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道不同,不相為謀·論語》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論語
《論語》以一個人物,即孔子為中心描繪各種人物形象,這在中國古代典籍中是個首創。這些人物來自十分廣泛的社會階層,包括執政者、貴族、各種等級的官吏、軍隊首領、學者、隱士等。書中寫得最多的是同孔子關係最密切的弟子。
原文
[十五·四十] 子曰:「道不同,不相為謀。」
鑑賞
所謂「道不同」,是指信仰不同,理想不同,志向不同;「道不同,不相為謀」就是保持獨立的人格,走自己的人生道路。
孔子這句箴言可能首先是主張對統治者應當採取的態度,這是孔子所代表的士,即知識分子階層所面對的一個重大問題。在古代社會,君主或權臣掌握着臣下的生死予奪之大權: 獲得他們的歡心,就可以受到重用,得到榮華富貴,能夠榮宗耀祖;違背了他們的意志,冒犯了他們的威嚴,就會受到無情的壓制,甚至殘酷的打擊。在這種制度下,臣下對長上一味阿諛奉承,以博得統治者的賞識為能事,諂媚逢迎,無所不用其極。由此會把政治原則、倫理道德和自己的人格尊嚴完全棄而不顧。孔子對這種風氣極其反感,他在《季氏》第四章中對這類「便辟」、「善柔」、「便佞」之人表達了他的厭惡和鄙夷。
春秋時代諸侯國的當政者大多驕奢淫逸,昏聵無能,又兇殘貪鄙,孔子從心底里看不起他們。他曾經應弟子子貢的要求評價當時上層社會四類人的品質,他把執政者貶為最低下的等次,輕蔑地稱他們為「斗筲之人」,即卑賤之人,說他們「何足算也」,就是說他們算得了什麼呢!(見《子路》)對於這種人控制下的官位,孔子視為敝屣,因為「道不同,不相為謀」。孔子對於無道君主一貫採取不合作的態度,所以他提出:「天下有道則見,無道則隱。邦有道,貧且賤焉,恥也;邦無道,富且貴焉,恥也。」(《泰伯》)孔子自己正是這樣做的。他曾在魯國朝廷內任職,但是當他看到魯國統治者接受齊國贈送的幾十名美女,沉迷於歌舞,不理朝政,認定他們只知享樂,毫無進取之心,感到不值得為之效力,毅然離開故國,開始了漫長的周遊列國的歷程。此後每到一國,一旦發現統治者不足與之共謀,就毫不猶豫地離去,另外尋找能實行自己理想的地方。孔子的思想和行為顯示了知識分子的崇高的氣節。
「道不同,不相為謀」也是交友之道的基本原則。世間總是會有一些眾人仰慕的人,他們或是有錢,或是有權,或是有才,世人為了各種各樣的目的,千方百計與之結交,以同他們認識為榮幸。這種顯達之人,如若是正人君子,那麼有機會與之接近,自然是件好事。但是,如果發現這種人心術不正,志趣粗鄙,人格卑下,行事奸險,則應當對其保持警惕,或與之決裂,而不能被其身上的耀眼光芒所迷惑。不然很可能受其所害,或受其連累。
即使對於一般的朋友,友誼也應以志同道合為基礎。如果發現朋友人生的方向不正,追求的目標低下,也應好意相勸,如若反覆勸告不聽,也應當與之保持距離。即使是小時密友,患難之交,然而時過境遷,社會地位發生變化,思想感情、人生價值取向都有了根本的改變,那麼人們也不能為過去的友情所束縛,被舊友錯誤的傾向所支配,仍然需要遵循孔子「道不同,不相為謀」的原則。
這樣做難免被人譏為清高,然而君子處世應當顯示出脫俗的超逸之風,只要清高不會變成孤高、孤傲、孤僻和孤行就可以了。對此孔子有許多精闢的表述,他說「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子路》),又說「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為政》),又說「君子矜而不爭,群而不黨」(《衛靈公》)。這些絕妙好辭表明在一般情況下君子是不會孤立的,但是在人生的某些境遇中可能會產生孤獨的感覺,然而這種孤獨是與醜惡的分離,是超越平庸和流俗。有時為了掙脫歪風的控制和時尚的束縛,為了追求美好的精神價值和卓越的人格,人們不得不付出感受孤獨的代價。[1]
孔子
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魯國陬邑(今山東曲阜)人,祖籍宋國(今河南),中國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學派創始人。孔子開創私人講學之風,倡導仁義禮智信。有弟子三千,其中賢人七十二。曾帶領部分弟子周遊列國十三年,晚年修訂六經(《詩》《書》《禮》《樂》《易》《春秋》)。去世後,其弟子及再傳弟子把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語錄和思想記錄下來,整理編成《論語》。該書被奉為儒家經典。[2]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