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謝杜相公書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謝杜相公書》是北宋散文家、史學家、政治家曾鞏的作品之一。

曾鞏為政廉潔奉公,勤於政事,關心民生疾苦,與曾肇、曾布、曾紆、曾紘、曾協、曾敦並稱「南豐七曾」。曾鞏文學成就突出,其文「古雅、平正、沖和」,位列唐宋八大家[1],世稱「南豐先生」。

原文

伏念昔者,方鞏之得禍罰於河濱,去其家四千里之遠。南向而望,迅河大淮,埭堰湖江,天下之險,為其阻厄。而以孤獨之身,抱不測之疾,煢煢路隅,無攀緣之親、一見之舊,以為之託。又無至行上之可以感人,利勢下之可以動俗。惟先人之醫藥,與凡喪之所急,不知所以為賴,而旅櫬②之重大,懼無以歸者。明公獨於此時,閔閔勤勤,營救護視,親屈車騎,臨於河上。使其方先人之病,得一意於左右,而醫藥之有與謀。至其既孤,無外事之奪其哀,而毫髮之私,無有不如其欲;莫大之喪,得以卒致而南。其為存全之恩,過越之義如此!

竊惟明公相天下之道,吟頌推說者窮萬世,非如曲士汲汲一節之善。而位之極,年之高,天子不敢煩以政,豈鄉閭新學,危苦之情,叢細之事,宜以徹於視聽,而蒙省察?然明公存先人之故,而所以盡於鞏之德如此!蓋明公雖不可起而寄天下之政,而愛育天下之人材、不忍一夫失其所之道,出於自然,推而行之,不以進退。而鞏獨幸遭明公於此時也!

在喪之日,不敢以世俗淺意,越禮進謝;喪除,又惟大恩之不可名,空言之不足陳,徘徊迄今,一書之未進。顧其慚生於心,無須臾廢也。伏惟明公終賜亮察。夫明公存天下之義而無有所私,則鞏之所以報於明公者,亦惟天下之義而已。誓心則然,未敢謂能也。

注釋

①曾鞏之父曾易占,當年從江西來汴京途中,在河南安陽忽患重病,後病逝。期間, 杜衍給了曾鞏很多幫助。曾鞏寫此信,其父已喪多年。②旅櫬(ch^n):客死者的靈柩。

譯文

回想當年,正是我在黃河邊遭受災禍的時候,離家鄉有四千里之遠。向南眺望,只見 迅猛的黃河、滔滔的淮水,連綿不斷的江堤水堰、河川湖泊,都是天下艱險之地,我被這 些阻隔(無法順利回鄉送葬)。我孤身一人,面對着意想不到的災難,孤單無依,徘徊路 旁(角落),沒有可以依附(投靠)的親戚和一面之交的朋友,作為生活的依託(或把他們作 為生活的依託);對上沒有極高的品行可以感動官僚紳士,對下也沒有財富和權勢可以動 用一般的人。只剩下先父需用的醫藥和所有治理喪事急需的物資,不知道應該倚賴誰,而且寄存異鄉的靈柩又這樣沉重,我擔心憂慮無法把它運回。在這個時候,惟獨您殷勤關切 幫忙,營救看護,親自屈駕前來,來到黃河岸邊(送別我扶柩南歸)》(您的幫扶)使我在 先父病重期間,能夠在他身邊專心地護理奉侍,而醫藥等費用問題也有人一同商量解決了。直到我成為孤兒之後,沒有雜事干擾我為先父盡哀,就連一些瑣碎細微小事,也沒有不如 願的(得以解決)服喪之禮,能最終回到南方家鄉去完成。您對我體恤成全的恩德,是這樣的超越常情啊!

我私下認為您輔佐天下的道義,都會受到千秋萬世的謳歌頌揚,推崇稱道,並不像見 識狹隘的人那樣苦苦追求一個小節上的完美。您的地位到了頂點,而且年事己高,皇上也 不敢用政事來勞煩您,難道我這個來自窮鄉僻壤的後生,應當用危急痛苦的心情,雜亂細 小的事務,去充塞您的耳目,承蒙您的體貼嗎?但是您卻念及先父的舊情,盡力援助我, 以至於這麼大的恩情啊!您雖然不能再出山而被託付以天下的政事,但是您那愛護培育天 下人才,不忍心讓一個人流離失所的道義,都是出於自然的天性,而且繼續堅持推行,並 不因為在職或退位而有所變化,而我惟獨在這個時候有幸遇到了您!

在敘守喪期間,不敢按照世俗的淺薄人情,違背俗禮去向您表示謝意;喪服解除後(服喪期滿),又想到您對我的大恩無法形容的,幾句空話不足以詳盡地表達我的心意。反覆 考慮,直到現在,連一封信也沒有呈進。只是我心中生出的慚愧,沒有一刻停止過。希望 您終究會諒解我的!您堅守胸懷天下的道義,沒有一點私心雜念,那麼我用來報答您的東 西,也只能是胸懷天下的道義罷了。我發自內心如此真誠地許願,但不敢說肯定能實現。

作者簡介

曾鞏(1019年~1083年),字子固,漢族,建昌軍南豐(今江西省南豐縣)人。嘉佑二年(1057)中進士[2]後,熙寧二年(1079)先後在齊、襄、洪、福、明、毫等州任知州,守正不阿,頗有政聲。元豐四年,任史館修撰,編纂五朝史綱,未成。著有《元豐類稿》五十卷、《續元豐類稿》四十卷、《隆平集》三十卷。曾鞏的散文創作成就很高,《唐論》是代表作,可與歐陽修的《朋黨論》媲美。著名有《墨池記》、《越州趙公救災記》、《寄歐陽舍人書》和《福州上執政書》。曾鞏也擅長寫詩,有四百餘首傳世。曾鞏培養了一批名儒,陳師道王無咎曾肇和曾布受業於他。

散文成就

曾鞏是北宋詩文革新運動的積極參與者,宋代新古文運動的骨幹。接受了歐陽修在古文創作上的主張,他在古文理論方面主張先道後文,文道結合,主張「文以明道」。他的散文大都是「明道」之作,文風以「古雅、平正、沖和」見稱。其文風則源於六經又集司馬遷韓愈兩家之長,古雅本正,溫厚典雅,章法嚴謹,長於說理,為時人及後輩所師範。曾鞏為文,自然淳樸,而不甚講究文采。堂該校點,詩賦文21卷。

曾鞏文章的特色體現有長於記敘、不多寫景,例如《醒心亭記》、《游山記》等。但也有極刻畫之工,如《道山亭記》。《墨池記》和《越州趙公救災記》熔記事、議論、抒情於一爐,深刻有力,通情達理。他的書、序和銘也是很好的散文。當西崑體盛行時,他和歐陽修等人的散文,一揖雕琢堆砌之風,專趨平易自然。

他的議論性散文特點是:剖析微言,闡明疑義,卓然自立,分析辨難,不露鋒芒。《唐論》就是其中的代表作。《戰國策目錄序》論辯人理,氣勢磅礴,極為時人所推崇。

他的記敘性散文特點是:記事翔實而有情致,論理切題而又生動。《寄歐陽舍人書》和《上福州執政書》歷來被譽為書簡範文。敘事委婉深沉,語言簡潔凝練,結構十分嚴謹。

視頻

謝杜相公書 相關視頻

南豐儒文—曾鞏
歐陽修只用六個字就「征服」了文壇,改革了北宋文風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