諶宏遠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帶領村民二十三年養大「蠶姑娘」
—記湖北省、市勞動模範十堰市鄖陽區土地溝村支書諶宏遠
湖北省十堰市鄖陽區胡家營鎮土地溝村黨支部書記諶宏遠,二十多年來帶領村民致力養蠶產業,成為鄂陝邊際首富村。他先後被授予省、市勞模。筆者不僅幾次電話採訪他本人,而且利用雙休日,特租車到土地溝村實地看村貌、進廠區、採訪村幹部和村民。寫出了這篇稿子。目地在於不僅弘揚他的幹勁和貢獻,更為激勵基層幹部們結合本地實際,認真選好和發展好「一村一品」特色產業,加快山區農民脫貧致富奔小康步伐。
胡家營鎮土地溝村地處鄂陝交界,與竹山、鄖西、白河(陝西)三縣邊緣為鄰,是距鄖陽城區125公里遠的一個邊緣小山村。然而,當我們走進土地溝村時,一幅別有洞天的新農村美景眺然展現:山坡到處可見的幼桑樹擁簇着一條婉蜒的水泥公路;村中部長達500多米的「土地街」,兩旁是整齊劃一的兩派小洋樓,居住着160多戶村民(把原生存環境難改善的住戶遷來居住」;街道兩邊架設着交叉的路燈,映照着下面的文化廚窗、健身廣場,這小山溝是嚴然的世外桃源!這土地溝新農村建設美麗圖景,是諶宏遠領着村民養蠶繡織而成。
二十三年前的春天,諶宏遠從陝西抱回「蠶姑娘」。
1994年,38歲的共產黨員、時任村會計的諶宏遠被村民們推上了村黨支部書記的崗位。而此時土地溝村流傳的順口流是:」山上光禿禿,溝里亂石頭,坡無三尺平,地厚二寸土,年年鬧災害,十年九不收」。是當時鄖縣最孬的窮鄉蔽野山溝溝。
諶宏遠年底當選的村支書。正臘月的一個年下,村民們都沉靜在年節里。他卻在抓頭騷腦的篤定決心:要挖掘本地潛力促發展,實現一方水土養一方人,徹底改變土地溝村貧困落後面貌。三五年不行,用十年八年,絕不辜負黨員和村民們對他的期望。
諶宏遠思來想去,主義一定。就靖村裡的幹部們到他家補「團年飯」,藉此機會共同商議全村「脫貧大計」。 一番「諸葛亮」會,大家分析土地溝村雖然邊緣,但環境好、空氣新鮮,土質油黑,適應栽桑,而且村民有養蠶的傳統,以往只是沒組織好,沒成氣候。通過你來我往的計謀,都認為發展養蠶業在這裡最合適、有前景。就這樣「團年飯」變成了發展桑蠶脫貧致富的「動員令」。
常言說,火車跑的快,全靠頭來帶。這年春天,諶宏遠自費到陝西學習養蠶技術,並買回1000多株桑樹苗栽到他的承包地里。第二年他試養了四張蠶,年收入2000多元。他和妻子經算賬,養一張蠶賽養一頭大肥豬。便跑上跑下向村民遊說。一下子鼓動了村里47戶農民植桑養蠶。接着村里熱鬧啦!很多戶在地里、路邊、溝邊、坎邊、房邊植桑養蠶,不斷掀起了養蠶熱潮,短短几年時間內,全村桑園面積發展到700多畝,養蠶農戶達到50%以上。
村民劉正鳳是位非常能幹的女人。她讓丈夫和孩子外出務工創收,自已一個人在家種桑養蠶,還照看孫女。一年幾季下來,她足不出村就掙到了二萬多塊錢的養蠶賣繭收入。致此,村民都學她轉變思想觀念,把植桑養蠶當賺錢的巧門,爭當養蠶能手和養蠶專業戶,像劉正風這樣的養蠶大戶,如雨後春筍般地往外冒、往上飆。全村有土地1500畝,現栽桑面積已達1207畝(不含路邊、溝邊、坎邊、房邊四邊栽植),全村共230戶,有186戶從事桑蠶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