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貨幣貶值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貨幣貶值(又稱通貨貶值,外文名Currency Devaluation)是貨幣升值的對稱,是指單位貨幣所含有的價值或所代表的價值的下降,即單位貨幣價格下降。[1]

貨幣貶值在國內引起物價上漲現象。但由於貨幣貶值在一定條件下能刺激生產,並且降低本國商品在國外的價格,有利於擴大出口和減少進口,因此第二次世界大戰後,許多國家把它作為反經濟危機、刺激經濟發展的一種手段。

簡介

貨幣貶值(又稱通貨貶值),是貨幣升值的對稱,是指單位貨幣所含有的價值或所代表的價值的下降,即單位貨幣價格下降。貨幣貶值可以從不同角度來理解。

從國內角度看,貨幣貶值在金屬貨幣制度下是指減少本國貨幣的法定含金屬量,降低其對金屬的比價,以降低本國貨幣價值的措施;貨幣貶值在現代紙幣制度下是指流通中的紙幣數量超過所需要的貨幣需求量(即貨幣膨脹)時,紙幣價值下降。

從國際角度看,貨幣價值表示為與外國貨幣的兌換能力,它具體反映在匯率的變動上,這時貨幣貶值就是指一單位本國貨幣兌換外國貨幣能力的降低,而本國貨幣對外匯價的下降。例如,如果100美元去年兌換300元人民幣,今年兌換400元人民幣,則人民幣貶值了。貨幣貶值在國內引起物價上漲現象。但由於貨幣貶值在一定條件下能刺激生產,並且降低本國商品在國外的價格,有利於擴大出口和減少進口,因此第二次世界大戰後,許多國家把它作為反經濟危機、刺激經濟發展的一種手段。[2]

作用

1、貨幣貶值在國內引起物價上漲現象。但由於貨幣貶值在一定條件下能刺激生產,並且降低本國商品在國外的價格,有利於擴大出口和減少進口,因此第二次世界大戰後,許多國家把它作為反經濟危機、刺激經濟發展的一種手段。

2、匯率工具常用於調節一國國際收支失衡,各國政府都希望使用匯率工具使失衡的國際收支恢復平衡,特別是當一國國際收支出現逆差時,多使用本幣貶值的策略,希望通過本幣的貶值,一方面降低本國出口商品的外幣價格,增強本國出口商品在國際市場的價格競爭力,從而促進出口,增加出口額,另一方面,提高外國進口商品在本國市場的本幣價格,降低外國進口商品在本國市場的價格競爭力,從而減少進口。總之,通過本幣匯率的下調擴大出口,縮減進口,使貿易收支以至國際收支逆差縮小,恢復平衡,甚至出現順差。

3、沒有改善國際收支狀況,甚至惡化國際收支。加大了一國的國際收支逆差,我們稱這種現象為貨幣貶值的國際收支效應失靈。貨幣貶值的國際收支效應失靈現象歷來就存在,但近年顯得尤為突出。 1997年的東南亞金融危機中,像泰國、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菲律賓、新加坡、韓國等國的貨幣貶值均在30%—70%之間,貶值幅度之大實屬罕見。然而,這些國家的國際收支卻在相當長時期內沒有得到根本改善,近年俄羅斯金融危機,土耳其金融危機,巴西金融危機,阿根廷金融危機,這些國家的貨幣也嚴重貶值,但貨幣貶值的國際收支改善效應卻不明顯。與此相反,中國頂住1997年東南亞的金融風暴衝擊,堅持人民幣不貶值,實際上人民幣匯率還穩中有升,但我國的國際收支狀況卻一年好過一年,外匯儲備連年增長,從1997年底的不足1400億美元增長到2002年底超過2500億美元。匯率貶值效應為什麼失靈,人民幣不貶值國際收支盈餘反倒增加,這一問題值得大家認真探討。

原因

國際收支調節理論作為國際金融理論的重要組成部分,它研究國際收支的決定因素,國際收支失衡的原因及消除失衡的調節措施等問題。國際收支調節理論歷來得到經濟學家廣泛而深入的研究,他們分別從不同層面、不同角度來探討國際收支從失衡恢復到平衡的條件,並提出各自不同的解決國際收支失衡問題的政策主張,其中以彈性分析法、貨幣分析法、吸收分析法、結構分析法最具代表性。儘管各種國際收支調節理論大多沒有專門探討貨幣貶值的國際收支效應失靈問題,但各種不同的國際收支調節理論對運用本幣貶值措施改善國際收支均探討了應具備的條件,或前提條件或假設條件,當這些假設不成立或前提不滿足時,其結論便會出現偏差,也就是「失靈」問題。對當代貨幣貶值調節國際收支效應失靈問題的研究,我們發現,因為這些假設不成立或前提不滿足,作為解釋變量能解釋一些失靈問題發生髮展的原因。

分析方法

彈性分析法

彈性分析法是英國劍橋大學教授瓊·羅賓遜根據馬歇爾的微觀經濟學及局部均衡分析方法研究國際收支調節特別是貨幣貶值改善一國國際收支的條件的理論,是最直接研究本幣貶值的國際收支效應理論。彈性分析法的基本結論是:要通過本幣貶值改善國際收支狀況,必須滿足馬歇爾一勒納條件(Marshall—Lerner condition),即本國出口商品的需求彈性(ex)與本國進口商品的需求彈性(em)之和要大於1,也就是:em+ex>1。彈性分析法還有一些假設條件,與彈性本身有關的包括本國出口商品的供給彈性無窮大。分析研究當代國際市場,競爭激烈、供給過剩,加上進口限額、進口許可證等非關稅壁壘,造成需求彈性不足,貶值國進口的多為高技術的生產設備或緊俏的生活必需品,對價格的上漲反應不靈敏,由於產業結構難以調整或閒置資源特別是資本有限,又難以形成足夠的本國出口商品的供給彈性優勢,匯率變動的國際收支效應失靈便難以避免。

貨幣分析法

貨幣分析法是20世紀70年代美國芝加哥大學的經濟學家羅納特·蒙代爾及哈里·約翰遜等人運用貨幣主義學說研究調節國際收支問題的理論。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接受和採用的主要理論即是貨幣分析法。貨幣分析法的基本方程式是:r=md—d 式中,r表示來自國外的貨幣供應基數,md表示國內名義貨幣的需求量,d表示國內的名義貨幣供應量。r為正數表示國際收支順差,r為負數表示國際收支逆差。這個方程式告訴我們,國際收支逆差,實際上就是國內的名義貨幣供應量超過了國內名義貨幣需求量,因此,國際收支是一種貨幣現象。

在分析匯率貶值對一國國際收支失衡的調節作用時,貨幣分析法認為,貨幣貶值首先會提高貿易商品的國內價格,並通過貿易商品與非貿易商品的替代作用,使非貿易商品的價格也會提高,物價水平的提高將意味着實際貨幣餘額的下降,從而導致對名義貨幣餘額需求的增加,在貨幣供應量不變的情況下,人們必然會通過出售商品和金融資產來滿足增加的名義貨幣需求,從而改善國際收支狀況。但是,本幣貶值改善國際收支狀況的效應只有在貨幣供應縮減或保持不變的基礎上才會產生,否則,貨幣供應量的增加沖抵了由本幣貶值引起的名義貨幣需求量的增加,國際收支將得不到改善甚至會更加惡化。

貨幣分析法關於貨幣貶值改善國際收支狀況提出的政策建議,實際上是緊縮銀根、緊縮需求。緊縮銀根常常會帶來經濟蕭條,也就是以犧牲經濟增長來換取國際收支平衡。儘管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開出了削減政府預算,東南亞金融危機中,貶值國大都沒有完全採納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建議,政府沒有嚴格地限制貨幣發行,更使貨幣供給沖抵了貨幣貶值的國際收支效應,這也是一個重要原因,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菲律賓等國尤其如是。

吸收分析法

吸收分析法是由西德尼·亞歷山大等經濟學家在20世紀50年代提出的以凱恩斯宏觀經濟學為基礎的國際收支調節理論,這一理論從凱恩斯的國民收入方程式入手,研究總收入與總支出對國際收支的影響,並提出了相應的政策主張。

吸收分析法的基本方程式是:b=y—a 式中,b表示國際收支差額,y表示國民收入,a表示總吸收,即一國的消費與投資之和。這一等式告訴我們,當國民收入大於總吸收時,國際收支為順差,當國民收入小於總吸收時,國際收支為逆差,當國民收入等於總吸收時,國際收支為平衡狀態。吸收分析法從宏觀經濟的整體角度來考察貶值對國際收支的影響。

這一理論認為,一國貨幣貶值要起到改善國際收支的作用,首先必須有閒置資源的存在。只有存在閒置資源時,貶值後閒置資源流入出口產品生產部門,出口才能擴大。其次,出口擴張引起國民收入增長,貶值才能最終改善國際收支,並且,邊際吸收傾向應小於 100%,貶值時增加的國民收入才會大於總吸收,國際收支才能改善。

吸收分析法還提出了自己的政策搭配方案來解決國際收支失衡問題,如存在閒置資源,採用貨幣貶值政策與擴張性財政貨幣政策搭配,如不存在閒置資源,則採用貨幣貶值政策與緊縮性財政貨幣政策搭配,用貨幣貶值的辦法來改善國際收支。

結構分析法

結構分析法是形成於20 世紀70年代的從經濟增長的供給方面研究導致國際收支失衡的原因及相應政策主張的理論。結構分析法指出,國際收支逆差尤其是長期性的國際收支逆差,既可以是長期性的過度需求所致,也可能是長期性的供給不足所致,而長期性供給不足的原因往往是經濟結構失衡。進口商品對收入的彈性高而對價格的彈性低,本國經濟的增長不能拉動出口,而外國的經濟增長卻會導致進口的增長。因此,結構分析法主張國際收支的調節政策的重點應放在改善經濟結構和加速經濟發展方面,結構分析法還認為,單純的貨幣貶值實際上根本不能解決大多數發展中國家的長期性的國際收支逆差問題。大多數東南亞國家經濟起飛於20世紀七、八十年代的發達國家產業大調整時期,它們以出口為導向,瞄準發達國家市場的空檔,以低成本,低附加值產品大量出口,獲得了經濟的發展,然而,時過境遷,國際市場已發生巨大的變化,但它們的經濟結構卻沒有得到相應的調整,經濟結構老化、單一、落後是普遍現象。像巴西、阿根廷這些南美國家,本欲以進口替代政策改變國內的經濟結構,然而由於諸多原因的限制,經濟結構的改善沒有達到預期目標,又大多背上沉重的債務負擔,經濟發展遲緩,因此,貨幣貶值的國際收支效應失靈便在所難免。

國際環境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常務副理事長鄭新立2013年1月14日表示,美歐日貨幣貶值或將成為中國宏觀調控面臨的最突出矛盾。未來中國既要保持國內價格基本穩定,同時要保持人民幣幣值穩定,這為宏觀調控提出新的難題。

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中國難以躲避全球流動性泛濫的負面影響,全球貨幣超發可能引起大宗商品價格跌宕起伏,進而導致全球性通脹風險,影響全球外匯市場的穩定。

應對全球通脹風險,目前中國宏觀調控的空間仍然較大,應促進國內產需銜接來穩定國內市場價格,避免國際大宗商品價格上漲帶給國內過大衝擊。同時,人民幣對美元和其他貨幣的升值幅度要適當控制。若外國貨幣貶值而中國大量升值,外匯匯率不平衡情況下,中國出口將受進一步影響。

中國官方10日公布數據顯示,2012年全年中國外貿進出口增速僅為6.2%。如果全球流動性過剩,世界經濟寒冬中,中國將不得不將面臨更加複雜的國際貿易風險。

中國出口的重要優勢之一在價格,而全球通脹將推高原材料、製成品價格,彼時中國將陷於「松與不松」貨幣政策的兩難境地。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