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讀兒子《我的外公外婆》有感(汪萬英)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讀兒子《我的外公外婆》有感
圖片來自免費素材網

《讀兒子《我的外公外婆》有感》中國當代作家汪萬英的散文。

作品欣賞

讀兒子《我的外公外婆》有感

清晨,讀了在瑞士留學的兒子寫的《我的外公外婆》,心中五味雜陳,甜、酸、苦、辣、咸一起湧上心頭,說不出的滋味。

文中,兒子兩次寫到外婆的手,也寫了對外公的印象相對模糊,但字裡行間滿是濃濃的親情和溫暖的愛。同時,我從文中感受到了兒子的孤獨,「身處異國借租的公寓,外面時不時下着陣雨,儘管隔着雙層玻璃的窗戶,淅瀝的雨聲和不時經過的汽車引擎轟鳴聲依然清晰,但聞不到雨天特有的泥土芬芳,入鼻的只有室內溫暖的空氣,冷清,沒有一絲熟稔的味道。」也感受到了他回憶起家鄉時心中的溫暖與寧靜,「我不禁懷念起小時候在西沱上學的日子,懷念下雨時空氣中特有的芬芳以及隔着單薄衣裝能感受到的一絲涼意,懷念與此同時內心能感受到的舒適與安寧。」

文中兒子對童年早期的回憶讓我很自責和難受。「童年早期的我非常抗拒孤獨,並且總是對死亡有非常強烈恐懼,畏懼現實之中的丘陵上的墳墓,也畏懼噩夢之中象徵死亡的棺材,有時因為做噩夢而驚醒,一身冷汗。時常的雷雨在那時的我眼中也是不好的象徵,更不論下雨時泥濘的道路還有街道上洶湧的湍流,讓上學放學徒步的我非常困擾。」

兒子一生下來我就讓他單獨睡。當時條件差,買不起嬰兒床,我們就用沙發靠在床邊圍了一個「沙發床」,每次哄兒子睡着後就悄悄把他抱到「沙發床」上。兒子出生的那天凌晨,時逢鎮上一位高齡老人去世出殯,巨大的鞭炮聲嚇得他瑟瑟發抖,我趕緊把他從「沙發床」抱進懷裡,用臉貼着他的小臉,輕輕拍着他的背,他才慢慢平靜下來。兒子漸漸長大,我們給他買了一張床依舊讓他單獨睡。

後來他到重慶上初中,每次出門前的頭晚,他都會來到我們床上,說:「爸爸媽媽,我明天就去學校了,要期末才能回家。讓我陪你們睡一晚吧。」然後摟着我們的脖子聊天到很晚才慢慢睡去。上高中後,每次出門前的頭晚,他也會來到我們床上,粘着我們聊天到很晚,才回到自己床上睡覺。

兒子小時候,我和先生分工合作,先生負責兒子的飲食起居,我負責兒子的教育。如果兒子身體不好,那是先生失職;如果兒子成績不好,品德不佳,那是我的錯。後來兒子如我們期待的那樣,身高1.80米,身體健康,品學兼優,讓我們十分欣慰,尤其是我,自以為對兒子的教育是成功的,心裡暗自慶幸。讀了兒子這篇文章才知道,兒子小時候我並沒有走進他的內心世界,並不了解他當時的孤獨和無助。

西沱的夏天雷雨天氣很多,我那時以為男孩子就應該經受暴風雨的洗禮,從沒想過年幼的他,在雷雨交加的夜晚,看到刺眼的閃電,聽到轟隆隆的雷聲,也會不安,心生恐懼,沒及時給他溫暖的懷抱和有力的臂膀,給他安慰和擁抱。

為了讓兒子儘快成長,我們對他上學有一個不成文的規矩:每個學齡段,都是第一期開學報名那天送他去學校,之後都讓他獨自求學。雖然他上小學一年級時,我們也曾遠遠跟在後面「盯梢」。兒子上小學,要經過長長的雲梯街,下大雨的時候,雨水和着屋檐水,順着陡峭的階梯流淌,形成令人震撼的「瀑布」,對於年幼的小孩,湍急的瀑流會讓他們感到恐懼。那時到西小還不通公路,沿途只有泥巴小徑,下雨天泥濘不堪,摔跤是家常便飯。我總以為男孩子應該多經歷艱苦磨難才能成才,從沒想過他也會害怕,也需要父母呵護。

每次回老家看望父母,都要經過長長的石板坡,那座丘陵有很多墳墓,路邊有一座敞了墓門的石頭墳,我小時候聽大人們講的鬼怪故事多,每次經過那座石墳都嚇得趕緊跑,生怕死鬼從墳墓里爬出來。兒子每次經過那裡,都會央求父母或者外婆背着他快速通過。他為什麼會怕墳墓和棺材呢?仔細回憶,原來兒子小時候最喜歡看科技頻道、少兒節目,也喜歡看電影頻道。我當時除了忙工作,空閒時去打過數次麻將,以為交給兒子電視和遙控板,一切就OK了,殊不知我打麻將的時候,他無意間看了幾部鬼片。是不是那幾部鬼片給他造成了心理陰影?我追悔莫及!

「每年春節的時候,總是到外公家團聚,腦海中依然能抓到不少快樂的回憶。我的身體卻很不喜歡這個地方,每次在二樓過夜之後,皮膚總會出一些紅塊,所以每次去那裡,都想催促着早點離開。」兒子寫的身上出現紅塊的事,那是他兒時的夢魘,也是我心中好多年的痛。

記得兒子滿月不久,先生就帶着我們娘兒倆去石寶寨看他的幺姨夫。聽先生說,他幺姨很早意外去世,為了不讓孩子們受苦,幺姨夫多年來沒有再婚,一個人拉扯大三個孩子,不僅把家裡弄得井井有條,副業也搞得不錯,家裡還養了一大群鴨子。幺姨夫很熱情地招待我們並盛情邀請我們無論如何要住一晚。他給我們鋪上了厚厚的棉絮和嶄新的床單被套枕套,床布置得很溫暖。半夜,我們被什麼蟲子咬醒,身上奇癢,不愛哭的兒子也開始哭鬧,樓下的鴨子們也湊熱鬧似的嘎嘎叫喚。我趕緊拉開電燈一看,兒子渾身起了一塊塊的紅疹……

我們帶兒子去了大大小小的醫院,看過無數皮膚科的大夫,開了無數的藥,但怎麼也治不徹底,只要到鄉下,坐一下凳子或者睡一覺,立馬就會出現一大片紅疹,一直持續到他小學快要畢業才徹底治癒。

每次看到兒子奇癢難忍,我心裡就特別難過,也特別後悔,那時年輕不懂事,不懂得嬌嫩的孩子抵抗力那麼弱,也不知道養鴨子的樓上會有細菌,如果那晚不住鄉下,兒子就不會經歷那麼多年的痛苦。那些年,我真的是腸子都悔青了,現在想起都還心痛不已。

父母搬到西沱鎮上居住後,我一直想給他們裝個空調解暑,但他們或許是真的腿腳疼痛不想吹冷風,或許是怕我花錢,總之我提出過很多次,他們就是不同意。2017年暑假,兒子和我們一起去看望他們,窗外的知了焦躁地叫着,熾熱的空氣烤得兒子汗流浹背,父母心疼地又是開電扇又是拿蒲扇。兒子問我為什麼不給外公外婆裝空調?我能感覺到兒子語氣和眼神中的複雜情緒,似有責怪之意。在兒子耐心勸說下,他當天就給外公外婆的寢室和客廳裝了空調。事後兒子對我說,我們幫助外公外婆,不能只是給點錢,要細心觀察他們真正需要什麼,要實實在在地幫到實處,光給錢,他們不捨得花,生活質量還是提不高。

兒子每次回家,總會抽時間去看望他外公外婆。「不過每次去之後我愈發能夠感到強烈的孤獨感。究竟是離家太久的我油然而生的隔閡,還是外公外婆獨守居所的孤獨,我難以分辨。」這句話讓我心裡十分悲涼。母親對我說:「要是你們不來,家裡就只剩我們兩個老傢伙,陪我們吃飯的人也沒有。」母親的話語中流露出多少無奈和孤獨啊!這次哥哥和弟弟請假回來幾天,給父母做飯,給母親洗腳、按摩頭部,弟媳婦給母親洗澡,大侄女、侄兒每周六也帶着家人回來看望他們,變着法兒地給外婆買好吃的。他們給父母特別是母親帶來了短暫的歡愉和幸福,但他們都在外地,不可能經常回來,更不可能長期陪伴;兒子遠在天涯,只能偶爾空閒時微信交流一下,他們的孤獨我們是難以體會到的。

「我只知道在當下的雨聲中,想起遠在萬里的親人們,我能夠安穩入眠。」兒子結尾的這句話讓我很寬慰,讓我從沉沉的自責中慢慢輕鬆過來。 [1]

作者簡介

汪萬英,重慶市石柱縣西沱中學高級教師,重慶市作協會員。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