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賴氏龍屬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賴氏龍屬
圖片來自dinosaurpictures

賴氏龍屬(屬名:Lambeosaurus)又名蘭伯龍,意為「蘭伯蜥蜴」,是鳥腳亞目鴨嘴龍科恐龍的一屬,生存於晚白堊紀坎潘階北美洲,約7,600萬年前到7,500萬年前。賴氏龍是植食性恐龍,可採二足或四足方式行走,以釜頭狀頭冠而著名。

化石發現於加拿大亞伯達省美國蒙大拿州、以及墨西哥下加利福尼亞州,目前已有數個可能種被命名,但只有兩個在加拿大發現的種較著名。賴氏龍是中等大小鳥臀目恐龍。在墨西哥發現的寬尾賴氏龍(L. laticaudus),是最大型的鳥臀目恐龍之一,目前被建立為巨保羅龍Magnapaulia)。

賴氏龍的化石最初是在1902年由勞倫斯·賴博所研究,但直到1923年,才由威廉·帕克斯(William Parks)命名為賴氏龍。賴氏龍具有複雜的分類歷史,部份原因是幼年個體的冠飾較小,而在過去被視為獨立的屬或種。這些不同頭顱骨被認為是年齡差異與兩性異形,目前都被歸類於模式種賴氏賴氏龍(L. lambei)。

與賴氏龍親緣關係最近的是著名的冠龍,冠龍發現於稍微古老的岩層裡;其他的近親是亞冠龍扇冠大天鵝龍。賴氏龍因牠們的冠飾而著名,這些冠飾現在被認為有社會功能,例如視覺辨別物、發出聲音。根據某些地理與生理構造上的證據,至少有少齒賴氏龍(L. paucidens)與大冠賴氏龍(L. magnicristatus)生存於大體積水體的附近。

敘述

賴氏龍的最著名種是賴氏賴氏龍,與更著名的冠龍相當類似,但兩者的冠飾不一樣;賴氏龍的冠飾往前傾,冠飾裡的垂直鼻管位在冠飾前部[1]。賴氏龍缺乏冠龍的鼻部隆起,這鼻部隆起構成冠龍的冠飾一部分;這也是辨別這兩屬恐龍未成年體的唯一方法。賴氏龍的冠飾外形隨者年齡而有所不同。

如同其他鴨嘴龍類,賴氏龍能夠以二足或四足方式行走,這可以從相關物種的足跡證明。賴氏龍的長尾巴有骨化肌腱支撐,防止尾巴下垂。賴氏龍的手有四個手指,缺乏拇指;但中間三指有蹄爪,能夠聯合在一起,顯示賴氏龍能夠以前肢支稱重量。賴氏龍的小指能夠用來操作物體。每個腳掌只有中間三個腳趾[2]

賴氏龍最明顯的特徵是頭頂的冠飾,最著名兩個種的冠飾並不一樣。完全成長的賴氏賴氏龍有釜狀冠飾,而那些被推測為雌性的標本,冠飾較短、較圓。斧狀冠飾的刀鋒部份是從眼睛前方突出,而把柄部分是從頭顱後方延伸出來的堅硬骨棒。斧狀冠飾的刀鋒部份分成上下兩部份,最上緣部份相當薄,隨者年齡而緩慢成長;而鼻管從冠飾的下部空心部分通過。大冠賴氏龍的冠飾把柄部份縮小,而刀鋒部份則擴張。目前保存最好的賴氏龍標本,只有保存了冠飾的前半部。目前還沒發現少齒賴氏龍的冠飾。

賴氏龍的加拿大種與冠龍在體型上有相似處,身長約9公尺[3]。在數個標本上發現了鱗片的痕跡:其中一個賴氏賴氏龍標本的頸部、身體、尾巴,有厚皮膚與不規則排列的多邊形鱗片,而一個大冠賴氏龍的標本上的頸部、前肢、腳部,也有類似的鱗片。

發現與歷史

賴氏龍有複雜的分類歷史。在1902年,勞倫斯·賴博將一個發現於亞伯達省的鴨嘴龍科四肢化石(編號GSC 419),命名為糙齒龍的一種,緣邊糙齒龍(Trachodon marginatus[4]。在1910年代,古生物學家開始在同一岩層(上白堊紀坎潘階恐龍公園組)發現保存更好的鴨嘴龍類化石。

賴博將其中兩個頭顱骨歸類於緣邊糙齒龍,而後在1914年將該種獨立為新屬,Stephanosaurus marginatus[5]。但是根據國際動物命名法規,因為賴博所使用的頭顱骨並非原始化石材料,他不能只改學名,需要建立新的種名。此外,這兩個頭顱骨與先前發現的零碎四肢化石關聯不大。在1923年,威廉·帕克斯(William Parks)根據這兩個頭顱骨建立新屬,賴氏賴氏龍Lambeosaurus lambei),屬名、種名都以賴博為名。正模標本是編號NMC 2869,原本是編號GSC 2869。

原鵝龍與新種

亞伯達省的早期挖掘活動並未辨別出賴氏龍的化石,但已經挖掘到賴氏龍的幼年個體。這些小型冠飾的鴨嘴龍類化石被歸類為一個獨立的小型鴨嘴龍類支系,這個支系名為鵝龍亞科(Cheneosaurinae)[6]。這支系的第一個被命名物種為Didanodon altidens,發現於恐龍公園組,僅有一個左上頜骨,由亨利·費爾費爾德·奧斯本(Henry Fairfield Osborn)在1902年所命名。同年,賴博將牠們歸類為寬齒糙齒龍(Trachodon altidens),而屬名Didanodon很快地不被人使用,而且不在理查·史旺·納爾(Richard Swann Lull)與尼爾達·萊特(Nelda Wright)在1942年對於北美洲鴨嘴龍類形態學的重要研究上出現。

在1920年,加拿大古生物學家威廉·狄勒·馬修(William Diller Matthew)將一個位在美國自然歷史博物館的骨骸的照片,命名為原鵝龍Procheneosaurus),但沒有建立種名,該化石發現於蒙大拿州雙麥迪遜組

帕克斯認為這程序與命名是不適當的,並質疑其有效性。因此帕克斯建立新屬Tetragonosaurus模式種T. praeceps,他並將恐龍公園組發現的一個小型頭顱骨命名為第二種T. erectofrons,並將馬修所命名的原鵝龍化石改歸類於這第二個種。

查爾斯·斯騰伯格(Charles Mortram Sternberg)在1935年採納上述說法,並建立了第三個種T. cranibrevis,體型稍大。在1942年,納爾反對Tetragonosaurus的用法,他與萊特將Tetragonosaurus的三個種,以及寬齒糙齒龍,都改歸類於原鵝龍,模式種P. praeceps。這個用法被使用到1975年,彼得·達德森(Peter Dodson)發現原鵝龍實際上是其他鴨嘴龍類的幼年個體。P. praeceps與寬齒原鵝龍(P. altidens)已成為賴氏賴氏龍的可能異名

在1900年代早期,原鵝龍並非唯一被研究的有冠飾鴨嘴龍類。現在被認為可能是年齡與性別的個體變化,或者是扭曲變形的化石,在當時被當作命名屬名、種名的依據。在1935年,斯騰伯格的同一份研究中,他將一個頭顱骨與骨骸命名為大冠賴氏龍(L. magnicristatum),另一個較小的頭顱骨命名為L. clavinitialis,該較小頭顱骨有較不突出的冠飾,而頭後的冠飾把柄部份縮小。

在1935年的同一份研究中,帕克斯命名的額冠龍C. frontalis),但冠飾較低、往前豎起,與其他種冠龍的高直、圓形冠飾不同[7]

重新分類與統一

自從1900年代之後,沒有新的相關標本被描述。在1964年,約翰·奧斯特倫姆(John Ostrom)注意到由奧塞內爾·查利斯·馬什(Othniel Charles Marsh)建立的少齒鴨嘴龍Hadrosaurus paucidens),可能是賴氏龍的標本;該標本發現於蒙大拿州弗格斯郡朱迪斯河組,由一個部份上頜骨鱗狀骨構成[8]

在1975年,達德森測量了數十個頭顱骨後,公佈了一個形態學研究,解釋為何賴氏龍亞科在短時間、小地區內,發展出如此多的屬、種。達德森認為賴氏龍亞科的許多種,其實代表者不同年齡層或是性別。以賴氏龍來說,他認為L. clavinitialis可能是雌性的賴氏賴氏龍,而額冠龍與原鵝龍的P. praeceps可能是賴氏賴氏龍的未成年體。大冠賴氏龍有足夠不同處,可以維持自己的種。達德森將短顱原鵝龍(P. cranibrevis)與豎額原鵝龍(P. erectofrons)描述為未成年冠龍類恐龍。然而,在2005年,一個對原鵝龍與Tetragonosaurus化石的研究顯示,短顱原鵝龍的模式標本屬於一個未成年賴氏龍個體。而馬修當初命名的美國自然歷史博物館原鵝龍骨骸,及可能是隻年輕的斯氏亞冠龍

在70年代,威廉·莫里斯(William J. Morris)研究發現於墨西哥下加利福尼亞州的大型賴氏龍亞科化石。他在1981年將牠們命名為寬尾賴氏龍(L. laticaudus),莫里斯並沒有明確地將牠們分類於賴氏龍,而是認為牠們極可能是賴氏龍。他根據體型、高而狹窄的尾巴、虛弱的骨盆關節等特徵,將寬尾賴氏龍描述為依水為生的動物[9]。在2012年,寬尾賴氏龍被建立為新屬,巨保羅龍Magnapaulia)。

參考文獻

  1. (英文)Dodson, Peter. Taxonomic implications of relative growth in lambeosaurine dinosaurs. Systematic Zoology. 1975, 24 (1): 37–54. JSTOR 2412696. doi:10.2307/2412696. 
  2. (英文)Horner, John R.; Weishampel, David B.; and Forster, Catherine A. Hadrosauridae. (編) Weishampel, David B.; Dodson, Peter; and Osmólska, Halszka (eds.). The Dinosauria 2nd.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2004: 438–463. ISBN 0-520-24209-2. 
  3. (英文)Lull, Richard Swann; and Wright, Nelda E. Hadrosaurian Dinosaurs of North America. Geological Society of America Special Paper 40. Geological Society of America. 1942: 227–228. 
  4. (英文)Lambe, Lawrence M. On Vertebrata of the mid-Cretaceous of the Northwest Territory. 2. New genera and species from the Belly River Series (mid-Cretaceous). Contributions to Canadian Paleontology. 1902, 3: 25–81. 
  5. (英文)Lambe, Lawrence M. On a new genus and species of carnivorous dinosaur from the Belly River Formation of Alberta, with a description of the skull of Stephanosaurus marginatus from the same horizon. Ottawa Naturalist. 1914, 28: 13–20. 
  6. (英文)Lull, Richard Swann; and Wright, Nelda E. Hadrosaurian Dinosaurs of North America. Geological Society of America Special Paper 40. Geological Society of America. 1942: 178–187. 
  7. (英文)Parks, William A. New species of trachodont dinosaurs from the Cretaceous formations of Alberta. University of Toronto Studies, Geological Series. 1931, 37: 1–45. 
  8. (英文)Ostrom, John H. The systematic position of Hadrosaurus (Ceratops) paucidens Marsh. Journal of Paleontology. 1964, 38 (1): 130–134. 
  9. Morris, William J. A new species of hadrosaurian dinosaur from the Upper Cretaceous of Baja California: ?Lambeosaurus laticaudus. Journal of Paleontology. 1981, 55 (2): 453–4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