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詩歌邊塞與榆林(上)(凌代瓊)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詩歌邊塞與榆林(上)
圖片來自免費素材網

《詩歌邊塞與榆林(上)》中國當代作家凌代瓊寫的散文。

作品欣賞

詩歌邊塞與榆林(上)

榆林歷史悠久,文化源遠流長,是歷史上「北阻河套、南屏烏延、東控山西、西扼甘寧」的兵家必爭之地。說起這個地處邊關又遠在陝北的榆林,我雖然人處江南,可就是隔着萬水千山,還是能從歷史浩卷的褶皺迴響中,能聽到馬蹄聲碎,能感到邊關要塞上的烽火。不需尋覓,只要人站在那詩文的鎮北台上,就能眼看「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的景象。那些隨雁陣、隨烽煙而飄來的歷史廝殺聲與鼓角聲,就震撼着我的心靈。血、淚與生命寫就的榆林詩章,像一幅幅描繪多姿多彩榆林歷史風貌和社會生活的全景畫卷,先聲奪人的講述着不為人知的榆林。

少時讀王昌齡的詩: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征人未還。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背時,不僅僅是搖頭晃腦,還透出幻覺,身騎汗血大馬,置身邊關,與將士們征戰沙場。不識邊關為何物的我,也想在征戰中建立戰功,指認匈奴,直搗黃龍府。邊關詩的血性與詩光,點燃着我的激情,燃燒着年少的心。

再後來,讀到李白的「大漢無中策,匈奴犯渭橋。五原秋草綠,胡馬一何驕。」的詩,心中就生出苦楚之味。都說米脂的婆姨綏德的漢,怎麼日月就被浸泡成這個樣子。那個詩里的榆林,雖然還心旌搖盪,但從馬蹄的聲韻里,已感到唐代五原(今陝西定邊)一帶邊塞戰事給人們生活帶來多少欲說不能的東西。往後再讀陳陶的詩;「誓掃匈奴不顧身,五千貂錦喪胡塵。可憐無定河邊骨,猶是春閨夢裡人。」就不知道詩的意境哪裡去了?那無定河邊的春閨與安寧哪裡去了?詩歌中戰火割據的榆林,讀得我很是茫然。再眼讀寇準的《塞上》詩,「春風千里動,榆塞雪方休。晚角數聲起,交河冰未流。征人臨迥磧,歸雁別滄洲。我欲思投筆,期封定遠侯。」隔千年的戰火,再現了當時的榆林。可讀詩的我兩眼模糊了,也看不清歷史的真面目。只是從詩里聽到詩外的許多東西。

讀詩,再順着歷史的紋理,從溝壑縱橫,丘陵峁梁交錯的陝北地理的書頁打開,詩意與筆墨創作的詩篇,才打開了心結。唐開元九年(721)七月王晙、張說在夏州(今靖邊縣)大破康待賓後,九月當張說旋師歸朝,唐玄宗得捷報即寫下這首感懷詩《旋師喜捷》:邊服胡塵起,長安漢將飛。龍蛇開陣法,貔虎振軍威。詐虜腦塗地,征夫血染衣。今朝書奏入,明日凱歌歸。讀得讓人好不開心。詩里的榆林,得到了安寧。這才露出了閱讀的笑容來。

詩,將一個遠在邊關的榆林,金戈鐵馬,強弓勁弩,民族鬥爭和民族融合的前沿的榆林,從九曲黃河的文化底色中被呈現出來。詩人們追尋與發現目光,投向榆林,詩人們將人生境遇與歷史事件融合在一起,文字參與到無數可歌可泣民族大融合的劇目之中,使榆林成為邊塞詩的重鎮。也使一直尚武輕文的榆林,走進了唐詩宋詞之中,也以驚鴻的文字,構建了榆林文化最璀璨的部分。

再後來,我就欣賞詩詞了,如讀范仲淹的《漁家傲·麟州秋詞》「塞下秋來風景異, 衡陽雁去無留意。四面邊聲連角起,千嶂里, 長煙落日孤城閉。濁酒一杯家萬里,燕然未勒歸無計。羌管悠悠霜滿地,人不寐,將軍白髮征夫淚」。讀蘇軾的《聞捷》「聞說官軍取乞誾,將軍旗鼓捷如神。故知無定河邊柳,得共中原雪絮春。」還有象溫庭筠的《邊笳曲》「朔管迎秋動,雕陰雁來早。上郡隱黃雲,天山吹白草。嘶馬渡寒磧,朝陽照霜堡。江南戍客心,門外芙蓉老。」等等詩篇,都是鑑賞心態了。

不論鑑賞還是心讀,說榆林詩就不能不說陶翰《經殺子谷》的詩:「扶蘇秦帝子,舉代稱其賢。百萬猶在握,可爭天下權。束身就一劍,壯志皆棄捐。塞下有遺蹟,千齡人共傳。疏蕪盡荒草,寂歷空寒煙。到此盡垂淚,非我獨潸然。」(陶翰,開元十八年(730)進士,官至禮部員外郎。詩中所詠「殺子谷」,在今綏德縣城附近。)扶蘇為秦始皇長子,素有賢名。《詩經》中有《山有扶蘇》篇,其中「扶蘇」一詞意指香草佳木枝葉茂盛,秦始皇以此為長子取名,可見他對長子的喜愛。然而,扶蘇由於反對焚書坑儒,觸怒了父皇,被貶往上郡(今綏德)監督大將軍蒙恬的軍隊,修築長城。秦始皇三十七年冬,始皇巡行天下,行至沙丘時不幸病逝,臨終前,曾囑召扶蘇至咸陽主持喪事並繼承帝位。但中車府令趙高和丞相李斯等人與秦始皇的小兒子胡亥合謀篡改始皇帝的遺詔,立胡亥為太子,即皇帝位。同時另書賜蒙恬和扶蘇死,並「數以罪」。胡亥的使者奉書到上郡,扶蘇打開詔書知必死無疑,遂準備自殺,大將蒙恬起疑心,力勸扶蘇不要輕生,「請復請,復請而後死,未暮也。」但扶蘇為人寬厚仁義,不願背禮,說:「父而賜子死,尚安復請!」旋即自殺於上郡望月台,後葬於今綏德縣老城區疏屬山頂。《經殺子谷》應為作者親臨其地的一首懷古之作,屬五言古詩。前六句追憶扶蘇賢而不遇,大兵在握,束身自刎的悲劇,後六句描寫殺子谷荒草寒煙的淒涼景象,抒發了作者潸然淚下的悲傷之情。顯然,作者不只是為扶蘇冤死而下淚,也是為歷史上諸多懷才不遇、遭禍蒙冤的賢良之士而悲泣。

[1]

作者簡介

凌代瓊,女,曾用筆名:嫩江洪波。曾工人、服裝設計、編輯記者。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