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豫讓視死如歸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豫讓視死如歸,春秋戰國故事。[1]

故事內容 


豫讓,春秋時期晉國人。他曾經侍奉過晉國的權臣范氏和中行氏,都沒有被重用,於是他又投靠晉國的另一位權臣智瑤。智瑤很賞識他,給他很高的禮遇。後來智瑤被趙襄子所殺。


逃亡到山中的豫讓聽到智瑤被殺的消息,十分傷心,後又聽說趙襄子居然用智瑤的頭骨做酒器飲酒作樂,更加氣憤,哀聲道:「士為知己者死,女為悅己者容。智瑤如此優待我,我一定要為他報仇,為他而死,即使死了也有臉面去見他!」


豫讓想到了一條妙計,他化裝成因罪服勞役的人,混進趙襄子的府邸,假裝給廁所刷牆,卻已經暗藏匕首伺機刺殺趙襄子。


有一天,趙襄子上廁所的時候,豫讓正想下手,不料趙襄子察覺出豫讓形跡可疑,便叫人把他抓起來審問,搜出了他身上的匕首。豫讓見身份暴露,便大聲道:「你這個背叛故主的小人,我是智瑤的家臣,我要為智瑤報仇!」趙襄子的手下要殺了他,趙襄子擺手道:「我很佩服他的精神,豫讓不是智瑤的家人,卻敢來為他報仇,也算是個仁義之人啊。以後我小心一點,離他遠點兒就是了。」就把豫讓給放了。


被釋放以後,豫讓並不領情,還是沒有放棄為智瑤報仇的念頭。他將自己身上塗上漆,導致渾身長了毒瘡;又吞吃火炭,把嗓子燙啞了,形貌大變,連他的妻子也認不出來。他又去刺殺趙襄子。


豫讓藏在趙襄子每天經過的橋下,有一天,趙襄子和他的隨從們乘車出行,路過此地。豫讓正要動手,趙襄子的馬發覺橋下有人,驚得前蹄騰空,險些將趙襄子摔下來。豫讓見形跡又暴露了,便跳了出來。趙襄子道:「絕對是豫讓!」


趙襄子的衛士將豫讓團團圍住。趙襄子質問豫讓道:「你先前不是還侍奉過范氏、中行氏嗎?他們兩人都是智瑤殺掉的,你不去為他們報仇,反而還給智瑤做事。如今智瑤死了,你又為了什麼一而再再而三地找我報仇呢?」


豫讓道:「范氏、中行氏都把我當普通人看待,我也就像普通人那樣對待他們;而智瑤卻拿我當人才看待,我也就像一個人才那樣來報答他!」


趙襄子聞言嘆道:「豫讓啊!我對你也算是仁至義盡了,這回我可不放過你了!」說完示意衛士們動手殺他。


豫讓道:「上一次你放了我,天下人都知道了你的賢名。今天你殺了我,我無話可說。但是,在死前我請求你答應我一個要求:你把你穿的衣服讓我刺幾下,就當是已經報了仇,這樣我就雖死無憾了!」


於是趙襄子就把身上的衣服脫了下來給豫讓,豫讓拔出劍來,一劍將衣服斬為兩截,高聲叫道:「我死後可以有面目去見智瑤了!」說罷,用劍自殺。


豫讓行刺趙襄子,捨死忘生,備嘗艱辛,雖未成功,卻用生命報答了智瑤的知遇之恩。他為知己獻身的精神令人感佩。他為智瑤報仇,是因為智瑤重視他,尊重他,給了他尊嚴,所以,他要用生命扞衛智瑤的尊嚴。他是一個未能成功的刺客,但這個失敗的過程卻成就了他的人格。江淹《別賦》有言:「乃有劍客慚恩,少年報士,韓國趙廁,吳宮燕市,割慈忍愛,離邦去里,瀝泣共訣,擦血相視。」趙廁即指豫讓之事。


參考資料 

  1. 豫讓視死如歸 中國歷史故事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