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十章 孔子及其弟子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論語十章這篇文章內容關於學習、道德修養、為人處事的一般原則,是孔子教育思想中最有價值的部分。
原文
孔子及其弟子〔先秦〕
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學而》)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學而》)
子曰:「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為政》)
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為政》)
子曰:「由,誨女知之乎!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為政》)
子曰:「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里仁》)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仁以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後已,不亦遠乎?」(《泰伯》)
子曰:「歲寒,然後知松柏之後凋也。」(《子罕》)
子貢問曰:「有一言而可以終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於人。」(《衛靈公》)
譯文
孔子說:「學習並且按時地去複習,不也很快樂嗎?有志同道合的人從遠方來,不也很高興嗎?別人不了解我但我不生氣,不也是道德上有修養的人嗎?」
曾子說:「我每天多次地反省自己:替別人辦事是不是盡心盡力呢 ?跟朋友交往是不是真誠,誠實呢? 老師傳授的知識是否複習過了呢?」
孔子說:「複習學過的知識,可從中獲得新的見解與體會,憑藉這點就可以當老師了。」
孔子說:「只學習卻不思考,就會感到迷茫而無所適從,只是思考而不學習,就會疑惑而無所得。」
孔子說:「仲由啊,讓為師教導你對待知與不知的態度吧!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這才是聰明的。」
孔子說:「看見有才能的人(德才兼備的人)就向他學習,希望能向他看齊;看見不賢的人,就反省自己有沒有和他一樣的缺點,有要改正。」
孔子說:「幾個人在一起行走,其中必定有可作為我的老師的人,要選擇他們的長處 來學習,如果看到他們的缺點要反省自己有沒有像他們一樣的缺點,若有,要一起加以改正。」
曾子說:「有抱負的人不可以不志向遠大,意志堅強,因為他肩負着重大的使命(或責任),路途又很遙遠。把實現『仁』的理想看作自己的使命,不也很重大嗎?直到死才停止,這不也是很遙遠嗎?」
孔子說:「直到每年中最寒冷的季節,才知道松柏(bǎi)是最後落葉的。」深刻含義:人們要經受得住時間的考驗,也以松柏為喻,談人應當具備堅毅的品格!
子貢問道:「有沒有可以終身奉行的一個字呢?」孔子說:「那大概就是『恕』字吧!自己不喜歡的事物,不要強行加於別人身上。」
「樂」的解釋
不亦樂乎的「樂」不應該讀yuè,而應該讀lè。
因為這個成語最早出自《論語》第一篇第一章:「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朱熹的注釋是:說,同悅;樂,音洛。《論語 雍也》中還有一句孔子的話:「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朱熹注釋也是:好,去聲;樂,音洛。按今天的讀音,「洛」字音luò。但在古代,作為快樂的「樂」和「洛」都屬於入聲「十一藥」韻部(見《平水韻》),可見「洛」、「樂」的韻母一樣,加上聲母都是l,當然完全是同音字了。這在南方人是比較容易理解的,因為南方方言保留更多的古音,例如在福建的方言裡,「洛」和「樂
簡析
這篇文章內容關於學習、道德修養、為人處事的一般原則,是孔子教育思想中最有價值的部分。其一方面論述了學習應該有謙虛好學的態度和勤學好問、實事求是的精神;另一方面明晰了溫故知新、學思結合、學以致用的學習方法;同時,文中還闡明了思想道德修養的問題,教育人為人處事的原則和培養人的美好品格。此文對後世的教育理論影響極大,具有深遠意義。[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