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丹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豆丹 |
中文名稱:豆丹 口味:異常鮮美 功效:有溫胃之功效 營養價值:高蛋白、低脂肪 本質:豆天蛾的幼蟲 |
豆丹是豆天蛾的幼蟲。以吃大豆葉子、洋槐樹的葉子為生,在天然無毒、無公害狀態生長的昆蟲,它體形優美,與蠶相似。在山東大部分地區及蘇北地區尤為多見,成熟之後會鑽入地下蟄伏,待來年羽化成成蟲。
豆丹雖然是大豆的天敵,但是它的肉漿卻無毒無害,是一種特佳的高蛋白食物,做成菜餚,十分鮮美,並有治療胃寒疾病和營養不良的特殊療效。
基本信息
中文名稱:豆丹
主要食材:豆丹
口味:異常鮮美
功效:有溫胃之功效
營養價值:高蛋白、低脂肪
本質:豆天蛾的幼蟲
形態特徵
豆丹成蟲時長約5公分,嫩綠色,頭部色較深,尾部有尾角。從腹部第一節起,兩側有七對白色線。它危害豆葉,齧成孔洞 ,嚴重時植株盡成光稈,不能結莢。是天然有機食品,風味異常鮮美,令人食之難忘,是連雲港地區最具代表性的地方特色產品之一,被譽為"國內少有,蘇北僅有,灌雲特有"的美味珍品。中央電視台《科技博覽》、《致富經》等節目曾多次對灌雲豆丹做專題報道。
主要價值
據測定,豆天蛾幼蟲的粗蛋白質量分數為65.5% (乾重),其中必需氨基酸占總量氨基酸的52.84%,半必需氨基酸占9.70%; 粗脂肪質量分數為23.68%,C162C18脂肪酸占總脂肪酸的99%以上,不飽和脂肪酸為64. 17%,其中亞麻酸達36.53% 。如果將豆天蛾幼蟲與雞蛋、牛奶、大豆相比,則豆天蛾幼蟲表現出了較高的蛋白質、必需氨基酸及必需脂肪酸質量分數,尤其是C18∶3亞麻酸含量高。同時,豆丹還含有豐富的鈣、磷、鐵和維生素B、維生素B2等多種人體需要的微量元素和營養因子。豆丹還具有降低膽固醇、防止高血壓及動脈粥樣硬化、治療胃病等特殊功效,是一種純天然的綠色食品,也是具有地方特色的美味佳肴。
品味豆丹
很多人認為豆丹是蟲子,一般不敢吃或不願吃,嘗後才讚不絕口。 如今,豆丹已風行到淮海地區的高檔飯館,不再是灌雲獨家所有。但其做法與風味,還是以灌云為翹楚。特別是冬季入節豆丹,從豆地刨出後,如何除去土氣,使其更加鮮香美口,更是灌雲廚師一技。由於它只在夏天才生長,所以物以稀為貴,據說冬季的時候豆丹在當地已經動輒上千元一盆。
沒有吃過河豚,不知道這人間至味到底如何,小小豆丹就是人間至味,而且它無毒 ,不用像吃河豚那樣,有冒生命危險。不論是青豆丹,還是入蟄的豆丹,夾兩塊放在口中,上下牙齒一合,一股鮮香立即在嘴裡蔓延、升騰,讓人迴腸盪氣,齒頰生津。閉上眼睛,人仿佛在膨脹,像充足了氣的氫氣球,緩緩升上天空,與白云為伍,與星星作伴,產生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味小之感。
豆丹做法
傳統的做法先把豆丹放到水裡浸泡溺死,然後用一根擀餃子麵皮的麵杖,墊上一塊木板,把溺死的豆丹從頭到尾擀出內臟,放到水中清洗,去掉糞便即可。擀出來的豆丹肉青中帶白,中間會有一塊淡黃色的油,宛如晶瑩的碧玉。
然後把擀出來的肉放進開水鍋里稍微煮一下(需要掌握火候的,否則就不鮮嫩了),使肉凝成完整的長條,接着把凝成條狀的豆丹肉炒一炒裝起來,再把大白菜或者絲瓜清炒,然後加上紅辣椒、大蒜等調料燒煮就可以了。燒熟的豆丹用盆裝好端上來,綠綠的菜,白中帶黃的肉,紅紅的辣椒,色彩誘人,香氣撲鼻,令你垂涎三尺。
當然,燉好的豆丹是要趁熱吃的,在氤氳熱氣中,你會吃得酣暢淋漓,大呼過癮。
豆丹養殖
灌雲現有的豆丹的人工養殖技術已申請專利,專利名稱:豆丹高產養殖方法,專利號:2008101682159,該技術利用大棚等加溫設施,實現了豆丹的提前上市,填補了市場空白,創造了每斤豆丹300元的神話。但現有技術在病害防治方面上存在比較嚴重的缺陷,給豆丹養殖帶來一定的風險,也限制了養殖面積的推廣。年初舉辦培訓班時,到場的養殖戶有20多家,養殖面積400多畝。二代養殖技術在病害防治方面有了質的突破,實現了真正的室內育種。並在此基礎上,通過對三個關鍵步驟的控制,淘汰帶有病毒和致病菌的蛹、蛾、卵,實現了孵化出體質健康的豆丹幼蟲的目標,徹底解決了病害問題。當然,養殖過程的管理仍然是非常重要的。另外,在土壤的消毒、大豆品種的選擇、種植密度的優化、大豆病蟲害的防治等方面,還有很多工作要做。豆丹品種的優選和替代飼料、人工飼料的開發,是下一步技術攻關的目標。
相關傳說
- 傳說一
傳說在很久很久以前,我們的家鄉終於從海底里冒上來成為陸地。不久,來了一對兄弟,哥哥叫路不平,弟弟叫旁人踩。兄弟倆沒了親人,一起相依為命,在海邊打魚生活。後來哥哥長大成人,兄弟倆耗盡家產為哥哥娶了妻子,可是這個嫂子心眼太壞,處處刁難弟弟旁人踩,甚至連飯都不讓弟弟吃。旁人踩沒辦法,就和哥哥分開家單獨過,因為人小力氣也小,日子過得很艱難。沒辦法,他在岸邊的蘆葦里開闢出一塊荒地,種上黃豆,指望靠收成過活。可是,一次他在豆地里做活的時候,突然發現黃豆的葉子上爬滿了密密麻麻的蟲子,幾乎把葉子吃的一乾二淨。旁人踩急得大哭了起來。就在這個時候,一位老奶奶來到了他的身邊,告訴他,葉子上的蟲子是王母娘娘煉丹的時候灑下的粉末,吃了它可以強身健體,是旁人踩的福分,快起來做着吃吧。旁人踩剛要感謝老人,一轉眼,老人已經不見了。
旁人踩爬起來,捉了幾個蟲子回到家煮了吃,呵呵,還真的好鮮好香啊!他沒捨得全部吃光,就把蟲子埋在土裡,留下過冬的時候吃。沒想到,等到收割的時候,那些蟲子全部藏到土裡去了。於是,旁人踩每到餓了的時候,就到地里把蟲子刨上來做着吃。
嫂子每天從弟弟的屋子經過,很遠就聞見了弟弟屋裡飄出的香味,很好奇地來看弟弟到底在吃什麼,旁人踩見瞞不過,就一五一十地告訴給了嫂子,嫂子從地里刨起蟲子回家一吃,果然是好東西。第二年,他們一起又開墾了好幾畝地,全部種上黃豆。
那一年,他們僅靠蟲子就可以衣食無憂,他們把吃不完的蟲子拿到集市上,讓大家品嘗,立即得到了人們的交口稱讚,紛紛把這種蟲子引進到別的地方,可是,這種蟲子不能生長,每年就只有那塊地方才能有。
後來,人們給這種黃豆上的蟲子起了一個好聽的名字,叫做豆丹。
那個旁人踩後來長生不老,被招入了天界,就做了我們家鄉那裡的土地神。
- 傳說二
傳說好久以前,在灌雲地區,每逢大家大戶收完豆子後,就會讓一些窮人到地里拾那些遺漏的豆粒(方言叫:放門),於是人們就在收割黃豆的時候在大戶人家的地頭等着。那些幹活的長工,都要故意等到黃豆乾得爆裂了才會往車上裝,目的是讓黃豆更多的灑落在地里。
一等到"放門"的時候,人們都搶着去撿拾黃豆粒,孩子們都會在那個時間一窩蜂地湧進地里,搶拾黃豆。在撿拾黃豆的間隙里,餓了,就把黃豆放在豆葉上,點了火,燒着吃。等到黃豆爆裂的聲音傳來,就脫下衣服,扇滅火星,於是就會吃到香香的豆子了。
話說灌雲有個地方叫龍王盪,那兒有一個叫簸箕奶奶的叫花子(可能是叫花子吧!記不清了,這還是以前老人講的),在一次黃豆收穫季節,她對孩子們說,我來弄些好東西給你們吃,於是把背在身後的簸箕拿下來,往割完豆子的豆地里一插,端起了一簸箕的土,而後一簸,簸箕里留下了許多入了土的豆蟲,把豆蟲放到火里燒,一會兒就有香味飄了出來。小孩們吃過後都說好吃。
孩子們吃完豆蟲後,再找那個簸箕奶奶,哪有人呢?於是人們明白了,這是神仙在給窮人們帶來一種恩賜,給人間帶來一種美味。於是大家紛紛就在地里找起來,原來地里這樣的蟲子很多很多,就開始興起吃豆蟲了。[1]
因為是神仙帶來的嘛,所以人們說是仙丹,於是就將那豆蟲叫做"豆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