貝爾納·阿爾諾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貝爾納·阿爾諾 | |
---|---|
簡表說明
姓名 貝爾納·阿爾諾
|
原文名 Bernard Arnault
|
性別 男
|
出生日期 西元1949年3月5日
|
職業 悅軒尼詩路易威登集團董事長
|
出生地點 法國北部-加來海峽諾爾省魯貝
|
親屬 Hélène Mercier (妻)
|
星 座 雙魚座
|
畢業校院 巴黎綜合理工學院
|
貝爾納·阿爾諾
貝爾納·阿爾諾(法語:Bernard Arnault,1949年3月5日-)出生於魯貝,法國商人,頂級奢侈品公司酩悅軒尼詩路易威登集團的董事長和CEO並持有51%的股份。
事業
LVMH
1987年,在LVMH成立後不久,由兩家公司合併而成的全新奢侈品集團,Arnault調解了MoëtHennessy首席執行官Alain Chevalier 和路易威登總裁Henri Racamier 之間的衝突。新集團持有Dior香水的產權,Arnault認為應將其納入Dior Couture。
1988年7月,Arnault提供15億美元與Guinness成立一家控股公司,持有LVMH 24%的股份。為了回應有關路易威登集團購買LVMH股票以形成「阻塞少數股票」的傳聞,Arnault斥資6億美元購買了LVMH的13.5%,成為LVMH的最大股東。1989年1月,他又斥資5億美元控制了LVMH總股份的43.5%和35%的投票權,從而達到了阻止LVMH集團拆除所需的「阻塞少數」。1989年1月13日,他被一致推選為執行管理委員會主席。[1]
從那時起,Arnault帶領公司實施雄心勃勃的發展計劃,將其轉變為世界上最大的奢侈品集團之一,與瑞士奢侈品巨頭歷峰集團和法國的Kering一起。11年來,LVMH 的市值至少增加了15倍,同時銷售額和利潤增長了500%。他促進了分散集團品牌的決策。由於這些措施,這些品牌現在被視為具有自己歷史的獨立公司。
Arnault的專業決策支持LVMH擁有「共享優勢」的理念,例如擁有強大的品牌,幫助那些仍在發展中的人提供資金。主要奢侈品牌的組合具有穩定的歷史,因此其堅實性允許新的收購和集團發展。正是由於這種策略,Christian Lacroix可以開設自己的時裝屋。
1988年7月,Arnault收購了Céline。 1993年,LVMH收購了Berluti和Kenzo。同年,Arnault收購了法國經濟報紙「論壇報」。儘管公司投入了1.5億歐元,但該公司從未取得預期的成功,並於2007年11月將其出售,以便以2.4億歐元的價格購買另一家法國經濟報紙LesÉchos。
1994年,LVMH收購了香水公司嬌蘭。1996年,Arnault買下了Loewe,其次是Marc Jacobs和Sephora[2],1997年。這些品牌也融入了集團:1999年的Thomas Pink,2000 年的Emilio Pucci和Fendi,DKNY和La Samaritaine於2001年。
在20世紀90年代,Arnault決定在紐約開發一個中心來管理LVMH在美國的業務。他選擇Christian de Portzamparc來監督這個項目。結果是LVMH塔於1999年12月開放。[3]
榮譽
- 2007年2月10日,貝爾納·阿爾諾被授予法國榮譽軍團司令官勳位
- 2011年7月14日,貝爾納·阿爾諾被升任為法國榮譽軍團大軍官勳位
- 2012年,貝爾納·阿爾諾被授予大英帝國勳章大英帝國司令勳章
影片
Bernard Arnault | Full Q&A | Oxford Union'
參考資料
- ↑ Steven Greenhouse,A luxury fight to the finish, New York Times, 17 December 1989
- ↑ LVMH says takes control of Spain's Loewe, Europolitics, 12 February 1996
- ↑ Suzy Menkes,Bernard Arnault: Man Behind the Steely Mask, New York Times, 30 November 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