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貴妃櫻·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貴妃櫻,落葉喬木,長勢強勁,定植兩年直徑達4-5公分,三月上旬始花,花期7-10天,倒掛鐘形花瓣,

小重瓣,花梗翡翠綠,花萼粉紅,花瓣7-10枚,花色桃紅,花蕾長須頂部金黃,甚為美觀,櫻之極品之一。

生長環境

貴妃櫻喜光,應種植於光照充足處,在背陰處和大樹下會因光照不足而生長緩慢,葉片小而黃,花小或無花,即使有花也色彩不艷,

重者甚至死亡。貴妃櫻適合種植在透水、透氣性好的砂質壤土中,在黏土中生長不良,喜肥沃而不耐瘠薄,一些品種有一定的耐鹽鹼力,

如日本晚櫻在pH值8.7、含鹽量0.15%的輕度鹽鹼土中能正常生長,未見不良反應;貴妃櫻對空氣質量要求相對較高,

對煙塵、二氧化硫等有毒有害氣體的抗性較差,不宜應用於工礦區綠化。貴妃櫻喜溫暖環境,

在華北地區及東北南部應儘量選擇背風向陽處種植,幼苗在空曠處和風口處種植極易發生抽條。

種植要求

貴妃櫻種植可在早春或深秋落葉後進行,相比而言,秋季種植成活率要高於春季,而且萌芽早,也可使其開花。春季種植應在早春萌芽前進行,

種植後要將花蕾摘除,以減少養分的消耗,保證其成活。貴妃櫻種植在春季最好帶土球,土球直徑為胸徑或地徑的8至10倍,

秋季也可以不帶土球,但應該儘量縮短栽種時間。栽種時要施入適量經腐熟發酵的圈肥做基肥,基肥要與底土充分拌勻,

以免發生肥害。值得注意的是,秋季種植應當適當深栽,種植深度可以高於土球或根部3至5厘米,春季則應與土球或土痕平齊,

過深容易發生悶芽,種植後應該立即澆頭水,兩天後澆二水,再過三天澆三水。[1]

貴妃櫻進入正常管理後,每年可於花後施入一些芝麻醬渣和100克左右的硫氨化肥,這次肥可以及時補充因開花而消耗的養分。

秋季落葉可施入一些腐熟發酵的圈肥或堆肥,這次肥可以使植株來年枝繁葉茂,花大色艷,且花期較長。對於一些長勢

比較弱、枝葉細小的植株,在對其進行根部施肥的同時,還可對植株進行葉面施肥,施肥可根據不同的生長期施用

不同的肥料,春季可施用0.5%尿素溶液,夏季可施用0.2%磷酸二氫鉀,秋季為了防止枝條徒長,一般不施肥。

水肥管理

貴妃櫻喜濕潤環境,春季3月初萌芽前澆一次返青水,這次水必須澆足澆透,此舉可以降低地溫,延緩發芽,有效防止倒春寒的危害,

還可以及時提供給植株萌芽所需要的水分。華北地區春季季風風力大且持續時間長,植株蒸騰量較大,故在4、5月份也應該適當澆水,

種植於草坪中的植株,可隨澆灌草坪時一同澆水,不需要另外澆水。在夏季降水較多時,應該及時排水,防止水大爛根,

但如遇乾旱少雨天氣,適當進行澆水也是非常必要的。當年種植的植株在氣候比較乾燥時,也可以進行葉面噴霧,

噴霧一般於上午9點以前和下午5點以後進行。秋季如果不是特別乾旱,一般不澆水因為水大易使枝條徒長,不利於植株安全越冬。

入冬前應結合施肥澆足澆透防凍水,這次水一般在11月下旬至12月初為宜,具體時間以當年的氣溫情況來定,澆水過早過晚均起不到防寒的作用。

參考文獻

  1. 貴妃櫻,搜狗,