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象山縣摩崖石刻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象山縣摩崖石刻

來自 攜程旅行 的圖片

本名 象山縣摩崖石刻

地理位置 象山

石浦二灣、江心寺

象山縣摩崖石刻位於浙江省象山縣,在石浦二灣頭、後崗山東南麓朝東岩崖。[1]

簡介

摩崖所在崖面通寬近20米、通高3.5米,中部崖頂臥有面寬3米、高約2米塊岩。崖下原即港面,民國《象山縣誌》述「石浦前後二所」, 有「城下一帶水涯,可以棲泊戰船」句,即指此處至南門外江心嶼一帶。今摩崖隔駐軍操場與漁港路距海百米,周邊多營房,崖後山坡有石浦至延昌(鹽倉前)古道,坎上即所城東城牆,崖後山坡岩間林木蔭翳。

歷史背景

清道光、同治、民國縣誌均記二灣摩崖,後者最詳,載「季侯顧我」、「視卒當如嬰兒」、「嚴侯永瞻」、「如海恩波」、「□將羽儀」、「龍雄堵寇」6條,並雲「款不可識」,可知當時字跡已多有銷蝕剝脫不易辯認者。上世紀五十年代,劃辟二灣為海軍駐地始建營房;1983年8月,縣文管辦全國第二次文物普查不見「龍雄堵寇」條,疑為1970年前後駐軍於崖下鑿岩挖洞建彈藥庫所毀,新發現「峴石恩同」、「松屏蒲藩」、「石存恩在」3條,共8條登記在案。

1984年6月,公布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二十世紀末,文管辦復發現「神仙」、「雲天世戴」2條。其後,駐軍徙防,營地閒置,至2005年初發覺「如海恩波」條消失、「松屏蒲藩」條磨滅至僅留款文1字可辨。

2006年,寧波海軍預備役某部入駐二灣,翌年12月,在摩崖南段後上方岩壁新刻高2米、寬1.75米魏體「忠」字,無款,字樣從電腦字庫中拉出,待發覺,木已成舟

題刻介紹

綜合志書記載與文物調查記錄及現存實況,二灣摩崖原共有古代題刻11條,已毀2條,存9條,其中1條僅殘痕。刻於崖頂臥石「雲天世戴」條、崖中上部「視卒當如嬰兒」條為橫書式,其餘各條均直書式,分刻於崖面兩旁,布局大觀猶橫披與對聯。摩崖文字,悉為楷體。除「神仙」條外,均以陰線勒長方形外框構出幅面,其中直式框抹去二上角,形似普通碑面。

摩崖石刻內容

二灣、江心寺後摩崖,內容以軍隊內部對建功立德與盡忠將士褒頌、激勵、感恩、祈佑為主,象山石浦駐軍,尤其水軍在歷史上有過多次戰事。辨款識、查史事,以有明一代防倭防海寇為著。舊志所載6條,考「季侯顧我」條為宋代,云:「…元明間,並無姓季之令,惟宋嘉定十七年(1224)季齊愈任邑,所謂季侯者,當即其人……」,此外,斷為明「嘉靖以後備倭備海寇所刻」,無考釋。「視卒當如嬰兒」條上款刻「萬曆癸巳歲(1593)」,浙江倭患息跡於明萬曆十六年(1588),此條尚可屬「備倭」。「 嚴侯永瞻」條款識為「崇禎九年」,紀年明確,舊志雲「當皆為備倭時鐫」,誤。舊志未載「石存恩在」條款,今辨出上款「崇禎九年」、下款「練營」等字樣,而「雲天世戴」條與「滄海恩波」條款識亦刻有「練營」字樣,故均可斷為崇禎九年及其前後。題刻蘊含事件與明季局勢混亂、海寇猖獗相暗合。其他款識不可辨之題刻,因與年代能斷者並比刻立,年代當大抵相同,應屬「備海寇」為主。故,兩摩崖通斷為宋、明兩代。

參考來源

  1. 象山縣摩崖石刻, 豆瓣電影, 2020-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