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貢江鎮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貢江鎮,隸屬於江西省贛州市于都縣,是于都縣城所在地,貢江鎮是中央紅軍長征第一渡于都縣城所在地,是于都縣政治、經濟、文化、教育中心。截至2019年7月,貢江鎮總面積154.65平方公里,轄25個行政村,12個社區居委會,總人口180875人,全鎮設黨總支5個,黨支部62個,黨員2333名,其中農村黨支部37個,農村黨員946名。貢江鎮區位優勢明顯,是贛、閩、粵三省交通樞紐,323國道、319、贛龍鐵路、瑞贛高速公路、貢江穿境而過,交通十分便利;具有豐富歷史底蘊的紅色文化,至今保存着紅軍二萬五千里長征第一渡、毛澤東同志故居等大批革命舊址群,並列入全國30條紅色旅遊精品線路之一。貢江鎮物產豐富,名、優、特產品具有廣闊市場,主要有于都縣港嘉興食品有限公司生產的港嘉興餅乾,生產品種近100個,年生產量達2400多噸;全鎮奶牛飼養150頭,年產鮮奶347.5噸;花卉種植面積150畝,品種68個;種植藥材145畝,產量達2.9萬斤;臍橙種植面積1363畝,蠶桑種植面積300畝,飼養蠶750張;蠍子養殖面積1萬平方米,飼養量10萬隻。[1]

中文名: 貢江鎮

行政區類別: 鄉鎮

所屬地區: 江西省于都縣

地理位置: 於都中部

面 積: 154.65 km²

下轄地區: 紅旗、向陽、紅衛等25個村

政府駐地: 貢江

電話區號: 0797

郵政區碼:342300

氣候條件: 中亞熱帶季風性濕潤氣候

人口數量: 18.08萬(2019年)

著名景點: 長征第一渡、毛澤東舊居、羅田岩摩崖石刻、重光寶塔等

機 場: 無

火車站:於都站

車牌代碼: 贛B

方 言:客家語

行政區劃

截至2019年7月,貢江鎮轄紅旗、向陽、紅衛、東方紅、解放、長龍、古田、於中、興都、貢江、城東、城西、城南、城北、龍門、思源等16個居委會,長征、紅旗、蔬菜場、倉前、長嶺、黃金、紅峰、上窯、里泗、金橋、窯塘、東溪、古田、永紅、白口、蘆山、水南、新地、河田、楂林、農業、羅坪、密坑、上歐、逕坑、漁民等26個村委會。

文化事業

強化宣傳培訓,營造發展氛圍。該鎮把農民專業合作社的宣傳發動作為先導性、長期性工作,並且始終貫穿於整個工作過程,利用鎮有線電視、標語、牆報、宣傳單等農民喜聞樂見的形式大力宣傳《農民專業合作社法》、發展合作社的意義作用、外地合作社發展的好做法、好經驗和中央、省、市有關扶持合作社的政策。共發放宣傳單、宣傳資料5320餘份、有線電視播放時間累計30個小時、懸掛大幅標語7幅、張貼標語176條、黑板報12期,達到進村、進組、進家,切實提高了農民群眾的合作意識,營造了全社會關心合作社發展的良好氛圍。結合農民知識化工程,積極開展培訓,簡化申報程序,在鎮、村、組、合作經濟組織開展專項培訓,重點培訓了村組幹部、流通大戶、種養大戶和合作經濟組織負責人,在較短時間內掌握有關法律、政策、有關管理知識和專業知識,真正達到提高合作意識、提高合作本領、提高合作社發展指導水平的目的。累積培訓了5000人次。

貢江新區

在于都縣推進行新型城外化建設的「先行先試的踐行區」的貢江新區由長征出發地體驗區、文教體育綜合區、貢江新城三大板塊組成,與貢江北岸老城區相呼應,構建成「一江兩岸」的城市新格局。在新區的建設中,于都縣委縣政府提出「教育優先」,貢江新區文教體育綜合區路網初具規模,渡江大橋已竣工通車,於都中學南校區已正式開學。

長征體驗區

長征出發地體驗區位於貢江新區的東部區域,東至白口村,南至323國道改線,西接於河路,北臨貢江,面積約4.5平方公里。該區與長征第一渡碑園隔江相望,規劃以建設長徵文化產業示範基地為目標,建設成為集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紅色魅力旅遊、長徵文化創意產業園區、中國長徵文化影視基地和集體驗性、參與性於一體的紅色旅遊聖地。

貢江南區

位於貢江新區中部區域,面積約2.2平方公里。規劃主要功能布局為文教體育、休閒旅遊、商務辦公、商業居住等。主要由於都中學南校區、體育中心、「四館一中心」、楓葉花園酒店、濱江公園、渡江大橋等15個重點項目組成。

貢江新城

「一江兩岸」城市核心景觀貢江新城位於貢江新區西部區域,東至屏山大道,南靠323國道改線,西接工業園經四路,北臨貢江,面積約4.5平方公里。由行政服務中心、總部經濟區、生態居住、民生工程四個板塊組成。將該區域打造成「行政、商務、居住、休閒的核心區」,在于都縣城向南拓展中扮演核心角色,成為塑造「一江兩岸」城市核心景觀的重點。項目主要安排有行政服務中心、三級綜合醫院、中等職業學校、福利院、企業總部大樓、標準化市場、生態居住、旅遊休閒等。

經濟建設

貢江鎮把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社擺在農業農村工作的突出位置,緊緊圍繞農業主導產業和優勢產品,發揮區域優勢,通過抓試點、抓典型、抓規範、抓提高,有力地促進了全縣農民專業合作社健康快速發展。該鎮已登記註冊4個農民專業合作社,合作社占合作經濟組織的60%,3個年銷售收入超過500萬元,眾誠果業專業合作社、新超生豬專業合作社、東溪蔬菜專業合作社列入了縣級示範性合作經濟組織培植對象,其中新超生豬專業合作社還列入省「雙十、雙百、雙千」工程。加強幫扶指導,規範內部運作。按照又好又快的發展思路,狠抓合作社運行管理質量,確保組建一個,成功一個,壯大一個,堅決不搞拉郎配。建立健全「1+1+1」幫扶指導體系,即每個合作社有一個分管領導、一個鎮技術員、一個村幹部長期定點。幫扶鎮依據縣有關文件制定了專業合作社「六個有」(有固定的辦公場所、有獨立的法人資格、有規範實用的組織規章、有緊密的合作關係、有較強的服務功能、有信息服務站)標準,幫扶指導領導幹部,對照標準綱舉目章,幫助合作社完善組織機構、章程制度、利益連接機制以及解決遇到的問題和困難。為了使得幫扶指導取得實效,制定出台了幫扶跟蹤問效制度,幫扶效果要進行年終考評,考評結果與獎金、福利、年度考核「三掛勾」。落實扶持政策,優化發展環境。該鎮拿出6萬元資金建立合作社發展基金,用於支持合作社開展信息、培訓、農產品質量標準與認證、農業生產基礎設施建設、市場營銷和技術推廣等服務和獎勵示範性合作社。鎮根據縣制定扶持專業合作社的政策進行任務分解到土管、規劃、扶貧、農業、農機、果業、林業、水利、科技、交通等站室所,負責宣傳相關的優惠政策宣傳指導,主動靠前,積極服務於本鎮區域內的專業合作社,辦理有關業務和協調對應上級部門的關係。

風景名勝

貢江鎮境內有長征出發地紀念館、長征第一渡遺址,毛澤東舊居,贛南省蘇維埃政府舊址等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有聞名瑕邇的羅田岩摩崖石刻(岳飛、文天祥、周敦頤、朱熹歷史名人)、重光寶塔、南宋古城牆等文化景點;有羅田岩森林公園、果盒寨、寬石寨等綠色自然景點以及攔江而建的躍州電站形成20里貢江庫區等優美的自然風光,是贛州重要的旅遊目的地之一。

視頻

于都縣貢江鎮衛生院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