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財務報告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來自 搜狐網 的圖片

財務報告是中國的一個科技名詞。

為什麼漢字是方塊字,這個問題雖然沒有明確的考證,但從古人觀察世界的方式中便可窺見一斑。《淮南子·覽冥訓[1]》說:「往古之時,四極廢,九州裂。天不兼覆,地不周載,火炎炎而不滅,水浩洋而不息,猛獸……於是女媧煉五色石以補蒼天,斷鰲足以立四極。」在古人心目中,「天圓地方[2]」,地是方形的,而且在這四方形地的盡頭,還有撐着的柱子。

名詞解釋

財務報告是企業對外提供的反映企業某一特定日期的財務狀況和某一會計期間的經營成果、現金流量等會計信息的文件。

根據財務報告的定義,財務報告具有以下幾層含義:一是財務報告應當是對外報告,其服務對象主要是投資者、債權人等外部使用者,專門為了內部管理需要的、特定目的的報告不屬干財務報告的範疇;二是財務報告應當綜合反映企業的生產經營狀況,包括某一時點的財務狀況和某一時期的經營成果與現金流量等信息,以勾畫出企業財務的整體和全貌;三是財務報告必須形成一個完整的文件,不應是零星的或者不完整的信息。

財務報告的作用

財務報告是企業財務會計確認與計量最終結果的體現。財務報告的作用如下:

提供公司財務狀況的信息:財務報告提供了公司財務狀況的詳細信息,包括資產、負債、收入和支出等方面的數據,讓投資者、股東和其他利益相關者了解公司的財務狀況。

為投資者提供決策依據:投資者可以通過財務報告了解公司的財務狀況,從而作出投資決策。投資者可以根據公司的財務狀況來決定是否購買公司的股票或債券。

幫助公司管理層做出決策:公司管理層可以通過財務報告了解公司的財務狀況,從而做出更好的決策。公司管理層可以根據公司的財務狀況來制定戰略計劃、預算和投資計劃。

為政府監管提供依據:政府監管機構可以利用財務報告來監督公司的財務狀況,確保公司遵守相關法律法規。

幫助公司評估風險:財務報告可以幫助公司評估風險,從而制定風險管理策略。公司可以根據財務報告中的數據來評估市場風險、信用風險、流動性風險等。

財務報告的使用者

企業財務報告的使用者有以下七種人員:投資者、債權人、企業管理人員、供應商、政府及相關機構、雇員和工會、中介機構。

財務報告的構成

財務報告包括財務報表和其他應當在財務報告中披露的相關信息和資料。其中,財務報表由報表本身及其附註兩部分構成,附註是財務報表的有機組成部分,而報表至少應當包括資產負債表、利潤表、現金流量表和所有者權益(或股東權益)變動表等報表。考慮到小企業規模較小,外部信息需求相對較低。因此,小企業編制的報表可以不包括現金流量表。全面執行企業會計準則體系的企業所編制的財務報表,還應當包括所有者權益(股東權益)變動表。

財務報表是財務報告的核心內容,但是除了財務報表之外,財務報告還應當包括其他相關信息,具體可以根據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和外部使用者的信息需求而定。如企業可以在財務報告中披露其承扣的社會責任、對社區的貢獻、可持續發展能力等信息,這些信息對於使用者的決策也是相關的,儘管屬於非財務信息,無法包括在財務報表中。但是如果有規定或者使用者有需求的,企業應當在財務報告中予以披露,有時企業也口以自願在財務報告中披露相關信息。

財務會計報告的編制要求

財務會計報告的編制要求具體如下:

1、真實可靠:應當如實反映企業的財務狀況、經營成果和現金流量;

2、全面完整:應當反映企業生產經營活動的全貌,全面反映企業的財務狀況、經營成果和現金流量;

3、前後一致:編制依據的會計方法,前後期應當遵循一致性原則,不能隨意變更;

4、編報及時:應根據有關規定,按月、按季、按半年、按年及時對外報送財務會計報告;

5、相關可比:提供的財務會計信息必須與財務會計報告使用者的決策相關,並且便於財務會計報告的使用者在不同企業之間及同一企業前後各期之間進行比較;

6、便於理解:所提供的會計信息應當清晰明了,便於使用者理解和利用。

財務報告的簽名蓋章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會計法》第二十一條的規定,財務會計報告應當由單位負責人和主管會計工作的負責人、會計機構負責人(會計主管人員)簽名並蓋章;設置總會計師的單位,還須由總會計師簽名並蓋章。

隱匿財務報告罪的處罰

隱匿或者故意銷毀依法應當保存的會計憑證、會計賬簿、財務會計報告,情節嚴重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或者單處二萬元以上二十萬元以下罰金。單位犯前款罪的,對單位判處罰金,並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照前款的規定處罰。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