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貼現息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來自 搜狐網 的圖片

貼現息是中國的一個科技名詞。

漢字是世界上比較古老的四大文字之一[1],也是我們國家優秀文明歷史的象徵,一直沿用至今,一個簡單的文字也道出了我國人們的聰明才智[2],哺育了世世代代的中華兒女,成就了中華民族一代又一代的輝煌。

名詞解釋

貼現息即貼現利息,是指匯票持有人向銀行申請貼現面額付給銀行的利息。

這裡的匯票指的是商業匯票,是由出票人簽發的,委託付款人在指定日期無條件支付確定的金額給收款人或持票人的票據。可分為商業承兌匯票和銀行承兌匯票。

貼現息的計算公式

貼現息的計算公式為:

貼現息=票據到期值×貼現率/360×貼現天數(貼現天數=貼現日至票據到期日實際天數-1)。

貼現率,是指將未來支付改變為現值所使用的利率,或指持票人以沒有到期的票據向銀行要求兌現,銀行將利息先行扣除所使用的利率。這種貼現率也指再貼現率,即各成員銀行將已貼現過的票據作擔保,作為向中央銀行借款時所支付的利息。

貼現息的有關會計分錄

貼現息應記入「財務費用」中的「利息支出」科目。公司實際收到的款項是扣除貼現息的金額,而銀行收取的貼現息視同公司貸款利息,收到匯票計入應收票據。當企業發生貼現利息時,會計分錄為:

借:銀行存款

財務費用

貸:應收票據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