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論語《玖·子罕篇》上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論語

《論語》以一個人物,即孔子為中心描繪各種人物形象,這在中國古代典籍中是個首創。這些人物來自十分廣泛的社會階層,包括執政者、貴族、各種等級的官吏、軍隊首領、學者、隱士等。書中寫得最多的是同孔子關係最密切的弟子。

玖 子罕篇

  《子罕》是《論語》的第九篇,它一共包括30章。本篇的主要內容是孔子提倡禮制,勉勵弟子們好學不倦,以及記述孔子生平贊同和反對的事情。

原文

  子罕言利,與命與仁[1]。   

【注釋】

  [1]罕:少。與:贊同。

譯文

  孔子很少談到利益,卻贊成天命和仁德。

  聖人的智慧

  本篇第一章談到了孔子思想的一個重要傾向:孔子不肯多談如何牟利、獲利,而喜歡涉及自然天命和道德仁義之類的事情。在前幾篇里孔子一再說「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富而可求也,雖執鞭之士,吾亦為之。如不可求,從吾所好」。在孔子眼中,榮華富貴似乎與自己無關,他說:「君子無終食間違仁,造次必於是,顛沛必於是。」對於以求仁為目的的孔子來說,忍飢挨餓貧困交加的日子是很正常的。天命和仁義,孔子則談得較多。據統計,《論語》中用「命」字21次,有天命含義的10次;用「仁」字109次,有仁德含義的105次。孔子的喜好取捨,可謂盡在其中矣。

原文

  達巷黨人曰[1]:「大哉孔子!博學而無所成名。」子聞之,謂門弟子曰:「吾何執[2]?執御乎?執射乎?吾執御矣。」

  太宰問於子貢曰[3]:「夫子聖者與?何其多能也?」

  子貢對曰:「固天縱之將聖[4],又多能也。」子聞之曰:「太宰知我乎?吾少也賤,故多能鄙事[5]。君子多乎哉?不多也。」

  牢曰[6]:「子云:『吾不試[7],故藝。』」

【注釋】

  [1]達巷黨人:達巷,地名。達巷那個地方的人。黨,古代地方組織,五百人為一黨。[2]執:專做,專門做某事。[3]太宰:周代掌管國君宮廷事務的官吏。[4]縱:讓,使,聽任,不加限量。[5]鄙事:指低賤的事。[6]牢:其人已不可考,有人說其為孔子弟子。[7]試:用。這裡引申指做官。

譯文

  達巷這個地方有人說:「孔子真偉大啊!他學問淵博,因而不能以某一方面的專長來稱讚他。」孔子聽說了,對他的學生說:「我要專長於哪個方面呢?駕車呢?還是射箭呢?我還是駕車吧。」

  太宰問子貢說:「孔夫子是位聖人吧?為什麼這樣多才多藝呢?」子貢說:「這本是上天讓他成為聖人,而且使他多才多藝。」孔子聽到後說:「太宰怎麼會了解我呢?我因為少年時地位低賤,所以會許多卑賤的技藝。君子會有這麼多的技藝嗎?不會多的。」

  子牢說:「孔子說過,『我(年輕時)沒有去做官,所以會許多技藝』。」

  聖人的智慧

  孔子年少喪父,生活很艱苦。十分懂事而又早慧的聖人在青年時代就學會了很多生產和生活的技能。他趕過車、放過羊、當過司儀,涉及生產生活的諸多方面。而當時的貴族士大夫從小走的都是讀書當官這條路,面對多才多藝的孔子,他們既驚訝又欽佩。鮑照着名的詩歌《擬行路難》里說「自古聖賢盡貧賤」,可謂言不虛發。孔子本人似乎並不太願意回憶這段辛酸的經歷,他認為君子是不屑做這些事的。樊遲問夫子如何耕田種地的時候,他委婉地批評了樊遲,認為那與仁德禮儀沒有關係。

  孔子能成為聖人,與他從小貧苦的經歷有着莫大的關係。孔子經歷豐富,體驗到了人間生活的方方面面。這樣,他對人生和社會就有了高人一籌的認識。經歷對每個人來說都是寶貴的財富。人生有時不在於得到了什麼,而在於你經歷了什麼。它證明你曾經真誠地生活過。有句廣告說得好:「人生的旅途不在於到達目的地,而在于欣賞沿途的風景。」不必太在意你經歷的順逆得失,認真去過好每一天,享受這一切,因為這是上天給你的恩賜。生命對每個人都只有一次,好好把握吧。

原文

  子曰:「麻冕[1],禮也;今也純,儉[2]。吾從眾。拜下[3],禮也;今拜乎上,泰也[4]。雖違眾,吾從下。」

  子見齊衰者[5],冕衣裳者與瞽者[6],見之,雖少,必作[7];過之,必趨[8]。

【注釋】

  [1]麻冕:用麻布製成的禮帽。純:黑色的絲綢。儉:節儉,儉省。[3]拜下:依照古禮,臣見君王,先在堂下跪拜;君王回應以後,再到堂上再拜一次。[4]泰:輕慢,驕奢。[5]齊衰(zī cuī):古代用麻布做的喪服。[6]冕衣裳者:總指穿着禮服官服的人。瞽(gǔ):雙目失明,盲人。[7]作:站起身來。表示同情和敬意。[8]趨:邁小步快走,也表敬意。

譯文

  孔子說:「用麻布製成的禮帽,符合於禮的規定。現在大家都用黑絲綢製作,這樣比過去節省了,我贊成大家的做法。(臣見國君)首先要在堂下跪拜,這也是符合於禮的。現在大家都到堂上跪拜,這是驕縱的表現。雖然與大家的做法不一樣,我還是主張先在堂下拜。」

  孔子遇見穿喪服的人、當官的人和盲人時,雖然他們年輕,也一定要站起來,從他們面前經過時,一定要快步走過。

  聖人的智慧

  孔子主張「克己復禮」,他要求自己的行為都要合乎古禮規範。針對禮崩樂壞的現實,孔子用自己的行動力矯時俗的輕浮。拜見君王,古禮都是在堂下拜,而現今都是在堂上拜。孔子選擇更能區分君臣關係的堂下拜。然而,時俗禮儀若有它自身優點的地方,孔子也願意認真採納。禮帽過去是用麻線通過非常煩瑣的步驟製作出來的,而現在的禮帽用黑色絲綢很方便就做出來了,既省時又節省了費用。孔子很高興地接受了。孔子看見了服喪的人、穿禮服的官員和盲人,總是小心翼翼十分恭敬。這也說明孔子是一個尚禮的君子。

  孔子與流俗的關係實際是很有意思的。他一方面抗拒着時俗,試圖保留傳統中精華的東西;另一方面他也關注着當下,對時俗中勝於往昔的東西也予以吸收。用我們今天的話說,一方面是發揚傳統,另一方面是與時俱進。[1]

孔子

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魯國陬邑(今山東曲阜)人,祖籍宋國(今河南),中國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學派創始人。孔子開創私人講學之風,倡導仁義禮智信。有弟子三千,其中賢人七十二。曾帶領部分弟子周遊列國十三年,晚年修訂六經(《詩》《書》《禮》《樂》《易》《春秋》)。去世後,其弟子及再傳弟子把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語錄和思想記錄下來,整理編成《論語》。該書被奉為儒家經典。[2]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