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論語《捌·泰伯篇》上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論語

《論語》以一個人物,即孔子為中心描繪各種人物形象,這在中國古代典籍中是個首創。這些人物來自十分廣泛的社會階層,包括執政者、貴族、各種等級的官吏、軍隊首領、學者、隱士等。書中寫得最多的是同孔子關係最密切的弟子。

捌 泰伯篇

  《泰伯》是《論語》的第八篇,共包括21章。其中主要是孔子對古代聖賢的評贊。值得注意的是本篇有五章是講孔子弟子曾參的事跡,可能本篇的編撰與曾子的門人有關。

原文

  子曰:「泰伯其可謂至德也已矣[1],三以天下讓,民無得而稱焉。」

  子曰:「如有周公之才之美,使驕且吝[2],其餘不足觀也已。」

【注釋】

  [1]泰伯:即吳泰伯。他是西周的始祖古公為亶父的兒子。據說,古公亶父有三個兒子:長子泰伯、次子仲雍、幼子季歷。古公亶父發現季歷的兒子姬昌(周文王)很有才能,希望姬昌能開創大業。於是便想傳位給季歷,為姬昌的事業鋪平道路。泰伯、仲雍看出了父親的心事,結伴而行,逃到了荊蠻地區的吳。泰伯、仲雍相繼成了吳國的國君,泰伯就成了周代吳國的始祖。[2]吝:吝嗇,小氣,該用而不用。

譯文

  孔子說:「泰伯可以說是品德最高尚的人了,幾次把王位讓給季歷,老百姓都找不到合適的詞句來稱讚他。」

  孔子說:「(一個在上位的君主)即使有周公那樣美好的才能,如果驕傲自大而又吝嗇小氣,那其他方面也就不值得一看了。」

  聖人的智慧

  這兩章都涉及孔子評贊古人的內容。作為儲君的泰伯捨去一己之利而顧全大局,為更能振興西周的姬昌讓出了王位;作為兒子的泰伯能體察父親的苦心,也是深明孝道。孔子內心對泰伯的高風亮節也是無限地崇敬,稱讚之聲不絕於口。周公是孔子心目中西周文化的創始者和象徵。但他認為即便是這樣的偉大人物,如果驕傲自大而吝嗇小氣的話,也是無足輕重的。

  舍和得是困擾人世間太久的問題。辛辛苦苦得到的一點東西誰捨得放棄?順理成章、易如反掌的利益誰捨得丟啊?人們常說,是你的終歸是你的,可這對無限渴望收穫的人來說顯得如此刺耳,似乎像是對無能失敗者的寬慰。世事紛紜,看明白的有幾個?吳泰伯三讓王位,在於他仁厚的心,也得益於他的明智。西周的未來是姬昌的,自己又何苦去螳臂當車呢?找一片樂土,去開墾屬於自己的天地,豈不更好!泰伯這一走,留下的是後世子孫的無限敬仰,開創的是吳國五百年的偉大基業。古人常說,識時務者為俊傑,吳泰伯真為俊傑矣!

原文

  曾子有疾,召門弟子曰:「啟予足!啟予手!詩云:『戰戰兢兢,如臨深淵,如履薄冰。』而今而後,吾知免夫,小子[1]!」

  曾子有疾,孟敬子問之[2]。曾子言曰:「鳥之將死,其鳴也哀;人之將死,其言也善。君子所貴乎道者三:動容貌,斯遠暴慢矣;正顏色,斯近信矣;出辭氣,斯遠鄙倍矣。籩豆之事,則有司存。」

【注釋】

  [1]曾子:曾參,孔子的弟子。啟:開。這裡指掀開被子看一看。「戰戰兢兢,如臨深淵,如履薄冰」:出自《詩經·小雅·小旻》,曾參用此作喻,指自己一生小心謹慎,沒有損傷父母賜予的身體。算是盡到了孝道。小子:稱眾弟子。[2]孟敬子:姓仲孫,名捷,武伯之子,魯國大夫。問:探視,看望。[3]動容貌:指容貌謙和,恭敬。出辭氣:即出辭氣以禮,說話言語注意口氣和方式。鄙倍:背理,不合理。籩豆之事:指祭祀和禮儀方面的事。籩:一種竹器,圓口,高腳,用來盛果脯以供祭祀之用。豆:盛肉的木器。也是供祭祀用的物品。有司:這裡指主管祭祀的小官吏。存:有,存在。

譯文

  曾子有病,把他的學生召集到身邊來,說道:「看看我的腳!看看我的手(看看有沒有損傷)!《詩經》上說:『小心謹慎呀,好像站在深淵旁邊,好像踩在薄冰上面。』從今以後,我知道我的身體是不再會受到損傷了,弟子們!」

  曾子有病,孟敬子去看望他。曾子對他說:「鳥快死了,它的叫聲是悲哀的;人快死了,他說的話是善意的。君子所應當重視的道有三個方面:使自己的容貌莊重嚴肅,這樣可以避免粗暴、放肆;使自己的臉色一本正經,這樣就接近於誠信;使自己說話的言辭和語氣謹慎小心,這樣就可以避免粗野和背理。至於祭祀和禮節儀式,自有主管這些事務的官吏來負責。」

  聖人的智慧

  這兩章都是記載曾子臨終的遺言。曾參在孔門中以「孝道」着稱,傳說《孝經》就是他所着。曾子臨終前讓弟子查檢自己的身體,以示毫髮無損不負父母生育之恩。曾子和孟敬子的對話也頗感人,曾子把自己一生的君子之道歸結為三點:容貌要謙和嚴肅,臉色要正派莊重,說話要和氣得體。人到生死之際,已經能拋開世間的榮辱得失,所言必有物。所以曾子的這番話都是發自內心的肺腑之言,真可謂是度人的金針。

  死生亦大矣。哲學家說,幾乎所有的哲學問題都是來解決如何面對死亡的問題。曾子臨終前的言行讓我們感動。他首先想到的是自己身體無損,無愧父母。其次,他把自己一生對「君子之道」的體驗作為珍貴的財富告訴來人。死亡確實是令人恐懼的,然而每個人都無法避免。人從一出生就註定了步步向它邁進。認認真真地過好每一天,努力做好自己分內的事,儘量不留下什麼遺憾。當死神真的來敲門的時候,你平平靜靜地等着,跟着他到另一個世界去。

原文

  曾子曰:「以能問於不能,以多問於寡;有若無,實若虛;犯而不校。昔者吾友嘗從事於斯矣[1]。」

  曾子曰:「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臨大節而不可奪也[2]。君子人與?君子人也!」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3],任重而道遠。仁以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後已,不亦遠乎?」

【注釋】

  [1]校(jiào):計較。吾友:指曾子的同學顏回。[2]六尺之孤:孩子死去父親,叫「孤」。這裡六尺之孤指的是尚未成年登基的年幼君主。寄百里之命:寄,寄託,委託。百里,指方圓百里的一個諸侯國。命,指國家的政權與命運。不可奪:指其志不可奪,不能使他動搖屈服。[3]弘毅:弘,廣大,開闊,寬廣。毅,堅強,果敢,剛毅。這裡指心胸廣闊,意志堅定。

譯文

  曾子說:「自己有才能卻向沒有才能的人請教,自己知識多卻向知識少的人請教,有學問卻像沒學問一樣;知識很充實卻好像很空虛;被人侵犯卻也不計較——從前我的朋友顏回就這樣做過了。」

  曾子說:「可以把年幼的君主託付給他,可以把國家的政權託付給他,面臨生死存亡的緊急關頭而不動搖屈服。這樣的人是君子嗎?是君子啊!」

  曾子說:「士不可以不宏大剛強而有毅力,因為他責任重大,道路遙遠。把實現仁作為自己的責任,難道還不重大嗎?奮鬥終生,死而後已,難道路程還不遙遠嗎?」

  聖人的智慧

  顏淵在師兄弟間的影響和地位,從曾子這句充滿崇敬的話就可以看出。後兩章是名垂千古的箴言。曾子認為君子是可以擔當重任的:年幼的君主可以託付,國家的命運也可以託付。面臨重大的考驗,君子的氣節也不會改變。曾子認為士大夫應該有寬闊的胸懷和堅定的意志,因為他們肩負着重任,前路漫漫又艱難。以「仁」為己任的士大夫啊,一定要努力!

  怎樣做一個君子,曾子給了我們很好的答案。君子應該心胸寬廣,志向堅定,是個可以肩負重任的人。自古到今的偉人莫不如此。東晉時候的名相謝安,當他的好友親朋都紛紛出仕做官的時候,他卻高臥東山,整日讀書優遊。家人問他為什麼不出去謀個一官半職呢,他笑着說,恐怕將來不免要為官,何不趁現在逍遙一段?不久,前秦軍隊大舉南侵,謝安出山主持大局,在淝水一戰以少勝多大敗前秦。從此,謝安名揚天下。

原文

  子曰:「恭而無禮則勞,慎而無禮則葸,勇而無禮則亂,直而無禮則絞。君子篤於親,則民興於仁;故舊不遺,則民不偷[1]。」

  子曰:「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子曰:「好勇疾貧[2],亂也。人而不仁,疾之已甚,亂也。」

【注釋】

  [1]葸(xǐ):過分拘謹,膽怯懦弱。絞:說話尖酸刻薄,出口易傷人。偷:淡薄。[2]疾:憎恨,討厭。

譯文

  孔子說:「只是恭敬而不以禮來指導,就會徒勞無功;只是謹慎而不以禮來指導,就會畏縮拘謹;只是勇猛而不以禮來指導就會闖禍,直率而不以禮來指導,就會說話尖刻。在上位的人如果厚待自己的親屬,老百姓當中就會興起仁的風氣;君子如果不遺棄老朋友,老百姓就不會對人冷漠無情了。」

  孔子說:「對於老百姓,只能使他們按照我們的意志去做,不能使他們懂得為什麼要這樣做。」

  孔子說:「喜好勇敢而又恨自己太窮困,就會犯上作亂。對於不仁德的人或事痛恨得太厲害,也會出亂子。」

  聖人的智慧

  凡事都有個度,而控制這個度的重要原則就是禮。用禮來節制人的行為,才能做到不偏不倚,合乎中庸。人如果過分恭敬就會操勞過度;過分謹慎就會導致膽小懦弱;太勇猛而不知禮可能會作亂;說話過於直率可能會出口傷人。君子是百姓的表率,如果君子能夠篤於親故,民風就會淳樸。孔子認為人如果憎惡貧窮又好勇武,可能會犯上作亂。對待不仁的人,也不要過於仇恨,否則也會出亂子。老百姓可以讓他們服從既定的路線方針,不必讓他們知道這些政策的緣由。孔子雖然主張愛民,但是對老百姓的覺悟和認識還是有所保留的。

  禮之用,和為貴。禮儀是保持人與人之間適當距離的規範,同時也是實現自我約束的依據。西漢初年劉邦經過和項羽四年的浴血奮戰,終於獲得了江山。眾大臣追隨劉邦出生入死,很多都是他的鄉親鄰里。由於大臣們都出身寒微尚武少文,論賞評功時爭執就屢有發生。上朝之時,功臣們也嘻嘻哈哈,倨傲無禮。這時儒生叔孫通站了出來,制禮作樂,讓大臣們學禮排班,很快這種混亂的局面結束了。可以說漢有四百年的基業,叔孫通的功績是不可磨滅的。

原文

  子曰:「興於詩,立於禮,成於樂[1]。」

  子曰:「師摯之始,《關雎》之亂[2],洋洋乎盈耳哉!」

【注釋】

  [1]興:興起,勃發,激勵。立:立足於社會,樹立道德。成:完成,達到。[2]師摯之始:師,指太師,樂師。魯國的樂師名摯,一名「乙」。始,樂曲的開端,即序曲。古代奏樂,開端叫「升歌」,一般由太師演奏,故說「師摯之始」。亂:樂曲結尾的一段,由多種樂器合奏。這裡指演奏到結尾時所奏的《關雎》樂章。

譯文

  孔子說:「(人的修養)開始於學詩,自立於學禮,完成於學樂。」

  孔子說:「從太師摯演奏的序曲開始,到最後演奏《關雎》的結尾,豐富而優美的音樂在我耳邊迴蕩。」

  聖人的智慧

  西周的文明實際上是禮樂文明。在孔子的教育體系中,詩、禮、樂占有重要的地位,是三位一體的。孔子說:「不學詩,無以言。不學禮,無以立。」學習《詩經》來激勵志氣同時增加言語的藝術性,學習禮儀作為行為規範的立足點,然後依靠音樂來實現人格的升華和陶冶。從師摯開始演唱,再到《關雎》結尾,豐富而優美,孔子聽完讚不絕口。[1]

孔子

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魯國陬邑(今山東曲阜)人,祖籍宋國(今河南),中國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學派創始人。孔子開創私人講學之風,倡導仁義禮智信。有弟子三千,其中賢人七十二。曾帶領部分弟子周遊列國十三年,晚年修訂六經(《詩》《書》《禮》《樂》《易》《春秋》)。去世後,其弟子及再傳弟子把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語錄和思想記錄下來,整理編成《論語》。該書被奉為儒家經典。[2]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