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論語《肆·里仁篇》上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論語

《論語》以一個人物,即孔子為中心描繪各種人物形象,這在中國古代典籍中是個首創。這些人物來自十分廣泛的社會階層,包括執政者、貴族、各種等級的官吏、軍隊首領、學者、隱士等。書中寫得最多的是同孔子關係最密切的弟子。

肆 里仁篇

  本篇共有26章,是《論語》的第四篇。孔子仍然是圍繞着「仁」、「德」和「孝」的主題有所議論。值得注意的是,本篇孔子和弟子的對話極少,只有一章是和曾子的對答,其餘幾乎都是夫子自道。

原文

  子曰:「里仁為美。擇不處仁,焉得知[1]?」

  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處約[2],不可以長處樂。仁者安仁,知者利仁[3]。」

  子曰:「為仁者能好人,能惡人。」

【注釋】

  [1]里:鄰里。周代制度,五家為鄰,五鄰為里。這裡名詞動用,居住。仁:有仁德的人。文中的意思是說:與有仁德的人居住在一起,為鄰里。處:居住。[2]約:窮困。[3]知:通「智」。智慧,聰明。

譯文

  孔子說:「跟有仁德的人住在一起,才是好的。如果你選擇的住處不是跟有仁德的人在一起,怎麼能說你是明智的呢?」

  孔子說:「沒有仁德的人不能長久地處在貧困中,也不能長久地處在安樂中。仁人是安於仁道的,有智慧的人則是知道仁對自己有利才去行仁的。」

  孔子說:「只有那些有仁德的人,才能愛人和恨人。」

  聖人的智慧

  「仁」是孔子認同的最高道德境界。而「仁」滲透在人的飲食起居各個角落。要做到「仁」,必須從生活的各個細節入手。孔子特別強調了幾點:第一,要和道德高尚的人為鄰,以便受其陶冶煦育。其二,仁者可以在困苦的環境中自得其樂,在順境中也不會忘乎所以。其三,仁者才有正確的是非觀念,能公正地分清好和壞。個人的修養說起來似乎是個很空洞無聊的話題,可是落實到生活的瑣事上,它仍然是十分具體和有趣的。我們今天最重的一個概念就是「圈子」,生活有個小圈子,工作也有個圈子,我們存在於各個圈子之中。可以說你所處圈子的大小和優劣就代表着你這個人能耐和水平的高低。所以你能不選擇和你交往的人嗎?人的心態很重要,明確自己要做的事,把世俗的得失困厄看淡一點,在自己的追求中尋找快樂。是非的判定也常常困擾着我們,英明者如諸葛孔明也有痛失街亭的敗筆,我們唯一的辦法就是:三思而後行。

原文

  子曰:「苟志於仁矣,無惡也[1]。」

  子曰:「富與貴,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處也。貧與賤,是人之所惡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惡乎成名?君子無終食之間違仁,造次必於是,顛沛必於是[2]。」

  子曰:「我未見好仁者,惡不仁者。好仁者,無以尚之;惡不仁者,其為仁矣,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有能一日用其力於仁矣乎?我未見力不足者。蓋有之矣,我未之見也[3]。」

【注釋】

  [1]苟:如果,假如。[2]處:享有,據有。去:逃避。造次:倉促,緊迫。顛沛:本意為跌倒。這裡指困頓流離。必於是:一定是這樣。終食:吃完一頓飯。[3]蓋:發語詞。

譯文

  孔子說:「如果立志於仁,就不會做壞事了。」

  孔子說:「富裕和顯貴是人人都想要得到的,但不用正當的方法得到它,就不會去享受的;貧窮與低賤是人人都厭惡的,但不用正當的方法去擺脫它,就不會擺脫的。君子如果離開了仁德,又怎麼能叫君子呢?君子是沒有一頓飯的時間背離仁德的,就是在最緊迫的時刻也必須按照仁德辦事,就是在顛沛流離的時候,也一定會按仁德去辦事的。」

  孔子說:「我沒有見過愛好仁德的人,也沒有見過厭惡不仁的人。愛好仁德的人,是再好不過的了;厭惡不仁的人,他行仁德,只是不讓不仁德的人影響自己。有誰能一天就把自己的力量用在實行仁德上的嗎?我還沒有看見力量不夠的。這種人可能還是有的,但我沒見過。」

原文

  子曰:「人之過也,各於其黨[1]。觀過,斯知仁矣。」

  子曰:「朝聞道,夕死可矣。」

  子曰:「士志於道[2],而恥惡衣惡食者,未足與議也。」

【注釋】

  [1]黨:這裡指意氣相投的人,同類的人。[2]士:讀書人,低層的貴族和官員。

譯文

  孔子說:「人們的錯誤,總是與他周圍的人所犯錯誤性質是一樣的。所以,考察一個人所犯的錯誤,就可以知道他有沒有仁德了。」

  孔子說:「早晨得知了真理,就是當天晚上死去也心甘。」

  孔子說:「讀書人有志於(學習和實行聖人的)道理,但又以自己吃穿得不好為恥辱,對這種人,是不值得與他談論道的。」

  聖人的智慧

  孔子告訴我們:追求真理不在生命的長短,而在於是否真正明白了道理。如果你早上得道,就是晚上要離世,也不會留下什麼遺憾。同樣,對有追求有抱負的人來說,他所在意的一定不是外在的衣食,而是更高遠更有價值的東西。整天和別人比吃比穿的俗人,真是不值得和他們打交道的。另外,孔子提醒我們,黨同伐異也是危險的,不能僅僅局限在一個小圈子裡邊。每個人對生活都有自己的一套理念,孔子的理想生活是什麼呢?這三章里,孔子告訴我們要做精神上的貴族。走在現代都市的大街上,琳琅滿目的商品讓我們流連忘返。層出不窮的高科技產品讓生活的品質空前提高。我們在這個無比強大的物質世界的壓迫下,常常感到自己的無力和卑微。內心的脆弱和精神的枯竭是現代人的通病。讓我們聆聽聖人的教誨,捧起那久違了的經典,重新強大我們的精神吧![1]

孔子

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魯國陬邑(今山東曲阜)人,祖籍宋國(今河南),中國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學派創始人。孔子開創私人講學之風,倡導仁義禮智信。有弟子三千,其中賢人七十二。曾帶領部分弟子周遊列國十三年,晚年修訂六經(《詩》《書》《禮》《樂》《易》《春秋》)。去世後,其弟子及再傳弟子把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語錄和思想記錄下來,整理編成《論語》。該書被奉為儒家經典。[2]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