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論語《柒·述而篇》中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論語

《論語》以一個人物,即孔子為中心描繪各種人物形象,這在中國古代典籍中是個首創。這些人物來自十分廣泛的社會階層,包括執政者、貴族、各種等級的官吏、軍隊首領、學者、隱士等。書中寫得最多的是同孔子關係最密切的弟子。

柒 述而篇

  《述而》是《論語》的第七篇,它一共包括了38章。本篇涉及孔門師徒間的對話並不多,更多記錄的是孔子吐露自己為學和為人的心聲。此外,孔子的起居形貌也散見本篇之中。應該說,《述而》的內容是很豐富的。

原文

  子曰:「富而可求也,雖執鞭之士[1],吾亦為之。如不可求,從吾所好。」

  子曰:「飯疏食[2],飲水,曲肱而枕之[3],樂在其中矣。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

【注釋】

  [1]執鞭之士:指手裡拿着皮鞭的下等差役。[2]疏食:粗糧,粗糙的飯食。[3]肱(gōng):指胳膊。

譯文

  孔子說:「如果富貴合乎於道就可以去追求,雖然是給人執鞭的下等差事,我也願意去做。如果富貴不合於道就不必去追求,那就還是按我的愛好去幹事。」

  孔子說:「吃粗糧,喝白水,彎着胳膊當枕頭,樂趣也就在這中間了。用不正當的手段得來的富貴,對於我來講就像是天上的浮雲一樣。」

  聖人的智慧

  孔子對待財富的態度並不像後世道學家那樣偏激,他還是肯定財富的意義:如果能用正當的方式取得,即使是做下等差役,我也是願意的。但是對於那些非正當手段獲得的財富,孔子是很不屑的:就像天上的浮雲一樣與我無關。富貴的確不是人人可得的,孔子在自己的追求中得到了極大的滿足和快樂。雖然吃得很差,住得也很簡單,但是孔子自得其樂。我們可以聯想到為什麼孔子那麼鍾愛顏回,「一簞食,一瓢飲」的顏淵與孔子是何其地相似啊!

  在利與義的取捨之間,最能現出一個人的品質。君子愛財,取之有道。孔子並不反對去掙錢發財,但是手段要正當。在今天,金錢不是萬能的,然而沒有錢是萬萬不能的。很多人生活的目的似乎就是為了賺錢,試想在賺錢之外是不是還有其他的生活呢?宋代大儒朱熹說:「苟志於道者,功名不足以累其心;志於功名者,富貴不足以累其心;志於富貴者,則無所不用也。」在朱熹看來,追求富貴是最低層次的生活。其實,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志趣,活着不要因為蠅頭小利而傷害了自己的真性情。就像孔子說的「從吾所好」,人生該有多少的樂趣啊!

原文

  子謂顏淵曰:「用之則行,舍之則藏,惟我與爾有是夫!」子路曰:「子行三軍[1],則誰與[2]?」子曰:「暴虎馮河[3],死而無悔者,吾不與也。必也臨事而懼,好謀而成者也。」

  子疾病[4],子路請禱[5]。子曰:「有諸?」子路對曰:「有之。《誄》曰[6]:『禱爾於上下神祗[7]。』」子曰:「丘之禱久矣。」

【注釋】

  [1]行:居……之位。這裡猶言指揮,統帥。三軍:當時一國的所有軍隊。每軍一萬二千五百人,三軍相當於三萬七千五百人。[2]與:在一起,共事。[3]暴虎馮河:暴,徒手搏擊。暴虎,指赤手空拳與老虎搏鬥。馮,涉水。馮河,指無船而徒步趟水過大河。暴虎馮河,比喻有勇無謀,冒險行事,而往往會失敗的人。[4]疾病:指病得比較嚴重。[5]禱:向鬼神祝告,請求福佑。[6]誄:這裡指為生者向鬼神祈福的禱文。[7]神祗(qí):古代稱天神為「神」,地神為「祗」。

譯文

  孔子對顏淵說:「用我呢,我就去干;不用我,我就隱藏起來,只有我和你才能做到這樣吧!」子路問孔子說:「老師您如果統帥三軍,那麼您和誰在一起共事呢?」孔子說:「赤手空拳和老虎搏鬥,徒步涉水過河,死了都不會後悔的人,我是不會和他在一起共事的。我要找的,一定要是遇事小心謹慎,善於謀劃而能完成任務的人。」

  孔子病情嚴重,子路向鬼神祈禱。孔子說:「有這回事嗎?」子路說:「有的。《誄》文上說:『為你向天地神靈祈禱。』」孔子說:「我很久以來就在祈禱了。」

  聖人的智慧

  孔子和子路的對話是《論語》中最有趣的內容。子路的個性直率,說話口無遮攔,經常遭到老師的「打擊」。但是他對孔子忠心耿耿,在顏回早逝後,他是孔子最信任和喜歡的學生。第一章中孔子表揚了顏回有處世的智慧,引起了子路的不滿。他認為自己的軍事才幹超過顏回,孔子若領兵打仗,肯定得帶上自己。孔子卻藉機批評了子路的魯莽,教導他遇事要冷靜多用腦子。第二章里子路為孔子的病着急,要去求神祈禱。他卻忘記了老師「敬鬼神而遠之」的一貫立場,遭到了孔子的婉拒。孔子對子路有種恨鐵不成鋼的急切之情,批評的背後是對學生深深的愛護。

  「臨事而懼,好謀而成」真是可以作為我們的座右銘了。「臨事而懼」是說要充分地準備,要把困難考慮得充分一點,有備無患。孔子的另外一句名言「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也是這個意思。古人做事特別強調事先的準備,不打無準備之仗。我們讀《左傳》之類的古書,發現他將戰爭前的因由和準備講得特別詳細,反而對戰爭本身描寫得不多,其實也是這種戰備思想的反映。喜好謀略在戰爭頻繁的春秋更是不可缺少的。我們做事也一樣,常常是一步考慮不周,就使我們陷入了被動的境地。我們能不謹慎嗎?

原文

  子在齊,聞《韶》[1],三月不知肉味[2],曰:「不圖為樂之至於斯也。」

  子曰:「加我數年[3],五十以學《易》[4],可以無大過矣。」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注釋】

  [1]韶:傳說是虞舜時作的古樂,十分優美。[2]三月:指時間很長,不是實指。[3]加:增加,添加。[4]《易》:指《周易》。

譯文

  孔子在齊國聽到了《韶》樂,有很長時間嘗不出肉的滋味,他說,「想不到《韶》樂的美達到了這樣迷人的地步」。

  孔子說:「再給我幾年時間,到五十歲學習《易》,我便可以沒有大的過錯了。」

  孔子說:「三個人一起走路,其中必定有人可以做我的老師。我選擇他善的品德向他學習,看到他不善的地方就作為借鑑,改掉自己的缺點。」

  聖人的智慧

  孔子的好學精神始終是讓我們感動的。在齊地學習音樂,完全沉浸其中,居然達到了不知肉味的境地。孔子晚年喜歡讀《易》,感慨自己如果早學若干年,也許可以避免許多錯誤。孔子不擇地域,走到哪裡學到哪裡;不畏年老力衰,終身學習;更加之為人虛懷若谷,非常注意向他人學習。孔子認為人各有所長,善於取長補短才能有所成就。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在這個分工很精細的社會裡,我們想在許多領域內都有所建樹,成為亞里士多德和張衡那樣的人物是不現實的。我們只能在力所能及的範圍內,打造一片屬於自己的天地。隔行如隔山,未知的世界多如夏夜的繁星,我們是不是需要放低一點姿態,更謙虛一點?孔子說「三人行,必有我師焉」不僅僅是句謙虛的話,聖人必然是體味出了此中的分量。其實,謙虛表面是種姿態,實際上是種實力。只有達到一定實力的人,才有資格談論謙虛。

原文

  葉公問孔子於子路[1],子路不對。子曰:「女奚不曰[2]:其為人也,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云爾。」

  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子曰:「蓋有不知而作之者,我無是也。多聞,擇其善者而從之;多見,而識之。知之次也。」

  子曰:「文,莫吾猶人也[3]。躬行君子,則吾未之有得。」

【注釋】

  [1]葉(shè)公:姓沈,名諸梁,字子高,楚國的賢大夫。他的封邑在葉城,故稱葉公。[2]奚:何,為什麼。[3]莫:推測之詞,大概。

譯文

  葉公向子路打聽孔子是個什麼樣的人,子路不答。孔子(對子路)說:「你為什麼不這樣說:他這個人,發奮用功,連吃飯都忘了,快樂得把一切憂慮都忘了,連自己快要老了都不知道,如此而已。」

  孔子說:「我不是生來就有知識的人,而是愛好古代的東西,勤奮敏捷地去求得知識的人。」

  孔子說:「有這樣一種人,可能他什麼都不懂卻在那裡憑空創造,我卻沒有這樣做過。多聽,選擇其中好的來學習;多看,然後記在心裡,這是次一等的智慧。」

  孔子說:「就書本知識來說,大約我和別人差不多,做一個身體力行的君子,那我還沒有做到。」

  聖人的智慧

  這四章是孔子對自己的一個評價。孔子說我這個人,發奮努力起來,就會忘記了吃飯;高興起來,會忘記了憂愁;好像連衰老來了也不知道一樣。孔子認為自己不是天才,只是因為喜歡古代文化,勤奮敏捷地求知罷了。對待學問嚴肅認真是孔子一貫的立場,他說我不是那種不懂卻敢妄做的人,我總是想多聽一些,多見一些,努力地充實自己。也許在文化方面,我和別人差不多吧。但要說做到一個身體力行的君子,我還差得很遠。

  孔子的「自我鑑定」既如實道出了自己的心聲,又表達了真誠的謙遜態度。每個人都會對自己有個大致的評價,因為就大多數人來說,世間最了解我們的,還是自己。準確地給自己一個定位,是我們做很多事的前提。縱觀古往今來的成功者,他們身上有許多別人沒有的素質,但其中重要一點是他們知道自己能做什麼,不能做什麼。揚長避短,把有限的精力和時間集中到自己最擅長的東西上,將會產生巨大的能量和效應。這就是凸透鏡原理。當焦點聚集所有光線時,紙片被點着了。找到焦點,是我們每個人要做的事情。記住蘇格拉底那句偉大的話:「認識你自己!」

原文

  子曰:「甚矣吾衰矣,久矣吾不復夢見周公[1]。」

  子曰:「天生德於予,桓魋其如予何[2]!」

  子曰:「仁遠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

【注釋】

  [1]周公:姓姬,名旦。周文王之子,周武王之弟。武王滅商不久即去世,姬旦輔佐周成王平定了管蔡兩國的叛亂,為西周立下大功。其始封地在周,故稱周公。後來,成王分封以建諸侯,周公封地在魯,為魯國的始祖。周公制禮作樂,為西周制度文明的開創者。孔子以周公繼任者自居,旨在恢復西周的制度和文明。[2]桓魋:宋國的司馬。本姓向,名魋。因其為宋桓公的後代,故以祖先的諡號為姓,又叫桓魋。孔子周遊列國,經過宋國,桓魋得知出兵阻攔。孔子當時正在大樹下和弟子演習周禮,桓魋欲砍樹加害,孔子於是說了以上的話。

譯文

  孔子說:「我衰老得很厲害了,我好久沒有夢見周公了。」

  孔子說:「上天把德賦予了我,桓魋能把我怎麼樣?」

  孔子說:「仁難道離我們很遠嗎?只要我想達到仁,仁就來了。」

  聖人的智慧

  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孔子遭到的痛苦和挫折更甚於常人。孔子晚年深深感到自己的理想不能實現了,日漸衰老的肌體已經無法完成繼承周公的使命了。一種英雄末路壯志難酬的悲涼折磨和噬齧着孔子的心。在外週遊也不如意,蠻橫的桓魋居然要砍樹加害孔子,足見他的影響對列國當權者的震懾。孔子是個勇敢而堅定的人,在危難之中,他以自己有上天賦予的偉大使命來鼓勵弟子,相信桓魋對自己毫無辦法。後來,果然平安無事。孔子認為「仁」是可以追求的,關鍵是你要有顆「求仁」的心。

  家家都有本難念的經,不管是聖人還是凡夫俗子。生活就是包裹着酸甜苦辣的棒棒糖,什麼滋味都有。但品咂到最後,只有一種滋味,叫「無奈」。人生短短几十年,卻有太多的無奈。喜歡的女友,離你而去;唾手可得的升遷,給了別人;無數的痛苦和挫折接踵而至……怎麼面對?晚年的孔子似乎也無可奈何,只能苦笑着對自己再說一次「順其自然」,其實那是多麼地蒼白無力!是的,很多時候我們的確無可奈何,那我們就臉上依然掛着微笑,真的順其自然吧。

原文

  子曰:「二三子以我為隱乎[1]?吾無隱乎爾。吾無行而不與二三子者,是丘也。」

  互鄉難與言[2]。童子見,門人惑。子曰:「與其進也,不與其退也,唯何甚?人潔己以進,與其潔也,不保其往也[3]。」

【注釋】

  [1]二三子:指孔子稱呼自己的弟子。[2]互鄉:地名。與:贊同,讚許,肯定。[3]保:守。引申為追究。

譯文

  孔子說:「學生們,你們以為我對你們有什麼隱瞞的嗎?我是絲毫沒有隱瞞的。我沒有什麼事不是和你們一起乾的。我孔丘就是這樣的人。」

  很難與互鄉那個地方的人談話,但互鄉的一個童子卻受到了孔子的接見,學生們都感到迷惑不解。孔子說:「我是肯定他的進步,不是肯定他的倒退。何必做得太過分呢?人家改正了錯誤以求進步,我們肯定他改正錯誤,不要死抓住他的過去不放。」

  聖人的智慧

  這兩章反映了孔子的教育和待人方式。對於跟隨的弟子們,孔子認為自己的一言一行盡在學生們的眼中,而沒有絲毫的隱瞞。互鄉人是不太好打交道的,孔子卻接見了一個年輕人,弟子們都感到很意外。孔子解釋說,我們應該不留成見地對待人,既然他要進步,我們為什麼不鼓勵他呢?孔子有教無類的思想無不浸滲在其中了。

  治學的目的在於達到仁之境界,而仁之表現之一是「博施於民」,故治學沒有必要遮遮掩掩,沒有必要不可告人,而應堂堂正正。當然這裡的治學指的是過程,對於屬於保密性的研究技術和成果,因為關係單位的發展命運,或者關係國家的利益,或者是關係個人的着作權、專利權等等,應該秘而不宣。正直才能無畏,無畏才能挑戰,挑戰才有可能成功;正直才能無愧於他人,也才能得到他人的支持,實現資源共享;正直才能心無雜念,才能用心專一,不為名利所左右,才能不達目的誓不罷休。縱觀孔子的一生,正直無私,陽貨不僅不敢把孔子怎麼樣,相反還想得到孔子的支持,也就是說壞人也喜歡正直的人;正是他的正直,才敢於指責「三桓」的僭越行為,才敢「墮三都」;正是他的正直,雖然很多別有用心的諸侯國大夫欲加害於他,但都沒有得逞,總會得到別人包括諸侯國君的保護;也正是他的正直,他才敢於周遊列國宣傳他的主張,欲力挽狂瀾等等。

原文

  子曰:「聖人,吾不得而見矣!得見君子者,斯可矣[1]。」子曰:「善人,吾不得而見之矣!得見有恆者,斯可矣。亡而為有[2],虛而為盈[3],約而為泰[4],難乎有恆矣。」

  子曰:「若聖與仁,則吾豈敢!抑為之不厭[5],誨人不倦,則可謂云爾已矣[6]。」公西華曰:「正唯弟子不能學也。」

【注釋】

  [1]斯:就,則。[2]亡:通「無」。[3]盈:豐滿,充實。[4]約:窮困。泰:寬裕,豪華,奢侈。[5]抑:轉折語氣詞。然則,抑或,或許。[6]云爾:這樣,如此。

譯文

  孔子說:「聖人我是不可能看到了,能看到君子,這就可以了。」孔子又說:「善人我不可能看到了,能見到始終如一(保持好的品德)的人,這也就可以了。沒有卻裝作有,空虛卻裝作充實,窮困卻裝作富足,這樣的人是難於有恆心(保持好的品德)的。」

  孔子說:「如果說到聖與仁,那我怎麼敢當!不過(向聖與仁的方向)努力而不感厭煩地做,教誨別人也從不感覺疲倦,就是如此這般罷了。」公西華說:「這正是我們學不到的。」

  聖人的智慧

  在孔子心目中的「聖人」和「仁人」是具有極高地位的,他從不輕易許人,自己更是謙不敢當。孔子以為能做到「君子」和「有恆者」就很不錯了,因為這個世界裝模作樣的人太多,要一直堅守某種品德已經非常不容易了。孔子只承認自己「學不厭」、「教不倦」,謙遜之情溢於言表。正因為老師的謙虛,弟子對老師更恭敬了。  孔子一生都是以「仁」和「聖」為自己追求的目標,但又從不以此自許。正所謂「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孔子以自己的言行實踐了「仁」和「聖」的追求。今天,我們許多人事情還沒幹,先把口號喊得震天響。最後往往是沒幹多久,就悄無聲息地從人們的視線中溜走了。宋人王安石講「虛聲實行」,他的意思是做事前需要造點勢,以便引起大家的關注,開始做了一定要踏踏實實地干。也許是新法宣傳得太虛了,實際做得不太夠了,結果名噪一時的王安石變法很快失敗了。我們今天虛的東西實在太多,學學孔聖人吧,多做點實的![1]

孔子

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魯國陬邑(今山東曲阜)人,祖籍宋國(今河南),中國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學派創始人。孔子開創私人講學之風,倡導仁義禮智信。有弟子三千,其中賢人七十二。曾帶領部分弟子周遊列國十三年,晚年修訂六經(《詩》《書》《禮》《樂》《易》《春秋》)。去世後,其弟子及再傳弟子把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語錄和思想記錄下來,整理編成《論語》。該書被奉為儒家經典。[2]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