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說一切有部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說一切有部

說一切有部,音譯為薩婆多部,(梵文:Sarvāstivāda、巴利語:Sabbatthivāda)部派佛教中的一部,簡稱為有部,別名說因部。 佛滅後三百年初,從承襲原始佛教的阿難系上座部分出雪山部及說一切有部,有部後傳化於罽賓(迦濕彌羅,Kāśmīra)。

名稱音義與考古實證

梵文:Sarvāstivāda,學者對它的字根來源尚有爭議,最被接受的說法中,將這個字分為三個部份:sarva(全部,一切,每一個),asti(存有、存在)與vada(說、理論),字面意思是一切存在的理論。 《雜阿含經》中,一切(Sarvā)指的是十二處。 《俱舍論》引用此段來說明,一切就是十二處,十二處就是一切,因此一切有(Sarvāsti)是指,一切法中唯有十二處是存有的。 說十二處有,這仍屬於除一說部和說出世部外的佛教部派共同的傳承。 說一切有部,最主要的獨特教義就是認為三世實有。 在呾叉始羅考古發現的古代銘文中,提到了說一切有部的名稱,年代約在西元前一世紀,顯示這個部派的名稱在此之前就已經形成。 在秣菟羅發現的獅子柱頭銘文中,內容記載布施土地與財物給說一切有部寺院及僧人,年代約在西元10年。 在獅子柱頭銘文中,也提到大眾部的名稱,記載這兩個部派在當地的競爭,也提到說一切有部的中心在今阿富汗賈拉拉巴德地區,即《大唐西域記》中的那揭羅曷國。 貴霜王朝的佉盧文銘文說,說一切有部的建立,在阿富汗、現巴基斯坦境內旁遮普西部地區和信德省地區。

歷史

印度時期 佛滅後約250年(137 B.C.),「重經不說論」的古阿難系僧團中,有迦旃延尼子受到優波離系分別說部提倡「新教義」之《舍利弗阿毘達磨》「論書」的影響,而寫出與傳統經說不合、揉雜《舍利弗阿毘曇》思想的《發智論》,改變阿難系僧團維護經說、律戒而不弘『阿毘達磨(論述)』的立場,造成重經的阿難系僧團,分裂為原重經的阿難系的雪山部,及重論的迦旃延尼子學眾的說一切有部。 說一切有部後來領攝了原阿難系僧團的化區──從「西印優禪尼以北」到「東印毘舍離的北部」,最北到「北印的罽賓(犍陀羅,後稱迦濕舍利弗阿毘達磨彌羅)」。 原阿難系「重經」學眾為了避迦旃延尼子的學眾,遂遷往雪山(北印犍陀羅一帶)轉稱為雪山部(巴Haimavata)。 此後,說一切有部傳誦的《相應阿含(雜阿含經)》,即從「第二次結集」時集成的內容、型式,經歷佛滅後116~250年間的維護古說階段,進入說一切有部再加以編纂為「具有自部論義」色彩的經說傳誦,包括增新、編修、纂集,以及融攝了其他部派的傳誦在內。 維續「經法」傳承的雪山部日漸衰微,於公元一世紀前後沉寂隱沒於世。 注釋與引用: 見公元前一世紀世友論師著,玄奘譯《異部宗輪論》: 「其上座部(古阿難系僧團)經爾所時,一味和合。三百年初,有少乖爭,分為兩部:一、說一切有部(梵Sarvāstivāda、巴Sabbatthivāda),亦名說因部(Hetuvādin又名Muruṇṭaka)。二、即本上座部,轉名雪山部(Haimavata)。」 「上座弟子(阿難系僧團),本弘經教,說因部(說一切有部)起,多弘對法(論藏)。 既閒義理,能伏上座部僧。 說因時遂大強,上座於斯乃弱。說因依舊住處,上座移入雪山,從所住處為名,稱雪山部。 若從遠所襲(承襲),以名上座部(阿難系僧團)。」 見隋朝吉藏著作的《三論玄義》 ︰ 「上座弟子(此指阿難系僧團,不是自稱上座部的分別說部)但弘經,以經為正。 律開遮不定;毗曇但釋經,或過本,或減本,故不正弘之,亦不棄捨二藏也。 而薩婆多部(即說一切有部),謂毘曇最勝,故偏弘之。 ……上座弟子見其棄本弘末,四過宣令,遣其改宗,遂守宗不改,而上座弟子移往雪山避之。」 見《三論玄義檢幽集》: 「迦旃延子等,棄本取末,所說與經不相符。……再三是正,皆執不回,因此分成異部」。

印度本土 說一切有部的學說根源於四大論師,即法救、妙音、覺天、世友。 其中以世友的說法,被認為是最正確而權威的。 在第二次結集之後根本上座部分化為以阿盤提國為中心的分別說部和以摩偷羅國為中心的「先上座部」,從戒律角度看這兩派都奉行上座部律藏,但在教理上對於「世與行體同異「和「過去未來體相實有與否」的問題有不同見解。赤銅鍱部《善見律毗婆沙》記載,阿育王時代第三次結集後,摩哂陀將分別說部傳播至斯里蘭卡島; 末田底迦(與迦濕彌羅國「五師付法」傳說的佛教傳入者同名)將「先上座部」傳至犍陀羅國(西漢至晉初時稱為罽賓)、迦濕彌羅國(南北朝時稱為罽賓),逐步推廣到西北印度。 先上座部傳承了《法蘊論》、《集異門論》、《施設論》三論,堅持只承認這些古傳論書者,後來被稱為舊阿毗達摩論者。 以跋蹉國(Vatsa)都城憍賞彌為中心的「先上座部」後來形成了犢子部。 佛滅後第三百年初(有說五百年中),迦旃延尼子尊者於恆河流域某地造《發智論》,整理並修改舊有阿毗達磨論的內容。 犍陀羅國或迦濕彌羅國的論師,修改了舊有三部論書,增編《五法論》(《五事論》)為《品類論》並撰寫了《界身論》。 提婆設摩尊者於憍賞彌以北的鞞索伽國編寫了《識身論》,此論先批判「分別論者」為「誹謗、違越、拒逆世尊所說契經」,再自稱「性空論者」而批判了「補特伽羅論者」,形成了部派之間不可調和的分歧。 這七部論成為說一切有部主要論書,其中尊奉《發智論》的新興派別成為主流,後世說一切有部以之為「身論」,其他六論為「足論」,現代學者稱這六論的現有版本都受到了《發智論》的影響。 在罽賓的一些先上座部成員,守持佛陀原始「經說」,不認可《發智論》,移居雪山,因住地而稱為雪山部。 在中印法難後西北印成為佛教中心,又經歷了西北印三惡王滅法,佛滅六百餘年後,說一切有部在貴霜帝國迦膩色伽一世時編寫《大毗婆沙論》而達到鼎盛,《大毗婆沙論》大量引述以大德法救、覺天、世友和妙音這四大論師為首的眾多論師的各種說法,並認定世友尊者的說法是最正確而權威的,後人更將一些重要著作歸為世友尊者或「世友菩薩」所作。 《大毗婆沙論》稱《發智論》批評了犢子部的宗義,並記載其宗派因為反對大天五事而從摩揭陀國遷至迦濕彌羅國,將《發智論》等同佛說的新阿毗達磨教派沿用「五師付法」傳說來暗示嫡傳正宗,並以教義自稱說一切有部。 在《大毗婆沙論》既將大德法救納入己宗又將其見解列為參考異說之後,秉持舊有觀點重視經教的譬喻師,反對《大毗婆沙論》而分化為經量部,經量部論著中曾引用過優波笈多尊者的《理目足論》。 罽賓滅法打擊了說一切有部。

漢傳佛教 說一切有部在南北朝時傳入中國。始於僧伽提婆(Samghadeva)與竺佛念,譯出《阿毗曇八犍度論》、《阿毗曇心論》及《鞞婆沙論》後,開始有僧侶學習說一切有部的論典,在當時極為興盛,被稱為毗曇宗,又稱因緣宗。 研習毗曇最著名的是梁代的慧集,弟子僧旻、法雲;與慧集同時,在北方講習毗曇的,以慧嵩、志念最著名。後被俱舍宗所吸收。

重要著作

論書 關於說一切有部阿毗達磨內容及作者的最早記載是龍樹《大智度論》: 「問曰。 《八犍度阿毗曇》《六分阿毗曇》等。 從何處出。 答曰。 佛在世時法無違錯。 佛滅度後初集法時亦如佛在。 後百年阿輸迦王。 作般闍於瑟大會。 諸大法師論議異故。 有別部名字。 從是以來展轉。 至姓迦旃延婆羅門道人。 智慧利根盡讀三藏內外經書。 欲解佛語故。 作《發智經八犍度》。 初品是世間第一法。 後諸弟子等。 為後人不能盡解八犍度故。 作《鞞婆娑》。 有人言。 《六分阿毗曇》中。 第三分八品之名《分別世處分》(此是樓炭經作六分中第三分)。 是目犍連作。 六分中初分八品。 四品是婆須蜜菩薩作。 四品是罽賓阿羅漢作。 餘五分諸論議師所作。 有人言。 佛在時舍利弗解佛語故。 作阿毗曇。 後犢子道人等讀誦。 乃至今名為《舍利弗阿毗曇》。 摩訶迦旃延佛在時。 解佛語作《蜫勒》(蜫勒秦言篋藏)。 乃至今行於南天竺。 皆是廣解佛語故。…… 為阿毗曇三種。一者阿毗曇身及義。 略說三十二萬言。 二者六分。 略說三十六萬言。 三者蜫勒。 略說三十二萬言。 蜫勒廣比諸事以類相從。 非阿毗曇。」

說一切有部的根本論書為兩組身義阿毗達磨:被稱為「身論」的《發智論》,其最重要的註解《大毗婆沙論》。 六分阿毗達磨:另外六部根本論書,相對於「身論」稱為「足論」,合稱《六足論》:《品類論》、《法蘊論》、《施設論》、《集異門論》、《界身論》和《識身論》。 重要的阿毗達磨論書還有:《甘露味論》、《心論》、《雜心論》。 另有秉承大德法救宗旨的《尊婆須蜜菩薩所集論》。 還有當《俱舍論》以經量部觀點對說毗婆沙論師有所評破後,作為反擊的《順正理論》和《顯宗論》。

律藏 《鼻奈耶》、《十誦律》,現存漢譯本。

學說

基本學說 阿毗達磨為立論依據,主張「法體恆有」,即把世間一切現象分為有為法和無為法兩類。 有為法是因緣和合的產物,有生(產生)、住(持續)、異(變化)、滅(毀滅)的「四相」。 有為法計四種:表現物質現象的,稱為色法;表現生理或精神現象的眼、耳、鼻、舌、身、意六識的,稱心法;各種心理作用稱心所法;心、色之外具有生滅的各種現象,稱心不相應法。 無為法指非因緣和合、無生滅變化的各種現象。 據此五法又細分為七十五種,統稱五位七十五法。 說一切有部在分析色法時,提出了極微(原子)的概念。 他們認為,極微有變化、生滅、質礙等特性。 所謂色就是質礙,質礙就是物有形質,占據一定的空間但又互為障礙。 許多極微的積聚,組成有質礙的物體。極微是不可分的實有微粒。 世界上的各種物質存在包括人都是由極微構成的。

理論 說一切有部中有的論師認為,極微雖為物質的最小微粒,但無長短方圓等形狀,也無東西南北上下之方位(方分),它不可分、不可見、不可聽聞、不可嗅、不可觸、不會變壞,沒有質礙,但由極微結合起來的集合體,則是有形狀和方位的。 但有一些論師反對這種說法,認為無形狀、無方分的極微不可能積聚成有形狀和有方分的集合體。 因此,他們認為,極微也是有形狀和方分的。 有部還進一步指出:極微有色、香、味、觸四種「分別」。 稱四塵。即眼根所見的是色塵,嗅覺於鼻的是香塵,味覺於舌的是味塵,膚覺於身的是觸塵。 這四塵因分別具有堅、濕、暖、動四大性質,故又叫做地、水、火、風「四大種」。 由於四大極微的性質和數量結合的不同,因而出現了世界萬物不同的性質和類別。 有部還主張「三世實有」、「法體恆有」,認為過去、未來和現在皆有其實體,而且論證諸法都各有其不變不改之自性,同時也有造果之原因。 原因出之,所以一切法既是實有,因也是實有的,因此又有說因部之名。 由於一切有部認為諸法都有其不變不改之自性或法體,因此只承認人無我而不主張法無我。 有部於因緣關係中提出了獨特的「六因說」,即能作因(某物生時,一切不對其發生阻礙作用的事物)、俱有因(互為因果。互相依仗的條件,如三杖相依而言)、同類因(前面的因與後面的果,屬於同一類的事物)、相應因(一個認識產生時,心與心所不能單獨而起,二者必須互相幫助,互為因果)、遍行因(遍於一切染污法而生起煩惱的原因,如邪見、疑等)、異熟因(能引起不同性質的結果的原因,因其同類,不同而熟)。 「六因說」是有部「三世實有說」的立論依據,即認為在三世中有着因果的必然聯繫,同時並發展了原始佛教的緣起觀。

影響

它在小乘部派中最極旺盛,說轉部(後稱經量部)即是從此派所分出。它對漢傳佛教及藏傳佛教也有深遠的影響。

典籍

有部基本理論典籍是公元前2~前1世紀時迦旃延子著的《阿毗曇八犍度論》。 前秦建元十九年(383)僧伽提婆與竺佛念譯出;後來,玄奘又在唐顯慶二至四年(657~659)重譯,並改名為《阿毗達摩發智論》,還有注釋《八犍度論》的《法蘊足論》、《集異門足論》、《施設足論》、《識身足論》、《界身足論》、《品類足論》,合稱「六足論」。 有部的三藏典籍在漢譯本中保存較多。 除論藏部分略如上述外, 經藏有《雜阿含經》和《中阿含經》; 律藏則有《十誦律》、《據本說一切有部毗奈耶》等28種,280卷。 糾正百度百科中說一切有部典籍中一個問題,在律藏中找不到據本說一切有部毗奈耶,能找到根本說一切有部毗奈耶,以永樂北藏,乾隆大藏經中的律藏為例子,注釋與引用,永樂北藏,小乘律,根本說一切有部毘奈耶(01-50卷),乾隆大藏經,小乘律,根本說一切有部毘奈耶五十卷,永樂北藏,乾隆大藏經的律藏中,明確的標出能找到根本說一切有部毗奈耶,這些都是用事實證明了。    [1]

參考文獻

  1. 說一切有部, 搜狗百科 - baike.sogou.com/v...- 2020-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