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論語《柒·述而篇》上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論語

《論語》以一個人物,即孔子為中心描繪各種人物形象,這在中國古代典籍中是個首創。這些人物來自十分廣泛的社會階層,包括執政者、貴族、各種等級的官吏、軍隊首領、學者、隱士等。書中寫得最多的是同孔子關係最密切的弟子。

柒 述而篇

  《述而》是《論語》的第七篇,它一共包括了38章。本篇涉及孔門師徒間的對話並不多,更多記錄的是孔子吐露自己為學和為人的心聲。此外,孔子的起居形貌也散見本篇之中。應該說,《述而》的內容是很豐富的。

原文

  子曰:「述而不作[1],信而好古,竊比於我老彭[2]。」

  子曰:「默而識之[3],學而不厭[4],誨人不倦,何有於我哉!」

  子曰:「德之不修,學之不講,聞義不能徙[5],不善不能改,是吾憂也。」

【注釋】

  [1]述:傳述,闡述。作:創作,創造。[2]竊:謙稱,指自己。老彭:這裡指孔子之前的賢大夫,為人恬淡,好讀古書好述古事。[3]識(zhì):通「志」,記住,牢記。[4]厭:厭煩。[5]徙:這裡指改變而從之,慢慢走向義理。

譯文

  孔子說:「只闡述而不創作,相信而且喜好古代的東西,我私下把自己比作老彭。」

  孔子說:「默默地記住(所學的知識),學習不覺得厭煩,教人不知道疲倦,這些事情我做到了哪些呢?」

  孔子說:「(許多人)對品德不去修養,學問不去講求,聽到義不能去做,有了缺點不能改正,這些都是我所憂慮的事情。」

  聖人的智慧

  這三章可以說是夫子自道。孔子講了三個層次:其一,孔子說讀古書、講古事是我的興趣所在,然而我的目的卻不是為了着書立說;其二,孔子說能把書里的東西默默記在心裡,學習求知從來不知滿足,教導培養學生從來不會懈怠,這些哪一點我做到了呢?其三,孔子說我真正擔心的是學問不去講求,道德不去修行,明白了義理不去照做,有了錯誤不去改正這些事情。可以說第一章是夫子的興趣和心聲,第二章是孔子的寫照和自謙,第三章是孔子的憂慮和自勉。一個求古存真、好學不厭、誨人不倦、終生勤勉的孔子形象巋然屹立在我們的眼前。

  「學不可以已」是荀子的名言,可是好學的精神卻是從孔子那裡一脈相傳下來的。孔子的一生首先成就了一個偉大教育家。做一個優秀的教師首先得有淵博的知識學問,孔子終生好學不已,「博物君子」的聲名聞於天下。一個好老師應該愛生如子,捨得傾盡畢生心血來培養他們。孔子誨人不倦,對學生的教導小到生活的瑣事,大到治國的道理,無不是反覆叮囑,語重心長。民國以來,我們的教育界也出現了受後世敬仰的大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以「讀萬卷書,行萬里路」激勵學生,畢生勞瘁,被譽為「當世孔子」。錢穆先生也樂於獎掖後進,他曾說:「得天下良材而育之,人生之一樂也。」只有湧現出更多的教育家而不是教書匠,我們的國家和民族才有希望。

原文

  子之燕居[1],申申如也[2],夭夭如也[3]。

  子食於有喪者之側,未嘗飽也。

  子於是日哭,則不歌。

  子釣而不綱[4],弋不射宿[5]。

  子與人歌而善,必使反之[6],而後和之[7]。

  子溫而厲,威而不猛,恭而安。

【注釋】

  [1]燕居:燕通「宴」,安逸,閒適。燕居,指獨自悠閒無事時的安居。[2]申申:衣冠整齊,容貌安詳的樣子。[3]夭夭:臉色和悅愉快,斯文自在,輕鬆舒暢的樣子。[4]綱:本義指提網的大繩。[5]弋:用帶繩的箭射鳥。宿:指歸巢宿窩的鳥。[6]反:反覆,再一次。[7]和:跟着唱,應和,唱和。

譯文

  孔子閒居在家裡的時候,衣冠楚楚,儀態溫和舒暢,悠閒自在。

  孔子在有喪事的人旁邊吃飯,不曾吃飽過。

  孔子在這一天為弔喪而哭泣,就不再唱歌。

  孔子只用(有一個魚鈎)的釣竿釣魚,而不用(有許多魚鈎的)大繩釣魚。只射飛鳥,不射巢中歇宿的鳥。

  孔子與別人一起唱歌,如果唱得好,一定要請他再唱一遍,然後跟他一起唱。

  孔子溫和而又嚴厲,威嚴而不兇猛,莊重而又安詳。

  聖人的智慧

  這幾章主要講的是孔子在生活中的點滴細節,從中折射出聖人的仁慈之心。孔子在家閒居的時候,衣冠整齊,一派雍容氣象。孔子平常總是溫和而略帶嚴肅的樣子,有威嚴而不兇猛,恭謹而安詳。如果周圍有人辦喪事,孔子飲食從來沒飽過。那天因為喪事痛哭過,孔子就不會唱歌了。和別人一起唱歌的時候,如果有人唱得很好,孔子就會懇求他再來一次,自己和他相唱和。出去釣魚,孔子只用一個鈎的釣竿而不用多鈎的繩;去射鳥,他只射飛鳥而不會射在窩裡的鳥。其實,聖人正是在平凡生活中悟道的人。孔子的仁人之心在於他對有喪者家屬的深深同情,體現在他對鳥獸有節制的捕殺上。可以說,整個世界都被包容在孔子那顆偉大的心裡了。如若我們能早一點參悟孔子的這種仁德,也許今天的我們面對的將不再是一個被嚴重破壞的生態環境。

  生活的細節最能反映出一個人的素質。經常隨地吐痰的人,肯定缺乏基本的公德意識;一個毫不在意別人感受的人,肯定比較自私。有一個公司招聘職員,在面試的那間辦公室門口,經理特意放了一把掃帚。前面所有的面試者都跨過笤帚進屋,而只有最後一個面試者將笤帚拾起來,安放在一邊。結果,毫無疑問地,只有最後一人被公司留下。那位經理正是想通過這個細節來考察應聘者的責任心,遺憾的是,只有一個人的表現讓他滿意。其實,生活是由無數細節組成的,我們應該時刻保持嚴謹的生活態度,重視生活中的每個細節,做到「勿以善小而不為」。

原文

  子之所慎:齊,戰,疾[1]。

  子所雅言,《詩》、《書》、執禮,皆雅言也[2]。

  子不語怪、力、亂、神。

  子以四教:文,行,忠,信[3]。

【注釋】

  [1]齊:通「齋」,古代祭祀前虔誠的齋戒。[2]雅言:指當時中國所通行的語言,類似後來的官話,普通話,與方言相對。孔子平時講的是魯國的地方方言。[3]文:歷史文化,典籍文獻。行:行為規範,道德實踐。忠:忠誠老實。信:講信用,言行一致。

譯文

  孔子所謹慎小心對待的是齋戒、戰爭和疾病這三件事。

  孔子有時講官話,讀《詩》、念《書》、贊禮時,用的都是官話。

  孔子不談論怪異、暴力、變亂、鬼神。

  孔子以歷代文獻、社會實踐、忠誠老實、與別人交往的信實四項內容教授學生。

  聖人的智慧

  以上四章主要講的是孔子教學和生活中的一些習慣。齋戒、戰爭和疾病這些關乎個人和國家生死存亡的大事,孔子一向都是非常慎重的。孔子對於怪異、暴力、變亂和鬼神之類不合常理的事物一般是不去談論的。在教學中,孔子的態度是很認真的。講到《詩》、《書》、贊禮這些經典的時候,孔子就用官話來誦讀。孔子的思想主張是貫穿在他的這些習慣性的活動中的,我們即使是管中窺豹,也可見聖人之一斑。

  習慣重要嗎?有人曾說,成功是種技術,而優秀是種習慣。從小養成愛運動的習慣,他將來就會有個好身體;打小有閱讀寫作的習慣,他將來可能會擁有淵博的學識,或許還能成個作家學者。好的習慣可以造就一個優秀的人,惡劣的習慣也會把一個人毀滅的。小的時候好占小便宜,喜歡偷偷摸摸,如果不及時改正,將來沒準會被人送進監獄。所以,早期的教育非常重要。在孩子還沒有辨別是非能力的時候,父母應該讓他們養成個好習慣。這將使他們終身受益。

原文

  子曰:「志於道,據於德,依於仁,游於藝[1]。」

  子曰:「自行束脩以上[2],吾未嘗無誨焉[3]。」

  子曰:「不憤不啟[4],不悱不發[5],舉一隅不以三隅反[6],則不復也[7]。」

【注釋】

  [1]游:玩習,熟悉。藝:六藝。指禮、樂、射、御、書、數六種技能。[2]行:實行,做到。束脩(xiū):脩,干肉。束脩,是捆在一起的一束干肉。[3]未嘗:未曾,從來沒有。[4]憤:思考問題有疑難之處,苦思冥想,而仍沒想通,依然不能領會的樣子。[5]悱(fěī):想說而不能明確地表達,說不出來的樣子。[6]隅(yǔ):角落,角。比喻從已知的一點,去推論,由此及彼,觸類旁通。成語「舉一反三」和「啟發」一詞的由來。[7]復:反覆。

譯文

  孔子說:「以道為志向,以德為根據,以仁為憑藉,活動於(禮、樂等)六藝的範圍之中。」

  孔子說:「只要自願拿着十束干肉為禮來見我的人,我從來沒有不給他教誨的。」

  孔子說:「教導學生,不到他想弄明白而不得的時候,不去開導他;不到他想出來卻說不出來的時候,不去啟發他。教給他一個方面的東西,他卻不能由此而推知其他三個方面的東西,那就不再教他了。」

  聖人的智慧

  孔子有自己的教育原則和主張。他認為弟子們應該立志於學「道」,以道德為依據,以仁義為憑藉,同時還要熟悉掌握各種生存技能。孔子實行「有教無類」的原則,他把教育從王宮貴族帶到了民間。只要學生能拿出干肉做學費,孔子都會盡力培養他。孔子的教育方法也是很先進的。他採用的是啟發式的教學,努力引導學生自己去思考和探索。如果學生自己不願動腦筋,不能舉一反三,孔子就不再教他新的東西了。

  填鴨式的教育已經風行很多年的今天,我們再次重溫孔子的話,是不是有點汗顏呢?素質教育也已經提出好些年了,可是充斥在基礎教育中的仍然是考試和分數。考考考,老師的法寶;分分分,學生的命根。這種現象依然沒有改觀。我們的教育體系,可以培養出一大批在奧林匹克大賽上披金戴銀的競賽英雄們,可是造就不出一個對世界科學和學術有影響的大師。孔門有七十二賢人,西南聯大有三個諾貝爾獎得主。我們今天空有無數大樓,有識者不禁要問:人才在哪兒呢?

  【推銷大師】

  被人們稱為「世界上最偉大的推銷員」的喬·吉拉德認為,做銷售的人,看中的不應該僅僅是商品,更應該看重人品。一次,一位婦女來到吉拉德的汽車展銷室,說想要一輛白色福特轎車作為她55歲的生日禮物。聽到這些,吉拉德很有禮貌地祝她生日快樂,並領着她從一輛輛新車前慢慢走過,一邊看一邊詳細介紹。隨後他向自己的助手交代了幾句,便來到一輛雪佛萊前時,他建議:「夫人,您對白色情有獨鍾,請看這輛轎車也最白色的。」這時,助手將一束鮮花交到了吉拉德手中,他接着把這束鮮花交到了那個婦女手中。她十分感動:「先生,太感謝您了,很久沒有人送我禮物了。剛才有家福特車的推銷員看到我開着一輛舊車,以為我買不起新車。我現在想了想,其實我也不是非要買福特車。」最後,那個婦女開走了吉拉德店裡的一輛白色雪佛萊轎車。[1]

孔子

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魯國陬邑(今山東曲阜)人,祖籍宋國(今河南),中國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學派創始人。孔子開創私人講學之風,倡導仁義禮智信。有弟子三千,其中賢人七十二。曾帶領部分弟子周遊列國十三年,晚年修訂六經(《詩》《書》《禮》《樂》《易》《春秋》)。去世後,其弟子及再傳弟子把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語錄和思想記錄下來,整理編成《論語》。該書被奉為儒家經典。[2]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