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谷村鎮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山東省兗州市谷村鎮地處兗州市城區北部,總面積58.1平方公里,耕地4.2萬畝;轄5個管區,39個行政村,3.2萬人。

歷史沿革

解放初期1948年,谷村鄉為本縣第二區;1949年稱漕河區;1956年撤區劃谷村為鄉;1958年人民公社化時,歸屬上遊人民公社管轄,本年底曲阜、滋陽合縣,仍為上游公社;1962年1月與曲阜分縣後,改稱谷村公社;1984年5月行政區劃改革時改為谷村區;1986年12月撤區改稱谷村鄉;1995年12月谷村鄉建為谷村鎮。本鎮駐地谷村,因本村 谷姓來此最早而得名,據清宣統二年(1910)立的谷氏族譜碑記載,明洪武年間(1368——1398),谷氏始祖四人由山西遷此建村。

經濟狀況

2006年,谷村鎮在兩級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深入貫徹黨的十七大精神,認真落實科學發展觀,解放思想,搶抓機遇,超額完成了年初確立的主要任務目標,實現了「十一五」和 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良好開局,全鎮上下展現出經濟發展有新跨越、農業生產有新提高、社會事業有新進步、黨的建設有新加強的良好局面。  

綜合實力快速提升。全鎮完成 財政總收入7669萬元,同比增長31%; 地方財政收入完成4383萬元,其中國地稅完成3453萬元,同比分別增長32%和45%; 工業總產值完成24.6億元,增長35%; 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6300元。

民營企業迅猛發展。全鎮規模以上企業實現銷售收入24億元、利稅1.6億元。續建和新上投資過億元的重點項目7個,完成生產經營性固定資產投入4.97億元,增長80%。全鎮規模以上企業達到21家,新增5家。聯誠公司、天成公司繼續保持高速增長態勢,支撐帶動作用進一步凸現;富林木業公司快速發展,成為我市經濟發展新亮點。對外開放力度加大,2007年,全鎮合同利用外資21億元,實際到位3.71億元。其中,加拿大麥格那公司、愛爾蘭CRH公司、美國ADM公司等3家 世界500強企業先後在我鎮確立了投資項目。   鎮村建設步伐加快。紮實推進小城鎮開發建設,村企合一,村企共建模式探索實施。不斷優化改善人居環境,大力實施「綠、亮、清」工程;加大路網建設,投資高標準修建了前白至前官、前官至柳廟兩條道路。  

農業發展成效顯著。全鎮山藥、桑園種植面積均達萬畝以上,經濟林發展到8700畝。 農業基礎設施建設水平明顯提高,世行三期完成2萬畝項目區建設,標準糧田建設順利通過上級驗收。  

社會事業全面進步。全年用於教育衛生等社會事業的投入近1000萬元。 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率達到100%,切實做好「三老」 優撫工作,每月發放 優撫金1萬餘元,救助困難群眾130戶310人。  

黨的建設紮實有效。精心組織開展了基層黨建規範化建設、農村黨員幹部教育培訓和基層黨組織整頓提高活動。創建2處黨員教育基地,先後有 周村、前官等27個村獲得市「五個好」村黨支部稱號。嚴格 黨員發展工作,全鎮培養 入黨積極分子230名,新發展黨員44名;全面加強 非公有制企業黨建工作,全鎮已有17家企業建立了黨支部。圓滿完成新一屆村「兩委」 換屆選舉,全部實現「一人兼」,基層組織建設不斷得到加強。

特色產業

谷村鎮審時度勢,高標準規劃建設 物流園區,積極整合各種資源,大力扶持 物流行業的發展。高起點定位。該鎮充分利用 魯西南最大貨運 編組站—— 兗州火車站 貨運站位於境內的區位優勢,規劃建立了3平方公里專業物流園區。按照「現代倉儲、 多式聯運、加工配送、產品分撥、市場批發、園區交易」 六位一體的發展思路,力爭三年的時間,把園區建設成為融 商流、人流、信息流、 資金流、 交通流於一體,集現代倉儲中心、多式聯運中心、 加工配送中心、商品批發中心、展覽展示中心、電子商務 交易中心於一園的現代化、綜合性、多功能的大型 物流基地。  

高標準規劃。制定了谷村鎮 現代物流產業 發展規劃綱要》,聘請同濟規劃設計院,對產業長遠發展、功能合理布局、 物流設施合理配置進行了詳細規劃。每年投入5000萬元,規劃構建「三縱四橫」的道路網絡,實現園區「六通一平」。在園區建設工商、稅務、運管、公安等政府職能部門與一體的服務中心,合署辦公,提供一條龍優質服務;同時,規劃建設銀行、保險、商務、網絡、汽配汽修、餐飲、商店、酒店、娛樂、物業等一批服務組織,使物流園區成為一個標準一流、服務完善的新型社區。  高效率整合。首先整合優勢資源,與鐵路、山拖、大陸機械等單位進行協商,採取租賃、合營等形式,整合北站現有 鐵路專用線,為 物流產業發展提供方便、快捷的通道。益海集團利用原貨九股投資8000萬美元,在新上糧油項目的基礎上,又上馬了物流項目,項目全部建成後,年可新增銷售收入20億元,上繳稅金6000萬元。政府、企業採取租賃、拍賣、置換等市場經濟形式進行運作方式,盤活駐北站地區的15家國家、省、市企業閒置的場地、倉庫及近500畝的土地,提高了利用率。其次整合優勢資源,將北站周邊的 益海嘉里物流、廣場商廈物流、北站儲運、億金物流、東宇經貿等數十家各類儲運、 物流企業進行整合,加大對園區內 傳統物流企業的改造力度,儘快適應 現代物流業的發展需要。積極引入國內外大型物流企業,緊密銜接專業協會,借鑑其它先進 地區物流運作模式,推進物流業務公用網、 電子數據交換平台、空間數據公用平台三大基礎信息系統建設。預計到2012年,該物流園區可實現銷售收入30億元,上繳稅金1.8億元。

農業發展

該鎮農業基礎地位進一步鞏固。大力調整優化農業結構,繼續圍繞」一線兩片」的整體規劃,打造北部萬畝經濟林、沿金谷大道兩側萬畝高效示範農業的大格局。深入實施萬畝優質糧產業化工程,配套建設橋涵150座, 機井房10座,鋪設地下PVC管道6000畝。落實 現代化農業田管理技術,實現農田景觀化、農業 生態化、設施現代化、管理規範化。加快省級旱作 高效農業示範項目建設,按照在示範區內建設1萬畝高效農業示範 方田的規劃,積極引進推廣苗木、花卉等高價值品種500畝,發展 仙人掌、山藥、蔬菜大棚等各類蔬菜2000畝,初步形成沿金谷大道兩側發展高效設施栽培農業的基本框架。建立標準化養殖和良種引進繁育體系,建標準化養殖場20處,總量達到37處。搞好標準化方田建設,年內建成標準方田8000畝,配套整修農田道路100公里,完成PVC管道鋪設500畝/3000米,鋪設地下電纜5000畝/25000米。[1]

招商引資

該鎮進一步完善招商引資責任體系,堅持多渠道招商,強化企業招商主體作用,提高招引成功率,發揮優勢擴充 外向型經濟規模。利用聯誠、源泉等 外向型企業為橋樑,有針對性地接觸外商。建立健全招商引資責任感,營造濃厚的招商引資範圍。力爭2006年招引資過億元的項目2個,投資過5000萬元的項目2個,投資過1000萬元的項目10個以上,培植一批新的經濟增長點。按照培大培強培優的工作思路,突出」規模擴大、招商引資、運行質量、發展環境、增加稅收」5個重點,發展4大產業鏈條,培植」十百千」企業群體。深入挖潛,合理規劃,培植1家稅收過2000萬元,1家稅收過千萬元,5-6家稅收過百萬元,30家稅收過十萬元以上的企業。通過實施」十、百、千」工程,進一步膨脹企業規模,培植新的經濟增長點,優化產業結構,增強經濟發展的活力和後勁。

社會事業

該鎮注重統籌兼顧和協調並進,社會各項事業有新進步。始終加強計劃生育 目標責任管理,強化基層基礎, 優化服務手段,保持了一等獎水平。不斷加強對教育工作的投入,集中力量落實校舍危房改造任務,切實改善教育教學條件。搞好教育師資改革,取得了教育教學的優異成績。完成了1400平方米的敬老院 老年公寓建設工程,真正實現了 老有所養。農村 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全面推進,切實提高了農民的 基本醫療保障水平。

園區建設    谷村鎮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形成了以 青鋼焦化廠為龍頭,天成、龍騰等企業為依託的化工板塊產業格局。2007年化工產業形成銷售收入12.8億元,利稅9300萬元。為利用好化工企業「退二進園」的重要機遇,推動 化工行業走聚集發展、規模經營、 互利雙贏的發展道路,依託兗州 經濟開發區,規劃建設5.5平方公里的化工園區。該鎮突出園區 基礎設施建設,夯實發展載體。投入5000萬元,高標準新修興業路、振興路、栗園路,改造穆北路、 金谷路,構建「三縱四橫」的道路網絡,實現園區「 七通一平」。大力實施集中供水工程,全面升級鎮水利設施,徹底解決園區給排水問題。同時,積極探索「鎮園合一」的管理體制,建設園區服務中心規劃,將相關職能部門遷入合署辦公,對投資過3000萬元的重點項目,建立包保責任制,企辦、國土、工商、稅務等職能部門協調做好拆遷征地、 勞動用工、 幫辦服務等工作。設立了高標準的治安 警務區,做到「人防、技防、物防」全覆蓋,營造一個安全的發展環境。優越的園區環境,推動了化工行業的快速發展。青鋼兗焦近期計劃新上年產10萬噸 焦爐煤氣制甲醇、20萬噸二 甲醚和3萬噸 雙氧水等3個項目。天成化工有限公司與 美國赫克 力士公司計劃分三年投資1.2億美元,新上造紙 助劑和精細化工項目。合資公司建成後,將成為全球最大的AKD 造紙助劑生產基地,世界 市場占有率將達到56%以上。到2010年可實現銷售收入10億元,上繳稅金5000萬元。預計2012年計劃投資完成後將實現銷售收入15億元,利稅過億元。依託青鋼兗焦和天成化工的產業鏈資源,吸引了一批化工企業來鎮投資建設。龍騰 化工投資5200萬元,利用青鋼兗焦的 粗苯資源,採用國內成熟的粗苯精製技術,生產 純苯、 甲苯、 二甲苯。四方 碳素投資1.5億元,利用青鋼兗焦的煤氣資源,新上年產10.5萬噸陽極炭塊項目。利用青鋼兗焦的煤氣資源,投資2億元新上醫用玻璃項目。以及天成化工利用益海糧油的 副產品—— 豆蔻酸和 月桂酸,生產食品、農醫藥、化妝品等行業中間體項目;江蘇客商利用青鋼兗焦的副產品——萘,生產萘酸鈉項目,實現化工園區內之間的產業鏈 資源循環利用。做到項目建設與 生態保護相統一、資源利用與環境保護相協調,有力推動了化工行業的 可持續發展。

黨政建設

谷村鎮堅持標本兼治、綜合治理、懲防並舉、注重預防的方針,貼近農村基層實際,強化教育、制度、監督三個機制,促進了全鎮 農村基層黨風廉政建設。  強化 教育機制。針對農村居住分散、生產季節性強、管理體制相對鬆散的特點,採取鎮村輪訓、黨紀政紀專題講座與集中 普法教育相結合等方形式,增強教育的效果。對在村兩委換屆中新任職的農村黨員幹部和鎮提拔幹部進行廉政教育培訓,以此帶動對全鎮基層黨員幹部的廉政教育。近兩年來,共開展任職廉政教育培訓6次,培訓幹部200多人;利用農村 現代遠程教育網絡,不定期播放黨風廉政建設電教片21部。在經濟條件比較好的村建設 廉政文化宣傳一條街,設立廉政文化 宣傳牌,讓農村 基層幹部置身於廉政文化氛圍之中。目前,全鎮已建設廉政文化一條街26條,設立廉政文化宣傳牌30多塊。  強化制度機制。在全鎮各村推行提出決議、徵求民意、確定議案、組織把關、民主決議、組織實施的「六步決策」工作制度,最大限度地杜絕決策上的不廉潔行為;加強財務管理,杜絕用錢上的不廉潔行為。切實加強對農村財務的監管,積極推行村級財務帳目、集體資金由鎮「雙代管『制度,進一步規範報帳程序,並加大村務公開力度,從源頭上減少了各村黨員幹部不廉潔行為的發生;推行農村中小工程招投標制度,杜絕工程建設上的不廉潔行為。  強化 監督機制。進一步深化村務公開,讓村民監督。39個行政村全部制定了民自治章程、 村規民約和 民主選舉、 民主決策、民主管理、 民主監督的「一章一約四項制度」,建立了黨員代表議事會、村民代表會議和民主理財小組,為黨員群眾參與村務監督管理提供有效載體;在各村設立 監督員,實行專職監督,39個行政村共設立40名監督員;實行定期 經濟責任審計,強化鎮對村兩委的監督。

婦女工作

鎮黨委將婦女群眾工作納入重要工作日程,充分發揮婦女組織鮮明的政治優勢、廣泛的組織優勢、獨特的群眾工作優勢,組織引導廣大婦女積極投身於 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和諧社會建設,以提高婦女素質為着力點,把促進婦女發展和維權貫穿工作始終, 婦女工作卓有成效。一、堅持黨建帶婦建,夯實婦女工作基礎  鎮黨委始終堅持將婦女組織建設作為全鎮黨建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納入黨建工作中去落實,切實做到了同步研究、同步部署、 同步建設,村級組織建設整體推進,婦女組織得到全面加強。

堅持抓組織建設。始終遵循「哪裡有婦女,哪裡就有婦女組織」的原則,不斷擴大婦女組織的覆蓋面,延伸婦女工作領域。全鎮39個行政村全部建立健全了 婦代會,配備了專職的婦代會主任。同時,在婦女人數20人以上的民營企業, 聯誠金屬製品有限公司等5家企業成立婦委會,更好地調動女職工工作的積極性,為企業發展獻計獻策。認真開展爭創「五好基層婦女組織「活動,採取各村審報、各管區互評相結合的方法促進村級婦女工作上檔次上水平,激發了村婦代會工作的積極性與主動性。「巾幗文明隊」建設日益規範,全鎮32支「巾幗文明隊」在 環境美化、法律宣傳、文體娛樂、扶貧濟困等活動中,盡展巾幗風采。  

堅持抓隊伍建設。在2007年的村「兩委」換屆選舉期間,按照市委組織部、市婦聯《關於做好婦女進村「兩委」的通知》精神,支持婦女依法進入村「兩委」, 參政議政,以揮她們的積極作用。同時,注重選拔那些有開拓精神、能帶領婦女闖市場、奔小康的女科技致富帶頭人擔任村婦代會主任。換屆後,婦代會主任平均年齡為35歲,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23人,占60%,有17個村的婦代會主任進入村「兩委」,充分發揮了婦女參政議政的作用。  

堅持抓教育培訓。結合本鎮實際,不斷豐富婦女幹部培訓內容,採取舉辦培訓班、以會代訓、外出學習等形式展開培訓,取得了明顯效果。同時,積極選拔優秀婦代會主任參加上級婦聯理論、業務等多層面培訓。先後2次組織村婦代會主任到先進鄉鎮和省婦聯科技服務基地參觀學習,使婦女幹部開闊了視野,增長了見識。  

以「平安家庭」創建,促進社會和諧穩定  

鎮黨委始終把創建「平安家庭」作為「平安谷村」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制定並下發了《在全鎮開展創建「平安家庭」活動的意見》,把「平安家庭」創建納入「平安谷村」考核體系,定期檢查、同步考核,真正做到了有的放矢開展工作。針對目前婚姻、家庭、鄰里糾紛等影響家庭平安的突出問題,村里建立了以村婦代會主任、婦女小組長、巾幗文明隊隊員為主要成員的「巾幗調解隊」,及時了解群眾思想動態,發現各類矛盾糾紛,隨時進行疏導化解,把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工作延伸到千家萬戶。認真開展權益保障調研,熱情為婦女提供政策諮詢、法律幫助等方面的服務。與 司法所聯合,結合開展「五五」普法、「12.4」 法制宣傳日等活動,制定法律宣傳計劃,組織在集市和群眾集中的場所通過張貼 宣傳畫、發放 明白紙的形式進行法律宣傳,提高了廣大婦女的維權意識、 社會性別意識和 法律意識。在 周村、史莊、兩 分店、栗園開展了試點工作,每個村選出了10-20家示範戶,鎮、村兩級層層抓試點,以點帶面,整體推進,有力推動了創建活動的普及和提高。村黨組織與本村家庭簽訂了「平安家庭」責任書,層層落實 目標責任。全鎮95%的家庭達到了「平安家庭」創建標準。[2]

數據

(第五次 人口普查數據)總人口 36163 男 18714 女 17449 家庭戶戶數 10141 家庭戶總人口(總) 34908 家庭戶男 17815 家庭戶女 17093 0-14歲(總) 7356 0-14歲男 3959 0-14歲女 3397 15-64歲(總) 25769 15-64歲男 13413 15-64歲女 12356 65歲及以上(總) 3038 65歲及以上男 1342 65歲及以上女 1696 戶口本地住在本地 32132

下轄村

唐莊村 石馬村 五聖堂村 周村村 徐村村 紅廟村 七里舖村 安邱府村 譚家村 栗園村 蒿廠村 安家廟村 史莊村 范林村 裴院村 高家村前 谷家村 後谷家村 東 葛店 回族村 黃廟 民族村 楊家村 兩分店村 房莊村 房家院村鄧家村 前白 樓村 後白樓村 白家店村 高廟村 龍灣莊村 前 官莊村 後官莊村東垛村 西垛村 前盛村 後盛村 大窪村 朱屯村 柳廟村。

相關視頻

大美谷城,一個來了就不想走的地方 【穀城縣招商局 榮譽出品】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