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詩經烈祖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嗟嗟烈祖!① 啊啊,光榮的烈祖! 有秩斯祜。② 賜給我們莫大的幸福。 申錫無疆, 一再賞賜子孫幸福無疆, 及爾斯所。

原文

嗟嗟烈祖!①   啊啊,光榮的烈祖!

有秩斯祜。②   賜給我們莫大的幸福。

申錫無疆,    一再賞賜子孫幸福無疆,

及爾斯所。③   遍及您廣大的領域。

既載清酤,④   已經備好獻享的清酒,

賚我思成。⑤   祈求賜給我們大福。

亦有和羹,    又有美味調和的湯羹,

既戒既平。    五味齊備而且已經完成。

鬷假無言,⑥   進言禱告,默默無聲,

時靡有爭。    一致肅敬,沒有喧爭。

綏我眉壽,⑦   賜給我們長眉大壽,

黃耇無疆。⑧   老人長壽無止境。

約軝錯衡,⑨   紅皮的車轂,飾金的車衡,

八鸞鶬鶬。⑩   貴賓光臨,四馬八鈴響聲鏘鏘。

以假以享,    於是祝禱,於是獻享,

我受命溥將。   我們受的天命廣大久長。

自天降康,    上天賜給我們安康,

豐年穰穰。    五穀豐登,豐盛穰穰。

來假來饗,(11)  迎來神靈歆享祭品,

降福无疆。    赐给我们洪福无疆。 
       
顾予烝尝,(12)  烈祖顾念我们歆享烝尝, 
       

湯孫之將!    湯王子孫虔誠地奉祀獻享!

①烈祖: 見《那》注。②有、斯: 皆為語助詞。秩: 大貌。祜 (hu) : 福。③爾: 您,指烈祖。斯: 之。④載: 盛,放置。凡酒在尊,牲在俎, 皆曰載。 ⑤賚(lai) : 賜予。思成: 見《那》注。⑥鬷(zong): 奏,禱告。鬷假,義同《那》詩「奏假」。⑦綏: 見《那》注。⑧黃耇 (gou): 老人之稱。黃,謂白髮落更生黃者也; 耇,謂老人面色不淨如垢也。⑨約:緾縛。軝(qi):車轂末端用革纏束作為裝飾的部分。《集傳》: 「約: 束。軝:轂也。以皮纏束兵車之轂而朱之也。」錯: 用金塗飾。衡: 車轅前端的橫木。⑩八鸞: 四馬八鈴(一馬二鈴) 。鸞,通「鑾」,結在馬銜上的鈴鐺。鶬鶬(qiang): 猶「鏘鏘」,金屬撞擊聲。此處指鈴聲。(11)假 (ge): 通「格」,到。(12)顧予烝嘗二句: 見《那》 注。

鑑賞

此詩與《那》詩相次,兩相比較,多有共同之處。如: 《那》雲:「奏鼓簡簡,衎我烈祖。湯孫奏假,綏我思成。」此篇雲: 「嗟嗟烈祖,有秩斯祜。」 「鬷假無言」,「賚我思成」。兩詩末皆雲: 「顧予烝嘗,湯孫之將! 」據此可以推知,兩詩同是「湯孫」祭祀「烈祖」即成湯之樂歌。所不同的是,《那》詩重在寫樂舞之盛,此篇則重在寫舉行典禮的情況,故多言及酒饌。然則一祭兩詩,何也? 《詩經原始》雲: 周制,大享先王,凡九獻。商制雖無考,要亦大略相同。每獻有樂則有歌,一獻降神,四五獻則酌醴薦熟,以及九獻祭畢。《詩》難悉載,且多殘闕。《那》詩專言聲,當一獻降神之曲; 此詩兼言酒饌,當是四五獻無疑。由此可知,同為一祭之樂而各有專用。此說可供參考。再從兩詩主旨看,均在頌祖祈福一事,而此篇言奉祭祈壽獲福的願望,比《那》詩多; 又同時提到助祭之事; 在章句上,均為一章二十二句,每句四言(《烈祖》僅有一句多一字) ;《烈祖》的排列又正在《那》篇之後,似可助成此說。

全詩可分成三個結構段: 首段四句,次段八句,三段八句。末二句為祝詞,與《那》詩同。首段寫托先祖洪福,以見奉祭之由。詩從疊字嘆詞入手,一嘆再嘆,乃溢美之言。繼之以直呼式的呼告修辭法,單刀直入,唱出被祭的對象「烈祖」,感情熱烈飽滿,形式活潑生動,呈現出生活實感,並能吸引聽者讀者的注意力,增強藝術效果。成湯賞賜給「湯孫」的幸福,「申錫」極言其次數之多,「無疆」極言其時間之長,「斯所」極言其範圍之廣,可謂大福。

頌揚先祖賜給大福的恩德,同時又祈求先祖永遠賜福,於是便出現了下面結構並列而內容交錯的兩段樂詞。前者言及酒饌,寫奉祭獲壽; 後者言及車馬,寫奉祭獲福。緊扣祭旨,又各有側重。寫祭之以酒饌,緊扣祭禮,行禮如儀。你看,備好了「清酤」,又獻上「和羹」;「和羹」講究味道,因而定要做到五味齊備,調和適口,才能算是「既戒既平」,可見供品的豐盛、講究。再看禱告情景: 各就各位,默默肅敬,沒有喧譁,心氣和平,真是繁文縟節,百禮俱備,從禮合節,渲染出熱烈嚴肅的氣氛。也只有在這種盛大而肅穆莊敬的禮儀之中,才能精誠所至,神明感動,使先祖歆享而賜下福祐,讓「湯孫」獲得長眉大壽,萬壽無疆! 接着寫貴賓前來助祭的情景,既顯出商朝的強盛,又藉以烘托出場面的熱烈。那助祭人乘坐的馬車,紅亮亮的車轂,金黃黃的車衡,多麼華麗高貴;四馬八鈴,小跑而來,發出有節奏的鏘鏘的響聲,多麼動聽。寫車馬的整飭在於寫助祭的貴賓,寫助祭的貴賓在於烘托主祭人的身份和迎神祭奠的場面。於是隆重的禮儀開始了,獻享啊,祝禱啊,上承天命得以安康,豐年穰穰; 並進而祈求先祖降下的福澤無疆! 這樣,兩段文字同是陳述奉祭祈福,卻寫得有主有次,前後交錯,各有側重,井然有序。讀後,兩千多年前,殷商後裔祭祀成湯的情景歷歷在目。作品形象地反映出了「湯孫」對奴隸主統治階級「烈祖」的歌功頌德,以及秉承天意的「天命」觀點。這祥的詩篇,雖系統治階級宣揚德威、粉飾太平的廟堂樂章,但無論在文學、史學、民俗學上,仍具有一定價值。

祭祀樂章的形式受祭祀內容的制約,加之產生的年代較早,因此詩的語言雖個別處也見生動形象,但總的看是質樸,甚至古拙。其中還使用了不少祭祀中的習慣用語,如「申錫」、「賚」、「鬷假」、「綏」、「無疆」、「享」、「饗」、「烝嘗」、「將」等等。這就遠不如《國風》、《小雅》的語言生動活潑,更富抒情韻味。但它卻使整個作品具有另一種藝術風格,就是古樸、莊重、典雅。其次,《商頌》講究用韻,語句音調鏗鏘,讀來琅琅上口,歷來也為文人所推崇。以此詩為例,下半篇就句句用韻,又均屬陽部韻,使音調更趨響亮。據《新序·節士篇》載,孔子弟子原憲「曳杖拖履,行歌 《商頌》而反,聲滿天地,如出金石。」後來評論的人,也多稱讚《商頌》為「黃鐘大呂之音」。這些,也不無借鏡之處。[1]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