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貢山茶藨子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貢山茶藨子

中文學名:貢山茶藨子

界:植物界

門:被子植物門

亞 綱:薔薇亞綱

目:薔薇目

亞 目:虎耳草亞目

科:虎耳草科

亞 科:茶藨子亞科

屬:茶藨子屬

貢山茶藨子(gòng shān chá biāo zǐ,學名 Ribes griffithii var. gongshanense (T.C.Ku) L.T.Lu,異名:Ribes gongshanense ),茶藨子科茶藨子屬植物,產雲南貢山)。生於鐵杉林下,海拔3200米。 [1]

貢山茶藨子形態特徵

落葉直立灌木,高2-3米;枝粗壯,小枝灰褐色,皮不裂或稍剝裂,嫩枝棕色或棕褐色,無毛,無刺;芽卵圓形,長5-7毫米,寬3-4毫米,先端急尖,具數枚褐色鱗片,外面被短柔毛。

葉近圓形,長5-7 (9) 厘米,寬6-10厘米,基部心臟形,上面暗綠色,無柔毛或具稀疏貼生短腺毛,下面淺綠色,幼時沿葉脈具短柔毛和稀疏短腺毛,老時幾無毛,常掌狀5,稀3深裂,裂片卵狀三角形,先端漸尖,頂生裂片稍長於側生裂片,邊緣具粗銳或缺刻狀重鋸齒;

葉柄長6-8厘米,無毛或微具短柔毛,有時近基部有少數長腺毛。花兩性,開花時直徑5-6毫米;總狀花序長7-15厘米,下垂,具花10-20朵,花朵排列疏鬆;花序軸和花梗具短柔毛;

花梗長1-2毫米,有時近無梗;苞片形狀變異大,卵圓形或舌形至披針形,微具齒,長5-7毫米,先端急尖至短漸尖,具短柔毛,小苞片發達,卵圓形或披針形,長2-3毫米;

花萼淺黃綠色而具紫紅色暈或紅色,外面無毛;萼筒鐘形,長1.5-2.5毫米,寬2.5-4毫米;萼片倒橢圓形、舌形或長圓形,長2-3毫米,寬1-2毫米,先端圓鈍,邊緣無睫毛,反折;

花瓣直立,近匙形或近扇形,長1-2毫米,寬0.7-1.5毫米,先端圓鈍,下面無突出體;雄蕊幾與花瓣近等長或稍長,着生在與花瓣同一水平上,花絲絲狀,花葯卵圓形或長卵圓形,先端急尖,具蜜腺;

子房近圓形,無毛;花柱稍長於雄蕊或近等長,先端2淺裂或幾不裂。果實卵球形,直徑8-12毫米,紅色,無毛,味酸。花期5-6月,果期7-8月。[2]

與原變種區別在於,葉基部深心臟形,邊緣的重鋸齒分裂較淺。

分類文獻

var. gongshanense (Ku) L. T. Lu, stat. nov. ——R. gongshanense Ku in Guihaia 9 (4): 285. fig. 1. 5. 1989. syn. nov.

Ribes gongshanense T. C. Ku, Guihaia 9: 285. 1989.

Leaf blade deeply cordate at base, lobes shallowly incised doubly serrate at margin.

  • Coniferous forests; below 3200 m. NW Yunnan (Gongshan Drung-Nu Zu Zizhixian).

貢山茶藨子生長環境

貢山茶藨子生長於鐵杉林下,海拔3200米。[3]

貢山茶藨子分布範圍

貢山茶藨子產於雲南貢山)。

參考來源

  1. 貢山茶藨子, 植物智, 2020-01-18
  2. 茶藨子屬_拼音_什麼是茶藨子屬_醫學百科 2010年11月1日 醫學百科條目「茶藨子屬」是一篇關於茶藨子屬的文章,全文分為拼音、中文名、拼音名、拉丁名、中國植物志、描述、屬下物種等幾部分。
  3. 《中國植物志》 第35(1)卷 (1995) >> 309頁 PDF >> 貢山茶藨子 Ribes griffithii var. gongshanen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