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爾蓋·布林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謝爾蓋·布林(Sergey Brin,俄語: Сергей Михайлович Брин,1973年8月21日-),企業家、電腦工程師、科技革新者,出生於俄羅斯,畢業於馬里蘭大學,Google公司創始人之一,現任Google董事兼技術部總監。 1998年9月4日,與他人共同創立Google公司。
2017年8月,2017福布斯全球科技界100富豪榜名單出爐,謝爾蓋·布林德排名第6位。[1] 2017年10月17日,福布斯公布美國400富豪榜,其中,謝爾蓋·布林以434億美元資產排名第10。[2] 2018年10月,謝爾蓋·布林以524億美元,位居福布斯美國400富豪榜第9位。[3]
人物經歷
學霸
謝爾蓋·布林出生在蘇聯莫斯科的一個猶太家庭,父母兩人皆畢業於莫斯科國立大學。父親米哈伊爾·布林當時在莫斯科一所學校任教,並曾經在蘇聯的計劃委員會就職,"試圖利用數據來證明蘇聯人的生活水平遠比美國人高得多,這就是我在蘇聯時期的主要工作內容,可是事實又是如何呢?"接受訪問時他如此表示。
謝爾蓋6歲時(1979年),全家決定自蘇聯移民至美國居住。移民至美國後,他的父親成為一位在馬里蘭大學任教的數學教授,而母親葉夫根尼婭則為美國航空航天局的戈達德太空飛行中心工作。 謝爾蓋·布林在馬里蘭州就讀小學,但他從家裡學到比學校更多的知識。其身為馬里蘭大學數學系教授的父親培養了他在數學上的興趣,而他的親屬也幫他保有了說俄語的能力。在就讀小學一年級時,謝爾蓋就向老師提交了一份有關電腦打印輸出的設計方案,而在那時電腦就像黑白電視一樣,只有少數人擁有並懂得如何使用。
中學畢業後,布林進入馬里蘭大學攻讀數學專業,父親邁克爾希望他能沿着自己的足跡成名,在數學的道路上一走到底。然而,布林並沒有按照父親給他設定的規劃發展。由於成績傑出,布林在取得理學學士學位後獲得了一個獎學金,隨後進入斯坦福大學。在斯坦福大學,這位天才學生再次得到命運的青睞,校方允許他免讀碩士學位而直接攻讀計算機專業博士學位。
互聯網魅力深深地吸引着布林,他把互聯網視為通往未來的必經之路。早在上大學的時候,布林就已經發明了一種超文本語言格式的搜索系統1998年9月,24歲的布林和25歲的佩奇決定合夥開個公司,公司提供的唯一服務就是搜索引擎。在對商業計劃一無所知的情況下,布林從一位斯坦福校友那裡順利地拿到了第一筆投資:10萬美元。
依靠這10萬美元,在朋友的一個車庫裡,布林和佩奇開始了Google的征程。創立之初,公司除了布林和佩奇之外,就只有一個雇員--克雷格·希爾維斯通--Google現在的技術總監。他們的努力工作不久就得到了回報:那時的Google每天已經有了1萬次搜索,開始被媒體關注1999年,又有兩名風險投資家向Google注入了2500萬美元的資金,幫助Google進入了一個嶄新的發展階段。
創業
發明超文本語言格式的搜索系統,24歲的布林和佩奇在朋友的一個車庫裡創立了Google公司。
因特網的魅力深深地吸引着布林,他把互聯網視為通往未來的必經之路。早在上大學的時候,布林就已經發明了一種超文本語言格式的搜索系統。1998年9月, 24歲的布林和25歲的佩奇決定合夥開個公司,公司提供的唯一服務就是搜索引擎。在對商業計劃一無所知的情況下,布林從一位斯坦福校友那裡順利地拿到了第一筆投資:10萬美元。
依靠這10萬美元,在朋友的一個車庫裡,布林和佩奇開始了Google的征程。創立之初,公司除了布林和佩奇之外,就只有一個雇員———克雷格·希爾維斯通 ———Google現在的技術總監。他們的努力工作不久就得到了回報:那時的Google每天已經有了1萬次搜索,開始被媒體關注。1999年年中,又有兩名風險投資家向Google注入了2500萬美元的資金,幫助Google進入了一個嶄新的發展階段。
可以說,Google取得的成功源於其創建者布林和佩奇的想象力,同樣也源於他們的天賦。在Google創建之時,業界對互聯網搜索功能的理解是:某個關鍵詞在一個文檔中出現的頻率越高,該文檔在搜索結果中的排列位置就要越顯著。而布林則另有高見,他認為,決定文檔在搜索結果中排列位置的因素是一個文檔在其它網頁中出現的頻率和這些網頁的可信度,網頁在受眾中的知名度和質量是決定性因素。事實證明,布林是正確的。
創新
不僅創出奇特的搜索引擎技術,Google公司更在上市時以拍賣的方式進行定價,完成「對華爾街的清洗」
當Google 的競爭對手致力於成為門戶網址、投入搜索服務的比重不大之時,布林反其道而行之,盡力完善其搜索引擎。Google的使用率越來越高,每天的搜索量由6年前的1萬次增至目前的3億次。很多廣告商要求在Google網頁刊登廣告。同時,雅虎、寶潔、美國能源部等許多大公司和政府機構也紛紛使用Google的搜索技術,Google按照搜索的次數來收取授權使用費。
作為一名技術天才,布林同樣不缺乏商業才能。今年8月,布林、佩奇以及他們的團隊開始創造自己的財富神話。他們不僅僅創造出奇特的搜索引擎技術,更在 Google公司上市上試圖創新。他們以拍賣的方式進行IPO(首次公開募股)定價,被美國媒體稱為「對華爾街的清洗」,而兩個新的億萬富翁就這樣誕生了。
生活
倡導有限度的富裕生活,難捨對俄羅斯的感情
儘管成為美國最年輕的億萬富豪,但謝爾蓋倡導有限度的富裕生活,依然保持着儉樸的本色,同普通人無異。據說,他仍租住着一套兩居室的房子,開一輛5座混合動力的豐田Prius小轎車,價值約2萬美元。
雖然謝爾蓋成長為美國新經濟的領軍人物,但他依然保留了很多俄羅斯特性。在美國舊金山幾家知名的俄羅斯餐廳,人們經常能看到謝爾蓋的身影。他還喜歡邀請同事和記者一道,品嘗俄羅斯傳統的布丁、羅宋湯以及魚子醬煎餅。布林難以割捨對俄羅斯的感情,因為正是他的父母培育了他的數學才能。
保持寬鬆環境讓員工把工作當成享受
謝爾蓋將「免費午餐」進行到底
如何讓天才們在公司里工作得更加舒適,謝爾蓋有自己獨特的方式。
雖然西方有一句著名的諺語:世上沒有免費的午餐。但在Google公司,謝爾蓋將「免費」作為公司文化的一部分,實施起來達到細緻入微的地步:員工用餐、健身、按摩、洗衣、洗澡、看病都100%免費;公司給員工最差的電腦顯示器都是17英寸的液晶顯示器;每層樓都有一個咖啡廳,可以隨時沖咖啡、吃點心,大冰箱裡有各種飲料,免費任喝。
謝爾蓋還允許員工帶孩子和寵物來公司上班,這在美國很多公司都是不可思議的。此外,公司任何一個重要員工都有自己的獨立辦公室,每個辦公室可以按照自己的意願來裝修。
在這個充滿自由和個性的公司,平等也同樣重要。作為創始人之一和公司的靈魂人物,布林的辦公室和其他人的區別不大,只是位置稍微好一點。
雖然謝爾蓋至今還未能完成他的博士學業,但他非常傾向於招收那些有着博士學位的人。在Google公司2000名員工中,擁有博士學位的人超過100人。
除了最好的技術、最聰明的員工,布林還要求公司要有領先於時代的點子。他為Google的員工制定了一條不成文的規定:工程師必須用四分之一的時間來思考了不起的點子,即使這些點子可能給公司的財務前景造成不利。為了鼓勵創新,布林允許員工有20%的時間從事自己感興趣的任意工作,不過研究成果必須賣給公司。每年舉辦一次員工創新能力技術大賽,獎金是1萬美元現金。
謝爾蓋和拉里·佩奇買了一架波音767飛機用於他們的商務和個人需要,這架飛機經過特殊設計,可以容納50人,並且內部有超大的床。
謝爾蓋還是電影《斷箭》(Broken Arrow)的製作人。
教育經歷
謝爾蓋畢業於馬里蘭大學,但是他所建立的Google卻只收常春藤盟校的畢業生。 謝爾蓋曾在馬里蘭大學學習計算機科學和數學,並於1993年5月獲得科學學士學位,而後,他獲得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的獎學金進入斯坦福大學攻讀計算機科學的博士學位,他於1995年8月獲得該學位。 謝爾蓋還獲得了西班牙皇家研究院(Instituto de Empresa)的榮譽工商管理碩士學位。
所獲榮譽
2008年7月,英國《衛報》將謝爾蓋·布林和拉里·佩奇共同評選為"英國媒體最具權力100人"排行榜榜首;
2009年11月,《福布斯》又將布林和佩奇共同列入2009年全球最具權力人物排行第五名。 而在早些年,謝爾蓋由於"領導索引和檢索等有關搜尋系統的快速發展",獲選進入了美國國家工程學院,這可說是"在工程師中最高的榮譽"。2003年,謝爾蓋和拉里因為"具體表現了企業家精神,以及展現創建新公司的動力",自位於西班牙的西班牙皇家研究院(IE Business School)中得到企業管理碩士的名譽學位。2004年,兩人收到了Marconi Foundacion的"最高工程獎",並被推舉為哥倫比亞大學的董事。Marconi Foundacion的主席John Jay Iselin在宣布基金會的獲獎人後,祝賀他們兩人的發明"從根本上,改變了倚靠訊息檢索的今日"。
謝爾蓋是Google的董事兼技術總監,個人身價據估計達到198億美元,這令他成為全球排名24美國排名11位的富豪。2011年,根據《福布斯》雜誌報道,他與拉里·佩奇在世界富豪排行榜上並列第24位。
31歲成為億萬富翁,谷歌創始人謝爾蓋•布林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以下內容僅限本人作者觀點,發現抄襲者,違者必究!
我再次做一下自我介紹: 我是杜曉光老師。我目前在北京經營兩家公司,一家管理諮詢公司和一家化妝品公司。
我管理諮詢公司的服務範圍:主要就是針對於中小民營企業家,企業和企業家本人的心性成長方面的公開課與企業諮詢! 那麼一路走來,今天我以管理諮詢公司二十年經營的核心體驗和您分享:
在科技界,有些名字永遠閃耀着創新的光芒,
謝爾蓋·布林就是其中之一。作為谷歌的聯合創始人,
布林在經歷了一段時間的隱退後,宣布重返一線
投身於人工智能(AI)技術的研發。本周
在洛杉磯舉行的All-In峰會上,謝爾蓋·布林出現在公眾視野中,透漏了這一決定背後,是對AI領域快速進展的深刻認識和對技術潛力的無限憧憬。
謝爾蓋·布林的學習成長之路
1990年,謝爾蓋·布林進入馬里蘭大學攻讀數學專業。1993年,布林以優異的成績獲得計算機系統和數學雙學士學位,隨後進入斯坦福大學。1996年8月,謝爾蓋·布林和拉里·佩奇(Larry Page)開發PageRank。1998年,布林和佩奇正式成立Google公司。2004年8月,布林31歲,成為億萬富翁。
米哈伊爾·布林,這位蘇聯猶太人數學家,他在蘇聯的工作主要是計算蘇聯人生活水平高於美國人生活水平的數據,並把這些數據提供給蘇聯新聞媒體。原本懷揣着天體物理學家的夢想,卻因種族身份而被物理研究部門拒之門外。在現實的打擊下,他不得不轉向數學研究,但即便成績優異,他仍因猶太身份而被忽視。然而,一次國際學術研討會徹底改變了他的觀念。在波蘭,他結識了來自世界各地的專家,發現自己的研究成果在國外被視為異類。這種衝擊讓他開始反思自己的生活和未來。
更為令他難以承受的是,自家的孩子或許將要踏上與自己如出一轍的道路,接受毫無二致的教育,未來興許面臨別無二致的困境。為了扭轉這所有的局面,米哈伊爾毅然決然地決定離開蘇聯,移民至美國。
20年後,這位曾經的蘇聯猶太裔男孩與自己的博士同學共同創建了谷歌,震驚了世界。這一成就不僅是他個人的輝煌,更是他父親米哈伊爾明智選擇和教育投入的結果。
米哈伊爾布林夫妻兩人都畢業於莫斯科國立大學。米哈伊爾·布林移民美國後成為一位在馬里蘭大學任教的數學教授,其妻子葉夫根尼婭則為美國航空航天局的戈達德太空飛行中心工作。
米哈伊爾布林曾經在蘇聯的計劃委員會就職,這在蘇聯也妥妥的屬於特權階層,生活條件不會差,還是在上世紀70年代末,蘇聯全面壓制美國的時期。
他們一家是由於蘇聯對猶太人非常歧視,被迫移民的。邁克爾說:「我離開蘇聯除了自身原因再有就是考慮到了謝爾蓋的前途。當時我並沒有考慮過謝爾蓋會成為一名產業巨子,我只是希望他能順利拿到博士學位,並最終成為一名對社會有用的人,當然最好是像我一樣成為一名教授。」但是謝爾蓋並沒有按照父親給他設定的規劃發展,他在斯坦福大學攻讀博士期間選擇了休學,並和拉里-佩奇一起創建了家喻戶曉的互聯網搜索引擎Google。
來到美國後,米哈伊爾在馬里蘭大學數學系任教,妻子也在美國航空航天局找到了工作。他們的兒子謝爾蓋則開始了全新的學習生活。在父親的悉心培養和教育投入下,謝爾蓋展現出了非凡的才華和潛力。
米哈伊爾和布林
古語中的一句話:「父母之愛子,則為之計深遠」。父親邁克爾實質意義上為了孩子不斷搬遷、不斷折騰的「作勁兒」,才值得現今所有父母學習。
1990年,謝爾蓋·布林進入馬里蘭大學攻讀數學專業。1993年,19歲的布林以優異的成績獲得了計算機系統和數學雙學士學位,並獲得了著名的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研究生獎學金,隨後進入斯坦福大學。在斯坦福大學,校方允許他免讀碩士學位而直接攻讀計算機專業博士學位。
1995年3月,謝爾蓋·布林在計算機科學博士的春季會議上遇到拉里·佩奇。1995年,布林被指派陪同拉里·佩奇進入校園;同年,布林獲碩士學位。最初,他們彼此互不滿意。很快發現彼此都對從大型數據集中提取信息的問題非常感興趣,就這樣成為了朋友。1997年6月,布林獲博士學位。
謝爾蓋·布林的創業之路
從斯坦福大學學習之初,謝爾蓋·布林就表現出對互聯網技術和搜索引擎的興趣。他撰寫和合著了幾篇關於非結構化來源的信息提取方法和大量文本和科學數據收集中的信息檢索的論文。此外,他還開發了一款軟件,將使用文字處理器TeX創建的實驗作品轉換為HTML格式。
然而,他們很快發現,他們倆都對從大型數據集中提取信息的問題非常感興趣。謝爾蓋和拉里成了朋友,1996年1月,在準備寫博士論文時,他們開始共同開展一項研究項目,旨在從根本上改進在互聯網上查找信息的方法。因此,年輕的科學家們假設,一個分析網站之間聯繫並根據其受歡迎程度對其進行排名的搜索引擎一定比其他搜索引擎的現有排名方法更有效。現代搜索引擎的網站排名原則取決於單詞在頁面上出現的頻率。
1998年上半年,謝爾蓋和拉里參與了一項新的、有前景的搜索引擎技術的開發。Larry Page在斯坦福大學的宿舍是數據中心,而Sergey Brin的宿舍是商務辦公室。最初,布林和佩奇並不想把谷歌打造成一家企業,而是認為搜索引擎是獲得博士學位的學術研究項目的基礎。
他們注意到谷歌在斯坦福大學的學生中太受歡迎了,他們開始思考如何將谷歌擴展到斯坦福大學之外。首先,他們試圖以100萬美元的價格將他們的想法賣給Alta Vista,但Alta Vistas的發明者Paul Flaherty拒絕了他們的提議。謝爾蓋和拉里還試圖把它賣給雅虎!,很興奮,但結果卻不一樣。
在幾次不走運的嘗試之後,他們制定了一份商業計劃。他們開始尋找天使投資者,為公司所有權部分的交換提供資金。他們的計算機科學教授David Cheriton將他們介紹給思科系統公司副總裁Andy Bechtolsheim(後來成為太陽微系統公司的聯合創始人)。他對這個想法很感興趣,開了一張10萬美元的支票。
1998年年中,布林和佩奇暫停了他們在斯坦福大學的學習。他們的父母對這個決定並不滿意。
1998年9月7日,谷歌公司成立為有限責任公司,谷歌股份有限公司Larry Page成為首席執行官,Sergey Brin成為總裁。他們的第一間辦公室是謝爾蓋·布林的女友安妮·沃西基的妹妹蘇珊·沃西基租來的車庫,位於加利福尼亞州門洛帕克。儘管谷歌每天處理約10000個請求,但《PC雜誌》將其列入1998年100個最佳網站和搜索引擎名單。不久,Craig Silverstein作為第一位谷歌員工加入了他們的團隊。第二年,公司搬到了帕洛阿爾托的新辦公室。
布林和佩奇
1999年6月,布林和佩奇說服了兩家相互競爭的風險投資公司——紅杉資本和凱鵬華盈——為谷歌提供資金,並吸引了2500萬美元的投資。《谷歌故事》一書的合著者大衛·A·維斯表示,這是一種經典的「分而治之」策略。它使布林和佩奇能夠阻止任何投資者施加重大影響的可能性,儘管這兩家風險投資公司的代表已經進入董事會。
到1999年底,谷歌每天處理大約700萬次搜索,到2000年年中,平均每天處理1800萬次搜索。隨着運營成本的持續增加,該公司每月花費50萬美元。他們不得不想出辦法,重新考慮他們的非廣告政策,以保持公司的運轉。
謝爾蓋和拉里決定展示贊助廣告,成為一家盈利的公司,但不是在主頁上。相反,他們同意將突出顯示的鏈接與自然搜索結果分開顯示。廣告商在美國的戶外廣告上花費了數十億美元;然而,有時這並不完全實用。布林和佩奇提供了一種基於用戶搜索顯示贊助廣告的解決方案。在谷歌上搜索更多汽車信息的用戶可以點擊贊助商鏈接了解更多信息。
2000年5月,谷歌團隊因技術成就獲得了威比獎和人民選擇獎。接下來的一個月,谷歌正式成為世界上最大的搜索引擎,宣布其索引中的網址達到10億個。
在成為谷歌新任首席執行官的短短一個月內,埃里克·施密特幫助谷歌實現了首次盈利。到2001年底,谷歌的收入達到8500萬美元。最終,谷歌成為了一家盈利的公司。
近日,谷歌(Google)的聯合創始人謝爾蓋·布林在一場播客活動中現身,並表示谷歌公司的工程師使用人工智能的頻率沒有達到他認為應該的高度。
2004年8月19日,谷歌以每股85美元的價格在納斯達克上市。到當天結束時,已售出1900多萬股股票,股價飆升至近100美元。2005年8月,每股價格上漲至300美元左右。到2007年10月,股價上漲至600美元。因此,布林和佩奇為公司吸引了超過30億美元的現金,並成為億萬富翁。
布林:我本來以為我只是來參加一個播客,沒想到現場有這麼多觀眾,恭喜你的事業這麼成功,整得我都有點害羞了。
主持人:感謝您抽空和我聊天。當今,AI 正處於改變世界的臨界點。1998 年,你和拉里(Larry Page)成立了 Google。
聽說最近你親自上陣,在 Google 研究 AI。大型語言模型和對話式 AI 工具對 Google 搜索來說是一種威脅,這是許多行業分析師和專家爭論的話題。所以你現在每天在 Google 坐多長時間的班?都在做什麼?
布林:老實說,我幾乎每天都去上班,不過今天因為要上你的節目,所以缺席一天。作為一名計算機科學家,我我從未見過像最近幾年 AI 領域這樣激動人心的進展。AI 的進步實在是太震撼了!
回想 90 年代,我還是研究生時,AI 在課程中幾乎無足輕重,充其量不過是教材中的一個腳註。課本里講的是,前人做了各種各樣的試驗,但是 AI 真的不起作用,搞 AI 就是「死路一條」。這就是關於 AI 你需要知道的一切。
然後不知怎的,奇蹟般地,這些研究神經網絡的人,讓在 60、70 年代被丟棄的 AI 方法開始取得進展 —— 更多的計算,更多的數據,更聰明的算法..... 過去的十年裡發生的事情簡直令人驚嘆。
如今的 AI 工具,幾乎每個月都能展現出全新的能力,而且這些能力很快就能翻倍。計算機展現出的能力着實令人驚嘆。因此,我決定重返技術前線,因為我不願錯過作為計算機科學家所能體驗到的這一切。
主持人:你覺得 AI 是搜索的延伸,還是它將重新定義人們檢索信息的方式?
布林:我認為 AI 觸及着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搜索是其中之一。AI 的影響力幾乎無所不包,例如編程。
我現在對 AI 編程有所改觀。從頭開始編寫代碼,真的很難,特別是和指揮 AI 編程對比起來,對吧?
主持人:你都用 AI 編寫了什麼呢?
布林:事實上,我自己也寫了一點代碼,不過只是為了找點樂子。我有時也讓 AI 為我寫代碼,體驗很有趣。
舉個例子來說,我想知道 Google 的 AI 模型玩數獨(Sudoku)玩得怎麼樣。於是,我讓 AI 模型自己寫了很多代碼,可以自動生成數獨謎題,然後再把這些題餵給 AI,拿去評分。AI 完全能夠勝任編寫這些代碼的任務。
但當我和工程師們談論這件事的時候,來回辯論了幾輪,結果我半小時後回來,發現 AI 已經完成了。他們很震撼,很顯然,他們並不像我所認為的那樣,經常使用 AI 工具來輔助編碼。
數獨遊戲(Sudoku)
主持人:這太好笑了。有的模型擅長解數獨題,有的模型可以回答我世界中的事實信息,有的模型專用於設計房子。同時,眾多研究者正致力於開發通用的大型語言模型。你認為未來將會朝着哪個路線發展呢?
我也不知道這種說法從何而起,說將會有一個「上帝模型」。這就是為什麼投資人都在往 AI 里砸錢,一旦「上帝模型」被研發出來,那你就能「一步登天」了,當你擁有 AGI,你可以統治所有事物。或者有很多基於特定應用的小模型,在智能體中協作。你認為未來的模型開發與應用將會如何演變呢?
布林:如果你回顧 10 到 15 年前,那時,不同的 AI 技術被用於解決完全不同的問題。比如,下棋的 AI 與圖像生成技術就非常不同,它們各自有着很大的差異。
主持人:就像最近 Google 發了一個 GNN 模型,它的表現優於所有物理預測模型。我不確定你知不知道,但是確實是 Google 發的。
布林:太棒了,但我不知道(尷尬)。
主持人:這個模型就是一個完全不同的架構。
布林:以歷史的眼光來看,AI 確實存在着多種不同的系統。以最近舉行的國際數學奧林匹克競賽(IMO)為例, Google 的模型獲得了銀牌,離金牌就差一分。
實際上,我們採用了三種 AI 模型:一種負責定理證明,一種專注於幾何問題,還有一種是通用的語言模型。
然而,就在幾個月前,我們開始嘗試從之前的工作中吸取經驗,開始將形式證明模型中的某些知識和能力融合到通用語言模型之中。
這項工作還在進行,但我認為趨勢將朝着構建一個更加統一的模型方向發展。我不確定它就是所謂的「上帝模型」,但可以肯定的是,我們正在朝着某種共享架構,甚至是共享模型的方向發展。
主持人:如果這就是未來的方向,那麼為了訓練和完善那個超大模型,勢必需要動用龐大的計算資源。
布林:算力不可或缺。我讀過一些文章,它們預測算力需求將激增,從 100 兆瓦到 1 吉瓦、10 吉瓦,甚至 100 吉瓦。
我對此持保留意見。近年來,算法的創新和優化,已帶來比增加硬件算力更顯著的性能提升。
主持人:那麼,當前對算力的大量投入不合理嗎?每個人都在談論英偉達的收益、利潤、市值。它支持了超大規模計算和基礎設施的增長,使得構建這些龐大的模型成為可能。這種趨勢真的沒有道理嗎?或許它確實有道理,要不然為什麼英偉達能賺這麼多?
布林:首先聲明,我並非經濟學家或市場分析師,我的觀點僅基於計算機科學家的視角。
對我們來說,因為面對巨大的需求,我們正在儘可能快地構建算力集群。比如,Google 雲的客戶只想要大量的 PPU、GPU,應有盡有。
我們不得不拒絕客戶,因為我們自己卡不夠用,我們內部也依賴這些資源來訓練和部署我們自己的模型。
因此,我認為各大公司目前都在積極擴充算力,這都很合理。
我只是覺得,很難直接從現狀做出未來算力需求會從「100 兆瓦增長到 1 吉瓦、10 吉瓦,甚至 100 吉瓦」這種推斷。
主持人:但企業需求就擺在那裡。
布林:我明白,客戶們有着廣泛的需求,他們希望在各種 AI 模型上執行推理任務,並將這些模型應用於層出不窮的新場景中。
他們的這些需求暫時是沒有上限的。
主持人:在 AI 的應用領域,無論是機器人學還是生物學,您認為哪些方面取得了最顯著的成就?有沒有用例讓你覺得「哇,這太有用了」?又有哪些領域挑戰較大,應用落地可能比預期更久?
布林:我的答案是生物學。Alphafold 已經推出一段時間了。它已經推出一段時間,而且我與生物學家交流時發現,幾乎人人都在使用它。
Alphafold 的最新版本,Alphafold 3,代表了一種新型的 AI 技術。正如我之前提到的,我相信未來的趨勢是模型的統一化。
對於機器人,我處於一個「wow 階段」,比如,「哇,機器人竟然可以做家務了!」但你要知道,它背後可能只是一個微調了一下的通用語言模型,雖然它很神奇,但大多數情況下,它們還沒有達到日常可以使用的水平。
主持人:你看到機器人的前景了嗎?
布林:可能吧...... 但是我沒有看到具體的......
主持人:但你們 Google 不是也有機器人業務嗎?雖然後來被拆出去了,還被賣了。
布林:Google 曾在做機器人的生意。
主持人:可能只是時機不對。
布林:坦白說,那可能是我們過於超前了。波士頓動力公司有那麼多明星產品,但我甚至不記得 Google 做出過什麼。
無論如何,我們有過五六個令人尷尬的產品,但它們很酷,能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只是看到現在的通用語言模型有多能幹,多模態技術能讓機器人理解場景,想想當年還是有點傻。當時還沒有這些 AI 技術,我們就像是在跑步機上原地踏步,難以向前邁進。
Google 開發機器人的計劃曾有一手好牌:「Android 之父」安迪・魯賓(Andy Rubin),大名鼎鼎的機器人製造商波士頓動力,名動一時的人形機器人 Atlas…… 不過,就在短短五年時間裡,計劃解散重組,再解散再重組。高管相繼離職,銷售計劃叫停,幾大王牌公司各自賣身...
主持人:你在核心技術的研發上投入了大量時間。在產品方面,你是否也投入了相當的精力?在一個 AI 無處不在的未來世界中,人機交互的方式將如何演進,我們的日常生活又將發生怎樣的變化呢?
布林:這好像在茶水間和同事聊天的話題。
視頻
達沃斯2017:謝爾蓋·布林縱論谷歌與AI的未來
視頻
維諾德·柯斯拉對話Google拉里·佩奇與謝爾蓋·布林
參考來源
- ↑ 2017福布斯 全球科技界100富豪榜. 參數
|title=
值左起第8位存在換行符 (幫助) - ↑ The 2018 Forbes 400.
- ↑ 福布斯發布美國400富豪榜,貝索斯成新首富蓋茨第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