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石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謝石 |
東晉時期將領 |
字 號 :字石奴 別 名 :謝白面、南康襄公 官 職 :尚書令、散騎常侍、衛將軍 爵 位 :興平縣伯→南康郡公 追 贈 :司空 諡 號 :襄 出 生 地 :陳郡陽夏 出生時間 :327年 逝世時間 :389年1月27日 所處時代 :東晉 主要成就 :淝水之戰戰勝前秦;上疏興復國學、鄉校 |
謝石(327年-389年1月27日[1] ),字石奴,陳郡陽夏(今河南省太康縣)人。東晉時期將領,太常謝裒第五子,太保謝安之弟。
- 謝石出身「陳郡謝氏」,早年曆任秘書郎、黃門侍郎等職,曾領水軍在塗中抵禦前秦軍,以功封興平縣伯,後升任尚書僕射。
- 太元八年(383年),前秦天王苻堅南侵,謝石以征虜將軍兼假節、征討大都督,統領謝玄等於淝水之戰中大破前秦軍。以功遷任中軍將軍、尚書令,進封南康郡公。
- 太元十年(385年),升任衛將軍,加散騎常侍。更進開府儀同三司。
- 太元十三年十二月(389年1月),謝石去世,享年六十二歲。冊贈司空,諡號「襄」。《全晉文》錄有其文。
- 《全晉文》收錄有《上疏請興復國學》、《上疏》、《讓尚書令疏》。[2]
目錄
人物生平
屢登崇顯
- 謝石出身「陳郡謝氏」,最初擔任秘書郎,歷任黃門侍郎、征虜將軍、尚書等職。寧康三年(375年)九月,孝武帝司馬曜講解《孝經》,僕射謝安侍坐於旁,尚書陸納伴講,侍中卞耽伴讀,時任黃門侍郎的謝石與吏部郎袁宏手執經書,中書侍郎車胤與丹楊尹王混選取文句,當時輿論把這看作是一種榮耀之盛事。 [3]
君川大捷
- 太元四年(379年),前秦將領俱難及彭超在攻下彭城、淮陰後南侵淮南地區,六萬大軍逼近廣陵,謝石領水軍在塗中抵禦。及後謝玄等人於君川大敗前秦,成功解除了危機。戰後,謝石以功封興平縣伯。
- 太元六年(381年),謝石升任尚書僕射。[4]
淝水之戰
- 太元八年(383年),前秦天王苻堅派遣大軍南侵,前鋒苻融率兵二十五萬渡過淮河。朝廷於是讓他解任尚書僕射,以征虜將軍假節為征討大都督,與侄兒謝琰、謝玄及西中郎將桓伊等領兵抵抗。
- 前秦於十月攻陷壽陽後,苻堅留大軍在後,與八千輕騎到壽陽親自督戰,並派晉朝舊將朱序向謝石勸降。但朱序卻向謝石建議在前秦大軍未到齊前擊敗其前鋒,從而奪其士氣,大敗前秦。當時謝石畏懼前秦大軍,打算不戰堅守而拖延戰事;然而謝琰卻勸謝石聽從朱序所言。下月謝玄所派的劉牢之擊潰梁成後,謝石領兵水陸並進,逼近壽陽,並與前秦軍隔着淝水對峙。謝玄等更成功勸說苻堅讓前秦軍後退決戰,乘秦軍後撤崩潰時率軍進擊,大敗前秦。戰後,謝石以功遷中軍將軍、尚書令,進封南康郡公。[5]
聚斂無饜
- 太元十年(385年),謝石兄謝安去世,謝石遷衛將軍,加散騎常侍,尚書令如故。當時謝石因公事而與吏部郎王恭互相批評,王恭忿恨而請求去職;謝石亦上請退位。當時謝石自行離職,於是被檢舉並被免官。及後朝廷下詔命其返回原職,但一年多仍不應命;謝石更多次上表求退,亦遭拒絕。謝石及後便請求依照王彪之在府中總理尚書令事務的前例,才獲得批准。[6]
病重去世
- 太元十三年十二月十五日(389年1月27日),謝石病重,加開府儀同三司及鼓吹隊。然而,謝石尚未拜受就於次日去世,享年六十二歲。朝廷追贈司空。
- 議定謝石的諡號時,太學博士范弘之雖然認為謝石戰功及提倡興辦學校功不可沒,但因其貪婪奢華的行為而指責謝石,故此結合其淝水大功及貪婪的惡行而建議諡為襄墨公。然而最終朝廷都只取彰顯其功勳的「襄」為其諡號,諡為襄公。[7]
人物成就
軍事
- 在淝水之戰時謝安的三路部署中,謝石領水軍沿淝水順流到壽陽,兵力約有萬人,萬人水軍應算不弱。
- 前秦水軍記載:有「水陸齊進,運漕萬艘」之說,一是可能為極言出兵之盛,這本身也屬誇張懷疑之列;另可能指「蜀漢之軍順流而下」,即後來完全沒見着的「益州水師」。「運漕」不可算有戰鬥力的軍隊,而此說實值懷疑。
- 苻堅進軍時,是在太元八年(383年)冬十月末,十一月初,北方大部分河道結冰或枯水,以水路運輸的可能性極少,此處當是誇張無疑。從前秦苻堅軍隊組成分析和戰後晉軍繳獲大批騾馬看,此戰北軍仍是以人力和騾馬來實現運輸。
- 南軍水師一向勝於北軍。淝水之戰,本應急在苻堅,而非謝玄,謝石拖垮秦軍之計也非無理,苻融陷壽陽,不得再進,很可能是因為必渡淝水,但苦於謝石水軍已經趕到,無法搶得水上優勢,淝水難渡,謝石水師雖難構成威脅,但阻斷在淝水,卻令苻融沒有辦法解決破水軍的問題時。謝玄急速進兵,不足二十天,兵臨壽陽,決戰最終由陸軍完成。
- 以此看來,謝石水師的迎阻還是頗為成功的,但對他在淝水之戰中的作用,歷來都較為忽視。
教育
- 太元九年(384年),時任尚書令的謝石因學校敗壞,上疏請興復國學,教導士族子弟,並命各州郡都興修鄉校。他的建議獲晉孝武帝接納。
- 清河人李遼曾想上疏朝廷,令南兗州府修建孔子廟。謝石對此表示支持,「又出家布,薄助興立」。
人物軼事
- 石碎堅:淝水之戰前,前秦國內就有童謠說:「誰謂爾堅?石打碎!」征西大將軍桓豁故此就將兒子的名字都加個「石」字,希望能應此歌謠。淝水之戰時,擔任前鋒的雖是謝玄、謝琰、劉牢之,但總領諸軍的征討大都督卻是謝石,恰好與童謠相應。 [8]
- 謝白面:謝石年輕時就在面上長毒瘡,多番治療亦不能治癒。他因而遠避深山中,躺在山岩下。一次夜間,有東西來舔其毒瘡,毒瘡竟然痊癒了,並在舔處留下白色的痕跡,故謝石又被稱為「謝白面」。[9]
- 交惡王恭:一次,會稽王司馬道子召集朝士進行宴會,謝石因酒醉而唱起吳歌(吳地民歌民謠)。王恭正色道:「身為尚書省長官,留止諸侯王的府第,而大唱淫聲,何以讓朝廷百官效法!」謝石因而十分惱恨。[10]
人物評價
- 范弘之:石階藉門廕,屢登崇顯,總司百揆,翼贊三台,閒練庶事,勤勞匪懈,內外僉議,皆曰與能。當淮肥之捷,勛拯危墜,雖皇威遐震,狡寇天亡,因時立功,石亦與焉。又開建學校,以延胄子,雖盛化未洽,亦愛禮存羊。……今石位居朝端,任則論道,唱言無忠國之謀,守職則容身而已,不可謂事君;貨黷京邑,聚斂無厭,不可謂厲身;坐擁大眾,侵食百姓,《大東》流於遠近,怨毒結於眾心,不可謂愛人;工徒勞於土木,思慮殫於機巧,紈綺盡於婢妾,財用縻於絲桐,不可謂惜力。此人臣之大害,有國之所去也。[11]
- 房玄齡:①石在職務存文刻,既無他才望,直以宰相弟兼有大才,遂居清顯,而聚斂無饜,取譏當世。 ②建元之後,時政多虞,巨猾陸梁,權臣橫恣。其有兼將相於中外,系存亡於社稷,負扆資之以端拱,鑿井賴之以晏安者,其惟謝氏乎!……奕萬以放肆為高,石奴以褊濁興累,雖曰微纇,猶稱名實。[12]
- 愛新覺羅·弘曆:觀謝石、謝元(謝玄)憚不敢進之狀,則桓沖之言,不為無見。幸而朱序私通軍情,苻堅驕傲自滿,苻融未諳軍機,臨陣自退,以致晉軍乘勢得勝耳。不然,石、元將蹈僨轅之譏,又何偉績之能建哉?尹起莘所謂天幸,非刻論也。 [13]
- 林紓:周瑜、陸遜、謝石、虞允文,豈曹操、劉備、苻堅、完顏亮之敵?獨能摧陷掩取之者,一驕而黷兵,一斂而伺敵也。 [14]
史料記載
- 《晉書·卷七十九·列傳第四十九》[12]
- 《資治通鑑·卷第一百四·晉紀二十六》
- 《資治通鑑·卷第一百五·晉紀二十七》
- 《資治通鑑·卷第一百六·晉紀二十八》
- 《資治通鑑·卷第一百七·晉紀二十九》
參考資料
- ↑ 《資治通鑑·卷第一百七·晉紀二十九》:(太元十三年)十二月,庚子,尚書令南康襄公謝石卒。
- ↑ 《全晉文·卷八十三》 .漢典古籍.2016-11-12
- ↑ 《晉書·卷八十三·列傳第五十三》:孝武帝嘗講《孝經》,僕射謝安侍坐,尚書陸納侍講,侍中卞眈執讀,黃門侍郎謝石、吏部郎袁宏執經,胤與丹陽尹王混擿句,時論榮之。
- ↑ 《晉書·卷七十九·列傳第四十九》:石字石奴。初拜秘書郎,累遷尚書僕射。征句難,以勛封興平縣伯。
- ↑ 《晉書·卷七十九·列傳第四十九》:淮肥之役,詔石解僕射,以將軍假節征討大都督,與兄子玄、琰破苻堅。
- ↑ 《晉書·卷七十九·列傳第四十九》:兄安薨,石遷衛將軍,加散騎常侍。以公事與吏部郎王恭互相短長,恭甚忿恨,自陳褊厄不允,且疾源深固,乞還私門。石亦上疏遜位。有司奏,石輒去職,免官。詔曰:「石以疾求退,豈准之常制!其喻令還。」歲余不起。表十餘上,帝不許。石乞依故尚書令王彪之例,於府綜攝,詔聽之。
- ↑ 《晉書·卷七十九·列傳第四十九》:石在職務存文刻,既無他才望,直以宰相弟兼有大才,遂居清顯,而聚斂無饜,取譏當世。追贈司空,禮官議諡,博士范弘之議諡曰襄墨公,語在弘之傳。朝議不從,單諡曰襄。
- ↑ 《晉書·卷七十九·列傳第四十九》:先是,童謠云:「誰謂爾堅石打碎。」故桓豁皆以「石」名子,以邀功焉。堅之敗也,雖功始牢之,而成於玄、琰,然石時實為都督焉。
- ↑ 《晉書·卷七十九·列傳第四十九》:石少患面創,療之莫愈,乃自匿。夜有物來舐其瘡,隨舐隨差,舐處甚白,故世呼為謝白面。
- ↑ 《晉中興書·卷七》:王恭嘗宴於司馬道子室,尚書謝石為吳歌。恭曰:「居端右之重,集宰相之座,而放妖俗之音乎。」並有慚色。
- ↑ 《晉書·卷九十一·列傳第六十一》.國學網.2016-11-12
- ↑ 12.0 12.1 《晉書·卷七十九·列傳第四十九》.國學網.2014-02-06
- ↑ 《評鑑闡要》.古籍文獻網.2016-11-12
- ↑ 《全晉文·卷八十三》.漢典古籍.2016-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