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論語《貳·為政篇》中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論語

《論語》以一個人物,即孔子為中心描繪各種人物形象,這在中國古代典籍中是個首創。這些人物來自十分廣泛的社會階層,包括執政者、貴族、各種等級的官吏、軍隊首領、學者、隱士等。書中寫得最多的是同孔子關係最密切的弟子。

貳 為政篇

  《為政》是《論語》的第二篇,它一共包括24章。本篇主要圍繞着「為政」、「君子」、「為學」等問題展開了討論。孔門十分重視「政事」,孔子也說:「學而優則仕。」可見,古人把《為政》列為第二篇也是大有深意的。

原文

  子游問孝[1]。子曰:「今之孝者,是謂能養。至於犬馬,皆能有養。不敬,何以別乎?」

【注釋】

  [1]子游:姓言,名偃,字子游。吳國人。比孔子小45歲。

譯文

  子游問什麼是孝。孔子說:「現在所謂的孝,只要能夠贍養父母就是了。至於那些能夠養得起狗和馬的人,如果不恭敬地贍養父母,那和養狗馬有什麼區別?」

  聖人的智慧

  現在中國,每個人都明白一個道理:贍養父母是子女應盡的義務。但是並不是所有人都能明白其中的含義。贍養不是簡簡單單地讓父母吃飽穿暖,而是在贍養的過程中始終要保持一顆尊敬之心,時刻銘記父母對自己的養育之恩。孔子說贍養最後落在了一個「敬」字上,是要求這種贍養發自內心,而不需要表面敷衍。話說回來,中國的父母是很偉大的,子女在贍養父母的過程中,父母並不會要求一日三餐都山珍海味,父母首先考慮的是子女是否吃飽了穿暖了,而往往忽視自己。體會到父母的這份愛心,子女在贍養父母的時候就會多一分尊敬之心。說實在的,父母對於子女從來沒有特別高的要求,如果我們連贍養的義務都盡不到,那可真是禽獸不如了。

原文

  子夏問孝。子曰:「色難[1]。有事,弟子服其勞;有酒食,先生饌[2],曾是以為孝乎?」

【注釋】

  [1]色:臉色。指和顏悅色。[2]饌(zhuàn):吃喝。

譯文

  子夏問什麼是孝。孔子說:「最不容易的是對父母和顏悅色。僅僅有了事情,子女替父母去做,有了酒飯,先讓父母品嘗,難道竟把這當做孝嗎?」

  聖人的智慧

  孝是孔子學說中最為重要的倫理道德概念。孝其實反映出了子女對養育自己的父母親情的一種回饋,也是人類這個物種得以繁衍生息的精神基礎。《論語》連續四章都是談孝,孔子告訴孟懿子和樊遲:對待父母應該始終守之以禮,做到不違背禮法。對孟武伯,孔子指出作為孝子,一定不能讓父母為自己過度操心。子游問孝,夫子告訴他:人之為孝在於敬。敬是子女發自內心深處對父母深深尊敬的情感。和動物的自然本能行為有着本質的區別。具體到行動上,孔子認為子女孝的態度很重要,要竭力做到和顏悅色地侍奉父母。

原文

  子曰:「吾與回言終日[1],不違,如愚。退而省其私[2],亦足以發,回也不愚。」

【注釋】

  [1]回:姓顏,名回,字子淵,又稱顏淵。魯國人。是孔門弟子中天分最高的、孔子最喜歡的弟子。顏回小孔子30歲。[2]省(xǐng):思量考察。

譯文

  孔子說:「我整天給顏回講學,他從來不提出疑問,好像很愚笨。但他退回去後自己思索,也能夠發揮得很好,顏回並不是愚笨的。」

  聖人的智慧

  顏回是孔子最優秀的弟子,可是他總是在和老師的談話中顯得特別謙遜,認真地聽,沒有異議。下來以後,對老師的言論卻有所領悟和闡發。孔子認為顏回既尊重老師,又善於學習,是真正的大智若愚。顏回在這裡給我們的最大啟發就是「低調」。與鋒芒畢露的子貢、忠勇激烈的子路比起來,顏淵總顯得那麼不溫不火,似乎是個被遺忘在某個角落的隱者。然而,顏回的道德學問卻是孔門中最高的。這一切,都是他低調努力、刻苦自修的結果。國學大師王國維說得好:「做學問有大志者未必會有大成就,反倒是那些默默努力的人會取得意想不到的成果。」其實,王國維本身就是個頗低調,甚至有點自卑的人。正是這樣的人,在20世紀的國學領域中取得了最大的成就。低調一點,會讓自己的心態更加平穩,也會減少和別人相處中的許多麻煩。何樂而不為呢?

原文

  子曰:「視其所以[1],觀其所由[2],察其所安。人焉廋哉[3]?人焉廋哉?」

【注釋】

  [1]以:根據,原因,言行的動機。[2]由:經由,走的道路。指為達到目的而採取的方法。[3]廋(sōu):隱藏,隱瞞。

譯文

  孔子說:「看一個人的所作所為,觀察他做事情的本末終始,了解他的心靈寄託。這個人還能怎樣隱藏呢?這個人還能怎樣隱藏呢?」

  聖人的智慧

  知人者智,了解別人是古人智慧的重要方面。在先秦的古籍中,有不少這方面的內容。孟子也說:「聽其言也,觀其眸子,人焉廋哉?」眼睛是心靈的窗戶,言是心聲。孟子就是通過聽其心聲,直視心靈的窗戶來觀察人的。孔子的思維則更為縝密。他關注人言行的動機,考察他所採取的方法,了解他安心去做的是什麼事情。經過這樣一番調查,別人怎麼能欺騙他呢?

  我們生活在這樣一個熙熙攘攘、人聲鼎沸的世界,避免和別人打交道是不可能的事情了。怎樣了解別人?如何保護自己?我們的確有必要從古人那裡來汲取智慧。人是複雜的,古人常說「厚貌深情」。很多人都是用忠厚的外貌來掩蓋自己內心的真實感情。所謂畫虎難畫骨,知面不知心。孔子告訴我們,人的言行總會有一致的地方,人的行為和動機無法割離。仔細分析一下他人的動機、方式以及他的喜好,就基本可以把握這個人了。鄧小平說得好:「朋友要交,心裡要有數。」做到這些,我們就是心中有數了。

原文

  子曰:「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

譯文

  孔子說:「在複習舊知識的同時,能夠有新體會、新發現,就可以做老師了。」

  聖人的智慧

  「溫故而知新」,這是一個彌久而常新的道理,孔子的時代是那樣,在現在依然意義非凡。總結過去,發現新知,只是中國人的傳統。對於個人來說,時代要求我們必須時刻更新自己,在知識上要有所創新,在工作中要有所創新,在事業中要有所創新。那麼,創新的基礎是什麼呢?孔子一語道破玄機——「溫故」。過去不管是成功的還是失敗的,只要你回過頭去看,你都會發現新的東西。這個過程不僅僅是一個複習舊知的過程,不僅僅是知識的簡單累加,而是對自我重新認識的過程,是一種體驗、一種薰陶、一種品味,是一個升華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既增加了對舊知的認識,又能夠發現並獲取新知。試想一下,故地重遊,自然有許多感慨,但是山川變遷,你又會發現許多你以前從來沒有發現的東西,會獲得一種全新的感受;故友重逢,感慨了別離後的欣喜悲歡之後,或有許多意外的發現。諸如此類,溫故的含義在一個人的生活中無處不有,光輝的未來依舊根植於曾經幾度忽略的過去。

原文

  子曰:「君子不器。」

譯文

  孔子說:「君子不能像器具,那樣只有一種用途,而應該博學多能。」

  聖人的智慧

  美國着名哲學家赫伯特·芬格萊特說:「孔子思想的主旨不是『個體的發現』,或者說不是個體終極重要性的發現。純粹的個體是華而不實的、可以鍛造以及脆弱易碎的,當一個個體在人生的禮儀活動中發揮作用時,該個體就被轉化成為一個輝煌燦爛和神聖的禮器。」看到這段話,我們不能不承認赫伯特·芬格萊特對孔子的「君子不器」進行過深刻的探索,在某一層面上,他抓住了孔子的思想,純粹的個體在人生的禮儀活動中的確會充當一個角色,其輝煌燦爛的時刻真是如同一個「輝煌燦爛的和神聖的禮器」。然而這並不是孔子所說的全部,這句話還有另外一層意思,那就是人不是機器,在現實社會中個體的存在不僅僅是社會機器的單一構件,而是要讓自己的潛在才能、個性得到全面發展和實現。然而在現代社會,人——尤其是個體的人完完全全地被職業化了,已經演變成了「君子必器」,否則在這個社會中似乎難以生存。所以,在現代社會,個體需要的就是打破這種「君子必器」的模式,謀求自我潛在才能和個性的發展,只有這樣,作為個體的人才能既不會成為「輝煌燦爛和神聖的禮器」,又不會在這個社會中迷失自我。

原文

  子貢問君子。子曰:「先行其言而後從之。」

譯文

  子貢問什麼是君子。孔子說:「先實踐所說的,然後再說。」

  聖人的智慧

  孔子眼中的君子是一個地地道道的實踐家,而不是一個誇誇其談的空頭理論家。「先行其言而後從之」是一味良藥,醫治的是只說不做、誇誇其談的病。從孔子自己來說,對自己的要求首先是實踐,先從自己做起,而後再去教導別人。言行一致是孔子對自己的要求,也是對學生的要求。在現代社會,空頭理論家依然大有人在,對別人進行各種各樣的要求約束,而自己只說不練,拉大旗扯虎皮,極盡舌辯之能事,信口雌黃,其行為是不足取的。因此,先進行實踐,然後再說,這才是做人做事的根本。說出來而不做,就好比流逝之水、離弦之箭,一去而不復返了。

原文

  子曰:「君子周而不比[1],小人比而不周[2]。」

【注釋】

  [1]君子:古代有學問有道德的人,人格高尚的人,或是出身貴族、有官職地位的人。周:同周圍的人關係融洽,合群。比(bì):本義是並列,挨着。這是指為私人利益而結黨營私。[2]小人:人格卑劣、不正派的人。

譯文

  孔子說:「君子與人合群而不結黨,小人結黨而不合群。」

  聖人的智慧

  君子是中國古代士大夫所追求的現實中的理想人格。孔子對君子的內涵作了許多闡述,以上的三章就是從三個方面說明如何做君子。作為君子,他不能是個只有專才的技工,而是具有政事、文學、德行、言語等多方面修養的複合型人才。其次,君子要行重於言。做好了再說,不空發牢騷。君子還要處理好和周圍人的關係,讓大家感到很舒服,願意接納你,但是不為自己的利益去營私結黨。在人群中彰顯你的人格魅力,去影響周圍的人向善。

  君子在古往今來的社會中都是鳳毛麟角的「珍稀物種」。在中國古代社會裡,他們就代表着良知和道德。要做到君子的確是相當地困難,但我們不能放棄這種努力。孔子「知其不可為而為之」的為理想不懈奮鬥的精神,陶淵明「不為五斗米折腰」的氣節,杜甫「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的憂國憂民的感情,都是君子內涵的一個方面。今天,我們怎麼做君子呢?首先,得做個堂堂正正、頂天立地的人。然後,得提高自己各方面的修養,保持一顆永遠向善的心。

原文

  子曰:「學而不思則罔[1],思而不學則殆[2]。」

【注釋】

  [1]罔(wǎng):通「惘」。迷惑,昏而無得。[2]殆(dài):疑惑。

譯文

  孔子說:「只學習而不思考問題,就會迷惑而無所得;只一味地進行思考而不學習,就會缺乏信心。」

  聖人的智慧

  西方哲學家康德說過:「感性無知性則盲,知性無感性則空。」東西兩位哲人殊途同歸,東海西海,此心相同,此理相同,這一道理到現在依然不過時。思維在人學習知識乃至於知識的創新過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一個人從接受知識到運用知識的過程,實際是一個記與識、學與思的過程。學是思的基礎,思是學的深化,只學不思,所學知識無法變為「己有」。只有學而思之,才能將所學知識融會貫通,舉一反三。現在正是知識爆炸的時代,知識的領域在不到一個世紀的時間內,不知擴大了多少倍。「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面對浩瀚的知識海洋,只靠死學是不可能達到知識彼岸的。在學習中有思考,在思考中提出獨立的見解,培養自己的獨立思考能力和創新能力,才能適應時代的要求。在學習中獨立思考,是學者大師們成功的經驗,是人類進步的源泉。

原文

  子曰:「攻乎異端[1],斯害也已。」

【注釋】

  [1]攻:攻擊。異端:不同的學說、主張。

譯文

  孔子說:「攻擊其他的學說,這種做法是有害的。」

  聖人的智慧

  這一章眾說紛紜,莫衷一是。攻,可解作攻擊,《詩經》上有「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攻也有治的意思。異端,有異端邪說之意;也可解作另一端,事物的另一方面。「已」字也有兩解,可以解作停止;也可以當做助詞,這些解釋合起來,就太麻煩了。這樣麻煩,就要先正本清源,用《論語》用語之例來判斷。《論語》有:小子鳴鼓而攻之;攻其惡,勿攻人之惡。都不訓治而訓為攻,所以應當解為攻擊。用「已」字的有:末之也已,可謂仁之方也已。所以應當是助詞。孔子的時代,中國還沒有佛教,楊墨之說的出現也得等段時間。孔子又不太可能排擠道家,所以異端解成異端邪說就不對勁了,解成諸子百家之說就差不多。後面有子夏說:「雖小道,必有可觀者焉,致遠恐泥,是以君子不為也。」諸子百家之說,就可以說是小道,君子止於不為而已。如果黨同伐異攻擊起來,必然是非蜂起,這就成了世道人心之害了。而夫子之量,是海納百川,無所不容。所以這一章的意思是:攻擊其他的學說,這就會造成禍害。

原文

  子曰:「由[1],誨女[2],知之乎?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3]。」

【注釋】

  [1]由:姓仲,名由,字子路,又字季路。魯國人。長期追隨孔子,是孔子最喜歡的弟子之。[2]誨(huì):教育,誘導。[3]知:最後的一個「知」字是明智、聰明的意思。

譯文

  孔子說:「由,我教導你的話,明白了嗎?知道的就是知道的,不知道就是不知道,這才是明智的。」

  聖人的智慧

  此章孔子主要談到了學習的方法和態度。在學習的方法上,他主張溫故知新。首先,要把學過的知識鞏固好了,再去學習新的東西。宋代大學問家朱熹也說:「舊學商量加邃密,新知培養轉深沉。」這其實也是對溫故知新的深層闡釋。孔子要求學生把學習和思考有機結合起來,不能偏廢。在學習態度上,孔夫子認為求知必須有個認真的態度,所以他對子路諄諄教導:一定不要不懂裝懂,要踏實誠懇。學問的世界眾說紛紜,會使人迷失方向,因此不能隨便聽信異端邪說。

  孔子是大教育家,他的許多教育思想對我們今天的人來說,彌足珍貴。孔子非常重視學習的基礎,他主張要經常溫習。不把學過的東西吃透,即使學了新知識也只能是一知半解。在我們這個時代外行冒充內行的南郭先生實在是太多了,我們真的需要重溫一下孔子對子路的話。因為我們實在誰也欺騙不了,所能瞞過的僅僅是自己的良心。有時說出「不知道」三個字並不意味着丟人,而它所代表的是一種誠實和謙遜的態度。即使真的不知道,聖人還有另外一句話:「知恥近乎勇。」[1]

孔子

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魯國陬邑(今山東曲阜)人,祖籍宋國(今河南),中國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學派創始人。孔子開創私人講學之風,倡導仁義禮智信。有弟子三千,其中賢人七十二。曾帶領部分弟子周遊列國十三年,晚年修訂六經(《詩》《書》《禮》《樂》《易》《春秋》)。去世後,其弟子及再傳弟子把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語錄和思想記錄下來,整理編成《論語》。該書被奉為儒家經典。[2]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