,所以聰明人都善於且慎重擇友。

原文

  孔子曰:「益者三樂,損者三樂。樂節禮樂[1],樂道人之善,樂多賢友,益矣。樂驕樂,樂佚游[2],樂晏樂,損矣。」

【注釋】

  [1]節:調節。[2]佚:通「逸」,安閒。

譯文

  孔子認為:「有益的快樂三種,有害的快樂三種。以得到禮樂的調節為樂,以宣揚別人的好處為樂,以多交賢德朋友為樂,便是有益的。以驕傲放肆為樂,以遊蕩忘返為樂,以飲食荒淫為樂,便是有害的。」

  聖人的智慧

  此章討論的是如何選擇快樂。孔子認為有益的快樂三種:得到禮樂的調節,宣揚別人的好處,多交賢德朋友;有害的快樂也有三種:驕傲放肆,遊蕩忘返,飲食荒淫。

  人們都知道悲傷是有害的,卻不知道快樂也會有害。雖然孔子他老人家也提倡「食不厭精,膾不厭細」(《鄉黨》),但他反對以「飲食荒淫」為樂。人生苦短,何不及時享樂?但一味追求物質享受、縱情於聲色犬馬的過度享樂,就會傷身損神,並沒有太多的好處。

原文

  孔子曰:「侍於君子有三愆[1]:言未及之而言謂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謂之隱,未見顏色而言謂之瞽[2]。」

【注釋】

  [1]愆(qiān):過失。[2]瞽(gǔ):盲人。

譯文

  孔子說:「陪着君子說話容易犯三種過失:沒輪到你說話,就先說,叫急躁;該說卻不說,叫隱瞞;不看對方臉色就貿然開口,叫瞎眼睛。」

  聖人的智慧

  此章討論的是與君子談話最容易犯的三種過失:急躁、隱瞞、瞎眼睛。談話作為一門與人相處的藝術,最重要的就是要學會恰到好處。例如,現代社會,要成為一名營銷高手,就必須首先成為談話高手。有人總結,營銷者在談話時需要做到以下幾點:要耐心地傾聽談話,並表示出興趣,會使談話更加融洽。切忌左顧右盼、心不在焉,或不時地看手錶,伸懶腰等厭煩的表示,即孔子所說的「躁」;要善於觀察對方的氣質和性格。針對不同氣質和性格,應採取不同的談話方式。最忌諱就是孔子所說的「未見顏色而言」。

原文

  孔子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時,血氣未定[1],戒之在色;及其壯也,血氣方剛,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氣既衰,戒之在得。」

【注釋】

  [1]定:固定、成熟。

譯文

  孔子說:「君子有三件事情需要警惕戒備:年輕時,血氣還不成熟,便要警戒,莫迷戀女色;壯年時,血氣正旺,便要警惕好鬥之心;年老時,血氣衰竭,便要警惕貪得無厭。」

  聖人的智慧

  孔子告誡人們人生不同階段都應慎戒。年輕時要警惕莫貪戀女色;壯年時要警惕爭強好鬥;年老時血氣衰竭要警惕貪得無厭。孔子把人生分成三個階段,他告誡人們這三個階段都有要戒備的事情。比之青年戒色、中年戒斗,老年戒得最難。這個世界不乏彌留之際盯着金子不放的葛朗台之輩,而像范蠡那樣功成名就卻退隱不仕、泛舟湖上的人又有多少呢?

  聽過這樣的故事,有個小女孩在路上意外得到了小丑送給她的一個氣球,小女孩很開心,但忽然間氣球破了,小女孩傷心地哭了。其實她原本並沒期望會得到這個氣球,可是意外得到又瞬間失去,反而令她徒增了不少煩惱。其實人生也是這樣。金錢、名利、地位……很多東西並非人生而有之,但一旦得到了,有些人就很可能無止境地追求。而一旦失去,又會痛心不已。正如古人云:「欲而不知止,失其所以欲;有而不知足,失其所以有。」所以擺正心態,不要期望太高,以一顆平常心去面對得失,人生也許會更輕鬆快樂一些。

原文

  孔子曰:「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1],畏聖人之言。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狎大人[2],侮聖人之言。」  

【注釋】

  [1]大人:指位居高官的貴族官僚。[2]狎(xiá):輕慢,不尊重。

譯文

  孔子說:「君子要有敬畏之心。敬畏天命,敬畏王公大人,敬畏聖人的話。小人不懂得天命也不敬畏,不尊重王公大人,蔑視聖人的話。」

  聖人的智慧

  孔子認為人要有敬畏之心:敬畏天命,敬畏王公大人,敬畏聖人的言語。蒙培元先生在《敬畏之心》一文中曾說:「儒學不是宗教,不能將儒學簡單地當成宗教去對待;但是,儒學確實具有深刻的宗教精神,能產生宗教的作用,具有宗教的功能。因此,儒學中有宗教情感的問題……儒學的宗教精神則主要表現在對超越性、永恆性的意義的追求,在這樣的追求之中便有一種不可避免的宗教情感,這就是敬畏之心。」生命是需要敬畏的,那些不心存敬畏的人是因為他的無知與愚昧。

原文

  孔子曰:「生而知之者,上也;學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學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學,民斯為下矣。」

譯文

  孔子說:「生來就知道的人,是最上等人;經過學習而知道的是次一等人;實踐中遇到困難再去學習的,又是再次一等;遇到困難還不學是最下等的,老百姓就是這種人。」

  聖人的智慧

  孔子把人的素質分成四個等級。最上等是生來就知道的;次一等的是經過學習而知道的;再次一等的是實踐中遇到困難再去學的;遇到困難仍不學是最下等的。宋代有一名天才神童叫方仲永,五歲就會作詩,他的父親沒讓他繼續學習,而是把他當成搖錢樹,每天帶着他拜謁鄉人。十餘年後,他已是資質平平。像仲永一樣生來就知道的天才確實是極少的,但如果天才不繼續學習,最終也會淪為庸才。

原文

  孔子曰:「君子有九思:視思明,聽思聰,色思溫,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問,忿思難[1],見得思義。」

【注釋】

  [1]難(nàn):發怒導致的災禍。

譯文

  孔子說:「君子有九種考慮:看,考慮看明白了沒有;聽,考慮聽清楚了沒有;臉色,考慮是否溫和;態度,考慮是否謙恭;說話,考慮是否忠誠老實;做事,考慮是否嚴肅認真;遇到疑問,考慮怎樣向人家請教;發火發怒,考慮有什麼後患;見到財利,考慮是否合乎義的準則。」

  聖人的智慧

  此章討論的是人生需要用心考慮的事。孔子認為君子有九種考慮:看得是否明白;聽得是否清楚;臉色是否溫和;態度是否莊矜;說話是否忠誠;做事是否認真;有疑問考慮怎樣請教;發怒考慮有何後患;見到財利考慮是否應得。

  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二炮兵某基地司令員、共和國軍隊將軍楊業功曾把自己的書房取名為「九思齋」,即取自孔子「君子有九思」章。據說他為官清廉,不收部下一分錢,他還曾改寫劉禹錫的《陋室銘》為「位不在高,廉潔則名;權不在大,為公則靈。斯是公僕,惟吾德馨」。單從這點就可見這位將軍確是很好地履行了「見得思義」。

原文

  孔子曰:「見善如不及,見不善如探湯[1]。吾見其人矣,吾聞其語矣。隱居以求其志,行義以達其道,吾聞其語矣,吾未見其人也。」

  齊景公有馬千駟[2],死之日,民無德而稱焉。伯夷叔齊餓於首陽之下[3],民到於今稱之。其斯之謂與?

【注釋】 =

  [1]湯:開水。探湯即把手伸到滾燙的水裡,必然會條件反射地躲開。[2]駟:四匹馬的統稱,千駟就是四千匹馬。[3]首陽:山名,現在何地未知。

譯文

  孔子說:「看見善的行為就努力追求,好像怕趕不上似的;看見惡的行為就像把手伸到沸水裡一樣趕快避開。我見過這種人,也聽過這種話。以隱居來保全自己的意志,以實行仁義來貫徹自己的主張,我聽過這種話,卻沒有見過這種人。」

  齊景公有馬四千匹,但他死的時候,人們都認為他無德行可以稱述。伯夷、叔齊餓死在首陽山下,百姓到現在還稱頌他們。說的就是這個意思吧。

  聖人的智慧

  這是孔子對隱士的看法。奢豪的齊景公死後,誰都不稱讚他的美德。而伯夷、叔齊餓死在首陽山下,現在還為人稱頌,就是因為他們避世隱居以保全自己的意志,以義來貫徹自己的主張。孔子認為要做伯夷、叔齊這樣的人,比起那些看見善良努力追求,遇見邪惡使勁避開的人來,更加困難。

  「見善如不及,見不善如探湯」,孔子的時代還有這樣的人,今天卻是鳳毛麟角了。現在社會上多是明哲保身的人:眼見老人摔倒,卻不敢伸出援手,怕老人栽贓是自己推倒了他;眼見小偷在眼皮底下行竊,卻不敢吱聲,只能在小偷離開後才告知被害者;眼見歹徒行兇不敢見義勇為,怕自己被白刀子進紅刀子出。這是社會的無奈,人性的無奈。

原文

  陳亢問於伯魚曰[1]:「子亦有異聞乎?」對曰:「未也。嘗獨立,鯉趨而過庭[2]。曰:『學詩乎?』對曰:『未也。』『不學詩,無以言。』鯉退而學詩。他日,又獨立,鯉趨而過庭。曰:『學禮乎?』對曰:『未也。』『不學禮,無以立。』鯉退而學禮。聞斯二者。」陳亢退而喜曰:「問一得三,聞詩,聞禮,又聞君子之遠其子也。」

【注釋】

  [1]陳亢(gāng):字子禽。伯魚:孔子的兒子鯉,字伯魚。[2]趨:小步快走,表示恭敬。

譯文

  陳亢問孔子的兒子伯魚:「您在老師那兒聽過與眾不同的傳授嗎?」(伯魚)答說:「沒有。他曾獨自站在庭中,我快步走過。他問我:『學《詩經》了嗎?』我說:『沒有。』他便說:『不學《詩經》就不會說話。』我便回去學《詩》。過了幾天,他又獨自站在庭中,我又快步走過。他問:『學《禮》了嗎?』我答:『沒有。』他說:『不學《禮》,便不能立足社會。』我便退回學《禮》。(我)只聽到這兩件事。」陳亢回去高興地說:「我問一件事,知道了三件事。知道了學《詩》的意義,知道了《禮》的意義,又知道君子並不偏向自己的兒子。」

  聖人的智慧

  此章體現了孔子教育無偏心的思想。孔子要求他的兒子也學《詩》、學《禮》,因為不學《詩》就不會說話,不學《禮》在社會上做人做事就不能立足。可見他對自己的兒子伯魚與對學生一樣一視同仁,並沒有與眾不同地傳授。

  調查發現,有41%的學生認為「老師偏心」是他們最不能容忍的,偏心的教師被學生列為最不受歡迎的教師之一。

  公平客觀是教師優良的個性品質。作為一名教師,對待學生應一視同仁,不應特殊照顧優等生,更不應歧視差等生。差等生由於種種原因,學習成績不好,甚至有逆反心理,所以比一般學生更需要教師的關愛。如果教師因為差等生的成績影響了班級成績而歧視他,只會導致惡性循環。

原文

  邦君之妻[1],君稱之曰夫人,夫人自稱曰小童[2];邦人稱之曰君夫人,稱諸異邦曰寡小君;異邦人稱之亦曰君夫人。

【注釋】

  [1]邦君:諸侯國的國君。[2]小童:謙稱自己如童子般無知。

譯文

  國君的妻子,國君稱她為夫人,她自稱為小童;國內的人稱她為君夫人,但在外國人前便謙稱她為寡小君;外國人也稱她為君夫人。

  聖人的智慧

  此章是孔子對稱謂禮儀的討論。比如國君的妻子,國君、國內的人、外國人對她的稱謂都不同。中國人的稱謂實在是很複雜,什麼姑嫂妯娌、七舅八爺一大堆,其中又有謙稱、尊稱之類的,不要說初學漢語的外國人,就是中國人自己,也不能全弄明白。可見中國確實是禮儀之邦,連語言都如此講究禮儀。比如,古人雖對自己妻子通稱為娘子,但皇帝稱妻子為梓童、諸侯稱夫人。對他人稱自己的妻子為內人,謙稱為荊妻、荊人、拙荊或山荊,而尊稱別人妻為賢內助。[1]

孔子

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魯國陬邑(今山東曲阜)人,祖籍宋國(今河南),中國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學派創始人。孔子開創私人講學之風,倡導仁義禮智信。有弟子三千,其中賢人七十二。曾帶領部分弟子周遊列國十三年,晚年修訂六經(《詩》《書》《禮》《樂》《易》《春秋》)。去世後,其弟子及再傳弟子把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語錄和思想記錄下來,整理編成《論語》。該書被奉為儒家經典。[2]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