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論語《見其過而內自訟·論語》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論語

《論語》以一個人物,即孔子為中心描繪各種人物形象,這在中國古代典籍中是個首創。這些人物來自十分廣泛的社會階層,包括執政者、貴族、各種等級的官吏、軍隊首領、學者、隱士等。書中寫得最多的是同孔子關係最密切的弟子。

原文

[五·二十七] 子曰:「已矣乎!吾未見能見其過而內自訟者也。」

鑑賞

「已矣乎」表示沒有希望了,反映了孔子極度失望的心情。「自訟」是自責的意思。孔子特別重視內省的修身方法,提倡「躬自厚而薄責於人」(《衛靈公》),希望人們有了過失以後能夠認真地檢查自身,但是他發現這樣的人實在太少了,以至於對能否看到這樣的人也不抱任何希望了。

孔子這句話是基於他對人性的弱點和人類的通病的深刻觀察而提出的。一個人與他人發生矛盾和糾紛以後,由於自我中心主義作怪,一般總是立即責怪、埋怨別人,甚或怨恨別人。即使犯了過錯以後,也多文過飾非,歸因於外界的客觀原因,或歸罪別人,就是不肯責備自己。這是許多人思想不能成熟、人格產生種種缺陷、事業得不到發展,甚至在人生路途中迷失方向的一個重要的主觀原因。

「能見其過」四字表明孔子這句話首先要人們能夠看到自己的過錯,這是最起碼的要求。有些人犯了過錯以後羞於承認,以為承認自己的錯誤是很不光彩的,所以往往強詞奪理,千方百計為自己辯解,竭力加以掩飾;有的則「以攻為守」,用攻擊別人的做法來為自己開脫。實際上這正是邪惡在進攻自己健康的心靈。邪惡常常不是明火執仗地進攻自己,「總是想法子來偷襲,總是戴着某種詭辯的面具,還時常披着某種道德的外衣」(盧梭《懺悔錄》)。被人揭下面具,露出丟人的真面目是一種失敗,但是自己揭下面具卻是一種勝利。因為犯錯誤是難免的,世上從來不犯過失的人是沒有的。美國首任總統華盛頓說得好:「犯錯誤是自然之事,改正錯誤卻是光榮之事。」(轉引自博勒《四十任美國總統軼事趣聞》)承認並改正錯誤表明戰勝了自我,「勝人者力,自勝者強」(《老子》第三十三章),所以法國著名作家拉羅什福科說:「承認錯誤往往比不犯錯誤要偉大。」(《回憶錄》)一個人的錯誤有時要比他的優點更能給人以啟迪。所以應當時常警覺過錯,反省自己,這就能使心靈健康剛強。

孔子這句名言中特別值得體味的是「自訟」兩字,在他看來,產生了錯誤以後不應當只是在外部壓力之下被動地、勉強地、輕描淡寫地自我檢查一番,而是要按照自己良心的需要,主動地痛下決心,以嚴厲的態度審問自己,以犀利的批判之刀鋒解剖自己。「訟」是打官司,以嚴正的態度、充滿義憤地揭露罪惡,司法者在起訴犯人時,對其罪行務求不遺漏一項,件件落實;對其犯法行為的危害和惡果加以充分揭露,態度嚴峻,言辭尖銳,惟恐人們對犯人及其罪行輕易放過。孔子希望人們用這樣的態度來檢查自己的錯誤。這種「自訟」不是故意跟自己過不去,而是為了使靈魂獲得新生。強烈的內疚顯示了一個人的生命力,它能使其精神從昏昏欲睡中清醒過來。良心的覺醒就是靈魂的偉大。當然這樣做精神上是會痛苦的,但是「極度的痛苦才是精神的最後解放者,唯有此種痛苦,才強迫我們大徹大悟」(尼采《顯赫的知識·序》)。正如法國作家羅曼·羅蘭所寫:「痛苦這把犁刀一方面劃破了你的心,一方面掘出了生命的新的水源。」(《約翰·克利斯朵夫》)孔子提倡的「自訟」的意義正在於此。[1]

孔子

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魯國陬邑(今山東曲阜)人,祖籍宋國(今河南),中國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學派創始人。孔子開創私人講學之風,倡導仁義禮智信。有弟子三千,其中賢人七十二。曾帶領部分弟子周遊列國十三年,晚年修訂六經(《詩》《書》《禮》《樂》《易》《春秋》)。去世後,其弟子及再傳弟子把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語錄和思想記錄下來,整理編成《論語》。該書被奉為儒家經典。[2]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