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論語《玖·子罕篇》中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論語

《論語》以一個人物,即孔子為中心描繪各種人物形象,這在中國古代典籍中是個首創。這些人物來自十分廣泛的社會階層,包括執政者、貴族、各種等級的官吏、軍隊首領、學者、隱士等。書中寫得最多的是同孔子關係最密切的弟子。

玖 子罕篇

  《子罕》是《論語》的第九篇,它一共包括30章。本篇的主要內容是孔子提倡禮制,勉勵弟子們好學不倦,以及記述孔子生平贊同和反對的事情。

原文

  子畏於匡[1],曰:「文王既沒,文不在茲乎[2]?天之將喪斯文也,後死者不得與於斯文也[3];天之未喪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

  子曰:「鳳鳥不至,河不出圖[4],吾已矣夫!」

  子疾病,子路使門人為臣[5]。病間,曰:「久矣哉,由之行詐也!無臣而為有臣。吾誰欺?欺天乎?且予與其死於臣之手也,無寧死於二三子之手乎?且予縱不得大葬[6],予死於道路乎?」

【注釋】

  [1]畏:受到威脅,被拘禁。匡,地名。[2]茲:這,此。這裡指孔子自己。[3]後死者:孔子自稱。與:參與,掌握。[4]鳳鳥:古代傳說的一種神鳥。圖:河圖,在上古伏羲的時代,黃河中的龍馬馱着「八卦圖」出現。[5]臣:是指家臣。[6]大葬:按大夫的規格安葬。

譯文

  孔子被匡地的人們所圍困時,他說:「周文王死了以後,周代的禮樂文化不都體現在我的身上嗎?上天如果想要消滅這種文化,那我就不可能掌握這種文化了;上天如果不消滅這種文化,那麼匡人又能把我怎麼樣呢?」

  孔子說:「鳳鳥不來了,黃河中也不出現八卦圖了。我這一生也就完了吧!」

  孔子患了重病,子路派了門徒去做孔子的家臣(負責料理後事)。後來,孔子的病好了一些,他說:「仲由很久以來就幹這種弄虛作假的事情。我明明沒有家臣,卻偏偏要裝作有家臣,我騙誰呢?我騙上天吧?與其在家臣的侍候下死去,我寧可在你們這些學生的侍候下死去,這樣不是更好嗎?而且即使我不能以大夫之禮來安葬,難道就會被丟在路邊沒人埋嗎?」

  聖人的智慧

  孔子對文化有種超乎時人的自覺,他知道自己肩上的使命和責任。即便是被匡人包圍拘禁,他也沒有喪失信心。然而殘酷的現實卻讓孔子一次次失望了。孔子感慨地說:「鳳鳥還不到來,河圖還不出現,我這一生快要完了,看不到了!」孔子病重,子路派門人做家臣為孔子料理後事。孔子稍有好轉,批評了子路這種欺人的行為:「我死之後,即使不能以大夫之禮安葬,也不會死在道路上啊!」

  人生有很多滋味,其中有一種叫「無奈」。孔子到晚年,他心中的志向還沒有衰竭,可是在這樣一個亂世里根本沒有實現的可能。理想和現實之間的巨大反差折磨着孔子。他經常夢見周公,還不時以文王、堯、舜這些偉大的聖王來勉勵自己,可是衰老和死亡還是無可避免地到來了。理想無法實現了!我們都可能會面臨這樣的處境,人生的滋味品嘗到最後可能就是無奈。我們無法左右的事情太多,能做的事情又是如此之少。看到孔子晚年的蒼涼,除了獻上我們深深的景仰,另外不得不再囑咐自己一句:一切隨緣。

原文

  子絕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1]。

  子曰:「主忠信。毋友不如己者,過則毋憚改。」

  子曰:「智者不惑,仁者不憂,勇者不懼[2]。」

【注釋】

  [1]意:推測,猜想。必:必定,絕對化。固:固執,拘泥。我:自以為是,唯我獨尊。[2]智、仁、勇:是孔子推崇的三種美德。

譯文

  孔子杜絕了四種弊病:沒有主觀猜疑,不絕對肯定,沒有固執己見之舉,不唯我獨尊。

  孔子說:「一切要以忠信為本,不要結交不如自己的朋友,有錯誤不要怕改正。」

  孔子說:「聰明人不會迷惑,有仁德的人不會憂愁,勇敢的人不會畏懼。」

  聖人的智慧

  過於主觀常常會導致我們看待周圍事物的時候出現偏差。孔子反對依靠猜測、反對絕對化、反對固執拘泥、反對自以為是。在孔子看來要保持一個清醒出眾的頭腦,不克服這些缺點是不行的。人的真正強大在於他的心靈,孔子對此也非常重視。有智慧的人不會有困惑;有仁德的人沒有憂慮;勇敢的人無所畏懼。仁、智、勇是儒家最推崇的三種美德,而要擁有它們,除了增強自己的內心力量,提高自身的道德修養外別無他途。

  人是怎麼成長的?怎麼塑造的?其實每個人都是活在他自己內心想法中的。而內心中的力量是支撐他走向成功的核心動力。所以,自信和信念就顯得非常重要。美國着名的思想家、文學家愛默生說:「自信是成功的第一要訣。」人生的征途有時就像是茫茫黑夜、漫無邊際的海洋,而信念就是永不熄滅的明燈。如果把心靈比喻成鏡子,那麼外界的苦厄和遭遇就是鏡中的影像,他們雖然變化萬千,但是不會影響到明鏡本身。而對心中明鏡,我們一定要勤於拂拭,讓它纖塵不染永葆青春。

原文

  子曰:「吾有知乎哉?無知也。有鄙夫問於我,空空如也。我叩其兩端而竭焉[1]。」

  子曰:「出則事公卿,入則事父兄,喪事不敢不勉,不為酒困,何有於我哉?」

【注釋】

  [1]鄙夫:這鄉間的田夫。叩:詢問。兩端:兩頭。指事情的正反、始終、本末等兩個方面。竭:完全、窮盡。

譯文

  孔子說:「我有知識嗎?其實沒有知識。有一個鄉下人問我,我對他談的問題本來一點也不知道。我只是從問題的兩端去問,這樣就可以把此問題全部搞清楚了。」

  孔子說:「在外侍奉公卿,在家孝敬父兄,有喪事不敢不盡力去辦,不被酒所困,這些事對我來說有什麼困難呢?」

  聖人的智慧

  孔子是個既很謙虛有時也頗有點自負的人。他先說自己沒有什麼智慧和知識,就是一個鄉下人來問我,我也覺得腦子裡空空的沒有什麼知識。然而話鋒一轉,說自己只是稍稍問了問題的正反兩面,馬上就有了答案。看,聰明而又自負的聖人!孔子又說,出門能輔佐公卿做事,在家能伺候父親兄弟,遇到喪事非常認真地做好,喝酒盡興而不酗酒,這些對他來說有什麼困難呢?

  孔子在這裡竟然把「不為酒困」作為自己一個突出的優點,我們可以想象當時的酗酒之風了。比孔子稍早一些的楚國名將子反酷愛飲酒。在晉楚鄢陵大戰的前夜,下屬獻上美酒,子反開懷暢飲,醉得不省人事。晉軍在夜色的掩護下忽然進攻,楚王急召子反商量對策,看到子反大醉,長嘆一聲:「天敗楚國!」只能下令迅速撤軍。晉軍乘勢追擊,大獲全勝。子反回國後,備受譴責,無奈只能自殺謝罪。歷史上諸如此類的事還有不少,我們應該引以為戒。此外,飲酒過度可能導致的疾病更是讓人擔心。李白、陶淵明才華蓋世,可是子孫都是平庸之輩,晚年陶淵明有所覺悟:乃是自己飲酒太過所致。因此,儘管今天飲酒已成為一種風尚和文化,我們還是應該提倡適度、適量、文明飲酒。[1]

孔子

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魯國陬邑(今山東曲阜)人,祖籍宋國(今河南),中國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學派創始人。孔子開創私人講學之風,倡導仁義禮智信。有弟子三千,其中賢人七十二。曾帶領部分弟子周遊列國十三年,晚年修訂六經(《詩》《書》《禮》《樂》《易》《春秋》)。去世後,其弟子及再傳弟子把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語錄和思想記錄下來,整理編成《論語》。該書被奉為儒家經典。[2]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