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讀書改變命運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讀書改變命運

來自 網絡 的圖片

《讀書改變命運》是一部詳盡刊載讀書改變命運的著作,對於全面、系統地了解和掌握讀書改變命運具有較大的參考價值。

基本內容

圖書名稱:讀書改變命運

作 者: 肖衛楊輝

出版時間: 2009-10-1

字 數: 200000

版 次: 1

頁 數: 245

印刷時間: 2009-10-1

開 本: 16開

印 次: 1

紙 張: 膠版紙

I S B N : 9787511300904

包 裝: 平裝

所屬分類: 圖書 >> 成功/勵志 >> 智商/智謀 >> 讀書方法/閱讀計劃

內容簡介

讀書決定一個人的修養和境界,關係一個民族的素質和力量,影響一個國家的前途和命運。一個不讀書的人、不讀書的民族。是沒有希望的。

讀書能夠影響一個人的人生,甚至徹底改變一個人的命運;讀書能夠激發和鞭策我們不斷地前進,從而獲得幸福的生活;讀書能夠照亮和指明我們前進的方向,使我們從此走上一條成功事業的道路。

讀書能帶來財富、改變命運,讀書能使人浪漫,讀書能使人享受人生,讀書可以使人的生命變得無限,可以使人獲得自由。任何一個人,要想挑戰命運,改變未來,你就必須要勤奮讀書。

本書是青少年必讀的一本勵志圖書,是培養青少年勤奮學習、努力讀書的最佳課外讀物.

序言

1.讀書是成功的基礎

2.讀書盛開着智慧之花

3.讀好書將來才能立好身

4.真正明白讀書的真諦

5.人人都是讀書的好材料

推薦

《讀書改變命運》的三大功效——告訴青少年讀書的真正目的,孩子讀書的方向,切實激發學生學習的潛能。任何一個人,要想挑戰命運,改變未來,你就必須要勤奮讀書。讀書改變命運,閱讀滋養心靈,在青少年時期養成良好的讀書習慣,對每個人來說都非常重要。

今天讀書不努力,明天努力找書讀,每一個家長、老師必須送給孩子的書。

讀書是最簡單、最好的改變人生的一種方法,沒有其它東西比讀書更有力量了。

文摘

第一章 未來的成功從今天的讀書開始

1.讀書是成功的基礎

讀書能夠影響一個人的人生,甚至徹底改變一個人的命運。讀書能夠激發和鞭策我們不斷地前進,從而獲得幸福的生活。讀書能夠照亮和指明我們前進的方向,使我們從此走上了一條成功事業的道路。讀書是最簡單、最好的改變人生的一種方法,沒有其他東西比讀書更有力量了。無論是名揚全球的科學家、藝術家,或是一個普通百姓,都是讀書使得他們獲得了成功的事業。

著名導演張藝謀曾在農村插隊勞動,後在陝西成陽國棉八廠當工人。1978年入北京電影學院攝影系學習。1982年同陳凱歌等一起成為了中國人的「第五代導演人」。1984年擔任《一個和八個》、《黃土地》的攝影。1987年出任導演,張藝謀所導演的《紅高粱》、《大紅燈籠高高掛》等影片讓中國的電影走向了世界。這位被《時代周刊》評為當代世界的最偉大的二十位大導演之一的中國人,一直都是中國電影的一面旗幟。

張藝謀是天才嗎?這個二十多歲才摸相機的人,是如何成為著名的電影導演的?讓我們來看看他自己是怎麼說的:

21歲時,因為有一些文體特長才被破例從農村招進陝西國棉八廠,因為我的出身不好,能進廠已經很不容易了。'我在廠里當輔助工,主要從事清掃、搬運等工作,跡要經常「掏地洞」,清理堆積的棉花雜質,出來後,三層口罩裡面的臉仍是黑的,工作很髒很累,卻沒什麼技術。

業餘時我喜歡看書,逮着什麼看什麼,喜歡中國古典小說,那時候能找到的書也少,《三國演義》、《水滸傳》、《西遊記》、《隋唐演義》都一遍遍地看,至今對裡面的人物也特別熟悉,它們對我的影響是潛移默化的。1998年導演歌劇《圖蘭朵》時,想到古典藝術、民族特色,心裡湧起的很多是這些小說給我的感覺。

我學攝影是在1974年,因為工作之外的無聊,又不願虛度青春,就想學點什麼,後來覺得攝影不錯,就買了照相機,又從圖書室借了不少攝影方面的書,昊印成的、薛子江的,人像攝影、燈光攝影等等,凡是有關攝影的,都找來看,一些借來的書因為要還,就整本整本地抄,記得當時一本兩寸來厚的《暗室技巧》,我抄掉了大半本。

那時候對知識的理解沒有現在這麼明確,不願混日子,覺得學攝影是個事兒,一個人在渾渾噩噩的氛圍中把這當成了一種寄託。那時候我最大的想法,就是能到廠工會或宣傳科當個「以工代干」的宣傳幹事。

如果不恢復高考,我可能真的會成為廠里寫寫畫畫的宣傳幹事,那時候年輕人想出路和現在不一樣,除了入黨、提干走政治這條路外,幾乎沒有別的選擇。我因為家庭出身的原因,上面這條路想都沒有想過,我是車間裡唯一沒有寫入團入黨申請書的,那時棉紡廠停電時就組織黨團員和積極分子學習,每到此時,幾百人的車間裡退場的只有我一個。

1977年,高考在我還沒來得及想時就溜過去了,等一揭榜,廠里一下子就考走了好幾個,我不可能不受到觸動,1978年再不考我就超齡了,直覺告訴我必須抓住這次改變命運的機會。我當時只有初中二年級的水平,學的那點東西又在「文革」中早忘光了,複習得再辛苦也沒把握,於是往偏處想,報體育學院?自己個子矮,喜歡運動卻又都是野路子,不行;美術學院?繪畫基礎不足。正在琢磨時,別人向我推薦了「北京電影學院」攝影系,說:「課都與攝影有關,你的片子拍得好,一定行。」就這樣,經過一番努力,我如願以償拿到了北京電影學院的錄取通知書,那一刻,我知道自己的命運將隨着新的知識、新的朋友和新的體制環境而改變。

在電影學院,我跟其他同學最不同的有兩點,一是年齡大,我差不多是我們這一級里最大的,系裡別的同學一般都比我小10來歲;二是因為我的入學不是特別正規,因而總有一種沉沉的「編外感」。這兩點不同,使我感到壓力。

按照當時的行業氛圍,我們從攝影系畢業後分到電影廠,還要做若干年的攝影助理,然後才能做掌機攝影師。我想想自己畢業就32歲,再干幾年助理,三十七八快四十了才能獨立攝影,就覺得不行,於是給自己設計了兩條路,一是走出電影圈做攝影記者,儘快獨立工作;二是轉行干導演。

我是一個比較務實的人,很少幻想什麼,當時我已經着手聯繫陝西畫報社;同時,我從大三開始便偷偷看一些導演方面的書。導演班的人年齡和我差不多,陳凱歌、田壯壯……甚至可能有人比我還大,這也是我想轉入導演的重要原因,大家同時起步,感覺可能會好一些。

記得當時我是請導演系的才子林大慶幫着開的書目,一共20多本,之後是很長一段時間的苦讀,這期間還試着寫了個劇本,請導演系的白虹評點……正是有這一段時間的積累,才使我以後能很自然地由攝像嚮導演過渡,而無論是考電影學院還是轉導演,開始的動機都是為了尋找出路,談不上對電影或導演的「熱愛」,而一旦選擇了,我就想把它干好。

我應該算是命運起伏比較大的人,20年前的我和現在差別很大。平常我們老說人是有命運的,而在我看來命運是受「機會」和「能力」左右的。對於一個個體的人而言,「機會」是被動的,要受大、小環境和個人的位置制約,比較難預測把握;而「能力」則不然,在獲取「能力」方面,人具有相當的主動性,我想正是因為自己通過學習獲得了進一步把握機會的能力(攝影),才使自己從一個看起來不是很有出路的工人走到今天的。因而對我來說知識、學習非常重要,從某種意義上講,我甚至認為它們是「能力」的唯一來源。

1978年考上電影學院,是我一生最大的命運改變。如果沒有考上電影學院,如果沒有獲得這麼寶貴的學習機會,如果沒有讀書,那麼,我也許還是廠子裡的一個工人。可以說,正是讀書才使得我成功,讀書是我成功的基石。

下面再來看另外一個例子:

著名科學家畢思文曾做過一線煤炭工人,從1975年到徐州學習成了技師、1997年成了剖教授、碩士生導師,1999年成了教授、博士生導師。畢思文他是這樣說的:

下井時我還不到16歲,1米44的個子,在井下一干就是3年。礦工的苦累和危險大家有目共睹,我曾親眼看見一個同事被岩石砸扁,也曾在塌方前的最後一刻死裡逃生,當時腿被支撐的柱子壓住,怎麼也拔不出來,而更大面積的塌方又在眼前,領導甚至已決定鋸腿保人……一次次驚心動魄的痛苦使很多人離開了礦山,包括和我同時進來的很多同學,通過各種關係,或者調動,或者想辦法弄個勞保。

我一直留在井下,而且幹得很賣力,那時被人稱為「礦山小老虎」,說不上對工作多麼熱愛,在沒有別的選擇的情況下,努力工作是我唯一能做的,我不甘心混日子。

下礦井時我初中還沒有畢業,爸爸是一個愛學習的人,他說知識在任何時候都有用,讓我自學。那時我一天要在井下8個小時,還要經常加班奪高產或者政治學習,常常12個小時不得閒,一天下來人困馬乏。即使這樣,我也每天堅持讀書自學。夏天蚊子多,我就穿起長袖衣服,戴上帽子圍巾,再把腳放到水盆里。在這樣的「重重封鎖」下,蚊子倒是不咬了,人卻被熱得頭暈腦脹了……

因為肯吃苦,工作努力,幹了5年採煤工後,我被送去學了半年的採煤技術,後來又到中專學地質,再後來就考上了大學。四年大學我一共修了三個專業,當時校長、班主任知道我選那麼多課都很不滿,覺得我會耽誤專業的精進,不少同學也覺得我在出風頭,而我自己的想法很簡單,希望拓寬自己的專業面,打一個好基礎。而且,那時的我對於學習有一種如饑似渴的熱愛。

那時我的時間總不夠用,宿舍晚上10點半熄燈,我就買上一打蠟燭,每天都要點到夜裡兩三點,早晨5點半就又起來,一直到中午休息10分鐘——三個專業,80多門課,我必須搶出比別人多三分之二的時間,否則根本拿不下來。大學結束時我做了三個畢業設計,參加了三個專業的論文答辯,這一時期的苦學,為我今後在地球科學方面的研究打下了很好的基礎。

大學畢業後父親希望我回礦山,繼續從事技術工作,這樣我又開始了邊工作邊學習的生活,而「博士」的理想卻仍縈繞心頭,揮之不去,後來我終於如願以償,不僅當上了博士,而且還拿到了北大、清華兩個專業的博士後。

父親在我拿到博士學位後跟我說,「這只是科學道路的開始,不能只看學位,要名副其實。」——應該說這也是我對自己未來的要求。[1]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